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理財型的保險,是不是個坑
理財型的保險,是不是個坑?只要你明確保險裡面的內容,首先你要知道每年需要存多少錢?需要存幾年?幾年能取出來?利息是多少?到期能拿到多少?這幾個問題了解清楚,明確一下是不是你想要的理財型保險,就可以決定入不入了。
以上是小編的個人觀點,希望可以幫到您。
B. 理財型保險誰買誰後悔
投資理財的方式有很多種,儲蓄、保險、股票、債券、期貨、房地產、黃金、古董、郵票等,但是理財的優先工作是想辦法保護自己和家人,以面對突然遭遇收入無著的狀況。保險的本質是保障,然而,很多人也利用保險理財。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可見家庭理財對於每個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綜上總結
因此,我們在購買保險產品的時候,特別要留個心眼,一般來講保險產品的銷售人員都會把產品最好的一面告訴你,但是產品的性價比高低是相對的,我們要辯證性地看待這個問題。如果你期望買重疾險或者定期壽險,那麼我建議你直接購買消費型保險,不要貪圖多少年後返還保額,最終三四十年後通貨膨脹不知道什麼程度,返還的那幾十萬保額能有什麼用呢。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C. 理財保險是不是騙人的
理財保險絕大多數不可信!
一般人去銀行做保本的理財,利率大概在4-5%,常常中途被人忽悠去做理財保險。你去找銀行業務員做理財,他們會「好心」地推薦你理財的保險,為什麼這么「好心」?
1、理財賺不了幾個錢,銀行發給他們的只是千分之幾的提成。比如銀行業務員幫你做理財,你存5萬存一年,利息5%,而銀行用你的5萬在其他地方投資,銀行收益10%,那麼50000*10%=5000,其中50000*5%=2500是分給你的利息,銀行賺2500,銀行發給業務員50000*0.2%=100元,業務員只能拿100元的提成
2、理財保險卻能賺很多錢,這個錢從哪裡來?就是從你一年交的保費里扣。現在保險公司都和銀行合作的,所以為什麼銀行裡面也有保險?銀行業務員也能賣保險產品,一般都和理財有關,所以主推理財保險(銀行業務員為什麼能賣保險?保險不都是保險代理人賣得嗎?因為現在賣保險都是0門檻,考試什麼都是背答案的,只要你能把保險賣出去保險公司就能賺錢,才不管招什麼人呢,誤導什麼都是代理人承擔,和保險公司沒關系。賣保險的代理人都沒有下限的,更不要說兼職賣保險的銀行業務員了,條款都講不清楚,重點是賺錢,能賣出去理財保險,自己賺錢,保險公司賺錢,和保險公司合作的銀行也能賺錢!)那麼銀行業務員推理財保險能賺多少錢呢?跟上面一樣舉例,如果客戶買理財保險,一年交5萬,連續交3年。保險公司的的萬能險和分紅險,提成大概是15-25%,保守點50000*20%=10000元。
——————————————————————————————
業務員是賺到很多錢了,但是這錢是從客戶交的保費裡面扣得!而客戶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影響是前5年基本上本金拿不回來,要等5年以上,有的甚至10年,才能拿回本金,產生收益。
還是根據上面的例子,一個客戶年交5萬,交3年理財保險
如果買的是萬能險(預期利率4.5%)
買了保險以後,客戶會有一個現金價值的賬戶(現金價值就是退保時候能拿回來多少錢),客戶每年交的保費會有一部分進入這個理財賬戶
第一年扣除初始費用50%,第二年扣25%,第三年扣15%,
也就是說第一年50000扣掉25000,25000進入萬能賬戶,第二年進37500,第三年進42500萬元,三年交完,賬戶里一共10.5萬元,客戶一共交了15萬,也就是說3年內,連本金都拿不回來!而利息是怎麼算的呢?
