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出口退稅調整對出口的影響和對策》,該怎麼寫論文提綱,可以從那方面著手
出口退稅體制改革對我市相關企業的影響及對策
(2003-11-06 23:09:50)
今年10月份,國家對現行出口退稅體制進行了一次改革,進一步調低了出口退稅率,平均降幅達3個百分點,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負擔出口退稅新機制,為了深入了解這次改革可能對我市外貿出口產生的影響,我們組織了專門力量,對我市現有外貿出口企業和出口行業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分析可能產生的影響,並提出幾點對策和建議。
我國出口退稅體制改革情況
對出口產品實行退稅政策是國際慣例,是一國政府支持外貿出口的重要手段。根據WT0規則要求,各成員國可以對本國出口產品實行退稅,但退稅的最大限度不能超過出口產品在國內已征的稅款。在此范圍內,各成員國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需要和國家財政承受能力,確定恰當的出口退稅水平。我國從1985年開始實行出口退稅政策,出口退稅政策的實施,對增強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推動外貿體制改革和出口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這次出口退稅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則是:「新賬不欠,老賬要還,完善機制,共同負擔,推動改革,促進發展。」改革的主要內容:一是對出口退稅率進行結構性調整,適當降低出口退稅率。本著「適度、穩妥、可行」的原則,區別不同產品調整退稅率。對國家鼓勵出口的產品退稅率不降或少降,對一般性出口產品退稅率適當降低,對國家限制出口的產品和一些資源性產品多降或取消退稅。調整後的出口退稅率為17%、13%、11%、8%、5%五檔,自2004年1月1日起實行。二是加大中央財政對出口退稅的支持力度。從2004年起,中央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收入增量首先用於出口退稅。三是建立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出口退稅的新機制。從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稅實退指標為基數,對超基數部分的應退稅額,由中央與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別負擔。四是結合出口退稅機制改革推進外貿體制改革。通過完善法律保障機制等,加快推進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外貿出口代理制,降低出口成本,進一步提升我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同時,結合出口退稅率的調整,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出口整體效益。五是累計欠退稅由中央財政負擔。對截至2003年底累計欠企業的出口退稅款和按增值稅分享體制影響地方的財政收入,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
對我市外貿出口的影響
首先,影響企業經濟效益。這次出口退稅率結構調整對我市以服裝、輕工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要出口產品的出口商品結構,將直接帶來企業經濟效益上的受損。我市的主要出口產品,除油嘴油泵和部分農產品出口退稅率保持不變外,其他出口產品退稅率都相應地有所下調,江蘇玻璃集團的浮法玻璃出口退稅率下調二個百分點,宿遷宏達制衣等服裝企業的服裝下調四個百分點,宿遷製鞋總廠和沭陽曙光鞋業公司的鞋類下調三個百分點,宿遷特力工具製造公司的五金工具下調三個百分點,木材下調三個百分點。上述產品,有的為比較優勢產品,在國外的市場佔有率相對較高,可以通過提高產品出口價格來彌補出口退稅率下調帶來的經濟損失,如江蘇玻璃集團的浮法玻璃。而其他以從事低附加值產品的行業,技術相對比較落後,缺乏核心競爭力,利潤率低,特別是加工行業居多,包括服裝、農產品、手工藝品等行業,主要依靠廉價勞動力資源,這使得幾乎所有的企業在制定價格時都把出口退稅作為產品成本的抵減項,即賺退稅的錢。如服裝行業的原退稅率為17%,但企業的純利潤率只有3—4%,把退稅額都讓利給了客戶。再如農產品,大都還處於粗放型,競爭力低,基本都是靠退稅吃飯,出口退稅率的下調,無疑在短期內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
其次,影響企業出口規模。出口退稅率下調,對加工貿易的影響不大,因為加工貿易是不征不退。但一般貿易出口成本相對增加,市場競爭力下降,企業訂單減少,將影響企業的出口規模。從我市目前出口商品結構來看,85%以上為一般貿易,加工貿易較少;相當部分出口產品,如服裝、鞋、五金工具等都屬於調低退稅率,這樣宿遷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的出口成本增加,而企業提高價格,外商又接受不了,如鞋類,連1%的提價外商都不願接受,出口規模將受影響。
第三,影響企業出口交貨。國家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負擔的出口退稅新機制,可能加劇地方保護主義和國內市場分割,對委託出口和掛靠出口業務帶來影響,宿遷市目前的出口商品,一半以上要由外地外貿公司買斷出口,將會出現商品繳納增值稅和出口退稅非一地的現象,也就是收取了出口產品上游生產環節增值稅的宿遷政府不必分擔出口退稅,而出口地政府則要超額分擔出口退稅,這樣必然將增加買斷地財政負擔,此類出口將受到遏制。
