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炒股軟體里的五檔是什麼意思
在股票交易軟體中,顯示在右上角的委託買入和賣出都按委託價高低按序排列來定的。通常情況下,在股票行情軟體上分別顯示買賣各五個價格。即: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賣一、賣二、賣三、賣四、賣五;也 就是同一時間可以看到5個買盤價格和5個賣盤價格。未成交的最低賣價就是賣一,未成交的最高買價就是買一,其餘類推。價格右邊的藍黃條,代表該價格上的總委託數量,也有些軟體直接顯示委託數量(單位有的用手數,有的用萬股,不一而足)。
例如某股票的最新報價:
賣二10.02元
賣一10.01元
買一10.00元
買二9.99元
若想買入股票,當報價高於賣一,即高於10.01元的任何價位,就可即時成交,成交價是10.01元。如果報價是9.99元,那麼就跟其他報價9.99元買入的投資者一起排隊等候。等到即市價格跌至9.99元,才有機會成交。
委比是衡量一段時間內場內買、賣盤強弱的技術指標。
它的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委比的取值范圍從-100%至+100%。若委比為正值,說明場內買盤較強,且數值越大,買盤就越強勁。反之,若委比為負值,則說明市道較弱。為及時反映場內的即時買賣盤強弱情況,委買手數是指即時向下三檔的委託買入的總手數,委賣手數是指即時向上三檔的委託賣出總手數。
委買委賣的差值(即委差),是投資者意願的體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價格的發展方向。委差為正,價格上升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下降的可能性大。之所以加上"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還有人為干擾的因素,比如主力製造的假象等。
量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開市後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之比。 其計算公式為:量比=現成交總手/〖(過去5個交易日平均每分鍾成交量)×當日累計開市時間(分)〗 當量比大於1時,說明當日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大於過去5日的平均值,交易比過去5日火爆;當量比小於1時,說明當日成交量小於過去5日的平均水平。
換手率=成交量÷股票總流通量×100%
1 是技術分析的重要指標,換手率與成交量同樣重要,換手率不僅可用於同一隻股票的縱向比較,還可以用於不同股票之間的橫向比較。換手率在3%以上算成交活躍。
2 在流通股份數量相同的前提下,平均換手率高的個股的流動性更好,更容易以較合理的價格、較快的速度變現。
成交額 就是某一隻股票在一定時間內的成交金額總和
2. 股票五檔買賣都是綠色的,什麼意思
1、在股票交易軟體中,買賣五檔的顏色都是綠色代表了股票的收盤價低於開盤價。
2、在股票交易軟體中,顯示在右上角的委託買入和賣出都按委託價高低按序排列來定的。通常情況下,在股票行情軟體上分別顯示買賣各五個價格。即: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賣一、賣二、賣三、賣四、賣五;也 就是同一時間可以看到5個買盤價格和5個賣盤價格。未成交的最低賣價就是賣一,未成交的最高買價就是買一,其餘類推。價格右邊的藍黃條,代表該價格上的總委託數量,也有些軟體直接顯示委託數量(單位有的用手數,有的用萬股,不一而足)。
3. 股票的最優五檔買入怎麼操作
五檔買入是指無需指定委託價格,委託進入交易主機時能與「最優五檔」 范圍內的對手方隊列成交或部分成交即予以撮合,未成交部分立即自動撤銷的委託方式,一筆委託可以與對手方數筆不同價格的委託撮合成交。
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餘撤銷
1) 「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餘撤銷委託」無需指定價格,如果交易主機集中申報簿的對手方隊列中存在有效申報,則按對手方申報隊列順序以對手方價格為成交價進行逐筆配對;
2) 「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餘撤銷委託」只允許與有效競價范圍內對手方最優五個價位的申報隊列撮合成交;
3) 若「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餘撤銷委託」成交後有剩餘的委託(包括部分成交、未有成交的情形),交易主機立即對剩餘部分作撤單處理。
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餘轉限價
