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平台 > 各家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大幅下降

各家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大幅下降

發布時間:2021-10-17 13:14:55

『壹』 銀行理財產品節後為何沒降價

往年春節一過,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一般都明顯回調,但今年卻一反常態。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今年節後銀行理財收益依然保持較高水平,大量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都在5%以上。

普益數據顯示,封閉式非保本產品中,3個月以下的,國有銀行預期年化收益率是4.82%,股份行為5.13%,城商行為5.10%;3-6個月產品,國有行為5.08%,股份行為5.22%,城商行為5.27%;6-12個月期限的產品,國有行為5.15%,股份行為5.20%,城商行為5.35%;一年期以上的,國有行、股份行和城商行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為5.28%、5.47%和5.49%。

保本產品因為風險更低,預期收益率普遍在4%-4.8%之間。但從數量來看,各類型銀行發行的非保本產品規模都是保本產品的好幾倍。這三類銀行上周發行的保本產品總量為253款,非保本產品為896款,所以市場主流還是非保本產品。因此,從統計數據來看,預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產品依然是市場主流。

『貳』 2021年建設銀行的理財產品福寶收益為啥下降那麼多

銀行的理財產品近一段時間來收益率大幅度下降,這是國家宏觀政策決定的投資環境決定的,利率也在不斷的下降,金融產品也會相應地做出調整,這都是很正常的市場經濟規律決定的

『叄』 如何看待多家銀行已提前終止785款理財產品這件事

這些理財產品都是虧損在做,所以銀行不賺錢也不想一直擔風險做下去。不做了,這樣反而減輕銀行負擔。

『肆』 為何最近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降低了前段時間都是5%以上,最近都是以下了。

錢不值錢了,准備金率下調了。錢多了當然收益降低。供需嗎?從來都是如此

『伍』 各大銀行正在有序消化理財存量嗎

資管新規出台兩個月後,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減少,多家銀行逐步推出凈值型理財新品。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產品向凈值型轉變,銀行理財市場正在構建新格局。

據普益標准統計,2018年4月銀行發行理財產品9612款,環比減少1329款;5月發行9861款,環比僅增加249款,發行量低於3月。

根據資管新規,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凈值化管理,凈值生成應當符合公允價值原則,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在此背景下,多家銀行理財產品開始向凈值型轉型。

中國建設銀行4月推出「乾元-建行龍寶」的(按日)開放式凈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光大銀行推出的「陽光金日添利1號」固定收益類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被稱為行業內首隻全面符合資管新規的凈值型理財產品。

董希淼表示,由於缺乏專業人才、投研能力和系統支撐,難以推出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產品,對中小銀行而言,凈值化轉型難度相對較大。「現在一些中小銀行尤其是農商行不具備發行理財產品的能力,以後將更多代銷其他金融機構的產品。理財咨詢和產品代銷可能是未來中小銀行理財的主要方向。」

截至目前,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增長較快。普益標准數據顯示,5月,各類銀行新發行凈值型理財產品191隻,環比增長54%,同比增長111%。

對此,一位大型國有銀行理財經理表示,隨著銀行保本理財的逐步退出,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發行量會越來越多。

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背後,凈值波動風險值得關注。溫彬表示,銀行理財產品隱形剛兌時代,對投資者而言,關心的是期限和預期收益率,而凈值型產品採用的是公允價值,每天的價值是波動的,從而增加了產品風險,促使投資者關注產品本身而不是預期收益率。

部分銀行已對存量產品進行「限額發售」,縮減理財產品的整體發行規模。

平安銀行在官網稱,受資管新規影響,平安銀行明星產品——智慧滾滾系列產品限額發售,每個工作日0點釋放額度,20萬元起購。此外,平安銀行的和盈滾滾系列產品也已採取限額發售,每日數量有限。兩者都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

根據資管新規,過渡期內,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維持必要的流動性和市場穩定,金融機構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但應當嚴格控制在存量產品整體規模內,並有序壓縮遞減,防止過渡期結束時出現斷崖效應。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期,存量產品消化壓力減小。」溫彬表示,部分產品過去可能存在期限錯配、資金池等問題,那麼這些產品特別是一些非標,後續需要進行非標轉標,或通過其他融資方式來解決,如回到銀行表內、發行債券、進行資產證券化等,以解決存量特別是非標問題。

對於存量規模的消化,一位大型國有銀行理財經理表示,銀行正按照時間進度表有序消化存量理財,同時已逐步推出一些凈值型理財產品。但資管新規落地後,相關細則尚未出台,具體操作還處於摸索期。

『陸』 過去一年銀行理財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

2016年5月-2017年2月之間,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量比較穩定,大多在8000-10000款之間,但是2017年3月和4月的發行量明顯增加,尤其是3月份發行量高達12452款,雖然4月份發行量下降了12.8%,但是與3月份之前的幾個月相比,發行量仍然比較高。

『柒』 二季度銀行理財火力全開 走高收益能持續多久

數據顯示,上周(6月16日-6月22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2579款,較上周減少了119款;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41%,較上周上升了0.02個百分點,再創年內新高。回顧整個二季度理財市場,不難發現,銀行理財收益一直呈直線上漲趨勢。

