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三方理財和信託公司哪個買信託比較好
作為第三方理財機構的從業人員告訴你,兩者並沒有任何區別,第三方理財相當於代銷信託公司產品,起到的是代理銷售的角色,而投資人不管在信託公司買還是在第三方理財機構買都是買的信託公司發行的產品。
我個人認為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第三方理財機構能夠接觸到更多信託公司的產品,而信託公司只會賣自己家的信託產品。(畢竟中國有68家信託公司,總可以有個排名高低,實力強弱之分)。這是第三方理財機構的優勢。能夠讓投資人有更多的產品可以對比和挑選。優中選優。
2、第三方理財機構與信託公司之間信息差異。
第三方理財機構畢竟處於代銷的角色,在信息溝通上和信託公司相差無幾。但是有一定的滯後性是正常的(比如准確的付息時間,到帳時間,當然,如果投資人問信託公司,信託公司客服也沒法給出一個准確的時間點)。
3、第三方理財機構服務意識要強於信託公司。信託公司不缺客戶的。第三方理財機構,由於本來就處於夾縫中生存,往上要看信託公司的臉色,往下要照顧好投資者。所以服務意識上要比信託公司好。(如果不信的話,分別打打第三方理財機構和信託公司的客服電話對比一下就知道,起碼第三方理財機構,工作24小時全天候服務)
產品上並沒有任何區別。
② 信託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能不能買
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也有很多種類!風險和收益也都有差異!其實:目前我國市場上的信託80%是有銀行銷售的,銀行銷售也分好多種!投資理財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需要慎重理性對待!特別是信託這種過100w的投資!我在銀行待了三年,現又在信託公司快一年了!感覺下了,投資一定要看具體項目、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去買銀行、買信託、買基金、買房子等等!!!!
③ 出問題的信託產品有哪些
信託公司經營的最大風險是信譽風險,信譽對於信託行業來說是最重要的,所以信託產品一般都有嚴密的風控措施,融資方的抵押、擔保等曾信措施。對於得到新的金融許可證的信託公司都是值得相信的。
信託產品最壞結果,就是您的預期收益沒有達到,本金不必擔憂。建議選擇一些資金實力雄厚,有政府背景的信託公司購買。還有就是一定要看清楚信託公司的資質啊 。 銀行本身是無權經營信託業務的,因為咱們國家是金融分業經營分業監管,銀行只是代銷信託公司的信託產品而已。你去證券公司,或者去信託公司,也都可以買到信託產品。信託產品的起點比較高,收益也相對比較高,總得來說是很穩健的投資方式。至於你問哪裡買的產品最安全,這個……判斷一款信託產品是否安全,不是看在哪裡買的,而是看這款產品的投資方向以及擔保品質量。這個在信託產品合同中都有明確說明的。 信託理財產品是由信託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一般投資規模在100萬以上,年化收益率一般為10%左右,目前做的最火的是房地產信託,收益率也相對較高,但是房地產信託現在風險很大。需要說明的是,信託理財產品目前跟銀行已經不允許合作了,而且,最近有傳言,國內知名的大信託公司,新華信託將有破產的懸疑,但是總體來看,信託投資的安全性與收益性在目前國內的理財品裡面是最好的。 信託產品的實質就是信託公司向社會借錢,進行投資,你購買了他的信託,就等於借給了他錢,到期後他付你收益 。信託產品是有風險的,購買時需要多了解一下。 《》 . 《》 . 《》 信託產品是由信託公司發行的,投向特定項目的理財產品,多為固定收益類產品,目前年化收益類多在8%-12%,優點是:低風險高收益,缺點是:100萬起步,門檻較高。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④ 信託公司理財產品的種類有哪些
基礎設施類(基建類)
工商企業類(企業類)
金融市場類
房地產類
其他類
⑤ e租寶和信託公司的理財產品上面有什麼不一樣
E租寶只是個網貸公司,在監管空白的背景下事實證明已經出現風險了,網上可以自行搜下法院的判決。信託公司的牌照是銀監會發的,信託公司發的理財產品實際上信託公司是會兜底的,如果信託自己的理財出了問題,誰還敢買這家信託的產品?
