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平台 > 太平保險開放平台

太平保險開放平台

發布時間:2021-09-10 15:23:08

Ⅰ 演說稿,5分鍾時間(600字左右) 內容:我的太平故事。(中國太平是一個保險公司,而本人現在在電銷

「以人為本,一諾千金」是太平保險在國內復業時的服務理念。「機制引才、制度用才、環境留才、培訓育才」,是我進太平保險前上的第一次企業文化啟蒙課,也是我在2001年看到《中國保險報》刊登的招聘廣告後,怦然心動想要加盟太平保險的理由。



那個時候,保險行業招聘廣告很少。因為上世紀80年代初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後,市場上只有中國人保、新疆兵團保險公司兩家主體。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增加了中國太平洋和中國平安保險兩家公司。但由於當時金融保險業沒有放開,行業員工收入待遇又不錯,因此即使到了1996年,中國人保分業經營的一段時期,在人員入司上基本上也是零增員或負增長,只有出口,沒有進口。記得在1995年中國平安保險由區域性的保險公司,轉而成為全國性的保險公司後,曾在《中國保險報》上整版刊登過兩次招聘廣告,當時在業內還曾轟動一時。
初創時期的中國太平洋和中國平安保險的關鍵崗位的人員和管理人員大都來自中國人保。我當時在中國人保甘肅分公司計劃處工作。我的領導和同事匡繼祖、畢寒松,也是在看到招聘廣告後,相繼去了上海平安和深圳平安。
盡管1996年國內新批設了新華、泰康、華安、永安四家區域性的保險公司,但總體上不影響分業經營以後的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和中國太平洋保險市場的壟斷地位。整個中國保險業的活躍程度還是不夠。但業內人員的流動則開始多了起來。中國平安保險1995年從海外開始引進人才,特別是在壽險業,對台灣的人才情有獨鍾,1999年專門推出了引進外部人才的「龍騰計劃」。由此始,中國平安保險開始走上了與國際接軌,快速發展的健康之路。2004年,中國平安保險在香港上市成功,其重要看點之一是被認為國際化、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和中西合璧的管理團隊。所以,「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對的。可口可樂的總裁曾經說:如果發生大的火災,廠房和原料被毀,但只要保留了人才,可口可樂仍然能夠迅速發展起來。



太平保險和太平人壽保險是中國保險控股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是在中國加入WTO,開放進一步加快的新形勢下,進入國內保險市場的。它1929年創立於上海,1956年到海外經營,2001年重返故里,是國內歷史上最完整、最悠久的保險公司。原來擔任中國保險控股公司的董事長楊超(已退休,退休前曾擔任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針對中國保險控股公司的實際和國內保險市場情況,決定太平保險到國內復業。而當時正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橫掃東南亞各國,各國均傷痕累累。中國保險控股公司面對當時嚴峻的經濟形勢,通過中國國內第一家上市保險公司——中保國際在香港上市,募集資金,在國家和中央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回歸國內,開始耕耘國內保險市場。經過近10年來的艱苦努力,太平保險、太平人壽保險、太平養老保險、太平資產管理公司均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太平人壽保險借銀行保險渠道,開拓了一片新市場。太平保險2013年12月保費規模突破100億元。可以說成績不菲。