第四,加劇企業資金矛盾。國家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負擔出口退稅新機制,這必將加大宿遷財政的負擔。對宿遷目前財政十分困難的狀況,企業擔心宿遷財政負擔不了增量部分的退稅款,也增加了出口退稅不能及時足額退到企業的可能性,從而使企業的流動資金狀況更趨緊張。
對策和建議
一、調優出口商品結構。在實施改革過程中,政府要積極引導企業調整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企業也要主動加大這方面的投入,不斷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逐漸適應國際市場需求。一是優化產品結構。注重技術創新,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即低檔大眾產品向高檔產品轉變,低附加值、高競爭性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轉變,普通技術、標准化技術為主的產品向高技術含量的產品轉變,這是我市外貿出口企業加快現有產品升級和更新換代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出口產品多層次化的必然選擇。二是實施品牌戰略。企業要把發展的立足點轉移到品牌、質量、信譽、檔次上來,結合各自的比較優勢,培植一批有自身特色,能適應新的國際市場需求,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高經濟效益的名、特、優、新產品。大力實施名牌發展戰略,按照創名牌要求,開展自我評價,自找差距,不斷改進,樹名牌占市場,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佔有率。
二、因企施策創新方式。一是提高出口商品價格。無論是有比較優勢還是初級製成品加工企業,在短期內都應該把提高出口商品價格作為首選對策。因為,我國產品相對於其他出口國來說,總的進口成本還是比較低的,對進口商還具備較強的吸引力。二是推行新型貿易方式。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支持企業開展網上促銷、網上成交,加快政府網站的建設步伐,積極利用我省及省外的一些網上出口商品交易會,不斷降低商品出口成本。三是發展貿易方式多元化。有條件的企業要大力開展加工貿易以降低退稅體制改革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積極發揮政府作用。一是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核算,摸准增量部分的出口退稅額,並明確做出相應的財政預算安排,給企業一個「定心丸」,以利於促進宿遷開放型經濟的發展。二是提高各有關方面的工作效率,以服務企業為宗旨,以促進全市開放型經濟快發展為目標,不斷降低企業出口經營成本。有關部門要進一步簡化加工貿易的審批手續,進一步加快「免、抵、退」政策的審批和兌現。三是協調銀企加強合作。協調金融部門保證外貿出口企業流動資金的使用,保證外貿出口企業憑出口退稅的單據到金融部門可及時辦理質押貸款,並相應地提高質押比例。擴大我市中小企業擔保中心擔保規模和企業范圍,主動幫助企業辦理小額出口退稅貼息貸款,切實解決企業出口退稅難的現狀,緩解資金緊張矛盾。四是實行統一政策,加強監控和協調工作,嚴防一些地方出現市場分割、「劃地為牢」的現象,以利於促進跨縣區收購和代理出口業務的發展。
❷ 誰能給份會計畢業論文呀或者在哪裡可以下載到或是看到謝謝了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問題及對策 摘要: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但由於其產出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較低、受傳統體制和外部宏觀經濟影響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與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均不適應的情況。本文通過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現狀的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混亂,不能根據企業資金運動的特點運用價值形式提高經濟效益,沒有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健全,形成內部會計控制的無章可循、有章不循的局面,而且內部會計控制缺乏科學性,不利於控制制度的實施。政府和社會監督不力,使得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檢查與責任未落到實處,給部分單位不按規定建立和實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帶來可乘之機。下面,筆者僅就個人觀點分析一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現狀與對策。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及問題 1.管理觀念落後,管理模式僵化 中小企業大部分是私營經濟,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就是經營者,家族式管理現象非常嚴重。這就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職責不分、越權行事和缺乏有效的財務監督的問題。認為反正是自家企業,會計出納有自己人擔任,無須監控,這直接導致了資金使用的隨意性。由於企業資金使用無計劃,往往出現無法應付經營急需資金的現象,使企業財務陷入困境。 財務管理、資本運作的好壞通常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由於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落後,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較差,對財務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致使企業只存在會計職能。