⑥ 信託產品可靠嗎
我是信託者,聚焦信託!
自2018年資管新規頒布,剛性兌付逐漸打破,之前投資者選擇信託投資所依賴的法寶逐漸失去效力。從這個角度考慮,信託的靠譜與否是值得投資者重新審視的。盲目依賴「過去」,投資人一定會吃虧。
目前信託行業資管規模20萬億元,行業不良率在1.5%(同期銀行理財不良率在1.7%(銀行理財資管遠超信託)),出現單體機構風險的機構有5家。
信託的相對靠譜如何體現呢??
三個維度去剖析:
一,信託行業層面:
從我國1979年成立第一家信託機構(現今的中信信託——行業龍頭)算起,信託行業已經發展了40多年時間(與改革開放同齡),正是這40多年的行業發展和沉澱,一共6輪行業整頓使的上千家信託公司,一步步、一層層篩選至今日的68家信託公司,目前信託行業正在經歷第7輪整頓,第69家信託公司或許將會來臨,而5家單體機構風險的信託公司在這一輪種也會有新的「命運啟示」,2007年銀保監會明確不再增發信託牌照,單張信託牌照價值百億,加之信託機構在國內是唯一可以橫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實體市場的金融機構,號稱萬金油,信託機構實控人或許會易主,但信託機構主體一定會仍舊存在,只不過時不時改頭換面,爭取最佳方式「面世」。
更有一法三規:《信託法》、《信託公司管理辦法》、《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使得信託行業在健康、有序的法律框架下發展(類似網貸P2P行業今日已經消亡),另有中國信登、中國信託業協會、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在結構功能上輔助、完善整個信託行業。
二,信託公司層面
股東實力強大——各家機構股東情況,見圖所示
一言概之,非富即貴。
在信託業務發展、資源稟賦上,信託公司股東實力雄厚,都大有裨益。
三,信託項目層面
信託項目期限12個月-36個月,以18個月-24個月居多,期限不長而且資金量巨大,少則億元多則百億元,經過幾十年的行業沉澱,信託資金投向多半為國內的成熟行業、領域。
按資金投向可劃分為房地產信託、政府基建信託、工商企業信託、金融類信託
僅以房地產信託為例,過去十年是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十年,而該類信託項目也是最受信託投資者的喜愛,風控措施完備:有實物抵押,如土地、在建工程;房企實際控制人擔保、應收賬款質押等等以確保項目如期兌付,而且收益在年化7—12%,市場上也是有口皆碑。
以上!!!
如有收獲,感謝點個贊、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⑦ 與信託有關的理財產品的提問
我也很好奇你問的問題,不過只能大概這么解釋,我暫時也是半懂。
在信託型理財產品的運作中,直接拿著咱們的錢去放貸款的不是銀行,而是信託公司。銀行主要是負責收錢和發錢等程序性工作,如果貸款本息出了問題,銀行不承擔責任。
根據貸款項目來源的不同,信託型理財產品可以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貸款項目本來是銀行的,但銀行轉讓給信託公司。信託公司買貸款的錢正是銀行從大家手裡募集來的理財資金。在這里,銀行扮演了兩個角色,一是提供貸款項目,二是募集百姓的資金。
例如,北京銀行一款產品是把理財資金委託給北 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由後者購買北京銀行此前發給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一筆貸款。
詳細見參考資料!