2002年3月,我正式投出了我的簡歷。
在我的簡歷投出3個月後,2002年的6月,我接到了從深圳太平保險打來的電話。對方非常有禮貌的詢問我是否有時間到深圳參加一個面試。正好6月底人保總公司組織我們到香港去參加培訓,我就答應借這個機會去一下太平保險。7月的一個夜晚,我們過站深圳,在晚風習習的深南大道,我看到了太平保險的霓虹燈在閃爍。這時我心裡突然升起一陣暖意。
在香港培訓的時間是短促而豐富的。接待並組織我們進行培訓的是中國保險控股公司。中國保險控股公司是1996年國內保險進行分業經營後,從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分立出來的。因此,與中國保險控股公司培訓部的同志見面後,雙方都十分親切。培訓期間,我們參觀了中國保險控股公司,與其旗下另外一家子公司—香港民安保險公司的中高層進行了座談交流。良好的工作環境、緊張忙碌又有秩序的工作,輕松和諧的語言交流,無不緊緊的吸引著我。交流的結果使我對中國保險控股公司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也進一步增強了我加盟太平保險的決心。
從香港回到深圳後,我聯系了太平保險人力資源部,在他們的安排下,我來到了位於福田區益田路江蘇大廈17樓——太平保險有限公司的總部。當時江蘇大廈一帶並不繁華,但經過這些年的建設,到現在已經十分現代。深圳CBD,市政府、音樂廳、圖書館、深圳書城均落戶於此。
當時面試我的有:總經理室分管人力資源部的陳永新助理總經理(已經因病過世)、時任市場部的羅海平總經理(第一屆中國保險業發展改革論壇暨現代保險功能研討會策劃者、現為中華聯合財產保險控股公司副總經理)、曹曉潤助理總經理、人力資源部的孫豐收副總經理、孫虎(太平保險河北分公司副總經理)和工作人員王可。在提了幾個問題後,讓我用5分鍾的時間,就中國保險市場目前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這一課題做准備,演講時間10分鍾。我在預定的時間完成了演講,或許演講的內容也打動了在場的人,面試還是很順利的。此後,我見了陳錦魁助理總經理、姜中明助理總經理。姜中明助理總經理原來在香港工作,他的普通話不是很標准,但十分幽默。他很仔細的問了我幾個有關業務和保險法方面的問題。最後一關齊志強副總經理面試我後簽署了同意的意見。後來加盟太平保險後,我還與齊志強副總經理就第一次太平車險制度改革進行過探討。人力資源部本來還安排當時的姜宜道總經理面試我,但姜總當時在香港,聽了人力資源部的介紹後,就同意我進入太平保險。通過參加這次面試,太平保險認真、務實,對面試人員認真負責的態度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2004年的夏季,在一次聚會上,時任人力資源部孫豐收副總經理向當時總經理室李曉明助理總經理介紹我時,說我是當時進太平保險時面試最為嚴格的。
太平保險十分重視員工的培訓教育。由於中國保險控股公司的支持,從2004年起,太平保險人力資源部在總經理室李曉明助理總經理和時任人力資源部陳曉燕總經理的主持下,組織了國內一批優秀的人員到中國保險控股公司海外機構進行學習,這對太平保險國內業務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實踐了「培訓育才」的人本理念。
2005年初,有一位應聘太平保險的高級管理人員指著公司17樓的文化牆對我說:「你知道你們公司吸引我的是什麼嗎?是『誠信、奉獻、和諧、分享』這一經營理念中的『分享』,它讓我莫名的感動。」2007年,時任總經理室副總經理的羅海平,在討論《太平保險有限公司2006年—2010年發展戰略規劃》時,說到「用心經營、誠信服務」的經營理念,已經深入到了基層公司員工的骨髓中,可見公司企業文化力量的強大。



