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近理財平台暴雷的怎麼那麼多
因為監管政策的收緊,導致問題平台遭到淘汰,這也從而導致投資者對P2P行業信心丟失,牽連到了合規平台的運營,惡性循環,這就導致爆雷的平台越來越多了。希望題主能夠採納一下喲,謝謝你。
Ⅱ p2p理財爆雷,平台跑路了!錢怎麼拿回來
我投p2p好幾年了,也雷過好幾個平台,基本上雷了就不要抱希望能全部拿回來,能回一部分就偷笑了。今年就雷了草根投資和金聯儲,到現在一點積極的信息都沒有。如果錢少的話,就當做生意虧了,雷多了的話,就報案,配合公安部門提交材料,然後就等吧。建議千萬不要去上帝都上訪維權,不僅浪費時間和錢,搞不好還要受苦。p2p投資有風險,最好用自己閑錢投資,這樣即使雷了,也不影響正常生活。
Ⅲ p2p理財平台突然爆雷之前有哪些徵兆
一、純詐騙型P2P平台
這種平台上線就可能跑路,在過去的經歷中,跑路最快的要屬台州的恆金貸,上午上線,下午就跑路了。注冊資金5000萬,6月27日恆金貸P2P平台開業並發布公告稱將舉行連續三天的優惠活動,但當天下午,網站就打不開了。
第二快的平台要屬是深圳的元一創投,上線運營僅1天,平台老闆就攜投資人30萬元潛逃,全國各地受害者約30人,累計損失30餘萬元,其中損失最大的約有10萬元。緊跟其後的是上線兩天就跑路的銀銀貸、龍華貸與上線3天就跑路的福翔創投等等。跑路速度之快,讓進入的投資人根本沒反應時間。這種就是典型的詐騙型平台,老闆開平台的目的就是為了圈一筆錢立即跑路。遭遇這種雷平台的投資人往往都還有一定經驗,已經投資過網貸過一段時間,由於不滿足原有的收益,因高息的誘惑,本著快進快出的思路,抱著平台沒有自己跑得快的錯念而踩雷。
這類平台共性特徵:比如我們以前見過的公司的營業執照是假的,上線時間非常短不足一個月,網址備案也是假的,借款資料是盜用其它網站的,法人或者平台負責人過於年輕僅20來歲的等等非常明顯不合常理的特徵。
防範措施:大佛建議不要去追高收益平台,也不要去投過新的平台,可以避免這類悲劇。網貸不是股市,股市打新中簽了幾乎必賺,網貸打新收益並不能增加多少,但風險確實成倍的增加,除非新上線的平台有非常雄厚的股東背景,不然的話,還是盡量少碰。
二、大額佔比借款人突然逾期,無法兌付到期資金突然爆雷
關於大額借款人這一塊的定義,並不是說它借款金額大的風險就非常高,而應該是大額借款人占所有待收本金的佔比,佔比越高的,就越容易突然爆雷。大部分平台的風險儲備金率往往在待收本金的3%左右,不少平台還不到3%,加上平台其它的一些自有資金、籌集資金的能力,當第一大借款人待還金額佔比超過總待還的10%以上時,平台突然爆雷的原因就會大的多。有擔保公司為大額借款人提供擔保的,可以根據擔保公司的自身實力,適當放大第一大借款人待還佔比。
這類平台突然爆雷的原因主要還是平台自身兜底能力有限,當到期應還的項目逾期,平台又無法兜底時,往往就會突然爆雷,打投資人一個措手不及。
這類平台共同特性:大額借款人佔比非常高,平台往往有大額借款項目,或者平台雖然沒有大額借款項目,但平台拆借款金額的手法非常明顯。而且往往平台又沒有擔保公司為借款項目提供擔保,或者是雖然有擔保公司擔保項目,但這種擔保屬於自擔自保或者關聯擔保。
防範措施:大佛建議不了解網貸的投資人,最好還是別碰大單佔比過重的平台,一定要投,就盡量挑有可靠背景、有非關聯擔保公司為借款項目提供擔保的平台,風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減小。
三、由於經偵的突然暴力進入,案然爆雷的平台
這種平台往往典型特徵就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經偵突然暴力進入,抓人查封平台。按常規的經驗一般會判斷這類平台至少在目前階段不應該出現資金鏈斷裂而爆雷的。最典型的平台就是e速貸。
這類平台共同特徵:有非常的地域性,往往就集中在某個省或者某個地區,盤點去年和今年經偵主動、高調、暴力突然進入的平台,很多人就應該發現這個規律。另外一個特徵就是這類都有不合規的地方,但這個特徵,目前幾乎所有網貸平台都有的共性特徵,因為有專業的機構做過調查,就目前來說,幾乎還沒有一家平台是完全符合新政監管要求的,大家都還處在整改期。第三個共同特徵就是這類平台往往缺少背景,不僅僅是股東背景,還有高管團隊等等背景往往同等重要。
