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些保險app,比如小雨傘、大象保險,所銷售的保險產品相對多一些,如果說專業的話那就要看平台的內容了,以大象保險舉個例子,這個app從如何投保、產品分析到如何理賠等方面都有很多文章可以閱讀,也許你會用得著。
㈡ 互聯網保險公司有哪些
互聯網保險公司有眾安保險、泰康在線、安心保險、易安財險、這四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是指相對於傳統保險公司而言,這類新型的保險公司結合了互聯網的概念,主力線上銷售、投保、理賠。
說到互聯網保險公司,有的小夥伴肯定會問網上投保靠譜嗎?究竟靠不靠譜,答案在這里:網上買保險靠譜嗎?關於保險銷售渠道的選擇指南
一、互聯網保險公司的特點
1.海量、碎片化的保單替代了傳統大額出單方式。
互聯網保險的投保需求是高度依賴場景而產生的,如購買機票時,為避免延誤帶來損失,用戶會選擇「延誤險」等,而此類保險產品的特點:一是保費單位價格極低,延誤險往往只是10元起步;二是結算頻率高,出單速度快。
2.在線模式改變了傳統資金結算方式。
由於場景化創造了互聯網保險的需求,導致保單的投保和出單幾乎是連續即時完成的,保費的收取也採用了即時代收的模式。因此,對於傳統保險尤其是財產險類公司來說,隨著保費資金的入賬方式的改變,也徹底改變了代理人代收保費後定期與保險公司結算的方法,幾乎日日有進賬,長期存在的應收保費賬齡縮短,對於非代理渠道的線上業務場景,由於沒有代理資質,必須直接將保費資金轉入保險人賬戶。
3.由於業務的引流完全來自於互聯網,有資質的代理人與變相代理的界限難以區分,代理關系變得模糊。
隨著互聯網的超高速發展,場景化的需求帶來了巨大的流量,網民幾乎在任何場景都會受到互聯網產品的提升,網站只要有流量,就必然有機會帶來保費。有著良好口碑的知名網站也成了保險公司的重要合作對象,一大批各種以「保」命名的平台隨之誕生,有的甚至每年給保險人帶來的保費高達數十億元,規模相當於一個中型財產險公司。
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保險公司是比較有發展前景的,只是奶爸想提醒大家,網上投保一定要細心哦~
望採納~
資料來源:奶爸保險知識課堂
㈢ 對於互聯網保險平台來說,i雲保靠譜嗎
這個問題不難,可以給你個參考
㈣ 互聯網保險哪個最好靠譜么
互聯網保險靠譜的有安心保險、眾安保險、意時網、慧擇網、大特保。
1、安心保險
「安享一生」為持牌互聯網保險公司安心保險旗下的一爆款級癌症醫療險,保障責任主要是癌症確診費用保險金和癌症治療費用保險金。直白地說,就是投保人一旦不幸罹患癌症,安享一生將對扣除社保、公費醫療或其他途徑獲得的費用補償之後進行報銷,且全額報銷剩餘費用。
注意事項
保險有多種分類,要在同類產品中進行對比,不同類的產品沒有可比性。比如,用意外傷害保險去和重大疾病保險相比較,那是沒有意義的。而同類產品中還有細分,比如重大疾病保險,還可以分為一年期消費型,長期消費型和返還型。保險的條款非常的復雜,不過建議大家都仔細閱讀幾遍。
㈤ 我國第一家互聯網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互聯網保險是指保險公司或新型第三方保險網以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技術為工具來支持保險銷售的經營管理模式。當前持有互聯網保險牌照的保險公司有眾安保險、泰康在線、易安保險和安心保險。
互聯網保險的市場空間包括兩個部分,增量部分是保險市場的自然增長和互聯網創造的新生保險需求;存量部分是互聯網保險對傳統保險渠道的替代。足夠大的保險市場為互聯網保險提供了發展空間;此外,保險行業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有提升效率和改善用戶體驗的空間。
保費規模持續增長
我國保險行業持續快速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保費收入規模從2013年的3880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3.1萬億元,幾乎增長了10倍。從增速來看,從2011年起,保費收入的同比增速穩步上升,2016年的增速創2008年以來新高,達到27.5%。
如今互聯網保險已經成為了保險行業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份額正在不斷擴張,2015年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2223億元,比2011年增長近69倍。2016年上半年,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1431.1億元,其中,人身險半年保費與2015年全年人身險保費接近。
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機構逐年增長
截至2017年上半年,國內共有129家保險機構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傳統保險公司大多已經通過自建網站、或與第三方平台合作等模式開展了互聯網保險業務,保險公司基本已全部觸網。2016年中國保監會記錄的95億份新承保保單中,約有65%在互聯網銷售,截至2016年3月互聯網保民已經超過3.3億。