而沒有財務管理職能,基本上處在記賬管理階段。由於理財方面沒有長遠規劃,基本上是做到哪算哪,使企業缺乏發展後勁。 2.融投資能力較弱,缺乏科學性 中小企業普遍缺乏雄厚的資金基礎,因而融通資金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初步建立了較為獨立、渠道多元的融資體系,但是,融資難、擔保難仍然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中小企業一般來說規模較小,經營活動的透明度差,財務信息具有非公開性,可用於抵押、質押的資產不足,融資能力有限,這些特點決定了難以籌措到所需的足額資金,從而使很多中小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工作被迫因資金短缺而推遲、中斷甚至完全停頓。再者,由於財務管理水平低,缺乏優秀的管理人才,加之先進的財務管理技術和方法得不到運用,不能進行科學的投資分析和市場論證,其結果是「不改造等死,改造了找死」,造成投資失誤。更有甚者一些企業花了巨額資金進行投資,而最終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使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以至陷入破產的邊緣。 3.內控機制不健全 會計基礎工作薄弱,缺少內部牽制和復核,未建立健全相應的會計制度。在已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單位中,相當一部分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主要表現在: (1)脫離單位內部實際情況。部分單位不能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制定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脫離單位實際,好高騖遠,建立空中樓閣似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或者照搬、照抄其他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無法適合企業的內部組織形式。 (2)內部會計控制組織不健全或職責不清。在設計內部會計控制的組織網路時,未達到縱橫交錯,點面結合的控制要求,造成既定的內部會計控制失控,或者就是崗位設置不當,人員配置不合適,業務交叉過 雜,職責不清,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無法正常實施。 (3)忽視成本效益原則。部分單位在設計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時,過於強調其嚴密性和完整性,控制點選擇太多,為此增設機構、增加手續和程序,造成大量重復勞動,企業成本上升。 (4)不重視內部審計工作,有些單位根本就不設立審計機構,有的雖設有內審,但形同虛設,沒有充分發揮內審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單位領導和經營者不重視,未實行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未真正走上市場,報表上的數字,都只是根本利益的需要,領導說多少就多少,自然不需要內部控制,致使會計信息失真。 4.成本費用核算不到位,市場競爭力弱 加強成本費用是強化企業內部管理的關鍵,由於中小企業產品品種少,經濟業務量小,大多數企業沒有專業的成本核算員,對企業發生的各種成本費用沒有能力進行分類核算;有的企業即使設有成本核算員,仍存在著成本費用核算不實、控制不嚴、控制體系不健全等問題。企業內部缺乏科學有效的成本費用控制體系,相當一部分企業在成本費用問題上仍處於事後算賬的階段。這樣,不利於企業的有關成本管理工作,造成了企業產品定價不準,成本費用過高,不利於市場競爭。 二、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我國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是由宏觀經濟環境和自身雙重因素造成的。所以,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除了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適應市場,優化價值鏈和供應鏈外,企業自身應從三方面入手: 1.正確進行投資決策 (1)應以對內投資方式為主 應以對內投資方式為主。對內投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新產品試制的投資;第二,對技術設備更新改造的投資;第三,人力資源的投資。目前應特別注意人力資源的投資,從某種角度說,加強人力資源的投資,擁有一定的高素質的管理及技術型人才,是企業制勝的法寶。 (2)集中資金投向,降低投資風險 中小企業在積累的資本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之後,為了便於控制資金,在沒有良好的企業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水平下最好不要搞多元化經營,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從而降低投資風險。 (3)規范項目投資程序 當企業在資金、技術操作、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備一定的實力之後,可以借鑒大型企業的普遍做法,規范項目的投資程序,實行投資監理,對投資活動的各個階段做到精心設計和實施。另外,要注意實施跟進戰略,規避投資風險。 2.