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原因是:中間商賺差價
中間商是誰?銷售保險人員
「之前得過病,沒事,保險公司查不到」——不符合健康告知投保,理賠肯定難。
「沒事你買了吧,兩年後出險,保險公司就能陪了」——故意曲解兩年不可抗辯,理賠當然難。
這些話,部分中間商肯定說了,也這么幹了。
保險公司理賠難不難?
不難。
投保人報案後,保險公司審查資料給予理賠。會不會有保險公司惡意拖延理賠時長,人為設計障礙,保險法不準,銀保監會也不允許。
《保險法》第二十三條: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後,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保險人應當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屬於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協議後十日內,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合同對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
只要做到了合規投保、合法,保險公司的理賠,並不難。
如何做到保險理賠不難?
這兩點或許可以幫助到你~
1、投保前,認真閱讀健康告知,逐條閱讀。不確定的不能勉強過
2、投保時,認真閱讀保障內容。現在很多互聯網產品都有了投保和理賠案例,對於理解保障內容也有很大幫助。
㈡ 保險公司理賠時刁難,怎麼辦
朋友因視力不斷下降而求醫,最終被核磁共振檢查出患有腦膜瘤,於是入住國內知名的一家醫院進行開顱手術切除腫瘤。手術發現是因為腦膜瘤壓迫視神經,導致視神經萎縮而出現視力下降。出院後朋友才知道公司為所有員工投保了團體重大疾病保險,朋友的情況符合其中的良性腦腫瘤,出院後即把相關的住院資料遞交給保險公司。 良性腦腫瘤,指腦的良性腫瘤,已經引起顱內壓增高,臨床表現為視神經乳頭水腫、精神症狀、癲癇及運動感覺障礙等,並危及生命。須由頭顱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檢查(MRI)或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等影像學檢查證實,並須滿足下列至少一項條件: (1)實際實施了開顱進行的腦腫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手術; (2)實際實施了對腦腫瘤進行的放射治療。 於是朋友咨詢主治醫生。醫生具體答復如下: (1) 顱內壓增高會導致視神經乳頭水腫、精神症狀、癲癇及運動感覺障礙等,但因人而異,有人可能出現其中的一種或幾種,但不可能每個人都出現所有的症狀。 (2) 視乳頭水腫是顱內壓增高的早期症狀。視乳頭水腫早期並不影響視力,視野檢查可見生理盲點擴大。當視乳頭水腫持續數周或數月之後,視盤逐漸變得蒼白,視力開始減退,視野呈向心性縮小,這是視神經萎縮的表現。也就是說,朋友的症狀已過了視神經水腫的階段,到了比水腫還嚴重的萎縮階段。如不切除腫瘤,不僅影響視力,還會危及生命。 (3) 朋友是存在顱內壓升高的現象,且已導致視神經萎縮。但醫生沒有在住院資料中像保險定義那樣的表達方式全部寫出,而是註明了視神經萎縮。醫生做住院記錄,僅是根據他臨床的需要而記錄,並取其摘要記錄在出院小結上。這就產生了病人有症狀A、B、C、D、E五種,保險條款上也要求滿足A、B、C、D、E才能賠付,但醫生記錄只記錄了B、C、D、E,他認為A不需要記錄,或記錄A+這個更嚴重的症狀就足以說明問題。 (4) 醫生的記錄是醫院存檔的,醫生認為他的記錄是客觀存在的,符合他的醫學要求的。他根本不理會保險條款上是如何約定的,不會按照保險定義去編寫他的記錄,這才是他客觀行醫的准則。更不會因為為迎合保險需要而去修改已存檔的資料。而且,醫生修改存檔的資料,意味著他自己承認原先的資料有錯誤,他要向醫院承認錯誤的,且接受處罰的。醫生當然不幹。 因為朋友的顱內壓升高,導致視神經水腫繼而萎縮並危及生命是客觀存在,醫生還是很通情達理的在朋友的病歷上補充說明了這一事實,並簽字確認。應該說,加上這份補充說明的病歷,朋友的情況滿足了保險定義的賠付標准。 朋友把這份病歷交給保險公司後,得到的答復還是不行。保險公司又說: (1) 保險公司只認當初去醫院復核時看到的資料,這本病歷沒有在醫院存檔,對後補的材料不予採納。 (2) 朋友說,你們再不相信,可以找當事醫生核實。保險公司講我們只認醫院存檔的資料,不會去找醫生的。 