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復雜呀,我理賠只要把文件郵寄給我的經紀人,,都不用體身去香港,她就幫忙處理好,好像幾天就理賠好了,主要就是找個靠譜的香港經紀人,差別可大了。
❷ 內地人去香港買保險利弊
保費便宜、保障全面、賠付方便、高回報率,形成香港保險產品的四大優勢,但其中潛藏的法律、匯率等風險亦不可忽視。
去一趟香港要帶些什麼回來,恐怕選購的單子要長長地拖到地上:化妝品、首飾、數碼產品、奶粉……現如今又有一樣東西需要記在購物單上了——保險。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最新發布的數據,2012年內地投保人新契約保單保費為99億港幣,占個人業務總新契約保單保費的12.8%,而2008年這一比例只有5.4%。僅2013年一季度,香港向內地訪客所發保單中,新契約保單保費就達到28億港幣,較去年增長了10億港元。
為何香港保險產品深受內地顧客的青睞?實際上和其它商品一樣,相比於內地的同類保險,香港保險性價比更高,費用更便宜,因此,越來越多的內地遊客赴港旅遊歸來的時候,很願意將塞滿紀念品和商品的旅行包騰出一小片空地,放置一份厚厚的保單。
性價比是硬道理
理財師小何的客戶是一位戶外愛好者,經常參與高風險運動,因為國內的保險產品往往把這類運動計入免責條款,所以他一直都沒能在國內購買合適的保險產品。小何在為這位客戶進行財產規劃的時候幫他選擇了香港的一款醫療險,因為保險觀念不同,香港的很多保險並不視滑雪、沖浪等為危險運動,該客戶於是利用一次香港旅遊的機會購買了一份保險。
在一次滑雪過程中,小何的客戶摔傷了腿,小何幫助他整理了醫院的急診診斷書、化驗單和檢查憑證,以傳真的形式發送給保險公司,很快對方就實施了賠付,手續不僅不復雜,而且十分高效。
香港的保險產品不僅賠付方便,在保障內容上也具有優勢。以國內的重大疾病保險為例,普遍的保障種類在30-40種,而香港的重大疾病保障種類達到50種以上,雖然有些疾病是經過細分後單獨分立的,但是整體保障性上要優於國內產品。除了保障內容更多,保費相對便宜也是一個主要特徵。相同保障內容,香港保險的保費要比國內的保費低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尤其在重大疾病保險方面,香港保險的價位優勢更為明顯。保險的費率是按照當地的人口壽命、疾病發病率、死亡率等各種因素精算出來的,香港人口平均壽命85歲,內地人口則大約是75歲左右,由於內地人口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數值偏高,因此國內保險公司的費率要比香港保險公司高不少。
實際上,香港保險的優勢,不僅表現在其保障型保險產品的性價比更高,而且表現在其投資型保險產品的回報率更加誘人。內地的壽險預定利率被定為2.5%,演示利率普遍分為高中低三檔,最高檔收益不過7%;而香港的投資型壽險演示利率往往只有兩檔,收益水平為8%-12%,這種收益水平是國內保險公司無法企及的。
出於安全考慮,保監會限定了國內的壽險產品的最高利率,並且對保險公司的投資方向和領域進行了限制,因此保險公司的收益水平不高。香港、台灣地區的保險產品都是開放利率,根據公司盈利水平進行分紅;而且很多香港保險公司都是國際保險集團的香港分部,這些保險集團的總部都位於歐洲和美國等發達地區,可以將世界各地的投保資金匯集到總部進行整體投資運作,所投資的領域與范圍遠比國內保險公司廣闊,因此投資收益更高,這也使得香港投資型保險產品越發吸引國內投資者。
不可忽視的風險
保險規劃師張建斌具有十多年的保險從業經驗,近日,他的一位朋友從香港旅遊歸來,同時從香港購買了一款投資相連型保險產品,但是不確定是否符合自身的投資需求,想請張建斌做個分析。香港保險必須本人親自赴港簽字購買,如果退保也需要本人到香港親自辦理,幸好該保險的猶豫期是21天,有著充足的考慮時間。
張建斌通過閱讀該投資相連保險產品的條款發現,這是一款類似於國內投連險與基金定投結合的保險產品,按月繳費,每年繳費28.8萬港幣,連續繳費時間25年,每年分紅收益預計最高能夠達到12%。雖然該保險的收益水平不固定,而且繳費期限較長,但是從分散投資角度來看,這款保險產品要比國內的投資保險產品收益水平高。