當然,太平保險的企業文化也是與時俱進,不斷進行變革和不斷豐富的。例如當時復業提出的「大利大幹、小利小干,無利不幹」的經營理念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不再提倡。
「實現自我,享受人生、共同發展、回饋社會。」是太平保險復業時最初所倡導的公司經營理念之一。每當登陸公司老OA時,躍入眼簾的便是這句話。雖然這一理念現在已不再提倡,但它對我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於至今仍不能忘卻。
據說這一經營理念頗遭非議,最主要的爭議是在「享受人生」上。大約是沒有鼓勵公司員工艱苦奮斗積極向上,而是倡導大家貪圖享樂。可能由於理解不同,因而導致的結果也就不同吧!
但對於這一經營理念,我有著我自己的看法。我對「實現自我、享受人生、共同發展、回饋社會。」的理解是:享受人生的前提是實現自我。公司在了解每個人的優點和特長後,為員工搭建實現自我的平台,規劃人生未來,並與公司共同成長、發展,為社會做出貢獻。工作的目的肯定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享受人生,則是人們更好工作的動力。
記得我在人保公司工作期間,曾在中央二台看到一檔經濟節目,大約是講在西方企業當中正逐漸流行在茶水間放置茶水、牛奶和咖啡。平時人們在工作中互相往來較少,每天在固定的休息時間里,大家可以不約而同地到茶水間,通過這種方式達到互相溝通,啟迪思維,從而更有利於工作。於是我結合當時公司的工作實際,以合理化建議的方式提交給原來工作過的公司,但是遇到了阻力。最大的阻力則是有員工提出基層公司的同志在不辭辛苦的收取保費,而機關的工作人員卻喝著咖啡工作,有點貪圖享受。西方的企業文化在中國本土遭到狙擊。到太平保險工作後,當我看到公司有茶水間時,欣喜不已。茶水間擺放的電腦可以上網查詢資料,報紙可以隨意翻閱,告示牌帖著公司這兩天要進行的重大活動,一切都給人新鮮的感覺。原來所提的建議在這里卻輕而易舉的實現。這一切無不透露出海歸公司的活力。
還記得公司最初拍攝反映公司的企業文化記錄片。在17樓大會議室,攝影師讓水險部姜琳端著一杯飲料,讓我翻著一本雜志,然後面對深圳藍藍的天和綠綠的蓮花山取了景頭,至今想來都讓人難以忘懷!我認為如果一個公司經營到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的境界,這個公司的未來前景無疑是非常輝煌的。當然殘酷的市場競爭現實不允許企業會有如此浪漫,但我覺得一個企業應向這樣一個目標努力。
除這一經營理念外,公司琅琅上口的還有「用心經營、誠信服務」的經營理念;「誠信立司、效益興司、專業治司、合力強司」的管理理念。時任中國保險控股公司馮曉增董事長所倡導的六種精神,都在深刻的影響中國保險控股公司旗下的廣大員工。我想,這些理念之所以琅琅上口,讓人過目難忘,影響如此深遠,自然有其魅力的地方。太平保險經過80餘年以來的持續創造、發展和積淀,已經形成了比較豐富的價值觀體系,這是歷代太平保險人共同創造的巨大精神財富。2008年,根據時任太平保險董事長沈南寧同志的倡議,在羅海平副總經理的主持下,時任戰略管理部王文輝總經理吸取各方面的意見後,起草並印發了《太平保險有限公司2008年—2010年企業文化建設綱要》,這是太平保險在國內復業經營以來,第一次發布的關於企業文化建設的文件,對推進太平保險企業文化的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至今想來,中國保險和太平保險近百年來所積淀的文化底蘊,應該是吸引我加盟太平保險的重要因素。上海復旦大學保險系主任徐文虎曾在2002年一次討論會上講「10年後,中國險企的核心競爭力將是什麼」的問題時,說了兩點,其一是產品的技術含量,其二是企業的保險文化。從現在來看,此言不虛。對於以上兩點,我也是一個擁護者。因為在深圳太平保險工作的這些年間,我對以上兩點,特別是對公司的企業文化,深有體會。因為產品是同質的,而沒有一種文化傳遞的感受是相同的。

Ⅱ 性價比對比分析 太平洋車險怎麼樣

太平洋車險還是很不錯的。

太平車險和太平洋車險對比:

1、保費收入對比

參考2018年財險1-4月保費排行數據,可以知道,太平財險以82億元的保費收入位居第八,太平洋財險以407億元的保費收入位居第三。

2、投訴率對比

在保監會發布的2018年財險公司第一季度投訴率排名數據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太平財險綜合排名47,太平洋財險綜合排名65。(排名越靠前,投訴率越高,數據中的財險公司總共66家)

3、理賠服務對比

太平車險理賠特色:先領賠款再修車;萬元以下,八小時賠付;上門收取理賠資料;理賠環節四合一。

太平洋車險理賠特色:運用3G快速理賠新技術,縮短車物損案件結案周期;索賠手續推行電子化單證,提供上門收單服務。

(2)太平保險開放平台擴展閱讀:

新車需購保險

1、交強險

交強險是我國的強制保險,所有車輛都必須要購買的一個險種。萬一發生交通事故時,保險公司只能陪給被撞的一方,也就是說賠款的條件是局限的。同時,如果不買上交強險的話,那麼車子就會失去年檢的資格,因此,交強險是不買不行的。

2、第三者商業責任險

多數的車主朋友都會選擇投保於交強險和三者險。由於交強險所理賠的金額有限,所以買下三者險能夠為交強險所超出不能理賠的部分進行賠償。就算萬一發生了事故,那麼也能得到比較合理的金額賠償。

3、不計免賠險

相比前兩者的車險是一種具有獨立性的基本險種,而不計免賠險對汽車而言是一種額外的附加險種。其作用在於如果你發生了事故要賠償1000元的費用,保險公司正常來說要為你賠償80%也就是800元的損失費;

