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平台 > 建行理財產品說明書怎麼

建行理財產品說明書怎麼

發布時間:2021-10-11 22:02:56

⑴ 建行投資財產風險揭示書及風險說明書怎麼打不開

關鍵是你在什麼地方看的

⑵ 建設銀行個人網上銀行具體如何操作短期理財產品的操作點擊程序

1.登陸建行的
網上銀行
2.在一列橫向標簽里找到投資理財標簽
3.進入投資理財裡面的
理財產品
界面,點擊產品超市,選擇想要購買的理財產品
4.仔細閱讀
產品說明書
,然後點擊認購或申購。

⑶ 求助求助,能否幫忙找一下建行一個理財產品的相關產品說明書

這個可以直接去詢問下建行的理財室里的工作人員,他們會耐心的解答的,而且你這個理財產品應該已經沒了吧(投資期限:20110603-20110629)。

⑷ 為什麼購買建行理財產品無法查看產品說明書

通常無法查看產品說明書,是由於沒有合適的閱讀器。
可以登陸建行網銀,依次選擇投資理財--理財產品---理財產品首頁----持有產品,打開理財產品說明書,word全是亂碼。 我找到了答案 要安裝Adobe Reader XI(PDF閱讀器 ,才能閱讀,因為有些是word ,有些是pdf文檔,所以要下載相應的閱讀器。另外還可以在線和銀行交流。

⑸ 建行理財產品531029關於說明書

去建設銀行網站看看

⑹ 買建行理財產品安全可靠嗎

靠譜,一般該類產品有銀行自身信用作保障,所以其安全性相對較高,投資風險相對較低。但需要知道理財中出現的虧損風險現在是自己承擔的。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理財產品並非銀行自營,而是由銀行代銷。這些產品很多是私募基金和信託產品,其中一些產品可能會給出很高的預期收益率,但風險會很大,投資者購買後甚至可能陷入金融「騙局」,甚至到期後無法兌現。

可以根據家庭的資金情況,分成不同比例購買理財產品,切忌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如果實在無法區分到底自己買的理財產品是什麼類型,可以根據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來進行選擇。例如理財產品涉及股票、黃金、石油、外匯、信貸的,風險和收益偏高,新手和穩健型投資者謹慎購買。

⑺ 關於建行理財產品說明書的問題

託管費 信託費 信託保管費等等是從理財產品總份額中計提的 不直接從投資人處收取,是從理財產品總資產中計提,如果投資收益是零或者虧損的話 這些費用都是少不了的 還是繼續收取的 銀行首先要保證自身的收益\n
[金斧子股票問答網 專業-實時-權威]

⑻ 應該怎麼看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

長期以來,多數人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印象都是:收益穩定、風險低、放心投資。但這種固有的印象以後要變啦!
因為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都不再是無風險的品種了,2017年就曾出了很火爆的「民生銀行30億假理財」。
在監管的要求下,打破剛性兌付幾乎已經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
銀行理財承諾保本將會成為歷史,現存的保本理財產品也會逐漸的淡出市場。
可見銀行理財產品並不是理財資金安全的避風港。
今天就介紹一個選購銀行理財產品的利器——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
一、風險測評很重要
在解讀產品說明書之前,首先還要強調一個很重要的步驟——風險測評。
到銀行做理財之前,風險測評是不可或缺的。
和家庭保險規劃一樣,理財同樣注重產品的適用性。
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很多人都認為,做理財只要選好產品就可以了,風險測評是一個繁瑣且不必要的過程。
事實上,風險測評限制投資者購買超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目的在於更好的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所以進行風險測評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個完整的風險測評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投資者的年齡、財務狀況、投資經驗和目的、預期收益等等,綜合評估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
綜合在一系列的信息下,得出投資者對應的風險承受水平:
C1—C5是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R1—R5是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
在選購理財產品時,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應該和產品風險等級相對應。
在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的5個等級中,只有R1(低風險)是保證本金安全的;R4(中高風險)和R5(高風險)在現實中的銀行理財產品比較少見。
二、產品說明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做完風險測評後,就要說一說理財產品說明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銀行的理財產品中,光是看產品的推介頁面是不夠的,這樣獲取的信息量太少了。
想要充分了解一個產品,還得看產品的說明書。(銀行官網提供產品的說明書讓投資者查閱)
一份完整的產品說明書,大致會分為產品要素、投資范圍、產品運作說明、理財收益說明、產品兌付說明、信息披露等幾個部分。
1、產品要素
在產品要素上,包含很多產品的相關信息:產品名稱、產品編號、規模等,這些很簡單就可以理解,就不再過多介紹。
需要注意的是在說明書的前面部分,有一個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編碼,這個編碼相當於理財產品的身份證號碼。
在中國理財網上就可以查詢產品的真假,防止銀行違規銷售,出現假理財的情況。
驗證產品的真實性後,還要了解產品的具體類型是什麼。
產品類型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保本浮動收益和非保本浮動收益。
兩種類型的收益都是不固定的(一般以預期收益率估算投資收益),主要區別在於是否保證本金的安全。
保本浮動收益保證本金安全;而非保本浮動收益不保證本金安全,在投資環境較差的時候,存在本金損失的可能性。
結合產品的類型和產品風險等級,綜合衡量一個產品的風險定位。(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應該與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相匹配)
2、投資范圍
做銀行理財最好還要了解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
至少得知道自己的資金將會投資於什麼地方。
不同風險資產的配比,直接決定了一個產品的風險和收益。
各項資產大致的風險水平排序:
貨幣市場類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主動管理型權益類資產<量化對沖類資產
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可以挑戰風險水平較高的資產,風險承受能力弱的則要更注重安全性。
3、產品運作說明
運作說明規定了產品的規模的上限和下限。
有一個說法,說理財產品的規模越大,在投資貨幣市場工具時議價能力越強,能獲得更高的利率。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是規模較大的產品在低於極端風險時,會表現出更強的防禦能力。
4、理財收益說明
關於理財收益,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一件事。
理財收益的說明主要分為兩部分:成本和收益。
成本主要包括產品的託管費、銷售費、浮動管理費、管理費及稅率等等一系列的收費,不同的產品對於收費的要求不同。
現在大部分的理財產品都採用預期收益率來衡量理財產品的水平。
需要明確的是:預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
預期收益率只是對於未來產品的投資預測,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導致到期實際的收益情況低於或超出原來的預測。
在此提醒一句: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大致在3%-5%這個區間內,收益太低固然不好,但收益過高也要注意相應的風險,仔細研究好再投資。
5、產品兌付說明
正常來說銀行理財到期及時兌付並不是難事,銀行理財的安全性還是很有保障滴。
產品兌付說明這里除了規定銀行到期兌付情況,還規定一旦出現意外的兌付問題,會有怎樣的應對方案及後續時間安排。
6、信息披露
信息的及時披露是投資者了解產品後續投資進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產品信息越透明對投資者了解產品越有利。
我們需要獲取產品信息披露的地方及時間,實時獲取產品運作的情況。
7、風險性評估
對於銀行理財存在的可能性風險,可以到辨險識財APP上面查看產品評價報告,了解該款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這樣可以有效保證安全。

