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查詢銀行的理財產品是否是飛單
查詢銀行理財產品是否是飛單,可以直接去辦理銀行網點查詢,銀行系統中查詢不出來就可能是飛單。
Ⅱ 酒吧里的「飛單」是什麼意思
酒吧里的「飛單」是指服務員拿了客戶支付的錢,不交由酒吧,而自己提供服務需求,比如客戶拿給服務員10元要一杯白開水,服務員利用自己職務之便,10元沒交給酒吧,而自己倒了白開水交給客戶。
一般來說,都是因為利益的驅使。因為不管是什麼行業的飛單,基本上都是由公司銷售業務員與公司在分配製度上未達成共識造成的。這其中不能說全是因為業務員的貪婪,但是不管怎麼說飛單還是不能放到檯面上的業務,屬於灰色收入。
飛單在很多行業都普遍存在,比如印刷行業等。
飛單還有另一種解釋,指員工將售賣產品的營業款據為已有,並不記入帳中。
(2)飛單理財產品提示性擴展閱讀:
銀行理財區別:
「飛單」和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差距?為何風險如此之高?陳先生表示,二者主要是投資渠道和風控有著天壤之別。
他說:「銀行理財產品的大部分資金主要以貨幣、債券市場、央行票據等穩定領域為主。少部分資金會進入優質實體、信託或基金公司的合作項目等,這一切都在銀行嚴格的風控中進行,客戶資金的安全性會有很大保障。」
「但『飛單』的資金則通常是以股權、債權等形式直接進入某實體項目,而且『飛單』對資金的投資標的、領域、渠道、佔比、風險性根本沒有考慮,所以能給出很高的收益率。還有部分『飛單』投進了股市或海外市場。這樣一來風險就更加難以把控了。」陳先生接著說。
銀行「飛單」之所有了抬頭之勢,建設銀行VIP客戶專屬理財經理張先生坦言,這和銀行理財經理的個人素質及部分客戶貪圖高息的心理有很大關系。他說:「『有心』的理財經理憑著平日的銷售技巧幾句話就能把客戶說動,然後讓其心甘情願簽『飛單』。」
「現在有些客戶出於對理財經理的信任和被『飛單』高出傳統理財產品數倍的收益率所誘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此投資者一定要戰勝貪圖高息的心魔才能讓自己的資產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環境下保值增值,切勿被高息蒙蔽了雙眼。」
Ⅲ 飛單是什麼意思
飛單簡單來說就是銷售業務員拿到訂單後,不將訂單交由自己公司做,卻將訂單放在別的公司做。就銀行的「飛單」簡單說,就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賣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的傭金提成。對於客戶來說,資金失去了銀行嚴格風控的保護就很容易「打水漂」。
Ⅳ 金融中的飛單是什麼意思
是銀行員工售賣銀行系統之外的理財產品,錢流向了銀行外部。
1、理財飛單是銀行員工售賣銀行系統之外的理財產品,錢流向了銀行外部,而這些外部的資金沒有銀行監管風險很大,一旦出了問題就會讓投資人損失慘重,甚至本金不保。
2、理財飛單可能是銀行代銷的理財,也有可能是外部的一些資管產品,也有可能是一些不存在的假項目。銀行在售賣理財的時候必須進行雙錄,即錄音錄像。投資人一定要通過銀行的正規渠道:銀行櫃台、理財窗口、自助機、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進行購買。
3、「飛單」事件主要特徵:
(1)是銀行員工涉嫌誤導銷售,且提前主動離職;
(2)是投資者多為銀行高端客戶;
(3)是相關產品資質差、風險高,但許諾超常規的9%-15%高回報;
(4)是行為隱秘性強,往往是在產品不能按期兌付收益甚至出現本金虧損,引發投資者上訪時才得以暴露。
(4)飛單理財產品提示性擴展閱讀:
1、2014年以來廣東銀監局通過信訪投訴等渠道,發現數起「飛單」事件,銀行個別員工與社會人員內外勾結,私自銷售非本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非本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部分涉嫌非法集資,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2、銀監局提醒市民,需要提高警惕和防範:
(1)要注意查證購買產品是否銀行正規產品,可通過唯一的產品編碼在中國理財網上查詢;
(2)要關注購買產品的資金是否匯入銀行賬戶;
(3)要對高額回報有獨立清醒的判斷;
(4)要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
(5)要及時投訴和舉報異常情況。
Ⅳ 銀行從業人員如告知客戶該理財非銀行產品算飛單嗎
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一般銀行都會和你說理財風險的,並且有錄音的以免後續糾紛,一般告不了的,購買的時候要看清楚是保本理財還是風險理財。
我個人購買的平台理財你可以看下,
Ⅵ 5萬元的理財資產如何獲得最高收益
如今這個多元化的時代讓我們有了更多選擇,理財方式亦是如此。
5萬,是銀行理財的門檻,雖然收益低,但依舊有很人去銀行購買,但我認為這種方式更多是被用來抵禦通脹風險,確保本金價值。
5萬元本金,有很多的理財方式可供選擇,我們理財的目主要有兩個:第一是保本,第二是獲得收益。銀行理財最大優勢是保本,銀行有多安全,銀行理財就有多安全。
正所謂一分收益,一分風險,收益越高伴隨的理財風險也就越高,所以,我們應該在收益和風險中間尋求一個平衡點,選擇收益相對高,風險相對低的理財產品。
相對於銀行理財的5萬門檻,P2P理財可以說是「0門檻,」這對於很多剛接觸投資行業的人來說更容易接受。銀行理財是典型的門檻高,收益低,不僅如此部分銀行還「飛單,」通過與其他第三方理財產品合作售賣非銀行的理財產品,從而賺取高額利潤。
就目前的理財市場而言,銀行不再是廣大理財用戶的首選,大量的理財用戶從銀行理財轉入P2P理財。銀行當前的年化收益在5%-7%左右,而P2P理財的年化收益在10%-12%左右,聰明的理財用戶將毫不猶豫的選擇P2P進行理財。
可能很多人一聽到P2P就感覺風險很大,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前幾年行業野蠻生長,導致大批平台跑路或非法集資,但是近兩年行業監管非常嚴格,大批平台選擇退出,現在業內一些頭部平台的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
在固返理財理財產品中,P2P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優勢非常明顯,在年化率領先的前提下,5萬元一年的收益可達6000-7000元左右。
隨著資金的不斷累積,我們應該學會資產配置,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不能在一棵樹上弔死,但是也不能太過於分散,5萬元的理財資產盡量控制在兩到三個理財渠道之內,不要放在10個理財渠道,這就有點太過分散。
如果你有5萬的理財資產,一邊是安全有保障,但收益較低的銀行理財,一邊是收益可觀風險可控的P2P理財,銀行和P2P你會選哪一邊呢?
Ⅶ 飛單的定義 銀監會
銀監會飛單的定義就是即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出售不屬於銀行本身的金融產品,從中獲取高額傭金。對於客戶來說,沒有銀行嚴格風險控制的保障,很容易「打水漂」。
一、金融中的飛單是什麼意思?
