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學生,手上有幾千塊錢應該怎麼進行理財
備用。身上留500--1000來備用,這個錢最好放在卡上,用的時候可以直接取出,以備不時之需。靈活儲蓄。500--1000放在寶寶類的活期產品裡面,可以享受比銀行更高的利息和活動性。
㈡ 大學生剛剛工作,每個月大概有3000結余,怎麼理財好
首先恭喜你進入社會,其次是你現在剛剛進入社會其實社會上很多情況你都不知道,其實是應該好好了解社會,了解社會與你校園的不同,我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社會真的好殘酷,對於剛剛步入社會的你來說,一定不要對社會失去希望,還有就是一定要努力,堅持下去。這樣首先對於你現在的情況來說3000塊確實不多,但是也可以做一些比較小的一些微型投資。
還有就是如果你是一個對於股票比較啊感興趣的,你也可以適當的買一些股票,這樣也可以則更加你的很多隻是,也會增加你的閱歷,但是千萬不要買太多,適當就好,當你知道的多了,以後可以適當的買多一些,但是一定要理性消費。
㈢ 大學生該買什麼理財產品
大學生比較適合中低風險、起點低、流動性較好、投資比較便捷的投資工具,符合這些特點主要是基金、債券、銀行定期存款、P2P理財。
1、銀行存款。目前各家存款利率水平已經有所差別,可以選擇股份制銀行或大型國有銀行的存款產品。當然總體差異不大,具體選擇哪一家和期限的產品,視情況而定,要綜合考慮銀行的其他產品和服務。
2、基金。 基金品種繁多,起點金額1000元,可以優選貨幣型、債券型基金作為投資對象。除了一次性投資,我個人非常推薦基金定投的方式。如果是採取基金定投,建議可以適當考慮風險較高些的混合型基金,因為定投這種方式有利於顯著降低投資風險。
3、債券。 以國債比較常見。一般每個月10號銀行有售,優先考慮電子式國債,憑證式國債的缺點是投資期結束才付息。除了國債,可以考慮開個證券投資賬戶,在二級市場買評級比較高些的企業債,如果可以承受一定的風險,可以考慮中行轉債、工行轉債等風險較低的可轉債,預期回報高於普通債券。
4、P2P理財。這是今年比較火的理財方式,各平台普遍的年化率都在9-18%左右,比銀行理財高出不少,而起投門檻低,如共贏社,50元起投。 收益穩定,操作靈活簡單,非常適合大學生群體。
5、余額寶。目前余額寶年化率已經降到3.4%左右,收益非常低,個人建議可以少投。
大學生理財,主要還是在學知識和實踐,賺多少是其次的。個人建議還是可以做些嘗試,比如債券基金、P2P理財等方式,雖然有風險,但是只要控制好投資比例和金額,也算是交學費學經驗,肯也值得。
投資有風險,還是要考慮好想明白,謹慎入手、起步。
㈣ 有沒有適合剛畢業大學生的理財方式,每月500元左右的剩餘。
所謂,只能靠錢賺錢?盡管市面上理財書籍教的致富方法,大多是以投資工具為媒介,但積累資產的方法不只一種,有人懂得善用投資工具,大賺機會財;有人則專營人脈圈,年輕時願意多付點交際費當學費,先蹲後跳,隨之而來的是職位、薪水的提升以及見識的增廣,已經不是可以用報酬率這類數字來衡量的了。
外營:深耕職場關系
內修:打響自我口碑
㈤ 您好,我是在校大學生。我想每月拿出100元來理財,主要是在網上銀行。你能給點建議嗎買國債還是基金
1.看你的人的風險承受能力
2.基金是什麼類型的,風險大小排列,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市場型。
3.這只是投資的一種手段,並不能表明理財一定會賺,+通貨膨脹等等,合計照樣虧也說不定。
債券型基金投資於國債,公司債等等,適合長期投資。
貨幣市場基金可以隨時支取,無手續費,一般情況下無風險,比存銀行合算。
㈥ 大學生每月能存200元、怎麼理財
理財對於當前大學生來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大學生存在的理財問題也較為普遍,在此我們給廣大在校大學生提出了一些理財建議。
1、理財原則:勤儉節約穩健當先
目前大學生很多都談不上財務獨立,也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主要的資金需求就是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從這個角度來講,大學生遵循的理財原則應為勤儉節約、穩健理財。在支出方面要進行嚴格管理,不與人攀比,不愛慕虛榮,形成節儉的寶貴品質,同時也能夠更有效地積累凈資產。在投資方面要理性,不要盲目跟風,有閑置資金可以適當學習投資,但一定要注意風險。