若購買了不計免賠險之後,那麼就會把剩餘自己要賠償的20%金額一同轉移給保險公司,也就是說,自己能夠獲得100%的賠償。因此,這險種的購買也是很有必要的。

4、車損險

車損險無疑是理賠范圍最廣的一種必要險種,無論車子受到了碰撞、刮傷、泡水等損害,都能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而賠償的金額,最終還是要看事件的緣由、損傷的程度等諸多條件來進行判定。

Ⅲ 我眼中的太平保險是怎麼樣的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以人為本,一諾千金」是太平保險在國內復業時的服務理念。「機制引才、制度用才、環境留才、培訓育才」,是我進太平保險前上的第一次企業文化啟蒙課,也是我在2001年看到《中國保險報》刊登的招聘廣告後,怦然心動想要加盟太平保險的理由。



那個時候,保險行業招聘廣告很少。因為上世紀80年代初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後,市場上只有中國人保、新疆兵團保險公司兩家主體。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增加了中國太平洋和中國平安保險兩家公司。但由於當時金融保險業沒有放開,行業員工收入待遇又不錯,因此即使到了1996年,中國人保分業經營的一段時期,在人員入司上基本上也是零增員或負增長,只有出口,沒有進口。記得在1995年中國平安保險由區域性的保險公司,轉而成為全國性的保險公司後,曾在《中國保險報》上整版刊登過兩次招聘廣告,當時在業內還曾轟動一時。
初創時期的中國太平洋和中國平安保險的關鍵崗位的人員和管理人員大都來自中國人保。我當時在中國人保甘肅分公司計劃處工作。我的領導和同事匡繼祖、畢寒松,也是在看到招聘廣告後,相繼去了上海平安和深圳平安。
盡管1996年國內新批設了新華、泰康、華安、永安四家區域性的保險公司,但總體上不影響分業經營以後的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和中國太平洋保險市場的壟斷地位。整個中國保險業的活躍程度還是不夠。但業內人員的流動則開始多了起來。中國平安保險1995年從海外開始引進人才,特別是在壽險業,對台灣的人才情有獨鍾,1999年專門推出了引進外部人才的「龍騰計劃」。由此始,中國平安保險開始走上了與國際接軌,快速發展的健康之路。2004年,中國平安保險在香港上市成功,其重要看點之一是被認為國際化、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和中西合璧的管理團隊。所以,「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對的。可口可樂的總裁曾經說:如果發生大的火災,廠房和原料被毀,但只要保留了人才,可口可樂仍然能夠迅速發展起來。



太平保險和太平人壽保險是中國保險控股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是在中國加入WTO,開放進一步加快的新形勢下,進入國內保險市場的。它1929年創立於上海,1956年到海外經營,2001年重返故里,是國內歷史上最完整、最悠久的保險公司。原來擔任中國保險控股公司的董事長楊超(已退休,退休前曾擔任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針對中國保險控股公司的實際和國內保險市場情況,決定太平保險到國內復業。而當時正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橫掃東南亞各國,各國均傷痕累累。中國保險控股公司面對當時嚴峻的經濟形勢,通過中國國內第一家上市保險公司——中保國際在香港上市,募集資金,在國家和中央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回歸國內,開始耕耘國內保險市場。經過近10年來的艱苦努力,太平保險、太平人壽保險、太平養老保險、太平資產管理公司均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太平人壽保險借銀行保險渠道,開拓了一片新市場。太平保險2013年12月保費規模突破100億元。可以說成績不菲。



