這樣也是可以的呢,反正自己是不會吃虧的,
❷ 車險理賠醫葯費為什麼不全賠
造成不全賠有關的原因:(1)最高賠付限額(2)是否全責(3)出現自費葯物(4)出具的單據中存在無效單據(如:無效發票等)(5)合同中規定的其他免賠條款
你說的不怎麼詳細,這里就理解成你問的是醫葯費的全賠問題,下面就舉個例子來說明下,希望你能看明白:
投保險種:交強險、機動車損失險、第三者責任保險50w、車上人員險(駕駛人和乘客)、不計免賠、玻璃破碎險。
因為出了個事故,造成行人受傷,交警認定我是主要責任(70%),現在傷者已經出院,總共花去醫葯費60000元,其中包括20000左右的丙類葯,交強險中的最高賠付限額10000元(假設的,方便計算)。
理賠:首先20000的丙類葯肯定不賠,而只能我自己掏腰包,20000×70%=14000是我承擔的,其他的行人承擔。
扣除20000剩下的40000,除去保險公司肯定會承擔的10000,其餘30000,保險公司還會賠付30000×70%=21000.其餘9000由行人承擔。如果是我全責,那麼保險公司會全賠扣除自費葯剩下的30000。
這里只是個簡單的例子,忽略了很多具體因素,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如果險中的最高賠付額是10萬,無自費葯,出具單據真實有效,即使不是我全責,以上述例子來說,保險公司也會全賠。(這里的全賠是只保險承擔所有的醫葯費,而不是一切責任的全賠,這是兩個概念)
所以你的情況可能是,醫葯費超出了最高賠付限額,而你承擔的是主要責任,不是全責,要麼就是單據中出現無效單據(這里的無效是指保險公司不支持的,並非法律不認可)。
再有情況打保險公司的全國免費客服電話,找人工,她們能給你客觀、真實的解釋。
❸ 車險理賠必須由保險人先墊付,然後保險公司再賠付嗎
正常的程序是要這樣做的,如果沒有足夠的錢墊付,你可以把車壓在修理廠,讓修理廠把發票先開給你。因為保險公司要見發票給錢,可是你不給錢4s店不會給你開發票。
拓展資料:
車險理賠是汽車發生交通事故後,車主到保險公司理賠。理賠工作的基本流程包括:報案、查勘定損、簽收審核索賠單證、理算復核、審批、賠付結案等步驟。
車險理賠工作具有顯著的特點:被保險人的公眾性、損失率高且損失幅度較小、標的流動性大、受制於修理廠的程度較大、道德風險普遍。
❹ 平安保險公司車險理賠是不是按定損時的金額全額賠付
是的,車險理賠在定損以後,保險公司一般會按照定損的金額進行賠付,不過也有出險維修費用高於定損金額,在最後核查之後會依據實際修理費用賠付。
現在對於車險理賠常常會出險因為定損金額差異造成爭議,一般出現維修廠給出的維修費用高於保險公司定損員核定的損失金額的時候,車主首先要與保險公司定損員根據實際維修情況再商議。
如果定損結果仍有異議,車主不認可定損員確定的損失數額,則可拒絕在定損單上簽字確認,沒有車主簽字確認的定損單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車主有權請第三方評估中心介入評估
重新定損核定。
❺ 全車險的理賠范圍是怎麼樣的呢
很多車主選擇全車險的初衷往往是處於省事,他們以為投保了全車險就意味著發生的所有車險事故均可以獲得賠償。其實不然,全車險只是一種車險投保方案,並不意味著一旦投保就能全部獲得賠償。全車險是怎麼來進行理賠的呢
您首先要對照所發生的車險事故,看看是否在您所投保的全車險的保障范圍,另外,車險對於違規駕駛所帶來的保險事故是不予賠付的,所以您還需查看全車險的責任免除條款,以免後期理賠時發生不必要的糾紛問題。為提高車險理賠速度,您首先要了解車險的基本理賠流程:
1、不要隨意包攬事故責任。車主一定要明確責任,不要認為有保險公司賠付,就忽視責任劃分。
2、切忌「先修理後報銷」。正確的車險理賠程序是:出險後立即報案,並取得交警開出的事故責任認定書;在交警處理完事故後,車主向保險公司報案,然後才是對車輛進行修理,提交單證、辦理賠付。
3、委託修理廠理賠需慎重。有的修理廠會建議車主通過非常規手段以達到賠付目的。如果被保險公司查實,車主不但需要自己承擔責任,還會在保險公司留下不良記錄。
4、「不計免賠」范圍有限制。當保險車輛產生損失或第三者責任時,保險公司根據保險車輛駕駛人員在事故中所負責任,在符合賠償規定的金額內實行絕對免賠率:負全部責任的免賠20%;負主要責任的免賠15%;負同等責任的免賠10%;負次要責任的免賠5%。一般而言,規模越大的車險公司在理賠時的優勢越明顯。因此,廣大車主在投保全車險時,就應將車險理賠的情況考慮清楚,從而更便利自己的出行保障。提供眾多的提供理賠的車險公司,歡迎選擇。人保車險投保優勢:*商業保險費省15%*全國范圍內無限次免費救援理賠特色:*1小時通知賠付;故障車輛免費救援*異地出險,就地理賠;事故車託管華泰車險投保優勢:*網上投保,商業險立省15%*免費享受非事故道路救援理賠特色:*專屬私人理賠顧問*高效服務,品質維修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