防範措施:在未來,尤其是新政實施的過渡期後,盡量挑選盡可能合法合規的平台投資,比如有ICP證、有網址備案、有銀行存管、不合規業務佔比盡可能小的平台投資。另外就是盡量挑平台有一定股東背景、高管團隊背景的平台投資。
最後,雖然說是突然爆雷的平台,但只要用心去總結,它們往往還是有一些共性的特徵,而這些共性的特徵也就是我們常用的經驗或者規律,把握好了這些規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們投資突發性損失的機率。聽很多人推薦小財迷理財,上海的一個理財平台,挺靠譜的。
Ⅳ 最近怎麼那麼多理財平台爆雷
P2P行業正處於一個魚龍混雜、去偽存精的發展階段,還不成熟,這是任何一個行業發展都會經歷的,所以大家不要對P2P行業以偏概全,在P2P的雷雨期保持理性的態度,不要偏激,不要絕望。
近期的行業問題是長期來積累的矛盾爆發,未來會逐步緩和,優勝劣汰後的都是資質較佳的平台,合法合規的平台是受國家互聯網金融政策所鼓勵的,普惠金融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因此大家要對互聯網金融的未來有信心,對P2P的未來有信心。
另外,很多倒閉了的P2P其實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偽P2P,真實資產的P2P平台即時逾期,一段時間的調整後也會緩過來,請大家給點耐心。
最後,一定牢記投資有風險。接受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收益風險自擔的理念,為自己的投資負責。
不要重倉任何一家平台,分散投資,合理配置自己的資金。投資P2P的資金占自己總資產的比例要合理,同時投資P2P的資金也要合理的分散在多個平台上。
投資的資金一定是自己可承受的損失,不要堵上全部身家,任何時候任何平台都不值得你這么做。
Ⅳ 為什麼最近理財平台集中爆雷
都是拆東牆補西牆,滾雪球一樣,總有一天債務高的還不起了,就會產生連鎖反應。
Ⅵ P2P理財平台爆雷不斷 為什麼我依然看好這一行業
近期,P2P理財平台暴雷不斷,但是,從專業角度來講,P2P理財平台依然具有可觀的發展前景,理由如下:
1.P2P理財平台是一個合法的行業: 政府一方面以法律形式確立網貸行業的合法身份,另一方面通過小額分散、十三條紅線、銀行存管等具體措施引導整個行業走向規范化。所以說,國家法律層面對網貸行業的明確支持,為這一行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石。
2.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 多數大學生或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由於門檻和個人徵信問題,他們基本上無法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充分的金融服務。另外,中國還有5千萬的中小微企業普遍面臨融資貴融資難問題。這兩大部分的群體,正是以P2P理財平台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所要服務的海量長尾客戶群。
3. 監管利劍之下,已逐步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競爭環境: 國家運用看得見的政府之手清除互聯網金融裡面的「毒瘤」假平台,逐步凈化了整個市場環境。可以預見,監管整治後所剩下的平台,無論是巨頭,還是「小而美」的平台,都將成為監管下的「正規軍」。
4. P2P理財平台與銀行利益邊界已劃清,二者合作空間廣闊: 在《網貸管理暫行辦法》出台後,二者利益邊界已劃清,未來合作肯定會更加多樣化。
5. 網貸本質是金融,金融核心是風控,網貸平台要想活下來,並最終實現盈利,需要在不斷做大交易規模的同時,還要嚴格控制逾期和壞賬率: 而要做到這些,市場會催逼P2P理財平台不斷加強風控體系和技術團隊建設,引進高素質人才,從而不斷提升風控和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