⑼ 建行理財產品怎麼樣

近日工行一理財產品被爆虧損44%,引發市場熱議。在持續爆炸式增長後,違規代售、不規范私售、巨額虧損等理財亂象浮出水面。投資者發現理財如「霧里看花」,越來越看不懂錢的去向。
對此,銀監會相關負責人29日表示,目前理財市場突出問題在於部分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不充分,銷售人員操作不規范。
「老百姓買理財一般只關心收益率,不過最近不少理財虧損的新聞讓我有些擔心。」28日,正在建行宣武門支行選購理財產品的劉女士告訴記者,「我的錢到底被拿去投資了些啥,理財說明書上看不出,客戶經理也講不清。」
目前,理財產品投資信息披露不夠詳細是普遍現象。記者發現,此次工行被爆巨虧的理財產品也僅簡單介紹,「投資於證券投資基金、上市公司股票,也可進行新股申購、債券和其他貨幣市場投資工具等投資。」說明書對投資比例、投向等具體內容沒有披露。在虧損曝光後,工行雖沒有迴避虧損問題,但對於為何虧損也並未給出解釋,客戶的錢「蒸發」到哪裡去了無從考究。
其實,多數銀行的理財產品說明書只是泛泛地列出投資領域,如債券貨幣市場、存款、債務、信託貸款、股票等,信息披露透明度較低,投資者很難推斷資金去向。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指出,「理財客戶和投資者想去查詢、了解資金實際使用情況,往往遭遇銀行守口如瓶,或者以商業保密為由,不肯輕易對外公布,這使得市場出現了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情況。」
「適當披露投資計劃對於銀行是好事,投資者充分掌握信息做出判斷能在一定程度為銀行分擔風險。」光大銀行[微博]零售業務部總經理張旭陽表示,不過,在利率市場化的緊逼下,各家銀行忙於拼搶客戶,鮮少能做到高度透明。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預測,利率完全市場化將使銀行業凈息差縮減0.7%至1.2%,凈利潤減少約35%。
記者發現,盡管多數理財產品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但不少銷售人員卻避重就輕,推銷時多強調「該產品往期收益均能達到預期收益」,引導消費者放心購買。
對此,銀監會業務創新部主任王岩岫近日公開表示,「銀行應將理財產品的風險提示放在首位,並建立透明、科學的理財業務管理制度。」
「理財歸根結底是一種投資,而非儲蓄。投資者不應光有賺錢意識,還應有風險意識,不要被銷售人員『忽悠』。」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微博]建議。在理財市場風波頻傳的半年時間,銀監會接連下發自查、叫停代銷等通知。一時間,各家銀行紛紛收窄代銷陣地,私募、信託等產品在銀行網點已難覓蹤影。銀行理財產品監管日趨嚴格,或將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趙慶明表示,在金融脫媒、資產保值增值需求愈發旺盛的背景下,理財市場創新勢不可擋,監管不等同於簡單叫停,也應與時俱進,宜疏不宜堵。對此,監管部門正在著手改進,銀監會在2013工作會議上強調,今年將嚴格監管理財產品設計、銷售和資金投向、嚴禁誤導消費者購買,實行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分賬經營、分類管理等措施。

閱讀全文

與建行理財產品說明書怎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