財務飛單是銀行員工在銀行系統外銷售金融產品,資金流向銀行外部。然而,這些外部資金在沒有銀行監管的情況下風險很大。一旦出了問題,投資者損失慘重,連本金都得不到保障。金融票據可能是銀行出售的金融票據,也可能是一些外部資產管理產品,也可能是一些不存在的假貨。銀行賣理財一定要做雙重錄音,也就是錄音錄像。投資者必須通過銀行正規渠道購買:銀行櫃台、理財窗口、自助機、網銀、手機銀行等。
二、教你如何辨別「飛單」
每個銀行理財產品都有14位編碼。金融產品注冊碼是國家銀行業金融信息登記系統賦予銀行金融產品的識別碼,具有唯一性,是判斷產品是否合法合規的重要依據。注冊碼通常是以字母「c」開頭的14位代碼。投資者可在中國財富管理網站查詢界面輸入銀行理財產品名稱或代碼,驗證真實性。如果注冊信息中沒有出現理財產品的代碼,那麼這是非銀行渠道的理財產品。2.產品管理人不同。每個金融投資產品都有產品經理,銀行理財產品的產品經理是銀行,而「飛單」產品的經理一定不是銀行,而是投資公司或者某個基金管理公司。所以,投資者遇到理財經理介紹某個產品時,一定要問清楚誰是產品經理。3.投資收益不同。「飛單」產品主要以超高的投資回報吸引投資者,加上理財經理的各種口頭擔保,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很容易上當受騙。
總而言之,不管是什麼行業的飛單,一般來說是利益驅動,基本都是公司業務員和公司在分銷體繫上沒有達成共識造成的。
Ⅷ 我在工行買的理財到期為什麼拿不點利息有說法沒
不同理財產品業績基準、風險水平不同。您可通過工行門戶網站(www.icbc.com.cn)「投資理財-理財產品」輸入產品名稱或代碼,打開產品說明書查詢具體規定。如有疑問,請撥打95588轉人工或聯系客戶經理詳詢。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購買需謹慎,購買理財產品前請您完成風險評估。
(作答時間:2020年3月20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Ⅸ 理財產品中的飛單是什麼意思
飛單就是銷售業務員拿到訂單後,不將訂單交由自己公司做,卻將訂單放在別的公司做。
每款金融投資產品都有一個產品管理人,銀行理財產品的產品管理人就是銀行,而「飛單」產品的管理人一定不是銀行,而是一家投資公司。所以,投資者在遇到理財經理介紹某款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產品的管理人是誰。
「飛單」產品主要以超高的投資收益率吸引投資者,加上理財經理的各種口頭保證,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很容易被騙。據統計,10月份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1%,一年期以上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45%,其中會有個別超高收益產品出現,但收益率都在6%左右。與之對比,「飛單」產品的投資收益要遠遠高於這組數據。
「飛單」產品則主要投資於實體項目,通常是以股權、債券等形式投資於某某企業,或某某項目。還有部分「飛單」產品的投資方向為股市、或海外市場。
Ⅹ 購買銀行理財遭飛單 理財投資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一、將所有資產都用於投資理財
很多人認為儲蓄是一種貶值的行為,就將所有資產都用於投資中。認為低風險的投資產品不會虧本。但實際上,無論你是買股票這種高風險產品,還是買基金這類低風險產品,都不能完全保證資金安全。
而理財應該是一個資金管理的過程,這就要求人們要學會通過產品配置來保證資金得到安全。任何時候,儲蓄都是必不可少的。具體來說,家庭理財要建立四大賬戶:基本賬戶、保障賬戶、投資賬戶、養老傳承賬戶。
二、盲目投資不合適的理財產品
很多人一味的依賴專家,不根據自身經濟需求,盲目地將短期要用的錢投資於長期理財工具,或是買了自身風險能力無法承受的理財產品等。
對於專家,要學會有選擇的聽取專家提供的信息,理解其分析的邏輯,尤其要讓專家解釋清楚:風險在那裡,什麼情況下會有損失,損失有多大,流動性如何安排等。最好多請教幾位專家,聽一些不同意見,選擇最適合自己資金和風格的投資方案。
三、預期收益等同於實際收益
人們總是把投資收益率視為選擇投資產品的「剛性指標」,然而不同結構和不同投向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實現的幾率往往存在很大差異。投資人一定要小心鑒別,了解各種名詞的真正含義,以免掉進理財平台的陷阱。
如很多理財機構都使用「平均年化收益率」來代替產品收益預期。而「平均年化收益率」是依據產品多年來投資表現,以年化的方式計算出來的復合數據,但在較短的投資期限內,卻往往會與實際年收益產生較大背離。
最後,筆者提醒大家,在選擇理財機構時,盡量選擇哪些口碑好,安全制度健全的機構:如 小 資 錢 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