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賠知識 > 電動車保險理賠案例

電動車保險理賠案例

發布時間:2021-08-17 08:33:58

Ⅰ 汽車與電動車相撞保險公司應如何賠償

汽車與電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應該根據交警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確定具體事故責任。在機動車一方按照交強險規定相關額度進行賠付之後,不足的賠償部分按照認定書中的具體責任比例雙方各自承擔。

舉例說明:
只要認定事故中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不論任何責任比例),首先機動車一方需要按照交強險相關規定全額賠付電動車一方的損失(直接財物損失2000元、人傷治療1萬元,死亡傷殘賠付11萬元),仍有不足的部分則按照具體責任比例雙方承擔:
1)機動車全責,則機動車一方承擔不足部分的全額賠償;
2)機動車負主要責任,則機動車一方承擔不足部分賠償的70%,同時電動車一方需承擔機動車一方損失賠償的30%;
3)機動車負同等責任,則機動車一方承擔不足部分賠償的50%,同時電動車一方需承擔機動車一方損失賠償的50%;
4)機動車負次要責任,則機動車一方承擔不足部分賠償的30%,同時電動車一方需承擔機動車一方損失賠償的70%;

Ⅱ 鄭州市電動車與行人發生交通事故致輕傷的賠償案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行人發生交通事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非機動車或行人有過錯的減輕賠償。據此規定:在此事故中,機動車方應當承擔行人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住宿費等費用的60%以上,如果行人致殘,還應當承擔殘疾賠償金。

Ⅲ 小車撞電動車受傷如何理賠

因為現在是以人為本,所以即使電動車撞到了你的小車,你也有責任,不過責任可能會輕一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人應當在15個工作日內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理,被扣留的機動車,駕駛人或者所有人30內不接受處理,經公幹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公告3月內仍不接受處理的,將依法拍賣,所以你最好在15個工作日內去處理這些問題。以免不必要的麻煩。

Ⅳ 我開車追尾了一台電動車2台汽車,造成電動車車主受傷,我的全責,現在找保險公司理賠,

交強險分為有責賠償和無責賠償,對於醫療費來說,無責賠償限額是1000元,所以你對電動車駕駛員的賠償中保險公司會扣除這部分。你把這個情況告訴對方,讓他找對方兩輛車的駕駛員索賠。

Ⅳ 昨天開車被電動車撞了,我全險,所以交警打算判我全責!

如果不是你的全責,就不要認全責,有保險也不可以認全責,特別是有人受傷的,年歲又那麼大的,更不能認全責,一旦認全責,後續會有很多麻煩,傷者不出院,訛錢,家屬不依不饒的,等等都可能發生,一定要交警按照實際情況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該承擔多少責任就承擔多少責任,絕對不能因為有保險就多承擔責任,多承擔責任 也是對違法非機動車的一種放任行為,導致非機動車或者行人拿違法不當回事,必須給他們以警示,任何人違法都要承擔責任的。
很多這樣的案例,機動車因為有保險承擔了全責(原本不是全責的),然後傷者賴在醫院不出院,提出很多無理的要求,反正都是你出錢;也不和比結案,還可能保全你的車輛,導致你無法提車等等。如果傷者有責任,就意味著他自己也要承擔治療費用等,所以他怕自己花錢多了要不回來,就會主動積極和你配合的。
還有一點,在責任劃分沒下來之前不要墊付醫葯費,等責任明確再說,否則墊付的多了反而麻煩,到時候你沒責任,或者責任小的話,墊付的錢不好往回要。

Ⅵ 發生交通事故。電動車被認定為機動車,保險公司拒賠的理由是機動車要有牌有證才能合法上路行駛,這個時候

首先要問你個問題,你的電動車購買了保險?還是騎電動車的人購買了意外險。電動車一般都是沒有購買保險的。如果你是電動車駕駛員購買了保險,但保險公司拒絕賠償,這個是不合法的。遇到這樣的,可以到法院起訴保險公司,要求法院判決保險公司履行賠償的責任和義務還要承擔本次訴訟費,法院審理後,會判決保險公司賠償你的損失。

相關勝訴的案例很多,給你個鏈接自己看看,然後到法院起訴保險公司。

網頁鏈接

Ⅶ 電動車撞人索要賠償案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交通事故致人身體損害的或死亡的,傷者或死者近親屬可以向對方索要賠償,將其分為三類,受傷未致殘的、因傷致殘的和死亡的,下面就這三項可以索賠的項目具體說明一下。

