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賠知識 > 線上買的保險能否線下理賠

線上買的保險能否線下理賠

發布時間:2021-07-26 13:12:27

❶ 線上購買保險理賠是線下還是線上

互聯網保險正在興起,先不說現時的產品性價比和核保標准如何,就說他提供的服務吧:您在網上操作起來十分方便,後台伺服器記錄下了您的投保明細,甚至無需詳細向您詢問收入與支出情況、過往病史和家庭結構。對於您這個非保險行業專家來說,怎麼知道您對幾十種上百種產品中哪一兩款的選擇是最合理的?保險是個買了以後可能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才能用到的東西,試問那個時候您的手機客戶端還在嗎?您可以清晰地記得您的保單號碼和產品類型嗎?
相反,如若是在公司找正規持牌保險代理人配置保險產品,他會根據您家庭的實際情況給予合理的建議。同時,只要他還是您的朋友,他或他的團隊和公司還在,您便可以選擇信任他、將自己和家庭的部分資產配置與風險承擔託付於他,而並非網路。
看到很多網友因為缺乏對保險的認識,在迷茫中就稀里糊塗地做出了選擇,深感痛心,如果有任何問題,我願義務為大家答疑解惑!!

❷ 線上保險與線下保險有什麼區別

線上和線下買保險區別還是挺大的,很多不了解的朋友,總以為在線上買保險便宜,一年交幾十或者幾百就能又幾十萬或上百萬保額,線下買保險貴,保費動輒就八九千、一兩萬,保額還不是很高。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請往下看:

1、險種不一樣

大部分線上保險產品和保險代理人、經紀人賣的保險產品是不一樣的產品。少數網上保險產品是專門定製的,只允許在網上銷售,不需要業務員去推廣銷售,省去了一部分業務員的傭金,保費會便宜;但大多數線上產品都是不超過一年期的短期保險,比如意外險、醫療險、旅行險等,價格本身就很便宜;線下保險產品一般都是長期的、終身的產品,比如重疾險、終身壽險等,價格肯定會比短期險貴。

2、享受的服務不一樣

有些線上保險產品也會在線下賣,這樣客戶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買保險,保費都是一樣的,消費者怎麼方便怎麼來。那麼,這個時候就體現出線下買產品的優勢了:業務員會跟你解釋保單條款,會回答你不懂的問題,會協助你理賠,很有可能還會跟你成為好朋友,而網上買保險就不能享受到這么好的待遇。

不論是網上購買的保險還是線下購買的保險,當遇到需要變更信息(例如受益人或者投保人的變更)時,目前都是需要自己自行去官網自主變更的。

買了保險後,很多人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想要退保,如果是線下購買的保險,可以直接去服務點或者咨詢電話客服進行退保,而線上退保需要在網上操作,提供個人資料也能快速申請退保。

3、核保結果不一樣

線上保險的核保比較寬松,健康告知項目很少,甚至沒有,對於身體有些小毛病的人來說很難正常投保,大多數都是直接拒保。這就需要消費者自己去了解保險的基本常識,比如哪些情況下可以理賠,哪些情況下不能理賠等等。拿到保單之後一定要仔細看清楚保險條款,因為保險的理賠完全是根據保險的條款來的。

如果是線下買保險的話,健康告知會比較多,投保也會很人性化,可以正常投保、加費投保、除外投保。

4、保險理賠不一樣

買保險,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保險理賠。很多人會認為網上買的保險理賠難,線下投保的保險理賠簡單,真的是這樣嗎?要知道,保險公司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理賠報案,對於保險公司來說,理賠是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保險公司不會因為你在網上購買而刻意為難你不給你理賠,同樣也不會因為你在線下買保險而給你特殊優待。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遇到不符合理賠條款的,即使你是保險公司的老闆也不行,

保險公司是一個分工明確、制度成熟的機構,對於理賠,它需要按照產品條款、法律醫學指引和公司操作,至於你到底是從網上買到保險還是線下哪個代理人那裡買到保險,保險公司根本不關心。只要符合合同條款規定的,保險公司不賠也得賠,不符合理賠規定的,即使這份保險是老闆親自賣給你的,照樣不能賠付。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買保險最重要的是弄懂這款產品是否適合自己,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買保險,主動權握在手中,誰也不能忽悠你。

引自:網頁鏈接

滿意請採納!

❸ 買保險是線上好還是線下

在線上和線下買保險都是一樣的,而且各有各的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保險就是好的保險。

有部分消費者會擔心線上買保險理賠難,奶爸告訴你們不需要擔心,詳細的可以看這里:《線上買保險理賠太難?怎麼避開雷區?》

線上保險和線下保險有什麼區別?

