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盆友在小諾做出方案之後,購買之前都有點猶豫不定,一問說是「都說保險理賠很難,要准備各種材料和單據,跑很多地方,還有可能被拒賠,所以有點不敢買啊,害怕最後沒有保障反而變成雞肋」。
這可能是大家在最終購買之前的普遍糾結吧,但是小諾想說「為什麼『理賠難』,可能一部分原因確實是因為你傻」..
我們來看個案例吧
2010年,張先生在多次接到某保險公司業務員的電話後,因不好意思拒絕,也覺得保險應該有用,遂購買了一份,但是對於自己買的什麼產品並不是很清晰,只知道每年能領一些錢,還有一些保障。
2013年,張先生因冠心病住進了醫院,需要做心臟支架手術,突然間想起了自己原來購買的保險,打電話給保險公司報案理賠,得到的結果卻讓張先生傻了眼,自己當時買的是每年領錢的理財型年金保險,對於疾病是不予理賠的。
這是一個常見的拒賠案例,結果令人扼腕嘆息,出了風險卻得不到賠償。
在這個案例中,保險業務員素質不高,解釋不清楚,對客戶不夠負責,這是主要原因,但是這個案例中真的只是保險公司有問題么?
客戶張先生自己都不知道買了什麼產品,保險最大的風險,是你買的產品不能匹配你的需求,理財險當然不能賠付重疾啊..
所以你說理賠難,是不是也一部分因為你傻~
當然普通人之所以會對保險有「理賠難」這樣的印象,其實有著方方面面的因素:
信任危機
社會大環境中信任危機長久存在,不論是保險公司還是普通客戶,都有責任。
保險公司的宣傳中可能存在銷售誤導,很多客戶也存在騙保行為。
再加上媒體報道中常有保險公司拒賠的新聞,而保險公司按照合同理賠了的新聞卻比較少,所以造成了這樣的刻板印象。
保險務人員素質良莠不齊
國內的保險業務員說實話從業素質良莠不齊,很多人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在和客戶溝通時更專注「怎麼賣」這方面,解釋合同的時候,也是更多關注對他們有利的,誇大保單責任、保單收益,不提或少提除外責任等對客戶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的信息,客戶真有理賠需求的時候卻發現不能實現,這也是導致大家有「保險都是騙人的」這種印象的原因。
產品條款專業而繁瑣,理解成本高
保險合同條款長,而且很多專業名詞和條款解釋對於普通人來說猶如「天書」,疾病定義、殘疾標准、除外責任、豁免責任…普通客戶如果沒有專業人士的解釋和指導,是很難看明白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你需要小諾的原因啊~
消費者本身的因素
這一方面是因為上面說的產品條款繁瑣而難以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客戶在購買時,對產品的保險責任和保障范圍的了解不充分就投保了。
例如,大部分人買重疾險只關注保障多少種重疾,但沒有仔細研究重疾的定義,以及什麼程度的重疾、什麼樣的手術治療方式才能給予賠償,這很容易導致由於沒有達到合同規定的程度或手術方式而被拒賠。
再如,在投保前填寫健康告知時,忽略了某些病史或者不確定某些病史需不需要提前告知,而導致客觀上沒有做到如實告知,當然不排除部分投保人有逆選擇的情況,但大部分人可能只是無心之失,但最終也會導致拒賠。
那麼,保險理賠的正確姿勢應該是怎樣的呢?
理賠申請
撥打你所投保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報案。
理賠的申請人可以是被保人、監人、受益人以及法定繼承人,報案的時效性要嚴格遵照各種險種的條款要求。
另外需要注意索賠時效,不同險種的索賠時效不同,如,人壽險索賠時效為5年,除人壽以外的人身險索賠時效為2年。
提供單證、資料
包括但不限於保單資料、客戶身份資料、填寫單證資料以及其他相關證明資料。
ps:每一個理賠案件,需要的的單證、資料要求不同。
如,申請重大疾病保險金需要:保險人認可的醫療機構出具的重大疾病診斷書;被保險人身份證明;保險單正本和最後一次繳費憑證。
申請意外傷害醫療保險金需要:區縣級以上(含區、縣級)醫院證明;門診診療收據、處方和病歷;住院費收據、結算明細表和出院小結;被保險人身份證明;保險單正本(主險和附加險)及最後一次繳費憑證。
核保理賠
把相關資料交給保險公司後,就要等待保險公司的核保結果了。
如果客戶的保險事故符合保險合同規定的賠付條件,保險公司核保通過後會將保險金匯至指定的銀行賬戶。
小諾說,不想出現」理賠難「,你需要做到下面這幾點:
1理性分析需求,拒絕單純推銷
買保險前要認真結合自己的個人情況,考慮自己最需要的保障是什麼,再根據這些需求去匹配產品。
並且也可以對自己的保險需求做個優先順序排序哦,隨著個人保費預算的增加,來增加產品配置,最大化保險的杠桿作用。
2認真研讀保險條款,避免因遺漏或者不了解造成的損失
自己花了這么多錢買來的保障,一定要坐下來好好看看合同內容啊親們!