1、受傷未致殘的

如果因交通事故受傷但還未達到致殘的程度,那麼傷者可以索賠的項目有7項: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以及必要的營養費。

2、因傷致殘的

因交通事故致殘,除第一條的各項費用外,還可以索要以下賠償項目(6項):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等。

3、死亡的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以下6項費用: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

以上三種情況,都可以要求精神損害撫慰金。

電動車撞人後處理流程: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1)立即停車。

發生交通事故後,車輛必須立即停車。停車後按規定拉緊手制動,切斷電源,開啟危險信號燈,如夜間事故還需開示寬燈、尾燈。在高速公路發生事故時還須在車後按規定設置危險警告標志。保持頭腦清醒,要鎮定,切記不要慌張。

(2)及時報案。

當事人在事故發生後應及時撥打「122」電話或委託過往車輛、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機關或執勤交警報案,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肇事車輛及傷亡情況,在警察來到之前不能離開事故現場。必要時,在報警的同時也可以向附近的醫療單位、急救中心以及消防部門呼救、求援。

(3)搶救傷者。

如事故中有人受傷,應設法送醫院搶救治療,除輕傷本人拒絕去醫院診斷外,一般可以攔搭過往車輛或通知急救部門、醫院派救護車前來搶救。對於能現場採取搶救措施的,應盡最大努力搶救。在無過往車輛或救護車的情況下,也可動用肇事車將傷員送醫院搶救,但要將肇事車各個車輪的著地點以及傷員倒位描出,做好標記,並要留人員看護現場。

(4)保護現場。

保持現場的完整性,能夠獲得事故發生時的原始證據,對判斷事故發生的原因及事故責任的認定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交警到來之前應當保護好現場,除非因搶救傷者和財產需要,不得擅自移動現場肇事車輛、傷者、物品等,必須移動時應當標明位置。如遇下雨、刮風等天氣,應就地取材,用塑料布、席子等物將痕跡蓋起來保護好。如有必要,當事人可以用繩索等設置保護警戒線,防止無關人員車輛進入,避免現場遭受人為破壞。標圍現場時,應盡量做到不妨礙交通。如果車輛通行確實有可能使現場受到破壞和危及安全時,可以暫時封閉現場,中斷交通,待交警到現場勘察完畢後,再行疏通。

Ⅷ 被電動車追尾誰的責任

?專家告訴你!

現在大家出行的交通工具選擇是很多的,特別是在大城市,大家都覺得交通堵塞嚴重,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電動車出行,那麼在其他的小城市呢?也是很多的電動車的身影,因為電動車駕駛不需要駕駛證,只要是成年人,都可以駕駛。所以說,駕駛電動車的條件是很寬松的,在馬路上可以看見很多老年人,都是開著電動車出行。在交通安全方面,就比較危險了,因為很多人都不懂得交通規則,隨便開。汽車等紅綠燈時被電動車追尾,責任算誰的?專家告訴你!

在電動車安全方面就比較的低了,小編看見過一個這樣的案例,一位汽車車主,駕著小車在等紅綠燈的時候,被一輛電動車給追尾了,導致電動車發生了傷亡的事件。那麼這主要的責任到底是誰負責呢?我們都知道紅綠燈,大家都是要遵守的交通規則。但是,在那些騎著電動車的人來說,他們無需來守護這樣的規則。所以很多的電動車,都是會闖紅燈。小轎車在等紅燈的時候導致這個騎電動車的事故的發生,汽車是要擔任責任嗎?

很多朋友都認為,當然是電動車的責任了,因為小轎車是在遵守交通規則等紅綠燈,電動車則是在闖紅燈呀!憑什麼要小轎車來負責任呢?還有網友說,小轎車車主也是要負擔責任呀!因為騎電動車的是弱勢群體,他們的電動車也沒有保險,小汽車都是上了保險的,有保險來理賠。反正有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那麼,我們來看下專家是怎麼講的。

專家說,在轎車跟電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無論是電動車違規在先,汽車車主都是要負責任這是不對的。其實汽車在等紅綠燈的時候,遇到騎電動車的人闖紅燈,最後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電動車車主是要負責任的,因為他並沒有以前面的汽車保持安全車距。這也是由後面的電動車來控制距離,所以說,這並不是汽車的責任,汽車並不需要負責任。

Ⅸ 我停車開門碰到電瓶車賠償1000元要不要走保險

停車開門碰到電瓶車賠償1000元,個人認為這種情況下還是應該走保險,如果僅是二三百的小刮蹭,那麼就沒有必要走保險了

閱讀全文

與電動車保險理賠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