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實施滿月。在「破剛兌」「凈值化管理」等要求下,銀行「保本」理財發行量、收益率均呈明顯下降趨勢,向凈值化轉型效果還未充分顯現。
業內人士表示,凈值化轉型仍存在資產估值、投資者教育等諸多障礙待突破。當前,一些銀行已開始在產品方面作出嘗試性准備,但市場仍在等待理財產品監管細則落地,作為資管新規配套細則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將適時發布。
銀行理財市場的變與不變
資管新規中部分條款對銀行理財業務影響巨大。4月以來銀行理財產品從發行數量、平均期限和預期收益率等方面均出現明顯變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銀行理財產品行業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自3月開始驟降,4月環比減少20.42%至10846款。進入5月後,產品發行數量持續走低,上周(5月18日-5月24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938款,較5月11日-5月17日一周減少317款。
資管新規下保本理財將逐漸淡出市場,目前保本理財呈現明顯下降趨勢。4月保本理財發行量佔比為33.15%,與之前相比差別不大,但5月以來保本理財發行量有所收縮,佔比持續下滑。某城商行客戶經理表示:「我們會向客戶強調整改期截至2020年底,在此期間保本理財仍會繼續發售,但在銷售過程中不再承諾保本保收益。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按照約定收益給予客戶。但與去年相比,預期收益率下降得明顯,產品並不是特別好賣。
2017-2018年4月中國銀行理財發行數量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購買理財的渠道也逐漸由線下向線上轉移。手機銀行和網銀正成為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的主要渠道,佔比達到62.46%。在和銀行業內人士的訪談中也了解到,目前各家商業銀行都在加大以手機銀行為代表的移動金融資源的投入。
㈡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現狀分析下吧
可以去普益財富找相關報告!
㈢ 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和特徵有哪些
銀行的理財產品品種很多,理財產品的時間不同,有幾十天、幾個月、半年、一年期的,風險等級也不同有高有低的收益穩健型的,資金的起步門檻有5萬起步的,30萬50萬100萬起步的,起步資金和理財時間不同收益也有差異,購買時要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㈣ 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發展現狀
2008 年以來,我國盡管面臨國內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境內外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動盪不安的局面,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仍然創下歷史新高。銀行理財產品的樣式種類、發行款數與資金規模都在急劇膨脹。2008 年各主要商業銀行累計發售7799 期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約合人民幣為23055 億元。同期保險理財產品、信託理財產品、公募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新募集資金分別約為6243 億元、5637 億元、1827 億元和226 億元。無疑,銀行理財產品已穩居理財市場的第一位,規模超過其他類別理財產品的總和,成為推動國內理財市場發展的主要力量。
2009 年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發行數量累計為7850 款。進入2010 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快速增長的步伐未有減慢跡象,截至9 月29 日,共有102 家商業銀行發行了8051 款銀行理財產品,超越2009 年的全年發行數量。中國理財市場目前還是個新興市場,以前都是照搬別人的模式,國內銀行只獲取微薄的代銷費用,真正管理產品的是研發該產品的國外銀行,巨額利潤也被他們獲取。然而,金融危機使國外銀行產品的設計和運作能力受到質疑。因此金融危機之後,國內銀行逐漸開始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和管理團隊,對產品進行自主研發、自主投資和自主管理,自主研發產品將成為今後理財市場的主流。面對來自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銀行在理財產品業務創新方面將不得不越來越謹慎。
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財的需求已經被釋放出來。中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前景十分看好,未來十年間,將會以超過中國GDP 的增長速度而高速發展。近年來,在我國金融領域理財業務發展迅速,理財機構類型多樣,產品種類繁多,投資渠道逐步擴大,市場規模增長迅速,機構合作日趨緊密。綜合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有如下特點:
1. 理財機構類型多樣。我國開展理財業務的既有銀行業金融機構,也有證券、保險業金融機構。具體包括: 商業銀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此外,還有部分帶有投資咨詢、投資顧問、財務管理性質的企業、理財中心、理財工作室和個人也涉足理財業務,我國理財機構類型多種多樣。
2. 理財產品種類繁多。2004 年開始,我國各家金融機構陸續推出自己的理財產品,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信託公司作為專業化的信託業務經營機構,開展面向特定客戶的單一資金信託計劃和面向非特定投資者的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證券公司從1995 年開始從事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包括面向特定客戶的定向資產管理、面向非特定投資者的集合資產管理和針對特定資產的專項資產管理三類。2005 年年初我國出現了首個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2005 年年底,銀監會允許獲得衍生品業務許可證的銀行發行股票類掛鉤產品和商品掛鉤產品,為中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的大發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銀行理財產品從此得到較快發展,權益掛鉤、項目融資、新股申購、QDII 等類別的新產品不斷涌現,我國理財產品種類繁多。
