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存款保險制度》規定,中國人民銀行負責存款保險,最高賠償限額人民幣50萬。
也就是說,如果你存款的銀行破產了,50萬元以下由保險公司賠付,高於50萬元部分的,那就要看銀行清算了。運氣好,資產清算後還能拿回點。
❷ 儲蓄型重疾險有必要嗎
奶爸不建議買返還型重疾險,我們從它的保障內容就可以看出來端倪。至於為什麼?這篇文章告訴你:《有病理賠無病當存錢,返還型保險值得購買嗎?》
返還型重疾險就是在保障期間出險,保險公司賠付約定保額,即使保障期內沒有出險理賠也可以返還一筆錢。
但其實返還型重疾險可能並沒有那麼「完美」,先看看保險公司所說的保障期間不出險,返的錢到底有多少。
奶爸從市面上找了幾款返還型重疾險對比分析了一下,以下是保障內容對比表格:
圖片來源於保險條款
可以看到,30歲投保,20年繳費的話,滿期只能返還45%保額。
假設小王(男)今年30歲,買50萬保額,保至70歲,繳費20年,每年要交10950元,總共繳費219000元;
期間不出險的情況下,可以拿回500000*45%=225000元。
看到這里很多消費者就會產生一種假象,小王「不花錢」就能買到40年的重疾保障,而且還能賺6千塊錢。
可是你們有沒有發現返還型重疾險的保障內容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沒有中症保障。花那麼多錢,居然連中症保障責任都沒有?
豈不是患上了中症腦中風,我也沒辦法向保險公司申請索賠,交了那麼多錢,到後來居然還要自己承擔費用?
我們買保險不就是為了規避風險嗎,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全面的保障,我們為什麼要花高價買一份保障不全面的保險呢?
萬一,你很不幸得到了某種重大疾病,保險公司按合同賠了賠償金,可是並不會賠你多交的那部分保費。
不推薦買返還型重疾險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保費貴,一旦出險了,多交的保費就浪費掉了;
二是保障不全面,缺少中症保障,而且保障力度低,最多也只是賠付基本保額。
❸ 返還型保險,也是我們俗稱的儲蓄型保險,它到底好不好
優點:打消了很多人購買保險的顧慮,覺得還能收回一部分本。
缺點:保費相對無返還功能的來說偏高。比較生命周期表和疾病發生概率一樣,保險公司承擔的風險是一樣的,要保證利潤,保險公司在定價時固然要定高,到期返還後也能保證足夠的盈利和賠付成本。
所以個人認為,保險沒有劃算不劃算,你不知道生命的盡頭是那一天,疾病、意外是什麼時候來臨,如果經濟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買一些終身保險,返還不返還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