強化資金管理 提高認識,把強化資金管理作為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貫徹落實到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由於資金的使用周轉牽涉到企業內部的方方面面,企業經營者應轉變觀念,認識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資金不單是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關繫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生產經營環節的大事。所以要層層落實,共同為企業資金的管理做出貢獻。 為此,首先要使資金的來源和動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決不能用短期借款來購買固定資產,以免導致資金周轉困難。其次,准確預測資金收回和支付的時間。比如應收賬款什麼時候可收回,什麼時候可進貨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否則,易造成收支失衡,資金拮據。最後,合理地進行資金分配,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佔用應做到合理組合。 3.加強財會隊伍建設 目前,不少中小企業會計賬目不清,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企業領導營私舞弊、行賄受賄的現象時有發生;企業設置賬外賬,弄虛作假,造成虛盈實虧或虛虧實盈的假象;等等。究其原因,一是企業財務基礎薄弱,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又受制於領導,無法行使自己的監督職能,二是領導對財務管理不夠重視,沒有一套完整的財務管理體系,以致管理不善,資金混亂,賬目不清。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會計管理的國際化要求中小企業必須緊跟形勢,進一步加強財務核算,提 升企業管理層次,以求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規范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三、在財務管理的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重視運營資金管理 相對於大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由於缺乏外部籌資能力和內部資金調度餘地,因而加強運營資金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中小企業較小的生產經營規模決定了其材料采購量和產品銷售量也相對較小。因此,原材料盡可能就近采購以減少原料庫存。同樣產成品也應盡可能就近銷售以縮短庫存周期,減少積壓。生產安排應充分發揮其「船小好掉頭」的特長,嚴格以銷定產、對於應收賬款應提高折扣標准,縮短收賬期,並將收款責任落實到人。在日常經營中,中小企業應努力加強內部管理,切實抓好市場開拓、擴大銷售、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中小企業實現鍀稅後利潤盡可能積累,以充實自有資本。這樣,既保持了合理的資本結構,又有利於樹立企業信用形象,取得銀行的信任。 2、穩健理財,科學投資 中小企業強烈的成長意願與技術開發能力、市場開拓能力及管理能力的缺乏之間的矛盾,決定了其理財思想較大企業要更為穩健,切忌操之過急,盲目擴展。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有兩個經常犯的錯誤:一是將運營資金用於固定資產投資,中小企業由於缺乏外部籌資能力和內部積累能力,其運營資金周轉一般比較緊張,但若經濟較為景氣,並且掌握了適銷對路的產品,中小企業也可能實現較豐厚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經營者往往對運營資金周轉不甚關心,而是急於擴大固定資產投資,這樣做的結果很容易導致運營資金周轉緊張;第二,中小企業為避免產品單一情況下的經營風險,力圖通過多樣化投資和多角化經營分散風險。然而,中小企業由於資本規模較小,分散投資很容易導致原有經營項目上運營資金增長周轉的困難,而新的投資項目又不能很快給企業帶來利潤,從而引起企業資金周轉的困難。因此,必須首先籌措必要的長期資本,以確保原有經營項目的運營資金周轉不會因新投資項目而受到影響。 3、建立健全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管理是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加強企業內控制度的建設,就要以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為主要內容。因為財務管理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貫穿於每一項經濟活動之中,從企業的計劃指標到盈虧和獎懲,都應有一套完整、嚴密、可操作的規章制度。通過這些內控制度的建設,才能加強企業的相互制約和監督,才能提高會計核算的工作質量,才能防止和避免生產經營中的偏差及制止營私舞弊行為。因此,提高經營者對內控制度的認識極為重要,只有提高認識,才能增強自覺性,企業內控制度才能落到實處。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但由於其產出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較低、受傳統體制和外部宏觀經濟影響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與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均不適應的情況。