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三方銷售的理財產品無法兌付有沒有法律責任
不一定,最主要看三點:
1、所簽理財產品協議內是否有對無法兌付的補償條款和責任條款,如果協議內規定不保證盈利或者虧損了銷售機構無責,那麼原則上就不用付法律責任;
2、所簽合同是否正規有效。應當是正規的理財協議,在權利義務上沒有明顯的不對等,沒有明顯的合法性瑕疵。如果協議無效或的話,銷售機構和投資機構仍有可能需要負責;
3、銷售時有無欺詐宣傳。如果有的話,銷售機構必須負責(前提是你保留了相關證據)
另外,一般來說監管機構都傾向於保護投資者,所以就算不符合上述任何一條,仍有一定希望維權。
⑵ 恆大發布理財產品兌付方案,對此你了解多少建議投資嗎
恆大發布理財產品兌付方案,我比較了解這個方案,但我不建議投資。
1.恆大資金已經出現了問題,理財產品兌付方案能夠讓人接受,但是萬一沒有資金兌現怎麼辦?
2.當企業現金流遇到問題,這樣的企業就應該規避,現在給的理財兌付方案,完全有可能是緩兵之計;
3.看到風險,我們要遠離,沒有必要去參與,資金安全才是投資者重點要考慮的問題。
誰也沒有想到,曾經的房地產王者,現在處於這么尷尬的局面,恆大因為資金斷裂問題,現在已經遇到了很多麻煩,雖然部分已經解決,但我們還是要意識到恆大可能已經不是之前的恆大,投資要做的一定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恆大發布理財產品兌付方案,我比較了解這個方案,但我不建議投資,因為接下來能否有資金兌現這種方案,現在還是未知數,面對風險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躲避而不是參與。
三、投資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風險
投資中最重要的就是資金安全,投資永遠都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我們已經看到恆大出現了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遠離它,不要試圖去抄底,這才是控制風險,恆大的項目暫時不要參與,因為我們根本看不清楚他的未來發展趨勢,這就是最大的隱患。
⑶ 存款兌付和提現是兩碼事,為什麼這么說
有朋友問,現在銀行理財產品將打破剛性兌付,也就意味著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僅不再保息,甚至連本也不再保了。那麼,是不是會認為,兩個以後銀行的存款也不再保本了呢?
客觀上說,銀行理財產品的不再保本保息與銀行存款的不再保本保息是兩碼事,但為什麼會出現上面的認知和誤解呢?
⑷ 之前買的理財產品現在無法兌付了,我該怎麼辦
如果發現之前買的理財產品無法兌付,首先應該立即聯系理財產品的客服人員,看是不是系統出現了問題,立即找理財經理詢問具體的原因,如果對方一直拖延或者不給兌付,那麼就證明你這個理財產品很可能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立馬選擇報警,並且委託專業的律師來處理,這樣才能盡可能的減少自己的損失,千萬不能一直的等待,這樣只會錯失最好的機會。
在投資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通過正規的渠道,千萬不要在不知名的網路上找一些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這很多都是騙錢的,可以通過大的公司,例如阿里巴巴和騰訊,也可以通過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畢竟這些產品都有擔保,出現問題之後可以找他們進行索賠。理財產品的收益越高,風險也就越大,因此我們一定要認識其中的重要性,千萬不能胡亂投資。
⑸ 收益將隨下一筆理財產品兌付是什麼意思
理財產品一般有到期還本付息,先息後本,等額本息幾種當時,看產品種類而定
⑹ 購買的普信資產理財產品停止兌付是真的嗎
是真的。
買這些p2p的理財,停止兌付是正常的,國家都在慢慢把這些公司去除掉。這些公司慢慢要麼跑路,要麼倒閉。投錢進去就是死路一條。
普信安好,便是晴天。那麼理財的收益率也不會太高,基本上理財收益可以最高也就只能拿到貸款平均收益的50%,也就是12%,普信全稱是「普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由國資控股,並且普信旗下公司都有證監。
普信揭秘理財「不順」的原因。普信所服務客戶的繼承人也享受普信的服務,普信又把服務的客戶交給工作上的接班人繼續服務,世代傳承,生生不息。領航幸福人生:客戶參與資產配置規劃的目的不單是為了大家。
普信理財可信度是多少,身為圈裡人對華澳融信之前是沒聽說過的估計應該是剛成立不久屬於是小型的理財金融公司,業務是近幾年很具爭議的P2P,個人建議這類公司不要碰,公是知名度小。風險相對來說大。
建議謹慎選擇不良資產的產品,大部分不良資產拿在手上要去處理的話都需要花很長時間 ,現在經濟行情不好,接手不良資產的人越來越少 。
⑺ 銀行理財產品無法兌付,客戶投訴無門,最後怎麼處理了
看理財產品的合約,如果合約上約定事項銀行有違約的,可以起訴。理財產品非儲蓄,投資有風險,出現風險了,投訴有什麼用?!
⑻ 我接到通知,說我買的理財產品要提前兌付,是什麼意思
如在招行購買理財產品,請致電95555轉人工為您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