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平台 > 穩健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受青睞

穩健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受青睞

發布時間:2021-09-16 15:34:01

⑴ 有沒有表現比較好的券商理財產

從平均水平來看,各類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收益率都較好,但仍有6隻產品凈值下跌,收益為負。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中,FOF、股票型、混合型表現相當,債券型產品跑贏全債指數,但是無論哪種類型的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都不如公募基金。以10月來各類型產品的收益率來看,招商證券、華泰證券、東方證券的產品表現較好,收益率排在前列的產品相對較多,尤其是華泰證券,旗下有4隻產品位列各自所屬類別前列,表現搶眼。

⑵ 券商集合理財計劃 屬於開放式基金嗎

不屬於。
券商集合理財也稱為集合資產管理業務。
指的是由證券公司發行的集合客戶的資產,由專業的券商進行管理的一種理財產品。
通俗地講就是券商接受投資者委託,並將投資者的資金投資於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的一種理財服務,其風險和收益介於儲蓄和股票投資之間。
證券公司是這種理財產品的發起人和管理人。
作為一種與證券市場緊密相關的理財產品,「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與基金比,有所不同。首先在收益性方面,與基金相比,集合理財產品向投資者承諾了一個較高的穩定收益率。
其次在流動性方面,基金產品沒有封閉期的限制,投資者可靈活地隨時進出,集合理財產品則有所不同,在其運作過程中投資者不能在任何時間段自由買賣進出,只是到點開放、到期分紅,在開放期日中委託人可以辦理參與及退出等業務申請,隨時參與或退出。

⑶ 券商集合理財的限定性的

所謂限定性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主要是考慮到投資風險的因素,其對投資品種的比例限制較多,一般來說,類似產品將其投資對象限定在現金、貨幣市場基金、國債和企業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而投資於權益類證券和股票的比例不超過20%,收益能力不是很高,但風險相對偏低很多,比較適合於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選用。限定型產品則包括了債券型和貨幣市場型兩種。

⑷ 券商集合理財與信託產品和定向理財產品分別優劣勢

券商集合理財業務也被稱為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顧名思義是集合客戶的資產,由專業的投資者(券商)進行管理。它是證券公司針對高端客戶開發的理財服務創新產品。券商集合理財產品還有一個獨特的賣點,就是券商可以以自有資金部分參與。這部分資金可以彌補投資者損失及調動券商的積極性。如果產品虧損了,投資者還能獲得券商以自有資金部分作出的補償,有一定的「防護墊」作用。而且,產品的投資運作結果也關乎券商自有資金的安全與收益.
在被暫停了近3年的券商個人定向理財重新開閘後,基金專戶理財也於日前正式放行,並且已有9家基金管理公司順利搭上「頭班車」。在2008年的理財盛宴中,「燕鮑翅」級別的定向理財逐步走入投資者視野,那麼各大券商和基金公司又將怎樣向眾「饕客」們展示這道「理財尊品」呢?

門檻標准爭論不一

根據已經下發到各基金公司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導意見》指出,基金專戶理財的門檻為5000萬元,通過專戶理財,基金公司可以為大型機構、企業和個人投資者提供「一對一」的量體裁衣式理財服務,滿足各類投資人的不同理財需求。而證券會1月28日晚間發布的《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暫行)》(徵求意見稿)中卻沒有明確規定券商個人定向理財的門檻,這也使得該門檻成為業界普遍爭論的焦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各證券公司對券商個人定向理財的門檻依然爭論不一。一些中小型規模的證券公司認為,由於針對的客戶群體是個人,那麼業務門檻就應該相對比機構客戶低,100萬元可能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起點。但一些大型券商卻希望門檻能高於800萬元之上。執掌過機構定向理財業務的國泰君安資產管理總部董事總經理汪建告訴記者,「希望門檻提高,也是希望參與此項業務的客戶有更高的承受能力。同時,由於定向理財是一對一式的定向服務,在券商投資經理數量有限的情況下,為了能更好地面對每一個客戶,提高業務門檻也合情合理。」

同打「個性化服務」牌

無論是券商個人定向理財,還是基金專戶理財,都將理財服務著眼於「個性化」之上。工銀瑞信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郭特華表示,「基金專戶理財業務的推出,有利於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有利於優化客戶結構和資產結構,促進基金管理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而此前也大打「個性化」服務牌的券商個人定向理財,又將如何應對這一新出爐的競爭對手呢?

