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自己買了意外險,出現第三方,保險公司還賠付嗎
有第三方責任意外的出險是可以賠付的,因為意外險保障的是被保險人因意外導致的醫療、傷殘、身故等損害,有第三方只要不是和被保險人串通、刻意為之,保險公司均需要承擔理賠責任。
如果保險公司不願意賠付,就可以通過投訴或者起訴保險公司進行申請理賠。
② 注冊了滴滴後保險公司還會理賠嗎
會賠償,不過保險公司會降低賠償。
原因:
1、首先,因為你改變車輛的用途,所以是違反保險合同的規定。
2、第二,理論上保險公司可以降低賠償,但是它們不可以拒絕賠償(即按照營運車輛的保險費折價賠償),如果保險公司拒絕賠償,那麼它們就是其實是霸王條款了,不合理的。
3、非營運狀態出險的問題是你很難界定是營運狀態還是非營運狀態。
4、現在滴滴與保險公司應該沒有聯網合作,滴滴車輛在整個保險業務中比重也很小,所以除非重大事故或明顯存在營運風險的情況,保險公司不會主動查詢車輛是否為營運車輛。
(2)保險公司還會理賠嗎司還會理賠嗎擴展閱讀:
滴滴出行是涵蓋計程車、專車、滴滴快車、順風車、 代駕及大巴等多項業務在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2015年9月9日由「滴滴打車」更名而來。 2月1日起,滴滴出行正式在上海取消加價功能 。
2018年1月17日,滴滴宣布共享單車平台(滴滴出行App內標簽為「單車」)將在北京、深圳上線,平台目前包括小藍單車和ofo小黃車,其中小藍單車免押金騎行。
2018年8月24日,溫州樂清發生滴滴順風車司機強奸殺人案件,現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隨後,浙江省道路運輸管理局要求滴滴平台立即整改,整改期間暫停其在浙江區域的順風車業務。[8]8月26日,滴滴就樂清順風車乘客遇害一事發表聲明,決定自8月27日零時起,在全國范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內部重新評估業務模式及產品邏輯,並免去黃潔莉的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職務,免去黃金紅的客服副總裁職務。
2018年8月,南京市政府率市交通運輸、公安、物價、工商等職能部門對滴滴網約車平台公司進行了約談。
2018年9月,陝西省交通廳和西安市交通局聯合公安部門約談滴滴等網約車公司。9月4日,滴滴宣布將於2018年9月8日23點至9月15日凌晨5點期間在中國大陸地區暫停提供深夜23:00-5:00時間段的計程車、快車、優步、優享、拼車、專車、豪華車服務。9月5日,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及相關專家組成的檢查組進駐滴滴公司。 9月14日,滴滴發布公告稱,9月15日起將恢復深夜出行服務。
參考資料:網路-車險
③ 保險公司賠付三個月後車子出現問題保險公司還會理賠嗎
當然是不會再理賠的。同一事故是只賠一次的。
④ 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會理賠嗎
保險公司對於事故損失都是賠償的,只要是可以用貨幣能夠衡量的價值都賠償,前提是車主不能存在無證駕駛,酒駕,事故逃逸,故意製造事故等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⑤ 車禍當時沒事保險公司已經理陪了後來又有事保險公司還會賠嗎
保險公司已經理賠完了,又有事了是怎麼個情況?如果還是同一起事情,只能以第一次定損為准,賠完就完了,如果又發生事故則從新報保險公司定損。
⑥ 和保險公司談完理賠後工傷還能繼續算嗎
這類理賠操作一般分兩個步驟處理:
1、醫療費用部分:所有的保險理賠操作實務中,醫療費用都遵循損失補償原則,無論你在多少家保險公司索賠,總的醫療費用不會超過你的實際花銷金額,所以,醫療費用部分如果保險公司沒有全部補償,工傷部分在做相應的審核補充
2、如果有傷殘等級的出現:如果傷者經合規的傷殘鑒定機構評定為傷殘的,在符合保險公司傷殘等級賠付標准內,得到賠償後,在符合工傷傷殘等級的級別內,也可以去工傷部門索取正常得傷殘賠償金額
供參考
⑦ 出險了保險公司會直接理賠嗎
只要沒有人傷,保險公司出險後就會定損,定損後錢就會打到你的銀行卡上,當然報保險的時候你也准備,身份證,行駛證,和銀行卡。這個時間一般在兩三天,最長不會超過一個星期的。
⑧ 理賠案例:責任在第三方 保險公司還會理賠么
真實理賠案例,由第三方責任,保險公司還會進行理賠么?
客戶:張某投保意外傷害及意外醫療保險(1萬元)。
張某在上班途中被汽車撞傷,經交通事故認定司機趙某負
全部責任,張某在治療期間共花費醫葯費用7000餘元,經協商肇事者趙某共計賠付張某醫葯費、營養費、誤工費及相應費用共計3萬元。張某出院後提出理賠申
請,但因趙某已支付其醫葯費用時拿走治療費用原件(因趙某有車險,需要用原件),張某無法提供相應住院治療費用原件。
這樣的案例,保險公司會進行理賠么?
是可以獲得賠償的。全額按照意外傷害醫療報銷標准報銷。
損失補償原則:
案例、被保險人獲得第三方賠償後,如保險條約沒有明確約定保險人不承擔理賠責任,被保險人仍然可以請求保險人給付保險金,人身意外傷害不適用損失補償原則。
保險法規定: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發生死亡、傷殘及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給付保險金後,不得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但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
有很多的夥伴認為意外傷害醫療,有第三方補償後,保險公司就不會進行賠償了。
這樣就放棄了自己應有的權利。
意外傷害醫療,和第三方責任沒有關系。如果先去保險公司報銷,再上第三方去進行補償,也是可以的。何況是反過來。
雙方進行補償並不是鼓勵客戶獲利。人的傷害,分為精神傷害,身體傷害,經濟上的傷害。
所有的補償都是在經濟上進行補償,但精神上的,身體上的都不能進行彌補。故可以多方獲得經濟補償。
人不是物,作為財產保險會有第三方責任問題,但人身保險是沒有的。
不過要注意的地方是,保險條款上有沒有規定第三方責任問題(極少會有這個規定)。
發票沒有的問題,一定自己有復印、掃描、或拍照,如果沒有,有第三方賠償的確認函,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