第一年:25000*4.5%=1125
第二年:(25000*1.45+37500)*4.5%=3318.75
第三年:((25000*1.45+37500)*1.45+42500)*4.5%=6724.7
也就是說,算利息的不是50000的本金算的,而是被扣掉以後的錢算的利息,本金打了折再算利息的。
這個利息,上面是簡化了按一年計算的,萬能險實際計算很復雜,是每日計算,先按保底利率1.75%/365算每天的保底利率,再把多出來的利率加進去計算,這個多出來的就是公司的收益情況決定的利率,最後在4.5%上限浮動,4.5%這個叫預期利率。
理財保險有保險的作用,就是能加一個保額,比如40萬保額,得了保險合同里約定的大病賠40萬,要麼被保險人死了,賠40萬,有不少人覺得這點不錯啊!請注意,這個保險不是白給的!它是額外收費的,這個費用叫做保障成本!保障成本根據被保險人的年齡,性別,風險保額計算的。假設一個男人30歲,它每一千塊錢的風險保額是2塊錢,那麼40萬/1000*2=800塊,保障成本分開算,大病歸大病,身價歸身價(其他還有意外,豁免,小醫療,都是分開算,再加起來的),假設大病和身價都是2塊,那麼他的保障成本就是800+800=1600塊。每一千塊錢的風險保額和年齡有關,呈現U字形,一般18歲最低,50歲後,就要是30歲的10-20倍,你的現金價值賬戶到時候不但不增長,反而會虧掉!萬能險一般要10年左右,賬戶里的錢才和你交的本金多一點,像這個一年交5萬3交3年的,可能7年左右可以回本,7年以後才會慢慢漲,但是30歲左右就差不多該把錢拿出來了,年齡再高,保障成本會大大增加,35歲開始就漲的很慢了,所以利息也就降下來了。保障成本是每個月結算一次的,所以月利息計算是 (上月賬戶現金*月利息-保障成本)*當月月利息,下個月第一天再扣掉保障成本再乘利息
因為有初始費用和保障成本的存在,也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說萬能險特別坑,這個要扣費那個要扣費,上面就是寫的其中的道理
2、如果買的是分紅險(4.5%預期利率)
一個人年交5萬交3年,他同樣有一個現金價值賬戶。那麼第一年大概只有5000元是進現金賬戶的,有人問為什麼比萬能險的錢還要少?因為分紅險沒有保障成本,每年或每月還有分紅。
也就是說分紅險一開始的利息只有5000*4.5%那麼少!當然利息的計算也是一樣復雜,每天按保底利率2.5%/365再加預期不穩定的一部分利息組成,這里就沒有保障成本,不扣錢了。而分紅險每年都有分紅,大概在一年保費的1%上下浮動(交的錢多拿的分紅也多)。分紅是不確定的,分紅的錢不是主要部分。如果分紅的錢不拿走,是自動存入現金價值賬戶的,然後現金價值會變多一點,利息就多一點。但是,分紅險就算不取出分紅,它的回本時間大多都比萬能險還要長,短的10年,長的15年,之後才開始產生收益。
在保險方面,分紅險的保額是很小的,不像萬能險那樣,不高的保費能做到20萬以上的保額,一般大病或身故(二選一)只能賠個一年期保費的2-3倍,然後合同結束,把現金價值退給你。比如我一年交1萬交10年的分紅險,第一年得了大病,只賠個3萬塊給你治病,然後身故了,退給你現金價值1000塊;或者第五年得大病,賠了3萬治病,再把現金價值3萬退給你,也就是花5萬,賠了你6萬。一般腦子正常的人知道這種結果都不會去買的。而理財的話,一般要10年左右才回本,別人理財要的是收益,這么晚回本不吐血!
3、如果同樣5萬買4.5%預期的一年定期理財,交3年。
第一年:5*1.45,第二年:5*(1.45+1.45^2),第三年:5*(1.45%+1.45^2+1.45^3)
第n年以後:5*(1.45%+1.45^2+1.45^3)*1.45^(n-3)
這才是實打實的理財,而且這家銀行實際利率如果比預期利率降低了,你還可以換個理財買。你買理財保險,5-10年內錢在保險公司根本別想拿走,一旦利息降了,你只能認命!不要說什麼理財保險幾乎沒什麼風險,沒什麼風險的穩健理財多著呢。銀行可以倒閉,如果有人說國家規定保險公司不會倒閉,那肯定是在騙人!保險公司是可以被兼並、分裂和撤銷的!
——————————————————————————————————
總結:銀行業務員極力推薦理財保險因為提成很高,而客戶買了理財保險要等5-10年才能回本,所以收益很低,而現今一年貶值率大概在2%,未來還面臨貶值風險。
D. 保險公司里的理財產品靠譜嗎謝謝了
正規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還是可靠的,保險公司理財產品作為一種新興的投資方式備受人們的歡迎。這種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說明我們國內的保險業務信譽度也在提升,而很多保險公司也順應時代的要求推出了各種理財產品,。E. 保險理財產品真的靠譜嗎
理財這事,看似簡單,其實深奧。
理財就是生活呀。
你說的那種情況,屬於傳說。目前看是這樣。
如果有人在你耳邊不停的說,那是誤導消費。
日本人,人均7張保單,這話不錯,但是人家那是為了保障,不是為了收益。
買保險,一定要關注的是保障。保險知識理財的一種工具,是最具防禦性的工具,是中長期理財。
存錢保本去銀行,保障風險找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去找證券(股票和基金)。
風險和收益成正比,這是鐵律,說無風險賺錢,那時騙子。
況且,講白了一個道理,都說錢生錢,如果大家都錢生錢去了,誰還幹活。
賺錢,一定是自己的事,想不勞而獲,那是不可能的,至於怎樣省錢,守住錢,資產保全,對抗長期的通脹,規避未來不確定的財務風險,那是狹義上的理財。
將下面一段話摘錄給你,洗完更會有幫助吧。這是我最喜歡的,對於理財的解答。
理財 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
年輕是資本,年老是財富
將資本轉化成財富,是一輩子的事。
理財是什麼?