對保險條款(保障責任、除外責任、投保要求等情況)一定要充分解讀,不明白就請教專業人士,一直到自己心中沒有疑問為止。
拿重疾險來說,部分產品的理賠規定需要實施相應手術,比如針對冠狀動脈的手術要求必須是開胸手術,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是不予賠付的,也有規定病情到了約定的狀態,還有些必須要到了終末期才能賠付,在購買前一定要看清。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Ⅱ 買了保險,不賠的話要怎麼辦
仔細審閱合同,看是否是有原因的拒賠,如果是無故拒賠的話,可以進行投訴。
投訴保險公司主要有3種方式,向總公司投訴、向保險業協會投訴和向保監會投訴。
1、向總公司投訴:投訴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可以向保險公司總公司進行投訴,撥打客服聯系電話反映訴求;
2、向保險業協會投訴:中國保險業協會作為保險業的自律機構,也可以受理投訴問題;
3、向保監會投訴:撥打保監會投訴電話12378,然後和工作人員反映情況,等待保監會處理。
以下是投訴方式方法以及流程。
首先,可以打電話12378投訴保監會,投訴時間為工作日的9:00-17:00。
12378熱線是直通最高保險監管的渠道,是銀保監會於2012年4月開通的,算是整個金融監管系統里的首創。
在播打12378時,需要提供投訴人的基本信息,如果是個人投訴的,要提供姓名、有效證件號碼、聯系電話、聯系地址、郵政編碼,如果是法人投訴的,要提供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郵政編碼、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等。
然後,還需要提供被投訴人的基本信息。然而被投訴人的信息主要包括被投訴的保險機構或保險中介機構的名稱,被投訴的保險從業人員的相關情況以及所屬保險機構或中介的名稱。
在投訴時,主要內容包括投訴的請求,主要事實、理由,以及相關事實的證明材料。如果是保險機構或者是保險中介機構已經掌握的或者檔案裡面本身就有的材料,投訴人就無需再提供。接線員一般會記錄投訴者的姓名和反映的事項以及訴求等。但是如果投訴的事情是不歸12378熱線管的,那麼熱線是不會受理的。但是如果熱線受理了,那麼接線員就會告訴你,他們已經轉交給保險公司處理,只要等著保險打電話來處理就行了。
Ⅲ 平安人壽保險不理賠怎麼辦
要看看合同條款。是否在責任范圍。最好拿著合同問問從事保險工作的朋友,現在監管嚴,保險公司會按照合同辦事,一般合同寫明要賠的,公司會賠的。
不要只是問銷售人員,或者聽銷售人員的只言片語,合同才是正式的解釋
Ⅳ 保險知識要知道,理賠才能不上當,壽險和重疾險能賠幾次
一,壽險和重疾險可以多次賠付重疾險和壽險可以疊加賠付,重疾險和壽險都是給付型保險,也就是說當被保險人發生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時,重疾險和壽險會一次性按照合同約定給付保險金。目前因為重疾險和壽險的保障范圍不相同,所以重疾險保障是重大疾病,而壽險保障是身故或全殘,因此當經濟條件允許時,投保人可以同時購買重產險和壽險,這樣就可以獲得雙重的保障。
重疾險是多次賠付的,只要得到並賠償完第一次以後第二次重疾發作又可以獲得賠付。多次賠付的重疾以及重大疾病是進行分組的,比如惡性腫瘤和重大器官移植手術為一組,在患惡性腫瘤獲得了賠付後,不久又有進行重大器官移植手術,這一組都是單次賠付,是無法進行多次賠付的。只有在多次賠付主的重大疾病,才有可能獲得二次理賠,因此,重疾險的賠付的次數是與產品的設計有關的。
Ⅳ 買了人壽保險為何不能賠
您好,很多客戶多說自己給孩子在學校有保險就不需要買保險了,但是我們經常和客戶說那個是學平險,只有在校發生的意外事情保險公司才能理賠,請問學校有沒有如實告知這一點呢?哪怕孩子在家發生意外事情學平險多不可以理賠。所以當業務員向您推薦保險的時候不要認為學校給孩子保了保險就不需要再買了一張意外卡也就120元,其次學平險是有300元免賠超過300且1000元之內按照合理費用的30%報銷