互聯網保險險種出現了明顯的轉變
在互聯網保險的險種結構方面,出現了明顯轉變的趨勢。其一是由產險向壽險的轉變,在2013年時互聯網保險中產壽險佔比為8:2,而到2016年及以後變為了2:8;其事是由標准化險種逐漸向非標准化險種轉變,曾經互聯網上銷售的產品主要是車險、意外險等類型產品,而到
2016年投違險、年金險和萬能險等非標准化險種占據了互聯網保險絕大多數的保費規模收入,2017年以來年金險和健康險佔比又在持續上升。
互聯網保費規模持續增長,近兩年車險受政策調整影響較大。互聯網保費收入高達2347億元,其中財產險和人身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403億元和1945億元,互聯網人身險佔比進一步提升至83%。整體互聯網保費同比增速僅5%,滲透率從2016年9.2%下降至7.6%,2017H1滲透率只有58%。
互聯網保險發展過程中,互聯網巨頭公司的推動作用顯而易見
2013年由阿里、騰訊以及平安共同設立的眾安保險獲得國內首個互聯網保險牌照,近年來以網路、阿里、騰訊以及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更是持續在保險領域布局,其中尤以阿里及旗下的螞蟻金服最為積極。其中阿里控股國泰產險,全資設立螞蟻韻保和保進保險,騰訊控股的微民保險於2017年11月正式獲批,網路也於今年10月正式完成對黑龍江聯保龍江保險公司的收購。京東步伐相對較慢,2015年就擬設立的互聯網財險公司至今未有實際動作,但劉強東在2017京東開年大會強調一定會做保險,並且正在申請保險牌照,同時不排除投資購買的方式。
㈥ 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分析
四家互聯網險企三虧一盈,反向定製(C2B)保險產品有望扭轉虧損局面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及公司公告信息披露,2019年上半年眾安在線、泰康在線、安心財險及易安財險四家互聯網險企僅眾安在線一家實現盈利,其餘均有不同程度虧損。
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保險經營主體應重視通過場景發掘、精準引流、價值誘導和關系深化等舉措不斷培養價值用戶,構建自身核心價值用戶群。而通過反向定製(C2B)保險產品有望扭轉虧損局面。
互聯網保費收入負增長,行業發展陷入瓶頸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公開數據顯示,互聯網保險在2012-2015年的4年間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保費收入增長近20倍,互
聯網保險滲透率於2015年達到了9.2%。然而從2016年開始,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增長陷入停滯並開始減少,滲透率連年
下滑,到了2018年滲透率僅有5%,糾其主要原因是受保險業政策影響,給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帶來了短期陣痛,但從長
遠發展來看,政策調整後的互聯網保險行業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
2012-2018年中國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及滲透率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上半年只有眾安在線年實現盈利
近日,眾安在線公告稱,根據其對未經審核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及董事會目前可得的公司資料,預期公司2019年上半年將取得未經審核歸屬於公司股東合並凈利潤,而2018年同期則取得未經審核歸屬於公司股東凈虧損約6.56億元。
眾安在線表示,公司轉虧為盈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公司追求有質量的增長,2019年上半年在實現總保費穩健增長的同時,綜合成本率進一步改善,從而承保虧損收窄;二是受益於國內A股市場的良好表現,投資收益增加。
2019年上半年,泰康在線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6.26億元,同期出現2.50億元凈虧損;安心財險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9.05億元,凈利潤虧損約1300萬元;易安財險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7.81億元,約虧損9702萬元。
互聯網保險機構出現連續虧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認為,這幾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整體規模有限,規模不太大的中小型公司通常會面臨固定成本難以有效分攤的困境,因此虧損很正常,需要隨著業務規模逐漸擴大來分攤成本,擺脫虧損的狀況。