2002年3月,我正式投出了我的簡歷。
在我的簡歷投出3個月後,2002年的6月,我接到了從深圳太平保險打來的電話。對方非常有禮貌的詢問我是否有時間到深圳參加一個面試。正好6月底人保總公司組織我們到香港去參加培訓,我就答應借這個機會去一下太平保險。7月的一個夜晚,我們過站深圳,在晚風習習的深南大道,我看到了太平保險的霓虹燈在閃爍。這時我心裡突然升起一陣暖意。
在香港培訓的時間是短促而豐富的。接待並組織我們進行培訓的是中國保險控股公司。中國保險控股公司是1996年國內保險進行分業經營後,從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分立出來的。因此,與中國保險控股公司培訓部的同志見面後,雙方都十分親切。培訓期間,我們參觀了中國保險控股公司,與其旗下另外一家子公司—香港民安保險公司的中高層進行了座談交流。良好的工作環境、緊張忙碌又有秩序的工作,輕松和諧的語言交流,無不緊緊的吸引著我。交流的結果使我對中國保險控股公司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也進一步增強了我加盟太平保險的決心。
從香港回到深圳後,我聯系了太平保險人力資源部,在他們的安排下,我來到了位於福田區益田路江蘇大廈17樓——太平保險有限公司的總部。當時江蘇大廈一帶並不繁華,但經過這些年的建設,到現在已經十分現代。深圳CBD,市政府、音樂廳、圖書館、深圳書城均落戶於此。
當時面試我的有:總經理室分管人力資源部的陳永新助理總經理(已經因病過世)、時任市場部的羅海平總經理(第一屆中國保險業發展改革論壇暨現代保險功能研討會策劃者、現為中華聯合財產保險控股公司副總經理)、曹曉潤助理總經理、人力資源部的孫豐收副總經理、孫虎(太平保險河北分公司副總經理)和工作人員王可。在提了幾個問題後,讓我用5分鍾的時間,就中國保險市場目前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這一課題做准備,演講時間10分鍾。我在預定的時間完成了演講,或許演講的內容也打動了在場的人,面試還是很順利的。此後,我見了陳錦魁助理總經理、姜中明助理總經理。姜中明助理總經理原來在香港工作,他的普通話不是很標准,但十分幽默。他很仔細的問了我幾個有關業務和保險法方面的問題。最後一關齊志強副總經理面試我後簽署了同意的意見。後來加盟太平保險後,我還與齊志強副總經理就第一次太平車險制度改革進行過探討。人力資源部本來還安排當時的姜宜道總經理面試我,但姜總當時在香港,聽了人力資源部的介紹後,就同意我進入太平保險。通過參加這次面試,太平保險認真、務實,對面試人員認真負責的態度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2004年的夏季,在一次聚會上,時任人力資源部孫豐收副總經理向當時總經理室李曉明助理總經理介紹我時,說我是當時進太平保險時面試最為嚴格的。
太平保險十分重視員工的培訓教育。由於中國保險控股公司的支持,從2004年起,太平保險人力資源部在總經理室李曉明助理總經理和時任人力資源部陳曉燕總經理的主持下,組織了國內一批優秀的人員到中國保險控股公司海外機構進行學習,這對太平保險國內業務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實踐了「培訓育才」的人本理念。
2005年初,有一位應聘太平保險的高級管理人員指著公司17樓的文化牆對我說:「你知道你們公司吸引我的是什麼嗎?是『誠信、奉獻、和諧、分享』這一經營理念中的『分享』,它讓我莫名的感動。」2007年,時任總經理室副總經理的羅海平,在討論《太平保險有限公司2006年—2010年發展戰略規劃》時,說到「用心經營、誠信服務」的經營理念,已經深入到了基層公司員工的骨髓中,可見公司企業文化力量的強大。