但是通過與這位朋友溝通,張建斌先生發現了一個重大紕漏,原來這位朋友在購買這款保險產品的時候,銷售人員介紹該保險產品的繳費期限是三年,三年後就可以享受分紅,而由於整個保險產品由繁體字和英文組成,這位投保人並未看清具體投保時間是25年。最終這位投保人與保險公司聯系退保。
盡管香港保險產品有諸多優勢,但內地居民赴港投保時,可能會遇到法律、服務和匯率等方面的問題,由於內地法律對香港保險公司沒有約束力,投保人只能依照香港的法律制度請求司法援助。一旦發生保險糾紛問題,如保險營銷欺詐、條款內容不符等問題,投保人就需要與香港當地的法律機構接洽,處理相關法律糾紛,有時需要請當地律師代理訴訟,維權成本較高。
匯率風險也是不能迴避的風險之一。所有香港保險均不能以人民幣直接結算,需要兌換成港幣或者保險條款中允許的支付幣種,如果人民幣升值,這就意味著以港幣結算的保單年收益率會相應減少。
雖然香港保險公司的理賠速度快,一些額度較少的理賠申請往往不需要提供材料原件,但是由於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相隔甚遠,如果發生理賠申請資料不齊或其它疑問的情況,解決問題的時間必然就會延長,不及親自去保險公司面對面交談來得迅速。
對國內投保人來說,最大的危險則是「地下保單」。所謂「地下保單」,是指非法在境內銷售的境外(主要是香港和澳門)保險公司保單。按照我國當前的法規,內地居民赴港期間向香港保險公司購買保險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但僅限在香港簽署保單;在內地投保,或在內地填寫投保書,繳納保費,再由推銷人員將投保單、保費帶到香港的保險公司簽發保單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合適嗎
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合適。
去香港買保險的好處:
1、香港的重疾險的保障范圍要比國內同類保險要廣,香港重疾險最多保障范圍是95種疾病,而內地最多保障35種疾病;
2、終生型的保單的保費比國內低20%~30%;
3、香港的重疾險理賠形式更加靈活。比如它有早期危疾病可預支保額,保險合同繼續,如果再次出現重大疾病可再預支最高100%的保額,這種方式更好的保障了投保人利益;
4、正規保單全球可以理賠;
5、分紅型性質的保險收益比內地要高些。
去香港買保險的弊端:
1、必須本人到香港去簽訂合同才生效。在內地簽訂的屬於非法保單;
2、萬一遇到理賠糾紛,不受內地法律保護,只受香港法律保護;
3、匯率的風險。近些年人民幣相對港幣/美元處理升值趨勢,相對於保單的價值就是貶值趨勢。當然以後這個趨勢誰也無法判斷;
4、香港保險產品的費率設計是要參考香港人的數據,跟內地人不一定匹配。
❹ 大陸人到香港買保險容易理賠嗎
新聞都報道了,買的時候很容易,理賠很難,大陸有保監會監管,為什麼非要去香港買?
❺ 內地人在香港買保險理賠方便嗎
很方便,看下列
理賠:1)僅需要備齊資料交由保險顧問處理,也可以直接通過快遞到保險公司辦理相關手續。
2)保險公司理賠金出具全球通用支票,客戶可在任意一家銀行托收。
3)某些保險公司也提供從香港匯款到客戶國內銀行服務。
繳費:1)授權保險公司自動扣繳:投保人授權保險公司,在保單繳費當天,從投保人所在的銀行,自動扣繳保費。投保人只要在保單生效後,填寫相關的授權書交給代理人即可辦理。(香港銀行開戶自動扣款)
2)網上支付:投保人通過開戶銀行的「網上轉賬」功能直接繳付保費。(內地及香港)
3)銀行托收:客戶可以通過香港銀行存入保險公司的銀行賬戶。(香港)
4)ATM機繳費:投保人在保險公司的開戶銀行的任何一台ATM機上繳納保費。(香港)
5)國際支票:投保人將銀行的支票直接寄給保險公司或保險顧問。(內地及香港)
6)客服中心:客戶可以親赴保險公司之服務中心繳納現金保費。(可由親屬代繳)
如需幫助,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