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監局已經公布了第一批共五家獲准經營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購買商業醫療保險業務公司名單,分別是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國保險報》的報道稱,上海保險業針對此項政策開發了兩款「低保費、高保障」的專屬商業保險產品。
一款是住院自費費用保險產品,為全國首款覆蓋老年人群的住院自費費用個人健康保險產品,客戶在上海市醫保定點公立醫院普通部或質子重離子醫院住院治療期間,所發生的合理且必要的自費醫療費用,按50%的比例進行賠付;
另一款重大疾病產品,是改進型重大疾病,在擴展市場上現有產品保障病種范圍的基礎上,保費大幅低於市場同類產品價格。
如果參保人同時購買兩款產品,上海職工個人的住院自費醫療保障、個人重大疾病保障當年度內將最多增加30萬保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中國平安保險全國排名第幾
以2018年5月為例,中國平安保險全國排名第四。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布中國保險業新媒體5月排行榜。本榜單共對部分國內保險公司5月份的新媒體綜合能力進行考核,新媒體排行榜總榜反映各大保險公司官方新媒體的運營狀況,主要包括活躍度、傳播力、互動力三個指標。
「活躍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大保險機構的微博微信的更新頻率及服務狀況,活躍度指標越高,說明保險機構維持其微博微信平台更新及時,向用戶提供了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互動力表徵保險機構綜合微博微信發布信息與網民的互動,互動力指標高,說明保險機構內容引發了越多網民響應。
本期,保險公司雙微總榜方面,「太平集團」繼續拔得頭籌,「人壽集團」收獲亞軍,「華夏人壽」獲得季軍,「平安集團」「國壽財險」位列第四、五名。
(2)中國保險報嬋聯年度保險產品擴展閱讀:
縱觀綜合排名前50的公司,無論是活躍度、傳播力還是互動力方面,保險集團控股公司的平均表現力皆高於財產險保險公司和人身險保險公司。從各類型公司三種單項得分的平均分對比來看,人身險保險公司的整體表現仍低於財產險保險公司。
保險集團控股公司單項平均得分偏高的原因在於整體表現上乘,而其中傳播力尤為突出;財產險保險公司和人身險保險公司由於內部表現差異略大導致平均水平不高,其中人身險保險公司在傳播力方面最高水平與保險集團控股公司和財產險保險公司相差明顯,有待提高。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保險業新媒體5月排行榜
⑶ 《中國保險報》和中保網
1、《中國保險報》於1994年1月5日正式創刊,是一份以保險為特色的專業財經媒體,也是中國保險業唯一公開發行的報紙、中國保險。
《中國保險報》的辦報方針是:立足保險、面向社會、服務行業、貼近百姓。報紙以保險業的百萬從業人員和已經投保及將要投保的各階層人士為主要讀者。
長期以來,《中國保險報》及時發布政府主管和監管部門的相關政策法規,公正報道發生在保險業內的重大事件,大力弘揚保險企業精神,及時交流海內外保險業務動態,從而使《中國保險報》成為中國保險界與社會溝通信息的橋梁,國外同行和相關行業了解中國保險業的窗口,人民群眾學習保險知識的園地,對推動我國保險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應有的積極作用。
《中國保險報》創刊後,從周二刊發展為周三刊,期期彩報。為適應保險業的迅速發展對報紙信息量、時效性的迫切要求,報紙還將繼續增張。增期擴版後的《中國保險報》,突出抓重頭新聞和信息量,在版面編排中重視短新聞和照片、圖表的使用,講求色彩變化,強化了版面的視覺沖擊力,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報社人員精幹,平均年齡35歲,各類專業人才占報社總人數的85%。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下設辦公室、計財部、報社、經營中心、網路技術部等部門。報社下設編委會、總編室、采訪部、專刊部、美術攝影部、照排室。
報社在集中力量辦好報紙的同時,努力搞好發行工作和經營管理,報紙的發行量由最初的3萬份,增加到約20萬份。廣告經營收入穩步增長,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為進一步提高報紙質量,報社加快電子化進程,2000年建立了電腦采編系統,實現了采編全程無紙化、資料數據化、辦公自動化,並於2001年初推出電子版,同年建立了網站。
中國保險報為工作日報,每周一至周五齣報,每期對開八版。除常規新聞及評論版面外,並有投資周刊、海外周刊、產業周刊、營銷周刊、周末副刊等豐富內容。
2、中保網是在原《中國保險報》電子版的基礎上擴建成的、為廣大保險人和被保險人提供資訊、商務服務的保險門戶網站,2006年10月正式上線,並獲得國務院新聞辦批准,具備新聞採集和發布資質。
為適應日益發展的保險行業對資訊的需求,中保網2013年9月9日完成技術升級和內容改版工作。新改版的中保網內容定位為「主流、重要、有價值」,嚴格遵循「差異化發展與融合式發展」的發展策略,報道最具權威的保險行業新聞、發出最有力量的保險評論、提供最有價值的保險服務。
