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期的分紅型保險一般是在保底利息的基礎上再加分紅,綜合受益一般不會低於;而且多少還會有一些人身風險保障。紅利雖不確定,但是復利計息,還可以抵禦通貨膨脹;而且萬一資金緊張時,兩年以上的保單還可以抵押借款,既能緩解一時的資金周轉,還能繼續享受保險的利益和分紅。
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只是一種存款,到期收益是本金加固定利息,還要繳稅。因為提前支取方便,很難做到真正的儲蓄。何況比起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率來說,銀行存款實際是負利率。
所以我個人認為,如果有一筆暫時不用的資金的話,直接購買五年期的分紅保險還是不錯的。但是最好不要直接在銀行購買,因為最終的領取一般還是需要到保險公司,銀行只是為保險公司代賣而已。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平安金裕人生壽險產品收益率遠低於銀行定期存款收益,為何還有人購買呢為何會發行這種坑人產品呢
像平安的金裕人生、太平洋的鴻發年年都屬於沒有什麼保障的分紅險,其主要目的是讓你為幾十年以後的某個用錢的目的做准備。
如果你按照銀行定期存款也是復利計息,那麼在開始20年,其分紅+退保現金價值,還沒有銀行好,即使20年以後也不會比銀行收益高到哪裡去。
我個人認為,購買這種分紅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達到專款專用的目的,這一類險種前期要是退保損失太大,所以購買後不是實在沒有辦法,輕易不會退保,就能保障你這筆錢用到日後的某一個時候,而存銀行定期,中間取出,只損失利息,不會損失本金所以一旦中途需要用錢,可能就取出,達不到專款專用的目的。
我在我的網路空間寫了篇「什麼人適合購買分紅險」,希望你看看,能提個意見。
⑶ 買保險劃算還是存定期劃算呢
現在的銀行保險產品都比較坑人,定期利率不劃算也不靈活,建議選擇貨幣基金。
銀保產品需要長時間堅持投資,銀保產品多為1年期、3年期,而現在已有5年期、10年期的產品,這就要求把保險產品當做儲蓄來購買的消費者,在購買前一定得想清楚,這筆錢是否可以堅持這么多年不用。因為一旦中途需要用錢,就只能選擇中途退保。這樣的結果是甚至本錢都會損失,就不要說利息了。即便是熬到到期,收益也很可能比銀行定期存款還低,合同上的收益叫做預期收益率或歷史收益率,很可能是到不到這個水平的,屬於坑爹產品。購買銀保產品後,有10天的「猶豫期」,即保險合同簽訂10日內,如果後悔,可以要求退保,本金可以全部取回。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⑷ 買保險收益比存銀行好嗎
保險有很多種類,所以收益來源也都不相同。有的保險收益來自於投資,有的來自於成本差異,所以你要先清楚你感興趣的是什麼類型的保險。
同一種類型的保險在不同的公司也可能收益不同,所以還要選擇公司。
最後,保險的收益是不確定的,而銀行存款是固定的。
所以通常購買保險是為了保險所帶來的保障,而不能過分注重收益。如果你對保障不感興趣,只是看重收益。個人建議你別考慮保險,還有很多種金融產品可以選擇
⑸ 平安金彩人生兩全這種保險年收益肯定比定存年收益高嗎
不一定,保險是看保障不是看收益的。存多少存多久都會影響收益。
平安金彩人生是一款銀行代理的保險。
1.無論保障還是收益,只到70周歲就終止。
2.「本主險合同的保證利率為年利率1.75%,對應的日利率為0.004795%。保證利率之上的投資收益是不確定的。」這句是合同條款的原文,也就是說,這款保險可以保證的年收益只有1.75%。中國平安發布的萬能險結算利率一直高於保證利率,今年平均對應年利率為4.5%,本月對應年利率為4%。查詢中國平安萬能險結算利率可以通過登錄pa18.com中國平安官網,或者致電95511全國服務熱線,或者購買中國證券報、商報等等方式。
3.保單價值的計算:
所交的保費—初始費用+投資收益—保障成本—管理費—部分領取的現金價值=現在的保單價值
初始費用:所交保費的4%(詳見具體保險條款)
保障成本:大約等於保費的1/48
管理費:3元/月(年繳保費大於五萬時不收取)
4.所交的保費,只有在70歲前因意外身故或者到70周歲合同期滿才能拿回本金的105%,還要減去你所部分領取的保單價值。
以交10W保費且未部分領取保單價值的第一個月為例:100000—100000x4%+96000x0.004795%x30—100000÷48≈94054.1
5.萬能險的收益受銀行利率的影響不是很大,它的高收益來自高風險。而現在的金融環境下,投資的收益可想而知了。而各家大公司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均多次下調萬能險結算利率,平安也在今年2月再次下調。
⑹ 為什麼我買的是投資理財的保險到頭來還不如存銀行
任何保險產品,都不是銀行儲蓄,所以。。。。。
分紅保險和銀行儲蓄是兩碼事,保險公司分紅的計算和銀行利息的計算也完全不同。
銀行存款利息的計算是以本金為基礎,乘以利率。而保險公司計算分紅金額並不是以投保人的本金投入為基礎來計算的,要扣掉保險公司的開支、保險代理人的傭金等各項費用後,才用來計算分紅收益。在不同的紅利領取方式下,分紅的計算也是有差異和區別的。而且,有沒有分紅是未知的,但銀行存款利息是一定會有的。
由於保險產品的特殊性,保監會早已明確規定,在營銷過程中,不能用銀行存款來和保險作類比。
一般分紅險的紅利大部分來源於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投資收益的高低與市場環境的好壞有很大的關系,而和歷史業績並沒有直接的聯系。對此,保險銷售從業人員不能以歷史業績暗示分紅保障,同時要注意提醒消費者不要過分看重歷史業績,而且對分紅率的高低不能作任何保證。
⑺ 買保險與存定期收益比較
1.首先沒有一家銀行敢保證,從現在開始每年固定按4.14的利率給您計算利息。
2.其次沒有任何人、機構或什麼其他神靈保證,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從現在開始每年都能夠有能力存4000元錢直至20年後。
3.保險公司也不能保證投保的人不出現狀況,但能保證出現了狀況以後,使出狀況人的家人不受影響
4.如果我不在了,銀行只能給我所存的,但保險會給我想要存的。
⑻ 買保險與定期存款相比,哪個合算
這兩者不能放在一塊說明,完全是不同的產品:
存款的風險是極低,符合某類資產配置的要求,當然並不是完全沒有風險,如果銀行破產,國家規定最高限賠50萬。所以如果你要把錢存進銀行,你要考慮下銀行規格,大於50萬存款要分銀行存。活期存款是可以隨時拿出來用的,定期存款基本上確定個時間,比如三年五年到期可以拿出來用,即使提前拿出來,也只是虧損了利息;但保險交的錢你要當現金一樣提前拿出來用,這是很做不到的。
保險本來是用來對抗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損失,或個人意外死亡、傷殘、疾病的工具,如:車險,意外險,財產險.....比如像重大疾病以及每年的交通意外等,這些風險都是不可知的、突發的,也是毀滅性極強的,除了保險,好像也沒有更好的應對方案了。發生較大的意外是,即使你有存款,也可能不夠用。
所以重點還是要把兩者的功能區分開,再根據個人需要選擇,注意保險重的是保障而不是理財。
⑼ 為什麼在人壽買的理財產品收益比銀行定期利息低很多。
因為在銀行買的保險是銀行代售的保險產品,保險的利益主要是看人壽保險公司運營情況,跟銀行理財產品無直接關系。 退保的話是看利益+分紅的,但是主要看你合同是怎樣寫的。 你是到75歲才拿到本金那是你買的是終身型的保險,那保險就是有保障,資產分配,理財,避免遺產稅,還有他的風險最小化,(你買的應該是每年交錢的產品,這樣就是把你的風險最小化了,不用一次性拿出那麼多錢;)和利益,分紅。 那也有些保險是可以比銀行的理財產品高的,這就要看你買的是哪家的哪種理財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