2、關注對賬單 慎用信用卡
在理財行業內,信用卡的使用問題其實頗受爭議,對於大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信用卡的問題在於其容易助長人們的消費,甚至是不良消費習慣。受還款能力所限,信用卡的債務一旦無法償還,對學習生活一定會有所影響,甚至會造成學生家長的財務壓力。
在此,建議使用信用卡的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具體做法可從關注對賬單開始。只要開始關注自己的對賬單,就能夠有所發現。對賬單應集中管理,以便於分析,有時間的話應動手列出匯總表格。一方面可以觀察自己的消費行為,是否合理,能否改進;另一方面可觀察是否發生利息費用,即產生成本,同時學習了解信用卡的計息方式,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3、學習金融知識 認識理財工具
一些大學生在校期間急於嘗試進行投資,希望早日積累投資經驗,幫助自己日後能夠投資獲利。這個出發點是不錯的,但是在投資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首先就是要認識和了解投資工具。如果是金融相關專業的學生,或是准備將來從事金融領域工作的學生,可結合學業課程進行系統學習,結合書本知識觀察市場行情。其他專業的學生可在業余時間學習投資工具的基礎知識,從圖書館入手,閱讀相關書籍,然後再結合市場行情進行觀察。
另外,大學生可以參加一些金融理財行業內相關的知識講座,多接觸實踐中的投資信息。建議大學生從股票、基金、債券等基本的投資理財工具入手,從基本的基礎知識入手,熟悉其特點與方式後可利用自己的閑散資金進行實踐體會,但最基本的原則是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堅持穩健策略,不能急功近利。
4、理財需要付出 長期的艱苦努力
積極學習科學合理的理財觀念,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對當前大學生來說是有必要的,但與此同時,大學生也不能忘記一個前提,就是不能影響自己的學業與課程,不能過度沉迷於理財與投資。另外,就是要做好理財的心理准備,理財並不像很多大學生所想的一樣是一夜暴富或一勞永逸的,理財需要付出長期的艱苦努力,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
㈦ 我是大學生有2000元錢,每月有300買什麼基金及如何理財,詳細點好嗎。謝謝
呵呵,基金跟股票差不多,屬高風險的,當然貨基和債基除外
這幾年做基金、股票什麼的確實心情不好
本人從07開始經歷了大風大浪,
坐了幾回過山車,主要還是做基金為主
中國市場無所謂高手不高手
單邊行情再高手也會挨套
個人經驗:
1、做基金選擇大公司,華夏當然很強大
2、不要迷信專家,以前專家總是說定投定投,以前我也很推崇定投,但單邊行情定投也死得很慘,還是靈活一點好
3、合理配置最重要,指數基可長期投資,股票基根據個人喜好小比例投資,混合基和債基要配置一點。做到進可攻,退可守,當然總數不要太多呵
4、控制自己的貪欲,虧損往往就是從不滿足開始,越來越深。
大學生學會理財是個很好的思想理念
個人建議:資金不多,買些基金特別是高風險的,活絡下頭腦,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呵呵
此外,求穩的話推薦短期理財
1、買貨幣基金,急用錢最多三天可到賬,現在貨基行情不錯,年化收益4—5%
2、買銀行理財產品,錢不可及時到賬,三個月收益4—5%
3、買債基,有一定風險,三個月收益好可超6%,但浮動很大,可能虧損
㈧ 大學生應該有存款嗎,存多少合理
大學生可以有自己的存款,而且沒有金額限制,但是這個存款並不是家長給的,而是自己賺的,只要是自己勞動所得就行。另外大學有一些科創比賽還有一些活動之類,這些存兩三千就可以了,如果想要創業,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