券商理財更廣泛靈活

汪建告訴記者,對於專戶理財這一業務,基金公司的確有著更為成熟的經驗。而由於受利益導向,5000萬元為門檻的專戶理財勢必將由一家基金公司最優秀的投資經理來執掌。但對於券商們來說,從事定向理財業務仍有著其獨有的優勢。

首先,從客戶群體來說,基金專戶理財的門檻要明顯高於券商個人定向理財。基金專戶理財只能接受5000萬元以上資產投入的客戶,而券商個人定向理財的門檻可能為800萬元,甚至低至100萬元,其客戶群體更加廣泛。

其次,在營銷模式上,基金公司的直銷團隊較少,大多數通過銀行櫃面渠道,這類營銷對象大多為散戶,直接接觸機構大客戶的機會較少。但證券公司與之不同的是,旗下的各大營業部的每一個員工都可以成為其營銷人員,而大型券商更可以利用廣泛的營業部資源。

第三,由於此前集合理財客戶基本為10萬元以上的機構客戶,因此在掌握大客戶資源上,券商也有著更大的優勢。

第四,在產品設計上,券商個人定向理財產品可以涉及類似指數期貨等金融衍生品,而這一范圍卻是基金專戶理財中尚未規定的。因此,券商個人定向理財相比基金專戶理財,可以更廣泛、配置更靈活。

上面我也是找的,希望對你用用途,個人認為目前投資市場很不理想,目前來看還是暫時迴避為好。

⑸ 券商集合理財產品風險大嗎

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安全性一般要優於基金,因為集合理財可以「隱性保本」券商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一般在合同中規定收益分配比例和虧損承擔責任,而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合同,一般情況下虧損是由投資者全部承擔,而券商可以以自有資產購買一定比例本公司開發的集合產品,並可在有關協議中約定,當投資出現虧損時,證券公司投入的資金將優先用來彌補該公司其他購買人的損失。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新年快樂。

⑹ 券商集合理財和公募基金有何區別

券商集合理財計劃其實質是一種「准基金類」產品,由於其高准入門檻,管理費與計劃績效相掛鉤,被戲稱為陽光下的「私募基金」都是專家理財,都以權益類和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要投資目標。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與基金產品各自的優點:
券商理財收費更靈活 開放式股票基金的管理費一般為1.5%,還有五花八門的申購費、退出費等。券商理財產品在收費方面則比較靈活。
如正在發行的中信理財2號,不收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只收1.5%管理費和0.15%的託管費,略高於貨幣市場基金(0.33%的管理費,0.25%的銷售費,0.10%的託管費)的費用。而招商「基金寶」的管理費僅有0.6%。 此外,券商還可以與投資人約定其他收費方式。如以市場指數為基準,投資收益超出多少之上,再收取管理費或約定按投資業績計提管理費等。如「東方紅1號」就不收管理費,而是從業績中提成。通過這些靈活的設計,使投資者支付的費用更為合理,整體而言,較開放式基金還低一些。 券商理財大都有保底 券商集合理財因有自有資金參與,大多帶有保底收益性質。大多數券商都用自有資金參與集合理財產品。 如光大證券陽光1號和東方證券東方紅1號,自有資金參與比重均為10%;長江證券超越理財1號與招商基金寶的參與比重則為5%,最高不超過1億。由於自有資金參與,券商將與投資者共擔風險。如果出現虧損,也是先虧損券商。但大多股票基金不具有這樣的保底功能。 券商理財門檻高 不過,與基金相比,券商集合理財也有一些不足。
首先,券商集合理財參與門檻相對較高,限定性產品最低為人民幣5萬元,非限定性產品最低10萬元。開放式基金的申購起點一般都為1000元。投資基金可以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適合中長線持續投資,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存續期一般都為2年~3年。 開放式基金流動性好 更重要的是,開放式基金的流動性好,申購贖回的周期一般為2天~3天,隨時可以變現。券商集合理財產品首先要經歷一個短則1個月,長則1年的封閉期。 即使在開放期,非限定性產品的開放日也比較有限,一般為3個工作日~5個工作日。限定性產品由於流動性好,在開放日內大多可以每天開放。但贖回的時候,「要求提交書面申請」、「資金7個工作日到賬」等種種限制,也讓流動性打了折扣。 不過,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在很多方面還是與基金有相似之處,產品信息披露、產品規模、銷售渠道等方面都較接近。
綜合來看,券商集合理財的盈利能力已經得到一定的檢驗,非限定性產品收益率超過股票基金、限定性產品收益率超過貨幣基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為,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投資范圍相對較為靈活,規模小,受到業績排名、跟風資金的干擾相對較少。但是流動性不好、門檻高的特點,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更適合有5萬元~10萬元以上閑置資金的投資者,追求長期穩定收益的投資者。
私募基金,又可以稱為向特定對象募集的基金,與公募基金相比,兩者首先不同在於募集方式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公開,而私募基金籌集資金是通過非公開方式,不允許利用任何傳播媒體做廣告,
其次,募集對象不同,公募基金面向不確定的廣大公眾,而私募基金籌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
第三,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而私募基金的要求則低得多。

