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平台 > 保險產品變身銀行理財

保險產品變身銀行理財

發布時間:2021-09-14 12:03:25

⑴ 工商銀行裡面的存錢變成保險單是什麼意思

解釋如下:

瀘州市工商部門提醒:市民存款要謹慎,其他業務辦理最好當面問清,保險產品與銀行定期存款及其他理財產品不同,雖具有一定的投資功能,但仍屬於保險產品。

消費者購買理財產品時,要認真閱讀合同,看清楚合同最後的落款是銀行還是保險公司,這是判斷辦理的是銀行業務還是保險業務最直接的依據。

洛陽市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表示說,要謹慎分辨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產品與保險理財產品,防止銷售人員「偷梁換柱」。消費者若遇到此種情況,可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向工商、行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訴,進行維權。

四川律師事務所律師表示,銀行與儲戶簽業務訂合同時,工作人員應對儲戶做出詳細解釋,不應製造讓儲戶誤解的假象。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如果合同是因誤解簽訂的,當事人在一年以內可以提出撤銷合同。若時效已過一年,則維權會變得比較困難。

(1)保險產品變身銀行理財擴展閱讀:

家住渤海七路附近的齊女士遇到了一件蹊蹺事,本想把一年前的存款連本帶息取出,不料到銀行取錢時卻被告知自己的存單變身成了一張保單,

據了解,為齊女士辦理此保單的商女士為上述保險公司人員,由於調離原崗位,記者並沒有聯繫到商女士,因此辦理此單業務的一些細節無從考證。7月12日上午,記者到了該銀行儲蓄所,銀行工作人員與保險公司協商後,答應齊女士在退保單上簽字,3-5個工作日將2萬元的本金全部退還。

⑵ 銀行和保險公司合作的理財產品 是騙人嗎

其實這不是什麼理財產品,就是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這是銀行和保險合作的銀保業務,就是保險公司利用銀行網點來推銷保險,保險公司則給與銀行相應的返佣作為酬謝。理論上說,銀行在這個業務中就是個中介。而保險公司有義務如實向客戶介紹自己的產品。所以從理論上說,銀保產品不應該是騙人的,銀保在國外做的歷史已經很長,也很成熟了。

但現實中,中國的銀保業務總體比較混亂,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部分無良保險業務人員和銀行從業人員,利用中國老百姓對銀行固有的信任橫加欺詐。為此,天津市的郵儲銀行曾經受到銀監會和保監會的重罰。

當然也不是說銀保產品絕對不能買,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建議你千萬不要只聽介紹,尤其不能聽信口頭介紹,也不要只看宣傳材料,那些東西都沒有法律效力的!如果要買,一定先要份保險合同自己仔細研究!看懂想清楚了再買!

⑶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

首先了解一下什麼叫理財產品,就是正規金融機構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產品。

銀行理財和保險公司理財均屬於合規金融機構根據監管要求發行的理財產品,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

其實理財產品是否有「風險」,主要看產品所投資資產的風險,如果投資的是低風險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等,那麼產品風險都比較低,產品收益也相差不大。

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由銀行發行的存款產品和保險公司發行的養老保障理財產品,如「眾邦多邦利」銀行存款產品(享受存款保險保障,即50萬以內100%本息賠付),靠檔計息,最高支取收益率5.0%,轉入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支取當日實時到賬,支持隨時支取,無限額限制。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⑷ 保險公司理財產品與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保險公司理財產品與銀行理財產品的區別如下:

1、服務對象不同

保險公司理財產品主要適用於個人和家庭的日常消費支付與轉賬。客戶可以通過個人網上銀行服務,完成實時查詢、轉賬、網上支付和匯款功能。個人網上銀行服務的出現,標志著銀行的業務觸角直接伸展到個人客戶的家庭PC桌面上.方便使用,真正體現了家庭銀行的風采。