⑧ 信託產品風險大嗎
一、購買信託產品的風險:
① 市場風險:
1、政策風險: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和監管政策等國家政策的變化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可能導致市場波動,從而影響信託計劃收益,甚至造成信託計劃財產損失。
2、行業風險: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以及行業發展狀況對收益水平產生影響。
3、利率風險:金融市場利率的波動會導致證券市場價格和收益率的變動,並直接影響著債券的價格和收益率,影響著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利潤。從而導致信託計劃收益水平可能會受到利率變化和貨幣市場供求狀況的影響。
4、購買力風險:信託計劃的目的是信託計劃的保值增值,如果發生通貨膨脹,則投資於信託所獲得的收益可能會被通貨膨脹抵消,從而影響到信託計劃的保值增值。
5、公司經營風險:如果信託計劃所投資的公司經營不善,使得能夠用於分配的利潤減少,會信託計劃收益下降,甚至造成信託計劃財產損失。
② 保管人操作風險: 但若信託計劃存續期間保管人不能遵守信託文件約定對信託計劃實施管理,則可能對信託計劃產生不利影響。
③信託公司操作風險:信託公司因違背資金信託合同、處理信託事務不當而造成信託財產損失。
④ 委託人投資於信託計劃的風險:
1、委託人資金流動性風險:大多數信託計劃,委託人需持有信託份額直至計劃結束,因此委託人在資金流動性方面會受一定影響。
2、信託利益不確定的風險:信託利益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證券市場價格波動、投資操作水平、國家政策變化等,信託計劃既有盈利的可能,亦存在虧損的可能。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受託人不對信託計劃的受益人承諾信託利益或做出某種保底示。
3、信託計劃財產變現的風險:由於本信託計劃終止,受託人必須變現信託計劃財產所投資之全部品種,由此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⑤ 其他風險:
1、戰爭、自然災害、重大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以及其它不可預知的意外事件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2、金融市場危機、行業競爭等超出受託人自身直接控制能力之外的風險,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二、信託產品風險控制措施
(1) 抵押或質押:融資方將其動產或不動產(房產、股權等)抵押或質押給信託公司,若融資方無法按期支付信託產品的本金及收益,信託公司可以拍賣抵押或質押物。一般情況下,融資方的抵押、質押物的估值會高於投資人的投資額和預期收益,以保障投資人的本金及收益;
(2) 擔保:對於沒有抵押(或質押)或者抵押率比較高的,信託公司往往會要求融資方對信託財產提供相應的擔保。比如,擔保公司擔保、第三方擔保(融資方的母公司或關聯公司)、公司法人無限連帶擔保等;
(3) 結構化設計:所謂結構化設計就是將信託收益權進行分層配置,購買優先順序的投資者享有優先收益權,購買次級和劣後級的投資者享有劣後收益權。信託期滿後,投資收益在優先保證優先順序受益人本金、預期收益及相關費用後的余額全部歸劣後級受益人;若出現投資風險,也先由劣後級投資者承擔。
(8)如果有一款信託公司出的理財產品擴展閱讀:
信託是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進行管理和處分的行為。
信託(Trust)是一種理財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⑨ 信託公司的理財產品哪些方面比銀行強
信託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程度更高。一款信託產品的推出,作為投資者不僅可以通過信託公司客戶經理詳細了解產品各種特點和風險狀況,而且可以直接了解投資去向和具體標的。比如房地產和基礎設施信託產品,投資者對具體投資項目都一清二楚。而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產品只能了解到大類去向,並不清楚具體標的,這些都由銀行自主掌握,不負責向投資者具體說明。信託產品的期限錯配也值得肯定,一般期限1-2年,收益率卻在7-9%區間,對比其他理財產品,包括存款類產品,綜合性價比無可挑剔。事實上,很多人都認可信託理財產品的,但苦於囊中羞澀,因為信託理財產品一般起投門檻為100萬,被稱為高凈值人群的「富人俱樂部」,無疑將很多中低收入者拒之門外,恰好因為銀行理財產品的低門檻,為廣大普通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投資理財渠道,豐富了市場,也為金融秩序的持續穩定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