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險公司只針對被保險人 即肇事方 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把錢給受害方的
2、協商 是個人行為 與保險公司無關 就是說協商賠你100W都與保險無關 保險只會按核定的損失賠給被保險人 不會根據你們協商金額賠付 或是你們私了·保險不賠錢
3、如通過法院起訴 起訴時可以列表申請保險公司將款項賠至受害人一方的賬戶上 但是前提是保險公司有需要向被保險人賠這個金額的錢
❷ 保險理賠款會計分錄
收到保險公司保險賠款會計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保險公司賠款
管理費用(超出保險公司賠款的部分)
貸:銀行存款(現金)
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保險公司賠款
(2)保險理賠款的款項性質擴展閱讀:
為了反映和監督其他應收賬款的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企業應當設置「其他應收科目進行核算。「其他應收款」科目的借方登記其他應收款的增加,貸方登記其他應收款的收回,期末余額一般在借方,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項。
企業發生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收回或轉銷各種款項時,借記「現金」、「銀行存款」、「賠付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其他應收款進行檢查,預計其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並計提壞賬准備。企業對於不能收回的其他應收款應當查明原因,追究責任。
對確實無法收回的,按照企業的管理許可權,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准作為壞賬損失,沖銷提取的壞賬准備。
經批准作為壞賬的其他應收款,借記「壞賬准備」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已確認並轉銷的壞賬損失,如果以後又收回,按實際收回的金額。
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壞賬准備」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
其他應收款科目應按其他應收款的項目分類,並按不同的債務人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其他應收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
❸ 保險理賠款怎麼記賬
可以這樣做。
❹ 收到保險理賠款怎麼入賬
正常的車險及理賠情況是這樣的
車輛出險後,去保險公司指定的修理廠維修,需要企業先行墊付資金的,可以墊支給修理廠,修理廠修車完畢後,應該對保險公司開具發票,保險公司將修車理賠款匯入公司賬戶。
修車時
1、借:其他應收款-車險理賠墊支
貸:銀行存款
收到保險公司理賠時
2、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車險理賠墊支
會計核算全程不應該計入本公司成本費用,因為保險公司理賠,費用由保險公司承擔了,公司入賬修理費不合規。
修理廠的發票應該退回,保險公司會找他要發票的,或者轉給保險公司即可。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❺ 保險理賠款 征稅范圍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11號)《印花稅稅目稅率表》規定,財產保險合同印花稅征稅范圍包括財產、責任、保證、信用等保險合同。立合同人按投保金額萬分之零點三貼花。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二、印花稅,是稅的一種,是對合同、憑證、書據、賬簿及權利許可證等文件徵收的稅種。納稅人通過在文件上加貼印花稅票,或者蓋章來履行納稅義務。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三、印花稅征稅對象: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印花稅。具體有:
1、立合同人,
2、立據人,
3、立賬簿人,
4、領受人,
5使用人。
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
1、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勘查設計、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2、產權轉移書據;
3、營業賬簿;
4、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許可證照;
5、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它憑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❻ 保險賠款的賬務處理
一、因財產損失而收到保險公司賠款時的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保險賠款
二、說明
1、當發生財產損失時,應按損失清單調整有關財產賬戶記錄,使賬實相符,並查明原因報有關部門審批。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有關財產物資賬戶(原材料、生產成本、庫存商品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備註:如果是人為原因造成的財產損失,進項稅額不能抵扣,要轉出)
2、按有關部門批復意見進行處理時
借:原材料或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殘料入庫或變現價值)
其他應收款——應收保險賠款
——某責任人
管理費用(一般經營損失部分)
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部分)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3、收到保險公司賠款時分錄如上所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