1.核保差異

線下保險採用人工核保的方式,核保比較嚴格,健康告知的內容很多,代理人為了提高業績,常常故意隱瞞健康告知內容,導致用戶常常因未如實告知而被拒保。

線上保險有的是智能核保,有的是人工核保,智能核保相對寬松,健康告知的內容也相對較少,而且可以在頁面直觀看到健康告知的內容。

2.價格差異

線上銷售保險,由於壓縮了運營成本,免去了代理人傭金,因為降低了保險成本,銷售價格也隨之降低。

線下銷售保險,由於要給代理人傭金,還要門市租金等等,導致線下保險的成本很高,所以價格也相對要貴一些。

3.理賠差異

雖然理賠與購買渠道無關,只要符合理賠條件,保險公司都是會理賠的,但線上保險和線下保險的理賠流程卻不一樣。

線上保險理賠需將理賠相關資料上傳給保險公司,然後保險公司審核,審核通過了,保險公司將理賠款打入客戶的賬戶。(有些保險平台也會有專人協助理賠)

線下保險理賠要先聯系自己的保險代理人,讓代理人協助自己完成理賠手續的辦理,如果代理人已經辭職了,則要自己去分支機構遞交資料。

奶爸總結,具體通過哪種渠道買保險,這個還是要結合自身需求去選擇。

❹ 線上保險和線下保險區別有什麼

近年來,互聯網保險業務發展越來越迅猛,不僅出現了一批極具性價比的「網紅產品」,而且作為互聯網流量巨頭——微信和支付寶,這兩個平台上也相繼推出了各自保險商城,即「螞蟻保險」和「微保」,供消費者自由選擇搭配保險商品。
學霸說保險的方案專家們在進行1對1服務的過程中,發現還有很多用戶都會提到關於:線上保險和線下保險有何區別,網上買保險真的安全嗎,服務好不好之類的問題。
那麼今天學姐就來給大家講講「網上買保險的那些事兒」。
01 常見的投保渠道有哪些?
不管是線上保險,還是線下保險,都有存在多種投保方式,學姐先來給大家梳理一下,我們普通人常見的投保渠道有哪些。
1)線下渠道:實體門店(線下網點)、保險代理人、銀行保險等。
線下投保渠道,是最接近我們日常生活的。就拿擁有「百萬」代理人的平安保險來說,不管是線下代理人還是服務網點都是遍布全國各地,沒進去過門店沒關系,身邊總有那麼幾個親戚朋友是做保險的,相信不少人都有感受過他們的「熱情」。
銀行保險渠道主要銷售理財類保險,多為年金險,條款比較復雜,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定期存款。
2)線上渠道:①保險公司自有的官網、APP、保險商城等;②第三方保險商城,如支付寶里的螞蟻保險、微信的微保等;③保險經紀人等渠道。
保險公司的保險商城銷售的都是自家的線上產品,產品比較單一,而第三方保險平台和保險經紀人都是與保險公司合作,將多個保險公司的產品進行聚合銷售,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可以從不同的保險公司挑選產品組合出一個最佳方案。
02 網上買保險安全嗎?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網上買保險是安全的。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無論是在代理人還是在保險經紀人手裡購買,我們都是直接跟保險公司簽訂合同,保障內容一切以條款為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此如果是同一款產品,條款一樣,在哪買區別都不大。
電子保單=紙質保單
許多人第一次投保時,都會被「電子保單」困擾。其實大家大可不必擔心,投保後的電子保單是可以隨時調取查用,並受法律保護的電子文件。
如果你依然不放心,互聯網保險其實也可以申請紙質保單,讓保險公司通過郵寄送達,只是可能要出十幾塊工本費或者郵寄費。
那麼問題又來了,網紅產品背後的承保公司聽都沒聽過,靠譜嗎?
03 互聯網保險=小公司=便宜沒好貨?
其實我們沒聽過的保險公司,不一定就是小公司,舉個例子:
眾安保險,是不是很陌生?
但其實它背後可是有著「三馬」撐腰,沒錯,它就是由螞蟻金服(馬雲)、騰訊(馬化騰)、中國平安(馬哲明)等國內知名企業合資創立的。

❺ 支付寶買的保險可以線下就近理賠嗎

它只對實際損失的部分進行賠償,經過對事實的查驗和對各項單證的審核後,應當及時作出自己應否承擔保險責任及承擔多大責任的核定在支付寶申請理賠後,保險公司預計會在72小時內完成審核受理,審核結果會通知簡訊通知。建議關注手機支付寶的審核進展和簡訊通知即可。
理賠是指在保險標的發生保險事故而使被保險人財產受到損失或人身生命受到損害時,或保單約定的其它保險事故出現而需要給付保險金時,保險公司根據合同規定,履行賠償或給付責任的行為,是直接體現保險職能和履行保險責任的工作。
賠償與財產保險對應,指保險公司根據保險財產出險時的受損情況,在保險額的基礎上對被保險人的損失進行的賠償。保險賠償是補償性質的。
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最多與受損財產的價值相當,而永遠不會多於其價值,並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

閱讀全文

與線上買的保險能否線下理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