保險公司反復就是一句話,他們只認當初在醫院復核的資料,當初的資料不滿足賠付條件,按照他們的內部流程就拒賠。真讓人徹底崩潰! 整個過程中,朋友和醫生沒有因為要索賠而刻意准備資料,而且最終提交的所有資料也滿足了保險公司的賠付標准。保險公司不顧客觀事實,也不提供解決方案,就是抓住醫院存檔的原始記錄而一味地拒絕賠付。投保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危難時有一保障,保險公司的最初承諾也是如花似玉。但真正事到臨頭,保險公司卻千方百計的雞眼裡挑骨頭,刻意刁難。 目前溝通就陷入了僵局,朋友在病痛中又陷入苦悶之中。幾個朋友聽說原委後,從保險公司的前後言行上判斷,一致認為其根本目的就是想賴帳。特在此尋求懂行的朋友指點迷津: 1) 就保險公司的內部流程而言,後補的病歷能不能作為證明;
㈢ 他們都說保險理賠很難,罵保險公司是流氓公司
你問問周圍的人,如果你和你家人急需100萬的醫葯費,那些周圍的人誰能拿出來借你用。
如果他們不能的話,就別聽他們的。那叫站著說話不腰疼。
一、社保與商業保險不沖突,商業保險是社保的一個補充。
舉個例子,
1、如果你的工傷社保,但你在公司發生意外,只是受傷而且不嚴重。是不會給你走工傷鑒定的,因為會影響公司。而如果有意外醫療險,那麼至少你不用擔心醫葯費的問題。能幫你節省2、醫保:醫保報銷是有葯品限制和金額上限的,如果不在范圍內的只能自費解決,而如果有醫療險和重疾險,那麼就能減少你很多負擔。朋友圈經常能看到眾籌,求愛心人士捐款的。為啥?因為沒給自己買保險,到時候出事了「家人」也幫不上太多忙。所以只能扔掉尊嚴去求。
3、養老:至少繳費15年,而且退休才能拿到錢。如果退休就掛了,最多就是把自己繳納的退回來,公司給你繳納的就義務奉獻了。啥時候退休?那是國家說的算的。而商業保險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設計交多少,什麼時候取,取多少。
二、是否能報銷
取決於發生的情況是否符合你購買保險的保障利益,你總不能買個冰箱當電飯鍋用吧。
保險公司不差理賠的那點保費,但也不會白送!所以,發生不賠的情況一般都是出險情況不符合保險合同的保障利益,或是客戶在投保時沒有如實告知。
三、保險公司不會騙人,存在騙人的現象也只是代理人的銷售誤導或是虛假承諾造成的。雖然平安的產品性價比低,但至少也是份保障。如果保險公司騙人的,國家為毛還大力支持宣導,為啥那麼多500強企業有一堆保險公司都在裡面。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㈣ 我的車是全保出了事故當時沒報保險,修車費要花3萬多過後保險公司還會理賠嗎
如果有交警隊到場,有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就能理賠,不過別先修車子再報保險,到時候定損價格和維修價格不符的時候,差價要自己承擔。如果沒交警到場,那你先報保險公司,到時候保險公司會核實情況,如與情況不符,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㈤ 交通事故後我通過評估公司評估出車輛損失3萬元,但保險公司只定損車輛損失2.5萬。
應該先找保險公司,再找評估公司。你可以重新評估一下車輛的貶值損失,加上修理費用,起訴保險公司。
㈥ 車損險買了九萬二修車要用三萬保險公司能理賠嗎
你好。是可以進行理賠的。只要您的車維修價格不超過您的投保價格都可以進行全額的理賠。有的車輛車損比較嚴重。一般都按報廢處理,不會進行維修的。
㈦ 我姐身故後除了投保時的3萬塊錢,人壽保險公司還會賠償錢嗎
你姐保的這個險種保險責任是在保的這6年期間如發生身故,會賠付保險金額32040元加上累積紅利。如不發生,期滿領32040元加上累積紅利。不指定受益人,賠付保險金按法定遺產分配,象你姐這情況,可持保單、本人身份證到保險公司添加受益人。如在保單生效的這6年內身故,賠償的是保險金額32040元加上累積紅利,而不是你交的保險費3萬元。
㈧ 我姐身故後除了投保時的3萬塊錢,人壽保險公司還會賠償錢嗎
看投保的保險責任,和保險金額{保額] 所謂保險責任是投保時保的是什麼,比如重疾,意外,比如養老金,保額即是當初投保時雙方約定的死亡賠付金額。如果約定賠付金額是3萬,就只能賠付3萬,你姐夫和孩子都是受益人
你姐姐得的是重疾,看看保單上有沒有重疾賠付,一般兩全保險就生和死,生拿錢,死拿錢,病了看有沒有附加重疾,沒有隻能算了,
所以說一定要買重疾險{健康險]
㈨ 保險公司為什麼理賠搞了3個多月還沒落實
損失金額大,年底拉,公司要考核很多的數據,當然比交慢拉,理解一下保險公司。你打電話給你的保險公司催促一下,可能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