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中小企業的成長,國家應該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進行積極的引導,促進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同時,中小企業自身應該面向市場,做好投資分析,降低投資風險,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金穎.對企業預算管理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經濟師.2005.2 [2]劉曉北.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財會研究. 2005.3 [3]趙栓文.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與對策[J].財會研究.2005.3 [4]鞏亦平.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研究.2005.3
❸ 畢業論文題目為《試探無形資產的特徵及管理策略》,提綱應如何開展
探討無形資產的特徵及管理策略
摘要:企業無形資產是其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發揮無形資產的作用,成為一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試金石。重視企業無形資產的開發與管理,有效地經營無形資產,是企業管理發展的基本趨勢。企業進行無形資產經營管理,就是要求通過對其所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各類無形資產進行運籌和謀劃,使其實現價值的最大增值。
關鍵詞:企業無形資產;分類;經營管理;特點;方式;策略;重點
世界知名的可口可樂盛傳:「假如可口可樂的工廠一把大火燒掉,全世界第二天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一定是銀行爭相給可口可樂貸款。」這里反映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作為一種具有獨立性、商品性與盈利性的社會經濟組織,其生產經營的存續不僅需要擁有廠房、場地、設備、資金等有形資產的支撐,而且也需要擁有如企業商號、商標、專利權、發明權、專有技術、土地使用權、企業的社會形象、營銷能力、管理制度、信息資料、企業文化等無形資產的融入與再現。這些無形資產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企業無形資產概述
我國財政部頒發的《企業財務通則》第二十條、《企業會計准則》第三十一條指出: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但是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財政部財會[2006]3號文的《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指出: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這就是說企業的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並且是可辨認的非貨幣性資產,具體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
承認和重視企業的無形資產,有效管理企業的無形資產,可以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⑴企業識別的需要: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增強品牌凝聚力,樹立企業形象,展示企業實力;⑵融資的需要:可利用無形資產吸引投資、質押貸款等;⑶資本運營的需要:無形資產在合資、重組、改制、上市時可作價入股;⑷交易的需要:在無形資產轉讓、許可使用、拍賣等情況下提供價值依據;⑸信息處理的需要:摸清家底,給經營者提供管理信息;(6)法律糾紛解決的需要:為打假、侵權索賠提供價值依據。
根據不同的標准,一般可將無形資產作不同的分類。依靠知識、技術和技巧形成的想法、概念、設計、發明及勞動成果的智力型無形資產。主要與企業員工素質和能力有關的人力型無形資產。企業在組織、管理、協調、控制等方面的優勢,能使其未來獲得超額收益回報的管理型無形資產。通過市場活動獲得的市場型無形資產。依靠特許權形成的物權和行為權的利權利型無形資產。物權包括他物權和准物權,他物權是權利人建立在他人(包括國家)擁有所有權的有形資產上的權利,准物權則指知識型無形資產——知識產權,行為權利是國家特許、可作某種經營行為以獲得利益的權利。
二、無形資產的特徵及管理策略
無形資產的經營管理與企業的其他業務經營管理是不同的,具有其特殊性。
無形資產是依託於有形資產和資源經營活動而逐漸形成的,即在經營活動中伴隨著銷售規模的擴大,市場份額的增加而形成獨有的品牌和銷售網路,根據市場的需要開發新的技術和提供新的服務,根據經營要求創新和實施新的管理。其次,各種無形資產的無形特性使它易變和延伸,比如某個品牌可以改變或增加功能,而不受太多制約。再者,無形資產在形成發展中有較強的不可控制性,比如假冒產品排斥真正品牌產品、技術秘密的泄露等等。
根據產業與企業的技術經濟特點差異,企業無形資產的經營管理要採取不同的方式。品牌經營方式更多的是針對屬於社會消費性的產品;對於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更適宜採用技術創新能力的設計和智力機制的經營方式。對於不同的企業,要有不同的經營方式。即便是同一個企業由於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無形資產的經營方式也應有所區別,比如在創業階段品牌的經營偏重於培育市場、培養顧客群,而在創業成功後主要是開拓更大的市場和潛在市場以及無形資產保護和市場保護等。具體來說,企業無形資產經營管理可以考慮採用如下策略:
1.開發策略。要求在專利和商標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必須採用一些先進的跟蹤與分析的方法,經常與國際競爭者或同行業一流的領先者的狀況進行分析對比,去觀察、分析競爭環境和競爭者,研究評價本公司和領先者的開發手段,將競爭者或領先者的無形資產開發成就,作為本公司無形資產開發的超越目標,並將領先者的先進經驗移植到本公司無形資產開發管理中去,進而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無形資產開發策略,使企業保持無形資產開發上的強大競爭力並不斷進步,最終取得無形資產開發的優勢。
2.延伸策略。企業利用現有的品牌生產其他產品,在一把名牌大傘下聚集系列產品,形成名牌的「王國」。實施品牌延伸,可以幫助新產品順利進入市場,減少新產品上市的風險。同時,可以大幅度降低產品介紹期的促銷費用,消費者會有意無意地將對原產品的信任感傳遞到新產品上。並且,品牌延伸可以進一步擴大名牌的影響,增加名牌的價值。如著名的 「長虹」、「海爾」、「娃哈哈」等品牌,通過延伸策略,很快打開了市場,並且使它們的品牌價值得到了巨大的增值。
3.融資策略。企業利用本身的無形資本進行融資,或是利用企業的技術、管理、營銷、人才等綜合優勢,藉助一項優秀的創業方案吸收風險投資取得創業資本;或是將部分無形資產進行抵押,取得企業持續生產經營活動貸款;或是對企業的技術、人才、營銷網路等重要資源進行全面評估、合理作價,以合資或合作方式吸收外資;或是以特許經營方式接受投資,對受資方來說前期只投入部分資金就可以取得特許方的先進管理經驗、配方、商標權等無形資產的特許使用權。選用不同的融資方式,通過有效的經營管理,會給企業帶來眾多的先機與發展機遇。
4.擴張策略。企業利用名牌效應、技術優勢、管理優勢、銷售網路等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通過聯合、參股、控股、兼並等形式實現資產擴張。
5.分配策略。在現代企業中,科技人員、管理人員的勞動不僅要按照他們為創造企業價值所作的貢獻大小按勞分配,而且要把他們的勞動成果資本化,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參與利潤分配,並且企業的品牌、技術、管理訣竅、計算機軟體、營銷網路等無形資產都可以作為資本投入其它企業,特別是那些高科技企業,在企業尚未投入運營之前,技術就可以作為資本投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從我國企業實踐來看,企業無形資產經營管理的重點可以從下列方面入手:第一,加強企業無形資產投入。即借鑒歐美、日本等國典型公司經驗,在利用知識產權、產品質量信譽、廣告宣傳、人才培養與科技經費投入、經營管理等方面營造無形資產,使在人才、科技和廣告的投入由「橄欖型」轉變成「啞鈴型」。第二,充分利用和發展現有企業無形資產。企業應當在其有效的時間內,抓住現有無形資產的各種優勢,主動開展各項業務,充分發揮無形資產的延伸、融資和擴張等功能,並努力將現有的無形資產盡快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第三,加強企業無形資產管理。一是加強對無形資產的成本核算;二是重視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三是加強保密工作;四是及時取得法律保護。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企業知名度和信譽度為核心內容的無形資產,已經成為企業競爭制勝的資本,並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有關資料表明,目前工業發達國家的知名企業,其無形資產價值一般要佔到資本總額的50%-70%,成為這些企業進行技術貿易及佔領國際市場和擴大社會影響的重要武器。同時,隨著經濟網路化、知識化的發展,物質生產、貨物配送所創造的價值不斷降低,一些具有遠見的企業便將自己的核心業務逐漸轉向研究與開發、品牌經營、資產重組、產權經營等價值增值高、利潤高的業務領域,而將那些需要大量有形資產投資和重復性勞動的物質產品生產、物流配送業務外包或委託出去,交給專業化公司完成。
面對這樣的社會經濟現實,希望永續經營的企業一定要居安思危,做好戰略規劃,不僅管理好有形資產,使其不斷保值和增值;而且要管理好無形資產,把其作為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好經營管理戰略與策略,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其無形資產也能不斷地保值和增值。(完)
給你個範文做參考@_@
❹ 股權質押融資對企業績效影響論文數據怎麼提取,可以做因子分析嗎
這個~你之前在網上有沒有找過這樣的範文參考呢?現在網上應該也有很多(數據挖掘)這樣的期刊吧~完全可以作為參考文獻~
❺ 畢業論文題目《如何加強無形資產的日常管理》
如果你寫論文遇到困難的話,可以找誠信義論文服務網www.chengxinyi.com 花一點點錢,就可以省很多心啦,質量也有保障
❻ 綠色金融領域研究生論文怎樣選題比較好
與興業銀行綠色金融之路相關金融學專業論文選題
該文為關於綠色金融方面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與興業銀行綠色金融之路相關金融學專業論文選題,可作為金融管理專業綠色金融論文寫作研究的大學碩士與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和職稱論文參考文獻資料。免費下載教你怎麼寫綠色金融及社會責任及碳金融方面的優秀學術論文範文。
「自2006年首筆能效融資項目落地,到2012年一季度末,興業銀行已累計發放綠色金融融資2857筆,金額達1290.08億元,這些年已實現的節能減排量相當於關閉了412座100兆瓦的火電站,或者是北京7萬輛計程車停駛124年.」5月16日,在中國銀監會主辦的新興市場綠色信貸論壇上,興業銀行行長李仁傑對記者如是說.
作為中國唯一的「赤道銀行」,近年來興業銀行把綠色金融作為適應綠色經濟發展新趨勢、把握綠色經濟發展新機遇的戰略性經營模式,大膽探索更廣闊的可持續金融之路.