當然,太平保險的企業文化也是與時俱進,不斷進行變革和不斷豐富的。例如當時復業提出的「大利大幹、小利小干,無利不幹」的經營理念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不再提倡。
「實現自我,享受人生、共同發展、回饋社會。」是太平保險復業時最初所倡導的公司經營理念之一。每當登陸公司老OA時,躍入眼簾的便是這句話。雖然這一理念現在已不再提倡,但它對我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於至今仍不能忘卻。
據說這一經營理念頗遭非議,最主要的爭議是在「享受人生」上。大約是沒有鼓勵公司員工艱苦奮斗積極向上,而是倡導大家貪圖享樂。可能由於理解不同,因而導致的結果也就不同吧!
但對於這一經營理念,我有著我自己的看法。我對「實現自我、享受人生、共同發展、回饋社會。」的理解是:享受人生的前提是實現自我。公司在了解每個人的優點和特長後,為員工搭建實現自我的平台,規劃人生未來,並與公司共同成長、發展,為社會做出貢獻。工作的目的肯定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享受人生,則是人們更好工作的動力。
記得我在人保公司工作期間,曾在中央二台看到一檔經濟節目,大約是講在西方企業當中正逐漸流行在茶水間放置茶水、牛奶和咖啡。平時人們在工作中互相往來較少,每天在固定的休息時間里,大家可以不約而同地到茶水間,通過這種方式達到互相溝通,啟迪思維,從而更有利於工作。於是我結合當時公司的工作實際,以合理化建議的方式提交給原來工作過的公司,但是遇到了阻力。最大的阻力則是有員工提出基層公司的同志在不辭辛苦的收取保費,而機關的工作人員卻喝著咖啡工作,有點貪圖享受。西方的企業文化在中國本土遭到狙擊。到太平保險工作後,當我看到公司有茶水間時,欣喜不已。茶水間擺放的電腦可以上網查詢資料,報紙可以隨意翻閱,告示牌帖著公司這兩天要進行的重大活動,一切都給人新鮮的感覺。原來所提的建議在這里卻輕而易舉的實現。這一切無不透露出海歸公司的活力。
還記得公司最初拍攝反映公司的企業文化記錄片。在17樓大會議室,攝影師讓水險部姜琳端著一杯飲料,讓我翻著一本雜志,然後面對深圳藍藍的天和綠綠的蓮花山取了景頭,至今想來都讓人難以忘懷!我認為如果一個公司經營到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的境界,這個公司的未來前景無疑是非常輝煌的。當然殘酷的市場競爭現實不允許企業會有如此浪漫,但我覺得一個企業應向這樣一個目標努力。
除這一經營理念外,公司琅琅上口的還有「用心經營、誠信服務」的經營理念;「誠信立司、效益興司、專業治司、合力強司」的管理理念。時任中國保險控股公司馮曉增董事長所倡導的六種精神,都在深刻的影響中國保險控股公司旗下的廣大員工。我想,這些理念之所以琅琅上口,讓人過目難忘,影響如此深遠,自然有其魅力的地方。太平保險經過80餘年以來的持續創造、發展和積淀,已經形成了比較豐富的價值觀體系,這是歷代太平保險人共同創造的巨大精神財富。2008年,根據時任太平保險董事長沈南寧同志的倡議,在羅海平副總經理的主持下,時任戰略管理部王文輝總經理吸取各方面的意見後,起草並印發了《太平保險有限公司2008年—2010年企業文化建設綱要》,這是太平保險在國內復業經營以來,第一次發布的關於企業文化建設的文件,對推進太平保險企業文化的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至今想來,中國保險和太平保險近百年來所積淀的文化底蘊,應該是吸引我加盟太平保險的重要因素。上海復旦大學保險系主任徐文虎曾在2002年一次討論會上講「10年後,中國險企的核心競爭力將是什麼」的問題時,說了兩點,其一是產品的技術含量,其二是企業的保險文化。從現在來看,此言不虛。對於以上兩點,我也是一個擁護者。因為在深圳太平保險工作的這些年間,我對以上兩點,特別是對公司的企業文化,深有體會。因為產品是同質的,而沒有一種文化傳遞的感受是相同的。

Ⅳ 聽說太平洋保險公司倒閉了,我怎麼不知道啊

太平洋保險公司並沒有倒閉。

為了方便大家進行對比,我們統計了最新的保險公司排名,中國最好的保險公司都在這里了,速戳→《中國保險公司排行榜!買保險選哪個公司好?》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成立於1991年5月13日,總部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

2007年12月25日公司在上海證交所成功上市,2009年12月23日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公司業務包括人壽保險、財產保險和再保險等。

2021年1月21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品牌榜》,太平洋保險以380億元人民幣品牌價值排名第46。

中國太平洋保險以"做一家負責任的保險公司"為使命,以"誠信天下,穩健一生,追求卓越"為企業核心價值觀,以"推動和實現可持續的價值增長"為理念,為客戶、股東、員工、社會和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為社會和諧做出貢獻。

選擇保險公司可以先咨詢薄荷保平台,薄荷保為用戶提供個性化需求分析和風險評估,定製家庭保障方案,搭配市面上最適合的保險產品,並提供詳細方案解讀。提供正規投保渠道,全程協助核保及手續辦理。

Ⅳ 中國四大保險公司有哪四個

1.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3.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4.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公司

Ⅵ 中國太平TPA理財團隊現在在招聘,他們團隊怎麼樣啊

TPA理財團隊我也有所了解,其實TPA理財團隊是太平人壽湖北分公司的一個部門,是一群有夢想的年輕人共同去打造的一個平台,之所以受人關注是因為他們一群年輕人,創造了很多行業內的奇跡:

傳統的保險營銷很多的靠人情關系去銷售保險給熟人,但是這群年輕人因為年輕沒有人脈,但是他們憑著專業的規劃和品質的服務,得到了很多客戶的認同。(比如說每年過年他們都會很有用心的在歸元寺舉辦很多服務客戶的祈福活動==)

他們積極而又努力,因為年輕他們的時間基本全投入在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上,具我了解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間平均都超過12個小時以上,每天都會有專業的學習,和細致的總結。

在今天的中國,保險行業進行非專業到專業化的轉變,保險公司招人是個很難的問題,但是TPA理財團隊2年的時間,團隊人數從2人到現在的近500人規模,實際上他們對社會的就業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更重要的是一群社會都認為責任心不強的8090後們,卻做著非常有責任心的事業。

但是我認為他們所以創造的這些奇跡也來源於中國對保險行業的需求,中國從改革開放到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有快速的提升,人們對保險的需求越來越重視了,社會更需要的是專業化的保險服務,他們是未來保險行業的希望,也是信心

我只是個過路的,我也在保險行業工作,但不在太平,其實TPA的名字全國這個行業的很多人都知道,他們是我們這些前輩的榜樣。如果你想真正的了解他們可以網路看下他們團隊長的視頻,網路搜下「光新臣」他的分享能讓你明白TPA到底是什麼樣的團隊。我都讓我的兒子看幾次,他都很有感受。

Ⅶ 有朋友在太平洋保險公司要業務員,說很好 叫我去做 你們說我去不是不是騙人的

去吧,那是個無底洞夠你填。跑不到單就沒錢,路費,車費全都自己掏。你社會關系好的話倒是可以試試,先把你那些四大姑八大婆叫上都買上一份。自己拿到提成了再給自己買幾份。我男朋友跑友邦跑一年了,憑自己的努力就跑到一單,拿了千五百多元,要我也買了,還有我姐,反正我現在是很後悔讓他跑,他都貼一萬多進去了。天天連生活費都沒有,把我也搞慘了,我一個月三四千的工資,兩個人開銷,還要天天找我拿錢跑保險。搞的我月月月光族,要他跑不到單就不跑了他就是不幹,走火入魔,因為賣保險的提成高唄,10%-50%.他成天做夢都是夢到接到個幾十萬的單,然後就有錢了,就買個車。悲哀之極,我是哭笑不得,恨不得踹了他算了

Ⅷ 誰知道太平洋保險公司的經典廣告語是什麼

學霸說保,專注為你解答保險難題。這有一份干貨送給網路知道的粉絲:全國熱門136款重疾險對比表

太平洋保險成立於1991年,是保險行業的老大哥,憑借雄厚的實力連續8年入選世界500強。關於太平洋保險公司怎麼樣,我從下面三個問題進行分析::

1.太平洋保險的產品值不值得買?

太平洋保險的熱銷產品有金福人生、金佑人生、金諾人生、少兒超能寶3.0、福佑安康等,我昨晚熬夜將太平洋保險的產品梳理了一遍,整理出一份《太平洋保險七大值得買的產品》。對太平洋的產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開看看。

2.在服務上面,太平洋保險的水平高不高?

為了讓大家有一個標准,銀保監會按照理賠服務、投訴多不多、業務辦理速度等指標對服務進行評級,最高級別的是AAA級,最低級別的是D級。

太平洋保險的評級情況如下:

Ⅸ 自己並沒有買中國太平保險,但一直給我打電話是怎麼回事

有些網友遇到了這樣的事情,自己並沒有買中國太平保險,為什麼他們一直給自己打電話呢?事實上有可能是自己不小心點了某個廣告,輸入了自己的信息,也有可能是信息泄露,除此之外,要想解決這個可以說已經買過了,當然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信息,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3.可以想辦法不讓他們打電話。
對於那些保險公司來說,我認為他們的目的肯定是想讓你買保險,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可以說已經買過了,而且買了很長時間的,這樣一來他們就認為你不是他們的目標客戶,可能就不打電話了,當然最主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個人信息,不要一不小心輸入個人信息。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是在互聯網上自己的信息卻很容易泄露,在這種情況之下,有可能就會接到各種保險的電話,當然也有可能是自己不小心輸入進去的,我們可以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閱讀全文

與太平保險開放平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