伴隨銀行流動性趨緊,各大銀行在二季度紛紛上調銀行理財收益率。以民生銀行為例,從去年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只有3.8%左右,到目前已高達5%左右,理財收益漲幅達30%以上。以10萬元一年期理財為例,去年僅能拿到3800元的預期收益,而現在可拿到5000元的收益。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等股份制銀行的理財收益也在4%-5%之間。從各家銀行官網發布的理財產品收益來看,目前理財產品的主流收益仍在4%-5%之間,不過5%以上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在逐漸增加,目前很多城商行和股份行的非保本理財收益超過5%,能達到5.2%-5.3%。不過收益率超過5.5%的情況還比較少,一般這類產品的附加條件比較多,普通投資者要麼買不起,要麼買不了。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結束了三年持續下跌以後,銀行理財收益從2016年12月開始逐漸回升,且上漲勢頭越來越強勁,從6月份前三周的發行情況來看,理財收益漲幅要超過之前的六個月。今年上半年金融去杠桿力度加大,銀行迎來MPA考核以及行業監管加碼,表外業務進入表內,同業業務收縮,委外業務部分贖回,都會不同程度強化這種波動。理財市場收益較一季度略有提升,主要原因有貨幣政策的微調、樓市上揚對資金面造成緊張導致資金成本的提高等。產品特點主要是利用各種噱頭豐富的產品及優惠利率。

展望下半年,美國是否繼續加息目前沒有定論,中國經濟將繼續築底,理財產品收益率預計會隨著銀行流動性的緩解而有所降低。第三季度理財收益或將小幅下降,穩定是核心。第四季度可能會繼續回到高點,在政策無大變化的情況下,收益率的上限應維持在5.5%以下。

對於下半年理財配置,應以多產品綜合為主,根據未來需求安排投資期限,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安排投資組合的偏好,如無特殊要求可選擇收益率在5.1%以上的較長期限產品配置;另外配置3-6個月產品,根據政策面變化及時捕捉更佳的投資時機,如股市、基金、黃金等。

『捌』 銀行理財5萬降1萬有什麼影響

資管新規細則中,跟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一點,便是銀行理財的投資門檻從此前的5萬元降到了1萬元。這一變動,會對銀行、老百姓都產生很大的影響,具體如下:
1、對銀行來講,是利好,但競爭也將更加激烈。資管新規發布後的兩個月,很明顯能夠感受到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的萎縮,銀行在資金引流方面也遇到了很大的問題。而隨著投資門檻的降低,有利於擴大銀行理財客戶范圍、吸引資金流入理財資金池,一定程度上緩解銀行的資金壓力,這是利好的方面。
而從另一方面來講,隨著投資門檻的降低,各大銀行的理財產品發行力度將重新加大,客戶對銀行理財產品會越來越挑剔,銀行間的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可以說銀行也將面臨雙重挑戰。

2、對老百姓來講,是一大利好。之前,對於理財資金較小的老百姓來講,更多的把理財資金放入貨幣基金等門檻較低的理財產品中,基本與銀行理財無緣。而隨著銀行理財降低投資門檻,老百姓的選擇又多了一個,且銀行的安全性相對來講更加受到老百姓的認可,對於老百姓來講,是一個大利好。

『玖』 目前,中國銀行的理財產品的發展現狀,以及有什麼問題風險

資管新規實施滿月。在「破剛兌」「凈值化管理」等要求下,銀行「保本」理財發行量、收益率均呈明顯下降趨勢,向凈值化轉型效果還未充分顯現。

業內人士表示,凈值化轉型仍存在資產估值、投資者教育等諸多障礙待突破。當前,一些銀行已開始在產品方面作出嘗試性准備,但市場仍在等待理財產品監管細則落地,作為資管新規配套細則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將適時發布。

銀行理財市場的變與不變

資管新規中部分條款對銀行理財業務影響巨大。4月以來銀行理財產品從發行數量、平均期限和預期收益率等方面均出現明顯變化。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銀行理財產品行業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自3月開始驟降,4月環比減少20.42%至10846款。進入5月後,產品發行數量持續走低,上周(5月18日-5月24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938款,較5月11日-5月17日一周減少317款。

資管新規下保本理財將逐漸淡出市場,目前保本理財呈現明顯下降趨勢。4月保本理財發行量佔比為33.15%,與之前相比差別不大,但5月以來保本理財發行量有所收縮,佔比持續下滑。某城商行客戶經理表示:「我們會向客戶強調整改期截至2020年底,在此期間保本理財仍會繼續發售,但在銷售過程中不再承諾保本保收益。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按照約定收益給予客戶。但與去年相比,預期收益率下降得明顯,產品並不是特別好賣。

2017-2018年4月中國銀行理財發行數量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購買理財的渠道也逐漸由線下向線上轉移。手機銀行和網銀正成為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的主要渠道,佔比達到62.46%。在和銀行業內人士的訪談中也了解到,目前各家商業銀行都在加大以手機銀行為代表的移動金融資源的投入。

閱讀全文

與各家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大幅下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