李仁傑表示,該行將繼續加大綠色金融的發展力度,立志打造為中國綠色金融市場全流程、寬領域的專業金融服務商和全方位的「綠色銀行」.
綠色金融戰略顯效
自2006年5月在國內率先推出能效融資產品至今,興業銀行的綠色金融戰略效應已凸顯.
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興業銀行已累計為上千家企業提供綠色金融融資1290.08億元,而自2007年以來,該行綠色金融支持的項目已累計實現在我國境內節約標准煤6112.2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7995.42萬噸,減排化學需氧量(COD)225.79萬噸,減排氨氮1.47萬噸,減排二氧化硫7.46萬噸,減排氮氧化物0.86萬噸,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1741.34萬噸,節水17381.80萬噸.
怎樣寫好綠色金融論文
播放:25585次 評論:3000人
而在赤道原則項目落地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興業銀行共對673筆貸款項目進行了赤道原則適用性審查,所涉項目總投資9106億元.其中認定屬於適用赤道原則的項目共計127筆,項目總投資額為1631億元,涉及126個客戶,已放款37筆,涉及18家分行.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去年底該行首筆由企業自願適用赤道原則的項目已在西安成功落地,項目總投資為3.2億元,標志著國際上被廣泛遵循的赤道原則在中國得到更廣泛的認同,也表明中國企業從被動遵循赤道原則向主動尋求以赤道原則管理風險的轉變,可持續金融在中國的實踐得到進一步深化.
目前,興業銀行已開發出融資服務與排放權金融(包括碳金融與排污權金融)服務兩大序列產品,形成產品矩陣.
在融資服務方面,該行推出「8+1」融資服務模式,即八種傳統信貸模式的運用以及非信貸融資模式.其中,「8」包括節能減排技改項目融資模式、CDM項下融資模式、節能服務商(EMC)融資模式、節能減排設備供應商買方信貸融資模式、節能減排設備製造商增產融資模式、公用事業服務商融資模式、融資租賃模式和排污權抵押融資模式,「1」則指發行短券、中票、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和金融租賃、結構化融資、信託融資等.
本文來源:http://www.thtc.cn/jinrong/jrgl/390304.html
而在排放權金融領域,興業銀行已在國際市場和國內多個省市區落地深耕.
興業銀行綠色金融之路參考屬性評定
有關論文範文主題研究: 關於綠色金融的論文範本 大學生適用: 學院學士論文、本科畢業論文
相關參考文獻下載數量: 49 寫作解決問題: 寫作技巧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論文小結 職稱論文適用: 論文發表、高級職稱
所屬大學生專業類別: 寫作技巧 論文題目推薦度: 經典題目
其中,在碳金融服務方面,該行積極參與國內碳金融合作平台建設,搭建碳金融業務合作平台,已率先在廣東、湖北、上海地區開展合作.在國際上,該行在國際碳交易市場方面推出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開發咨詢、購碳代理、核證碳減排量(CER)履約保函等產品,針對CDM交易機制不足創造性推出碳資產質押授信業務,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提供新方式,並與數十家國外碳交易商和國內主流環境權益交易所建立廣泛合作關系.
而在排污權金融方༣
關於興業銀行綠色金融之路的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關於綠色金融方面論文範文素材
4;,根據國家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進度,2010年興業銀行就率先推出排污權金融服務,為政府部門及企業提供排污權交易制度設計咨詢、排污權交易及清算系統開發、排污權抵押授信、污染物減排項目融資等一攬子產品與服務,並在湖南、河北、山西、江蘇、浙江等地區率先開始合作.
打造全方位「綠色銀行」
在上述效應的背後,是興業銀行打造全方位「綠色銀行」的戰略構想和執行路徑.
興業銀行是國內較早探索並介入綠色信貸領域的商業銀行,縱觀其綠色金融之路,可謂環環相扣:從2005年開始,興業銀行攜手國際金融公司,正式介入能效融資領域,並於2006年創新推出國內第一個綠色信貸產品——節能減排貸款,開中國綠色金融服務先河;2008年,公開承諾採納赤道原則,成為國內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赤道銀行」,綠色信貸業務進一步擴展為綠色金融業務;2009年,在北京成立國內第一個可持續金融的專門經營機構——可持續金融中心,綠色金融業務的發展和探索進入一個更加專業化的階段;2010年,推出國內第一張低碳信用卡,實現綠色金融業務從企業客戶向個人客戶的延伸.