⑺ 券商集合理財的主要分類

招商銀行有代銷券商集合理財,請打開網頁鏈接查看熱銷的集合理財。

⑻ 求最新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收益率排行

根據財匯金融分析平台數據顯示,在混合型集合理財中,興業證券[17.02 0.53% 股吧]的「玉麒麟1號」以全年6.2%的總回報列首位;第一創業證券的「創金價值成長」排在其後,回報率2.92%;東北證券[20.98 0.58% 股吧]的「融通一期」列第三位,回報率1.94%。而浙商證券的2隻產品則排到了上半年的業績排名倒數,金惠2號半年回報-23.25%、金惠1號半年回報-17.11%,分別位列倒數第一和第三;倒數第二位由東吳證券的「財富1號」摘取,半年回報-17.92%。

在固定收益類產品中,國泰君安的「君享穩健」摘得了半年總冠軍,期間回報5.01%。興業證券金麒麟1號以1.84%的半年回報位列第二,安信證券的理財1號上半年回報為1.8%,列老三。該類產品中的墊底者是國元證券[11.41 0.09% 股吧]的「黃山2號」,上半年回報率-12.31%;浙商證券的匯金1號倒數第二。

而實際上,在大盤今年6月20日反彈前,所有的集合理財產品中,排名第一位的還是國泰君安的「君享穩健」,半年回報4.87%。而「玉麒麟1號」只有2.8%,可以說,憑借上半年最後兩周大盤的強勢反彈,「玉麒麟1號」的半年回報率就猛增到6.2%,一舉超越了固定收益類的「君享穩健」,成為2011年上半年的業績冠軍。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業績墊底的「浙商系」,曾憑借大量配置中小盤股且保持高倉位,在去年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金惠1號」在2010年以29.81%的年度回報成為當年的業績冠軍。但今年中小盤股的集體洗盤,「浙商系」就從天堂掉到了地獄。顯然,「浙商系」的操盤風格一如既往。

同樣隕落的還有「國信系」。

財匯數據顯示,2009年,國信證券所有集合理財產品的業績都位居同行業同類產品的第一。今年,國信旗下目前有9隻產品處於存續期,今年來全部虧損,平均跌幅8.86%。

今年上半年,共發行了52隻集合理財產品,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三成。目前223隻成立未到期產品合計規模1606.734億份。東方證券管理16隻,產品數量最多;中信證券[13.29 0.23% 股吧]管理的資產凈值169億元,規模最大。不過,規模的迅速擴張並未帶來亮麗的業績。截至6月30日,成立超過半年的171隻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整體平均虧損4.82%。

⑼ 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和銀行理財有什麼區別

券商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和監管的、由證券公司擔任發起人和管理人的、銀行擔任託管人的、具有私募性質的一種理財產品。它分為限定性和非限定性兩大類,其中限定性是指集合計劃資產投資於股票、權證等權益性資產的比例不超過20%,而非限定性則沒有以上限制。
招商銀行受託理財〔以下簡稱受託理財〕業務是招商銀行接受客戶的委託,向客戶提供的一種投資理財服務。客戶的理財資產由招商銀行或與招商銀行合作的其他金融機構進行投資運作,客戶享有投資收益並相應的承擔投資風險。

⑽ 自主理財產品與一對一(一對多)、券商集合理財計劃、信託集合資金計劃、保險理財產品的優劣勢各是什麼

一對一產品:是針對個人客戶本身提供的理財方案產品,因此適用性較強;
一對多是針對一部分客戶進行的整體理財產品設計,符合這部分客戶的特點,但適用性比一對一要差些,但強於其他集合計劃
券商、信託和保險的理財產品是券商、信託和保險的投資經理募集資金後進行投資的項目,主要看投資經歷的水平。

閱讀全文

與穩健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受青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