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又一理財公司「跑路」,問題平台都有哪些共性
博得聽說-2017年最佳知識平台-每天五分鍾解決企業一個小問題
中國需要一個知識平台 中國首個解決中小企業資本困惑的知識平台
講好中國企業故事 發出中國企業聲音,結交拓展人脈
那麼我們來看看問題平台都有哪些共性?
1、專門忽悠老人家
這些平台認為相對來說老人家的錢更好騙。到這個年紀了,他們身邊多少會有些存款,而且對於金融這回事也不太明白,只要把公司光鮮亮麗的一面展現給他們看,那麼信任度將大大上升。另外,說一說投資會有多少收益,不用依靠自己的子女之類的,他們也就上鉤了。
2、大多數為線下平台
縱觀近兩年跑路史,不難看出很多平台都是大肆在線下大肆擴張門店,開設分公司。一方面是製造平台繁榮的假像,另一方面,也為其不斷吸存提供了可能。
線下門店讓老人家們覺得,反正就在自己的身邊,跑也跑不掉,所以會大大放鬆警惕。他們大多不願意線上投資,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的互聯網金融更為排斥。然而他們沒有考慮到的一點是,開設網點的成本遠遠高於線上,而且吸引投資人的數量有限,能否真的覆蓋掉成本也是個問題。
3、收益普遍偏高
大部分線上理財平台年化收益在8%-12%左右,而且如果要達到12%往往需要投資一年的期限。但是跑路平台不然,他們會以高息作為誘餌,短期內的收益就能達到12%,再加上高昂的線下運營成本,如果沒有雄厚的資本作為基礎,很有可能運營不長久就倒閉或者跑路了。所以投資者對於收益這塊應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太高堅決不投。如果企業不以盈利為前提進行經營,那它暗藏的禍心就如同司馬昭之心了。
4、跑路平台多以短期標的居多
短期標的有兩個好處,其一就是卸下用戶的心理防備,時間短,如果能夠及時回款,用戶產生了信賴感,自然會越投越多。放長線釣大魚的觀念我想大家都懂。對於公司而言,短期標的可以盡可能多的吸存。一舉雙得的事情,那些跑路平台怎麼可能會不做呢?
總之,投資需謹慎,尤其是在新的監管條例下來之際,估計又有一大批平台要被淘汰,大家投資還是要以安全為前提。
Ⅱ 如果理財平台倒閉,資金還拿得回來嗎
一般情況下,理財平台的倒閉皆來源於資金鏈的斷裂,所以錢拿不回來是個大概率事件,所以,平日還是不要貪便宜,貪利息,做好風險防控最好!當然還是要盡力去維護自己的權利的,純手打,謝謝採納!
Ⅲ 聽說p2p平台倒閉了很多理財軟體,倒閉的有哪些
有的倒閉了 但是像雪山貸這樣的正規平台是沒事的,2015年發展的非常好,年化收益率平均在15%左右,還是比較可觀的。
Ⅳ 勝鑫邦理財平台怎麼了 倒閉了嗎
網路理財從去年開始爆雷跑路的很多,發現無法正常登錄或提現就直接報警備案!
Ⅳ 理財公司倒閉了錢怎麼辦
一般取締後的理財平台都會有清退的要求,要求平台會在幾年後把錢退還給投資者,但這其中並沒有利息,但也會有人事先把本金給要回來。
一、報警的先後順序決定著賠償的時間
根據理財平台取締後有不少人選擇沉默或者是去該注冊公司討要本金,與其這樣倒不如直接報警,因為每個被取締的公司都會有一些固定的資產,在盤算清楚以後清退小組會根據報警的先後順序給予補償,至於本金能夠全部追回這要看公司的固定資產和欠款人是否多來賠償。
二、投資本金多與少進行賠償
有些人投資理財千萬元,有些人幾千元,相對比之下這些投的錢不多,總之即使追回錢也是按照多與少給予結算,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夠做到正常的對比的賠付,所以想比較來說投資也會按照理財的多少給予補償,相比較來說投資越來的人也就損失越大。
三、走司法程序追回本金
有的負責人給抓回來後,並不會簡單的就進行罰錢,投資者可以找好證據起訴平台的負責人,其實大家不知道理財平台的負責人根本不會虧錢,即使被抓回來判幾年也就了事,但是背後的資產還有許多,說句不好聽的話那就是用幾年的自由換一大筆錢,如果投資者走司法程序,一些違規的錢就會被追回來,並且也能加大負責的承擔的責任。
對於現在金融監管正在大力的懲治違規的理財平台,投資者應保守不讓自身資產受到損失,不要認為理財沒有風險,理財的風險很大,切不可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里!
Ⅵ p2p理財平台倒了錢還能拿到嗎
首先你得找個正規平台,基本不會出現這樣情況的,其次,就算跑了,債權真實有效就可以啊,你有合同,完全可以找借款人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