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的風險等級。
銀行理財主要分為了五個等級:R1(謹慎型)、R2(穩健型)、R3(平衡型)、R4(進取型)、R5(激進型)。
R1也就是常見到的低風險理財投資產品,主要投資渠道為國債、保險理財、大額存單、銀行理財等低風險投資;
R2也就是常見到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也是市場銀行理財的主流產品,主要投資國債、逆回購、保險理財、大額存單、銀行理財、貨幣基金、信託等低風險、中低風險的產品;
R3等級,常見到的中等風險理財產品,增加了企業債券,還能夠投資一定比例的股票、商品、外匯等,投資高波動投資的資金比例要低於30%。因為有著高波動投資產品,所以本金可能受到一定的折損;
R4等級,常見到的中高風險等級理財產品。在R3等級可投資產品之上,投資高波動產品的資金比例能夠超過30%。
R5等級,就是高風險等級理財產品,沒有任何的投資限制,甚至可以採用杠桿、分級、衍生品進行投資。
所以,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就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收益目標、風險偏好、以及流動性要求的產品,選擇「靠譜」有信用背書的平台。
你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定期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②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在哪裡如何防範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
1、知情權受侵犯
從理財產品銷售的實踐來看,客戶知情權遭受侵犯最容易引發相關法律風險。表現在:理財產品對於投資去向約定不明;投資標的的表述不確定或含糊不清。有的理財產品的有關法律文件僅授權銀行用客戶資金投資某類產品,但是對這些產品缺乏描述和限定。投資產品的背景缺乏披露,尤其是直接影響客戶收益指標和風險的因素缺乏揭示。
2、不當宣傳或不當銷售行為
如私自口頭承諾,誇大預期收益,掩飾或故意不提及產品的投資風險,或者突破認購協議和產品說明書等有關法律文件的約定而擅自對客戶進行口頭宣傳或承諾;書面宣傳資料與交易法律文件分離,兩者不一致、不協調或不銜接。
3、風險提示不到位
理財產品的風險提示問題是引發客戶糾紛的最核心環節。如在產品名稱中顯示有誘惑性、誤導性或承諾性收益安排的字樣;用過於專業化的語言來描述產品風險,並有意將風險抽象化或模糊化;在認購協議和產品說明書中有關風險提示的表述處於不明顯的位置,或將風險因素分散在不同的條款,有意淡化風險;使用引用性表述,不直接將風險記載於產品的核心法律文件中。
4、營業機構或個人違規承銷或代銷理財產品
此類違規行為,在目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中,因其具有隱蔽性,一般不易被發現,倘若出現關聯理財類公司高管「跑路」或不利丑聞,對銀行業的信譽及代理理財銷售,畢將帶來不小的沖擊。
風險防範措施:
1、做好信息公示
信息公示或者說信息披露,是消除理財產品知情權受侵犯和風險提示不到位所引發風險的一種重要方式。做好信息公示,要求理財產品在設計和營銷的過程中,相關當事方,充分說明相關產品的資金用途、投資風險及產品背景,避免因投資方援引消費者知情權受侵害抗辯權,引起不必要的訴訟風險的發生。同樣,做好信心公示,也有利於減少不當宣傳及不當銷售行為的發生,充分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
2、規范宣傳、營銷行為
從理財產品的實踐來看,大多數產品均能做到最基本的信息公示,相關法律糾紛多發生在營銷階段。所以,規范營銷行為在理財產品的營銷中就顯得尤為重要。規范營銷行為,要求銀行從業人員在產品的營銷過程中,基於產品自身的要求,做好宣傳、銷售及重要信息的提示,避免用過度專業的術語來描述產品,堅決杜絕誇大或隱瞞有關產品重要風險提示情況的發生,避免陷入虛假宣傳或欺詐營銷的法律風險,做到合理合法營銷。
3、加強營銷監管建設
由於銀行從業者的特殊性,根據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基本都已建立專業營銷隊伍,並已按要求持相關專業資格證上崗,但營銷隊伍素質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相關專業資質證書取得流於形式、無證上崗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加強營銷隊伍建設不僅要關注營銷人員的業務素質,也要關注營銷人員的道德素養,防範道德風險的發生。商業銀行或地方銀監部門,可以通過建立營銷人員定期輪崗制度或者電話回訪制度等加強監管,防範營銷人員道德風險的發生,避免營業機構或個人違規承銷或代銷理財產品的行為發生。
③ 購買浦發銀行理財產品需要防範哪些
一、期限結構 超短期代替現金
浦發銀行理財產品近年來一直呈現短期化趨勢,提醒投資者,對超短期產品而言,其收益率隨著浦發銀行對資金需求的緊張程度有一定起伏,對於14天產品及28天產品,投資者應該選好投資時點。為了免去篩選產品、辦理手續等繁瑣,投資者還可以選擇自動續期的滾動式產品。此外,6個月內的短期產品也應該引起投資者的重視。
二、單一性產品 資金投向很重要
對於單一性產品來講,投資方向是影響理財產品風險和收益的決定性因素,投資者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適當避開政策調控的行業及項目,特別是地產業的商品房項目。今年,在房價調控和信貸收緊的雙重背景下,房地產商資金吃緊,投資這部分企業的信託代款和信貸資產,存在一定風險,尤其是企業資質欠佳或是項目不好的信貸,風險更大。部分浦發銀行在產品說明書內不會詳細披露資金使用企業的基本情況及項目基本情況,投資者應該規避。
2、關注有政策扶持的行業,關注投資於這些行業的浦發銀行理財產品,如投資於水利建設、電網建設、新興能源的浦發銀行理財產品。由於這些行業有較大的政策支撐,重大項目一般會有財政配套資金、稅收優惠,這使得投資於這部分項目的浦發銀行理財產品較為穩健,收益率也可能偏高。
3、區別對待投資消費類行業的浦發銀行理財產品。如雖然物價面臨調控,但由於白酒、紅酒等消費品價格存在剛性,投資於酒類收益權的浦發銀行理財產品,會有較好表現。
④ 都說要分散投資 那我在同一銀行買不同的理財產品這樣做能做到規避風險嗎
分散投資一般來說都是把資金分散到各種不同的投資渠道,比如一部分購買國債,一部分存款一部分理財等等,你這不完全屬於分散投資,當然了你可以買存款理財,那樣保本的理財也是可行的分散理財方法。
⑤ 怎麼防範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
購買產品前,到銀行官網查看產品是否屬於銀行官方發行、產品說明中列示的產品結構和投資去向、產品的申購時段、起息日、計息周期等。
盡量不要購買非銀行發行、銀行代售的產品。
盡量購買R1、R2也就是謹慎和穩健風險評級的產品。
盡量不要通過客戶經理購買,而是通過網銀直接購買,預防客戶經理違規推薦其他機構高風險產品。
如果產品收益率明顯高於同期其他產品,仔細查看產品說明,看裡面是否有陷阱。
⑥ 購買理財產品怎樣防範風險
我行現發售的理財產品一般都不保證本金(6906、8136除外),也不保證收益,收益和本金均可能因市場變動而產生損失,建議選擇適合本人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進行投資。
⑦ 為何個人夠買理財產品需要風險評估
購買理財產品需要風險評估的原因是要調整客戶風險評估的等級不得大於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評估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