Ⅵ 人壽保險是怎麼理賠的
人壽保險理賠流程:
1、報案(熱線/客戶服務中心/通過營銷員報案);
2、攜帶相關材料到當地服務中心申請理賠;
3、保險公司將第一時間審核您遞交的申請,如材料不全,保險公司將通知補交相關材料。
4、若事故屬於保單載明的保險責任並且不屬於免責條款以及特約中約定的事項,保險公司會通過電話、簡訊或信函等方式通知權益人領款或將保險金轉賬到指定的銀行賬戶中。
5、若事故不屬於保單載明的保險責任或屬於免責條款以及特約中載明的事項,保險公司會在核定拒付後3個工作日內,發送《拒絕給付保險金通知書》。
Ⅶ 壽險什麼情況不賠付
除了保險合同條款規定的免賠責任外其他的都賠付。比如說重大疾病要在保單生效後過了90天的等待期才能賠付。如果是單純的壽險,是自殺引起的身故,那麼要在保單生效後2年才可以賠付。還有買保險時沒有如實告知健康狀況,出險了也不賠付。還有喝酒後開車引起的身故也不賠付,所有的都是以保險合同的條款為准
Ⅷ 人壽保險公司意外保險對門診不理賠是為什麼
意外險一般有三種責任,1.意外傷害,2.意外傷害醫療,3.意外傷害津貼
意外傷害針對的是意外導致的最終狀況,如死亡、殘疾、燒傷等。責任是出現意外死亡、傷殘(按照商業保險的7級34項認定)、燒傷(按三度燒傷的面積)時按照相應比例進行賠付。定額給付,不管上了多少都要按照約定進行賠付。
意外傷害醫療指的是意外傷害後治療過程的費用,責任是報銷因意外導致的合理的治療費用,在減去約定的免賠額後按照約定的比例報銷。(報銷范圍有必須是意外,疾病不算,門診還是住院費用均會賠付,葯品范圍一般與社保相同,一般要求是二級或二級以上醫院就診)這類是報銷型保險,不管買了多少,總賠付金額(社保賠付也算在內)不會超過花費。
意外傷害住院津貼的責任是因為意外導致住院,保險公司按照住院的天數*約定的額度進行給付的保險,這部分不是報銷而是定額給付,與其他報銷型的不沖突。
意外險推薦購買卡單產品,保費便宜實惠,一般100元卡單能有10萬意外,1-2萬意外醫療的責任,比在個險渠道購買劃算。大部分公司都有意外卡點,但是價格不太一樣,其實不光壽險公司,財險公司也會有人身意外卡單,而且一般財險公司的卡單性價比會更高一些。
建議選擇辦理理賠時方便的公司。(就是在離家較近有該公司受理網點的公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Ⅸ 保險不理賠,該怎麼辦
不知道你所謂的不理賠是什麼概念?要知道有很多人對保險有誤區,認為買了保險就是什麼都保。其實不是的。每一份保險都有針對不同的理賠概念。拿車險來說吧,被偷了有被偷了的保險。被撞了有被撞了的保險。被劃漆了也有保險。但是你如果只保了偷車的保險。那麼你的車被劃花了是不賠的。
壽險也是這樣的道理。有的是身故保險。如果得了大病。就不賠的。關鍵還是你的保險代理員有沒有給你介紹這一點。如果他們只是為了賣保險而賣的話,就不合格。拿壽險來說吧,一份合格的保險往往包含了大病給付,身故賠償,還有住院醫療門診的報銷費用。而這些都是由主險和一些附加保險或者短險來構成的。
一般是不會出現如果符合賠付條件而不賠付的情況。請你仔細核對一下你的保單。看是否是屬於理賠范圍。
保險是為自己預備後路,盡量要周全一些。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要多准備一些。這樣才不會讓傷害有可趁之機。祝好~
Ⅹ 哪些情況人壽保險不賠,人壽保險理賠發生糾紛怎麼辦
1.投保時未如實健康告知或者職業類別不符
2.不屬於保障責任條款范圍
3.屬於免責條款
發生糾紛首先與保險公司協調,盡量協商出一個雙方均可接受的結果,如果協商不了,可以直接投訴保監會(現在和銀監會合並了)
現在大陸的保險,很多時候被保人並不符合條款理賠標准,但是因為很多客觀因素也很可能賠付。但是不賠付的案例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