改版後的中保網內容豐富,既有保險行業新聞,也提供營銷、法律、培訓等保險專業人士所操作案例和解決方案,更為廣大普通百姓提供保險超市、保險黃頁等實用工具。具體包括新聞、評論、法律、災難、投資、保險超市、營銷、法律、生活、在線培訓、保險黃頁等頻道。同時,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導的「中國保險服務監督平台」將繼續為全體保險消費者開放,為投保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投訴渠道,維護消費者正當權益,促進保險公司提高服務質量。
⑷ 中國保險報的官方網站
王軍簡介資料:1969年出生,持有深圳物華公司10%股份,物華公司持有中紅博愛公司60%股份。郭美美在深圳有一輛蘭博基尼,就掛在王軍名下。炫富事件發生後,王軍已辭去董事職務。
中紅博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介:成立於2008年,是全國性的控股投資集團,是中國紅十字會的關系企業,主要業務是關於紅十字會相關公益,服務項目的投資、運營和管理。2011年6月底,隨著郭美美事件的升級,中紅博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捲入其中。
依託中國紅十字會的品牌和資源」的「紅十字博愛服務站」與中國人壽(加入自選股)北京分公司合作後,收效良好,合作不到一年,據其新聞稱「已達成68件保單,其中長險保費收入達到78萬多元,短險保費將近11萬元。」北京中紅博愛資產管理公司自稱中國紅十字會的關系企業,並稱,「公司將在全國大中城市社區內投資構建3萬個紅十字博愛服務站,項目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商業系統紅十字會承辦,中紅博愛資產管理公司獨家投資、運營和管理,將覆蓋5000萬個家庭、1.5億人口」。
名為「博愛」的社區服務站公益項目,是郭美美事件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它把相關的公益機構及公司聯系起來。從2007年至2011年,與此項目產生關聯的已有兩家公益機構、5家公司。紅十字會旗下的博愛社區服務站,與北京中紅博愛資產管理公司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商業系統紅十字會「借殼」的王鼎公司,正是中紅博愛的股東。而在中國紅十字會的官方網站上,一則發布於2008年5月的信息則如此介紹:中國紅十字會將在三年內陸續在全國2萬個社區建立紅十字會博愛服務站。此服務站系廂式無動力車,相對固定擺放在社區內。車內配有輪椅、擔架、葯箱等急救物品,具有便民服務等多種功能。中國人壽的官方網站上,刊登了一篇《中國保險報》的報道,該報道證實,「紅十字博愛服務站進社區」活動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商業系統紅十字會承辦。對主辦方的表述,與前述中紅博愛的網路招聘信息表述相同。而商業系統紅十字會本身並未注冊,「承辦」需要具體的載體,考慮到中紅博愛和王鼎公司的股權關系,中紅博愛是有資格承擔載體功能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中國保險報的中保網
中保網是在原《中國保險報》電子版的基礎上擴建成的、為廣大保險人和被保險人提供資訊、商務服務的保險門戶網站,2006年10月正式上線,並獲得國務院新聞辦批准,具備新聞採集和發布資質。
《中國保險報》創刊於1994年1月5日,是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信息披露媒體。《中國保險報》目前為工作日報,每周一至周五齣版,每期對開八版,全國發行。
為適應日益發展的保險行業對資訊的需求,中保網2013年9月9日完成技術升級和內容改版工作。新改版的中保網內容定位為「主流、重要、有價值」,嚴格遵循「差異化發展與融合式發展」的發展策略,報道最具權威的保險行業新聞、發出最有力量的保險評論、提供最有價值的保險服務。
改版後的中保網內容豐富,既有保險行業新聞,也提供營銷、法律、培訓等保險專業人士所操作案例和解決方案,更為廣大普通百姓提供保險超市、保險黃頁等實用工具。具體包括新聞、評論、法律、災難、投資、保險超市、營銷、法律、生活、在線培訓、保險黃頁等頻道。同時,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導的「中國保險服務監督平台」將繼續為全體保險消費者開放,為投保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投訴渠道,維護消費者正當權益,促進保險公司提高服務質量。
⑹ 最近由中國保險報主辦的「第三屆中國保險品牌影響力論壇暨金諾論壇」,愛心人壽被邀請參加了嗎
中國保險報主辦的「第三屆中國保險品牌影響力論壇暨金諾論壇」於9月10日在北京舉辦,愛心人壽作為保險行業新銳代表,獲邀並參加了本屆論壇大會。並且,愛心人壽還憑借「愛心藝術之旅全球行計劃」公益項目傳播案例從眾多參評案例中脫穎而出,獲評「2018-2019 年度社會責任傳播案例」大獎。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