銀行理財產品主要針對企業與政府部門等企事業客戶。企事業組織可以通過企業網上銀行服務實時了解企業財務運作情況,及時在組織內部調配資金,輕松處理大批量的網上支付和工資發放業務,並可處理信用證相關業務。

2、處理方法不同

保險公司理財產品應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每月終了,企業應將成本費用和稅金類科目的月末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借方,將收入類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貸方。

然後再計算「本年利潤」科目的本期借貸方發生額之差。貸方余額則為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即稅前會計利潤,借方余額則為企業發生的虧損總額。

而銀行理財產品認為,所得稅會計的首要目的應是確認並計量由於會計和稅法差異給企業未來經濟利益流入或流出帶來的影響,將所得稅核算影響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放在首位。而收益表債務法從收入費用觀出發,認為首先應考慮交易或事項相關的收入和費用的直接確認,

從收入和費用的直接配比來計量企業的收益。

3、包括的范圍不同

保險公司理財產品包括:行政管理和技術人員,材料采購、保管和駕駛各種機械、車輛的人員,材料到達工地倉庫前的搬運裝卸工人,專職工會人員、醫務人員以及其他由施工管理費或營業外支出開支的人員的工資。

而銀行理財產品包含: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計、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4、計算方法不同

保險公司理財產品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

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轉移凈收入 計算公式為:轉移凈收入=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出

而銀行理財產品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理財保險

網路-銀行理財產品

⑸ 銀行理財與保險理財有什麼區別

保險理財和銀行理財的區別: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理財保險,是集保險保障及投資功能於一身的新型保險產品,屬人壽保險的新險種。經營投資類保險的保險公司充分利用其規模投資優勢及投資專家為保戶爭取最大的投資利益。
目前在我國開展的理財保險險種主要有分紅保險、投資連結保險和萬能保險。通過保險進行理財,是指通過購買保險對資金進行合理安排和規劃,防範和避免因疾病或災難而帶來的財務困難,同時可以使資產獲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⑹ 銀行理財保險是怎麼回事 本來存定期的 後來變成保險什麼的了。

銀行理財保險本來存定期變成保險主要有以下原因:

正規保險公司的產品都是可靠的,不過建議看好合同條款是否適合自己。買理財這些保險公司全國排名領先→《中國保險公司排行榜!買保險選哪個公司好?》

1、經營現狀導致銷售誤導

從保險公司經營的角度來看,保險公司業務人員業績壓力大、保險公司的激勵傭金高是造成誤導的主要原因。目前保險公司的銷售渠道有很多,其中銀行渠道就是佔大頭的一個平台。所以在銀行里幫著分流客戶、穿銀行工作服的工作人員,很可能是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但實際上雖然他們在保險公司工作,但是他們對保險的了解確實很淺,保險公司只是簡單培訓一下,他們就可以進行銷售了,有些人甚至連保險條款都不懂。

2、客戶理財知識的相對匱乏

從普通的投資者而言,很多人都缺乏專業的理財知識,他們很容易就聽信了銷售人員的一面之詞,而且很多人都不會去認真的了解和閱讀保險合同,就算讀了合同,也會發現很多晦澀的表述難以理解,所以很容易就把條款忽略掉。

不管是投保保險產品還是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看清楚相關的合同條文和介紹,閱讀清楚注意事項,對於模糊不清的問題要刨根問底。千萬不在自己還沒有搞清楚之前,就糊里糊塗的簽字確認。如果要購買理財保險建議先咨詢薄荷保,薄荷保利用自身優勢在中國消費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中更大的顯現出來,使得保險營銷人員能夠擁有一流的服務能力,使得每個家庭都能做出高效的保險投資決策和享受到貼身的智能保險咨詢服務。

⑺ 今天去銀行存款,被忽悠買成保險理財產品了,明天想退可以退不

只要是人壽保險就可以退保的,人壽保險產品有十天猶豫期,在猶豫期內,客戶可免費全額退保。

閱讀全文

與保險產品變身銀行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