李仁傑表示,當初推出能效融資產品,是基於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國家推進節能減排事業的大背景,該行提出「寓義於利」的社會責任實踐方式,探索以商業模式創新履行社會責任,把履行社會責任融入銀行對外提供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之中,以實現銀行商業利益與社會環境效益的和諧發展.應注意到,上述系列步驟的關鍵,是將綠色金融上升至戰略考量和構建立體式管理格局.
據介紹,早在2007年7月,該行便成立了由董事長高建平任組長的社會責任工作領導小組,彼時「研究擬定銀行社會責任戰略和政策,監督、檢查和評估銀行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就被寫入《董事會執行委員會工作規則》,確認將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金融作為銀行核心理念與價值導向.
而該行在綠色金融服務上的制度支撐、業務流程改造和資源配置體系,則確保了相應業務的執行力與良性發展.事實上,興業銀行已從綠色金融實踐者變為積極倡導者.該行已成為國際國內的知名綠色金融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國際上,2011年應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CDMF)邀請,興業銀行參加南非德班氣候變化大會,並作為銀行業唯一代表在中國角邊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在國內,該行積極參與了中國銀監會綠色信貸關鍵指標體系的編制,聯合國家發改委、國家環保總局和銀監會等部委舉辦「節能中國高層論壇暨綠色信貸創新研討會」,並與銀監會共辦「節能減排授信業務培訓班」.
❼ 什麼樣的法律論文題目好寫
個人覺得以一個具體的法律糾紛案件類分析,從而引發什麼思考挺好寫的,這類的範文也多,看看專業的(法學)書,先把論文框架解決再慢慢細化論文。
❽ 法律本科論文範文
我國現行審判監督程序存在審判監督權與生效裁判既判力的沖突、與當事人訴權的矛盾等問題。民事訴訟法對審監程序作出了修改,但仍存在不完善之處。 鑒於此,全國人大在2007年10月就民訴法的部分法條進行了修改,其中關於審判監督程序的改革尤引人注目。本次修法針對審判監督程序主要作出了五個方面的修改。一是申請再審案件上提一級審理。二是申請再審案件有了三個月的審理期限。三是對申請再審案件的審理方式亦作了明確。四是申請再審期限有限放寬。五是明確了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十三項具體事由。以上修改內容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立法過於原則、再審啟動隨意、復查效率過低等問題,申請再審案件及再審案件的審理進入規范化軌道。但是,修改後的民訴法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一、我國現有審判監督程序的弊端
(一)再審案件收案激增將沖擊再審程序固有性質
(二)再審事由的規定不盡可行
(三)對案外人合法權益的救濟途徑缺失
(四)「有限再審」原則未予確立
二、建立公正、高效、權威並重的審判監督程序價值取向
審判監督程序是民事訴訟框架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對這一制度進行改革,必將引起我國民事訴訟體制的重大調整,甚至會影響到我國民事訴訟體制改革的成敗。因此,在對其進行改革前,必須進行充分論證,設想並討論每一種方案的優勢和缺點,在對我國國情通透掌握的情況下,確定一種效益最高、負面影響最小的改革方案。本文希望通過建立「再審之訴,合理限制其他審判監督權力」的審判監督程序,使我國訴訟體制能與目前社會形勢相互協調、良性循環,真正起到統一司法、發展法律、個案公正以及衡平各主體利益的作用,司法的公權力與當事人的私權利才能得到有效的監督和救濟,最終實現定紛止爭、服判息訴,構建和諧社會的終極目標。
中國刑法的進步與缺陷這個從大的范圍說的話,中國刑法正在日趨走向成熟化,法典化;我談下我對刑法中有關條款的理解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我認為在這條規定中「法定程序鑒定確定」這幾個字含義模糊,彈性較大。 即我們到底是通過什麼途徑,方法和機構來確定一個人是否是精神病人。而且由於此條規定直接影響到犯罪嫌疑人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直接挑戰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性,應當引起法律界的重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也有類似的規定: 尚未完全尚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但問題又來了, 法官如何甄別嫌疑犯在犯罪時是尚未完全尚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能力? 總之,法律是講究證據的, 而判斷一個人精神病的有無或程度的輕重,在目前的技術上來講是很難做到的, 因此,中國的法律工作者應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