業內人士指出,互聯網保險公司普遍成立時間較晚以及前期投入成本過高,依託於互聯網發展業務,對於技術要求較高,因此在科技方面的持續投入很多,且短期內很難轉化為收益。
C2B或成破局關鍵
「短期看,目前互聯網保險公司虧損是賠本賺吆喝,但從中小企業成長的規律看,短期虧損問題不大,但未來互聯網保險公司也需要去積極探索適用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朱俊生坦言。
據度小滿金融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國民投資理財情緒報告》顯示,在創新和科技賦能下,作為保險情緒指數子類之一的互聯網保險關注度上升勢頭明顯。互聯網保險是今年1-6月份以來唯一一個關注度逐月上升的投資理財品細分情緒指數。分析人士稱,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為保險行業帶來了增量市場,互聯網銷售渠道的不斷擴展以及低門檻、體驗式創新險種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用戶開始轉向通過線上渠道進行投保。
多位保險人士表示,互聯網保險的經營主體應該重視通過場景發掘、精準引流、價值誘導和關系深化等舉措來不斷培養價值用戶,構建自身核心價值用戶群。
國華人壽總裁付永進表示,把客戶的需求作為所有經營合作的起點,通過反向定製(C2B)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是一種以客戶為中心的高級表現形式,也是從供給側讓互聯網保險產品更加精準地觸達需求。不過,定製不是讓客戶自由發散地去定製。保險產品非常復雜,客戶並不專業,所以,既要鼓勵定製,給客戶提供定製的工具、平台,也要作合理引導。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㈦ 目前國內有哪些比較成熟的互聯網保險公司
互聯網保險在近幾年迅猛發展,網上購買保險已經是超過3.3億人的選擇,很多人也都享受到了線上購買保險的便利。所以,互聯網保險是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中國互聯網人身險最新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2019年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研究報告》)
但肯定還有不少朋友想問奶爸:這些互聯網保險公司平時都沒怎麼聽過,那它們究竟靠不靠譜呢?與傳統線下保險公司對比,它們又具有哪些優勢呢?
對於第一個問題,朋友們其實可以不用太過擔心。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保險公司,它們在設立時都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並且得到銀保監會的批准。
互聯網保險往往比傳統線下售賣的保險便宜。
我們買保險時交的保費,是由純保費和附加保費兩部分構成的,附加保費又包括了承保成本和經營成本。
而互聯網保險利用它線上進行的優勢,為大家節省了大量的承保成本和經營成本,所以保費的價格也就相應地降低了許多。
其次,在網上購買保險更加方便快捷。
選擇產品和投保時,直接在網頁上瀏覽購買即可,不用自己到處奔波。
核保時可以選擇智能核保或者人工核保,被拒絕的可能性更低。選擇智能核保的話,即使健康告知沒有通過也不會留下痕跡。
理賠時可以直接在網上申請理賠、上傳理賠資料,不用像傳統那樣去線下報案、提交資料。
不過自己在線上投保,沒有代理人幫忙的話,繁雜的保險條款看起來實在是令人頭疼。各種除外責任、健康告知條款,也要求投保人自己有一定的保險知識。
那麼怎麼辦呢?不要著急,來奶爸保的公眾號,我們有專業咨詢師提供保險配置以及條款講解服務。
最後,在網上可以瀏覽對比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
傳統在線下購買保險,大家往往是確定了保險公司,再去咨詢保險產品,這樣的話大家的選擇范圍就變小了。如果不滿意,去了解其他保險公司的產品,也十分麻煩。
而互聯網保險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家可以自由地選擇不同的保險公司,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到各款產品的價格和差異,十分的方便。
在網上購買保險還有不同的渠道可以選擇。
①傳統保險公司官網,如平安保險、太平保險的網站。
②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如眾安保險、泰康在線。它們同樣持有專業牌照,不過沒有線下的銷售網點。
③第三方專業代理平台。它的優勢在於有專業人員提供咨詢服務,為大家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產品的優劣。《網上買保險靠譜嗎?關於保險銷售渠道的選擇指南》
總的來說,互聯網保險優缺點都有,但優勢會更加明顯,因為這取決於個人,只要你了解清楚保險知識,明白自己的需求,在互聯網保險里找到合適自己的保險並不難。
望採納!
資料來源:奶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