是炒股、買基金、投資房產?還是炒黃金、買外匯、再買幾幅外國油畫?若真是如此,我們又何必反反復復言必稱「可持續性」呢?
理財本來是為了讓財務更健康,生活更幸福,讓人的一生在有效的保障之下安然度過。
炒,是對理財的最大誤讀。
單一的金融產品投資蘊含著很大的風險,那進行有效的資產配置就是理財了吧?通貨膨脹高起與資產價格暴跌並行,有效的資產配置未必能完全規避風險,至少在 泡沫破滅的那個階段是如此。
理財是一種綜合的個人及家庭財務規劃嗎?
這個答案最接近教科書,通過長期有效的金融資產配置,確實能夠達到規避風險、資產增值、甚至財務自由的目標。不過財產規劃固然重要,但忽略了職業規劃,人脈投資、以及如果應對極端風險等內容,同樣很難實現財務自由。金融資產投資只能屬於狹義理財的范疇。
廣義上理解,理財不僅是資產的保值增值和財務規劃,更是一種習慣,生活方式,是一輩子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和資源,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教育和外界影響,有些資源得到強化。把資源轉化為財富的過程就是廣義的理財。
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隨時隨地的尋找被低估的資產,將手中的現金轉化成這些資產,以抵抗通貨膨脹,避免財產縮水。
自從金本位的體制解體後,為支持人類不斷擴張的經濟活動,信用創造的速度越來越快,貨幣泛濫成為一種趨勢。長期來看貨幣必然貶值,只是有時快,有時慢,各個地區不同而已。特別是在當前虛擬經濟超越實體經濟的情況下,貨幣資本的增值速度一定會落後於金融資本,完全的持有貨幣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比較一下20年前的物價和現在的水平就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可見,狹義理財也就是金融資產配置的過程需要貫穿人的一生,即使不是投資高手,也可以通過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和方法來戰勝通脹。
職業發展也是重要的理財手段,它能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在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要想取得職場上的成功,職業規劃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比財務規劃更重要。當然,也可以離開職場,選擇創業,只不過這是風險更高的一種理財行為。可見,投資理財活動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也是為什麼說理財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一個人怎麼對待財富,那麼他也會怎麼對待生活。
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沖動的還是謹慎的、是勤奮的還是懈怠的、是勇敢的還是懦弱的、是偏激的還是溫和的,不同的心態決定不同的投資理財結果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可以窺見人性的復雜,投資理財過程中也是對人性的檢驗,理財同生活一樣,是對人生的磨練。
年輕是資本,年老時財富,如何把資本轉化成財富,這是一個投資理財的過程,將貫穿人的一生。那麼,你准備好了么?
祝好!
F. 保險的坑都有哪些
礙於自身保險知識的匱乏,和保險行業的信息不對稱性,買保險在很多人心裡是一件復雜的事情。G. 保險公司 理財保險 坑
對理財保險回報率預期期望不要太高。
一般理財保險分為投連險、萬能險、分紅險。
包裝各式各樣基本都可以歸到這三類。
投連險全名投資連結保險會設立多個賬戶投資可以和股市基金債券貨幣等投資渠道掛鉤,預期收益率可以參照各類基金產品,也可能本金受損。可以簡單理解為保險公司的基金產品。
萬能險每月公布一個利益保本型理財保險產品,按月復利計息,一般可附帶的保險保障產品較少,收益預期比分紅險略高大致同期5年期國債上下,(基本印象是這樣)。
分紅險每年公布分紅收益,分紅來自保險公司投資和結余,也是保本的,至於分紅水平比萬能險還低些。但可附加的保障產品較全。
基本上保險理財你不能指望它有多高的預期收益率,(投連險例外市面上就少數部分公司有)就是作為保財的手段,在歐美保險有避債避稅的功能,國內還不明顯。
至於是不是坑,得看題主自己的需求了。如果預期收益要基金那麼高而且非要保險產品,那除了投連險其他都是坑。如果說本金要安全那投連險就是坑。高收益無風險的理財是不存在的
最後買保險先買保障類的吧,有餘力再考慮理財類的。保障類保險沒有其他金融產品可以替代,理財類的保險,基金銀行儲蓄債券信託理財等產品都是可以替代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