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銀行理財現在不保本了嗎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
可以關注一下「銀行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當然「存款」並不是說直接就去銀行存活期、或定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或者大額存單,收益率都能在4%-5%左右。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例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❷ 為什麼銀行沒有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
以為理財本來就是有風險的事情,萬一賠了難道銀行賠給你?所以銀監會已經不允許發布保底理財產品。
❸ 銀行理財不再保本保息,我們該如何投資理財
確實,當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發布以後,未來的理財產品都不再保本,自然也包括銀行理財。
至於我們應當如何理財,大家就需要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產品,比如從流動性、收益性、安全性和起投金額等眾多方面進行選擇。
1.流動性
比如貨幣基金,它就是流動性很強的一類開放式基金,投資標的主要是債券、央行回購、票據這種風險極低短期金融品種。具有高流動性、低風險、穩定收益的特點。大家可以隨時申購、贖回,具備非常好的便利性,較為適合對資金流動性有需求的個人購買。
而類似國債就不同了,因為國債的投資期限是固定的,不能提前支取,因此它的流動性較差。但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2. 安全性
拿結構性存款來說,因為它並不是普通存款,它的投資會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與普通存款一樣,運用在低風險、低收益的產品上,以獲得穩定收益保證產品本金相對安全;另一部分就要投資到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中,以獲得產品更多的收益。簡單來說就是收益並不固定,有損失的風險。
而現金管理類產品在如今市場較受大家歡迎,因為它屬於銀行產品,安全性能得到相應保障,這類產品受銀行存款條例保護,若出現損失,同一家銀行50萬以內,100%賠付,因此非常適合大眾投資。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起投金額,也有選擇區別,比如0.01元、1元、50元、100元、1000元、1萬元、20萬元、100萬元的起投的不同金額需求;還有收益的不同,想必大家都知道高收益對應高風險,低風險對應低收益,像股票這類高收益的產品,風險也是有目共睹的。畢竟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不足,大家只需要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即可。
❹ 為什麼銀行好多保本的理財產品都下架了呢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錢包也越來越鼓了,許多的人開始進入投資理財行業,希望能夠做到錢生錢。銀行在我們國人的心中地位一直很高,因為大部分銀行都是國家控股所以很多人認為將錢放入銀行是最安全的。近些年來銀行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推出了許多的理財項目,其中也有著不少的保本理財項目深受廣大用戶的歡迎,但是現在大家卻發現不少銀行已經將自己的保本理財項目下架了,這是為何呢?
三.這樣做有何好處
其實銀行這樣做完全是利大於弊,可以對銀行系統進行有效的整頓,讓銀行的投資行為能夠更加的理智,同時也讓銀行里的資金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給廣大投資者和銀行帶來最大的利息。同時也可以給許多盲目的投資者進行提醒,讓他們在投資時能夠把握初心,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❺ 為什麼銀行說保本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很小,出事的概率很低;但是銀行給你說的甚至是合同上寫得「保本保息」這類理財產品,要當心:因為按照全世界投資理財的通用慣例,以及銀行的監管方銀監會的規定來說:只要是投資理財,就不能承諾保本保息。
只能說:這么多年下來,我們沒虧損。
因為前些年在成都工行濱江東路支行就發生過客戶200萬理財虧損的案例。涉及到理財,當心「店大欺客」。
「保本保息」的收益比銀行定期存款高,就類似於:好處你占盡,而壞處沒有;也類似於只享受權利,而不盡義務。這種方式:大家想想可能嗎?這不違背了客觀規律了嗎?這不違背了天地間最普遍的法則了嗎
❻ 為什麼現在還有保本的銀行理財
因為保本的銀行理財是市場的必需品。很多人的理財性格都是保守型,不願意承擔風險,寧願低收益也不想有虧本的風險。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收益和風險都高的理財產品。所以保本的銀行產品是肯定會存在的。
❼ 現在銀行的理財都不保本,這是為什麼
對於銀行很多人首先的印象就是穩定,而有些銀行為了吸引更多的儲戶,都會給客戶提供較高收益的銀行理財,可是由於現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銀行理財產品也存在可能虧損的情況,在2018年就出台了新規,規定金融機構在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收益,所以到現在銀行的理財都不保本了,所以大家在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在以前很多人把理財產品認為是儲蓄存款,其實是一種錯誤的理解,現在的理財產品風險也很大,但是收益也並不明顯,這也會導致購買理財產品的人越來越少,很多市民都把自己的積蓄拿來投資房地產市場,市民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那些大機構,因為這樣更加保險和安全存在虧損的概率較低。
❽ 保本理財不是被禁止嗎為什麼銀行還有說保本理財
保本不是被禁止的,理財更不是,是保收益被禁止的,而且這個保收益也不是不可以的,是不允許高收益,只要你的保收益不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就不會被禁止.
比如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是3.25%,你不能寫合同里說,我保證你收益達到4.5%,這不行,這會沖擊銀行的正常的金融秩序(當然是這央行的說法).呵呵
你給的比銀行高,誰腦子進水了會再存銀行里呀.
但你可以給同志們一個希望,比如現在理財產品都是這樣說的,"預計年化收益4.5%,5.5%.....",這就好說了,對銀監會也有交待了,你看,我這是預期,不是承諾.
對於客戶也好說,實現了當然就吹牛說我的業績多好多好,實現不了,也好交待,你看,我是預期,經濟形勢不好,實現不了了.
所以你要明白保本是可以寫合同里的,保障本金安全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