3. 監管制度,內控制度不完善。我國現在跨行業、跨市場的理財產品日益豐富,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也已形成了票據、債券、股票、基金、期貨、黃金等比較完整的產品系列,同時還出現了債券買斷式回購、債券遠期交易、利率互換、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掉期交易、權證等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由於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部分理財產品收益明顯下降,風險程度上升。理財產品售後糾紛一再發生。我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的監管制度和內控制度還有待完善。
4. 缺乏高素質理財業務人員。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涉及股票、基金、保險、國債、信託、外匯等多個領域,因此,對個人理財業務從業人員資格一般都有具體要求,已明確從業人員的資質條件、職業操守、相關限制及違法責任。保證相關理財人員具備必要的知識、行業經驗和管理能力,充分了解所從事業務的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章,理解所推介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遵守職業道德。我國商業銀行目前還缺少這樣的理財業務人才。
5. 投資者的風險意識低。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也不例外。在投資過程中,如果願意承受的風險越大,那麼投資的潛在收益率也就高。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是成正比例的。而很多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是沒有風險的,或者認為風險是很低的,只看到理財產品的收益,而往往忽視風險的存在,風險意識較低。由於每一個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銀行理財從業人員一般都要通過風險測試以及根據客戶的年齡與資產狀況進行判斷。
㈤ 銀行理財產品的特點
安全性低於銀行定期存款,高於信託,基金,股票
收益性高於銀行定期存款,低於信託,基金,股票
㈥ 論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銀行的理財產品肯定是未來的趨勢,國內現在金融衍生產品發展的很快
樓主是想從事這行嗎
㈦ 銀行理財產品發展趨勢怎麼樣
理財產品是一種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是商業銀行研究分析了潛在目標客戶群,並在此基礎上,針對特定的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的。銀行只是經過客戶授權後,滿足管理資金的需求,而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承擔,或者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一、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現狀
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的迅速發展要追溯到2004年8月,那時候國家出台了相關政策,中國的股市也逐漸回暖,因此為理財業務開拓了比較好的市場環境。隨後的幾年中,理財產品的成長猶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全國90多家商業銀行不同程度上都開發出本行的理財產品,產品的種類的領域也是各有差異,這些都給客戶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客戶在基本存款穩定的情況下,不妨把一部分閑散資金投入理財,進行資金的最優化利用。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呈現出如下特點:
理財的機構多種多樣,商業銀行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和私企銀行,以中農工建交五大行為領導的國有商業銀行擁有較多的理財產品,在全國各地的分行也是佔到了所有銀行的76%,但是能夠進行理財業務辦理的並不只有銀行類金融機構,還有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以及一些涉及投資咨詢,投資理財項目的個體或者集體企業,都在搶奪理財產品這塊大蛋糕。
鄉鎮商業銀行興起迅速,伴隨著的理財業務也如火如荼,居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教育程度也改善地越來越好,人們開始關注理財,因為資金在賬戶里放著,活期存款或者短期定期存款的利率非常低,相比較之下,理財產品的眾多優勢被大家認可,人們願意將錢交給信託機構,用他們專業的知識去理財,同時人們也加強自身的學習,以便能夠在眾多銀行理財產品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上市公司委託理財的交易量顯著增長,上市公司的流動資金非常大,如果將理財和股指期貨、可轉換債券、黃金白銀價格、匯率結合起來,就能夠為自身創造更多利益,信託機構的發展也離不開上市公司,優秀的理財方案如果得到公司董事會的認可,那麼就可以實現雙贏的局面。
二、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雖說理財產品的發展前景非常不錯,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暴露出了不少問題,主要有:
理財產品的種類雖然很多,但是缺乏差異化,客戶去每家銀行打聽,除了收益率的略微差異,其他的幾乎大同小異,沒有新穎的產品,就沒有理財的市場,客戶對銀行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銀行也需要創新自身的業務,才能增強競爭力。
監管制度和內部控制體系的不完善。理財產品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這就要求監管機構嚴格地進行監管,現實中反映出的不少案例說明現階段有很多地方是監管機構力所不能及的,加之銀行的內部控制體系存在漏洞,理財產品的推廣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
缺乏專業的理財師和分析員,因為能夠開展理財業務的機構眾多,這就對理財師和分析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對於銀行、債券、股票、基金、黃金、外匯等的專業知識,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管理能力,還要對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內部最新政策及時跟進,對於其他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要經常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並和本行的業務進行對比,使得開發的理財產品更能夠受到客戶的青睞。
投資者的風險意識較低。理財產品如果是非保證收益的,獲得利潤的空間會很大,但是大多數的投資者是風險厭惡者,不想承擔風險,或者在面臨風險時,沒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應對自如,風險防範的意識相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