1) 「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餘轉限價委託」無需指定價格;
2) 「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餘轉限價委託」只允許與有效競價范圍內對手方最優五個價位的申報隊列撮合成交;
3) 若「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餘轉限價委託」成交後有剩餘的委託,交易主機立即對剩餘部分自動作為限價訂單留在申報簿中,其限價等於先成交部分的成交價。
4) 如果當時集中申報簿中對手方隊列沒有有效對手盤,交易主機直接對「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餘轉限價委託」作撤單處理。
4. 交易軟體上顯示的五檔行情的價格是交易成功的價格,還是未交易成功的價格
是未成交、等待成交的價格。這裡面有點學問,又分為內盤和外盤。
關於買賣股票、內外盤的問題。
1、外盤(紅字)
外盤是所有掛單要買入的股票數量之和,就是所有「買一、買二…………」一直到沒有顯示的所有買單之和。
2、內盤(藍字)
內盤是所有掛單要賣出的股票數量之和,就是所有「賣一、賣二…………」一直到沒有顯示的所有賣單之和。
3、買股票
如果以高於「賣一」的價格去買股票,會依次按照「賣一、賣二……」的順序買入股票,由低到高成交。
4、賣股票
如果以低於「買一」價格去賣股票,會依次按照「買一、買二……」的順序賣出你的股票,由高到低成交。
整個買賣股票的交易過程,都是電腦自動控制的,按照「同樣價格、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的,保證公平。
5. 股票五檔是什麼意思
股票五檔指的是五檔盤口:股票交易軟體中的右上角,會顯示出股票買入賣出的數據,也可以看出來價格的高低順序如何。
通常情況下,在股票行情軟體上分別顯示買賣各五個價格。即: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賣一、賣二、賣三、賣四、賣五,也就是同一時間可以看到5個買盤價格和5個賣盤價格。未成交的最低賣價就是賣一,未成交的最高買價就是買一,其餘類推。股票價格右邊的藍黃條,代表該價格上的總委託數量,也有些軟體直接顯示委託數量(單位有的用手數,有的用萬股,不一而足)。
五檔盤口是指買入或賣出委託下單最靠前面的五個價位及委託的數量。成交時按照盤口價位按順序撮合成交。你可以直接按盤口第一價位下單,也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到幾個價位下單。
6. 股票五檔買賣明細怎麼看
股票五檔買賣明細可以在交易軟體上看,下面以同花順交易軟體為例。
1、手機打開同花順軟體,登錄賬號。
(6)股票軟體上五檔交易擴展閱讀: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
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7. 股票軟體最優五檔買賣是怎樣進行的
成交分為兩種。市價交易、限價交易
市價交易是按市場現在所需求或供應的價格成交
比如:
你要買1000股股票,現在價格是10元(這個價格是指前一筆成交的價格,不代表你也可以在這個價格成交)。你要看賣1的價格是多少,假如是10.01元手數大於10手(1手等於100股)那麼你要成交的話填10.01元就可以市價成交。
假如賣1的價格是10.01手數只有5手,你就要看賣2的價格和手數。如果賣2的價格是10.02手數10手的話。你要想市價成交,就要添10.02買入10手,交割單就會顯示10.01成交5手10.02成交5手。賣股票道理相同,看買單就可以。
限價成交就是按照你預想的價格進行成交。成交原則是價格優先、時間優先、數量優先的原則進行撮合成交。
這種交易手法有個最大的弊端就是遇到暴漲、暴跌
8. 炒股五檔是什麼意思
你好,五檔盤口:
股票交易軟體中的右上角,會顯示出股票買入賣出的數據,也可以看出來價格的高低順序如何。
通常情況下,在股票行情軟體上分別顯示買賣各五個價格。即: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賣一、賣二、賣三、賣四、賣五;也 就是同一時間可以看到5個買盤價格和5個賣盤價格。未成交的最低賣價就是賣一,未成交的最高買價就是買一,其餘類推。股票價格右邊的藍黃條,代表該價格上的總委託數量,也有些軟體直接顯示委託數量(單位有的用手數,有的用萬股,不一而足)。
五檔盤口是指買入或賣出委託下單最靠前面的五個價位及委託的數量。成交時按照盤口價位按順序撮合成交。你可以直接按盤口第一價位下單,也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到幾個價位下單 。
賣一至賣五,是指掛在上面的賣單,賣一是最近成交賣盤, 買一至買五是指掛在上面的買單,買一是指最近成交的買盤。
明細指的是五檔已成交的量是多少。買盤以B(紅色)表示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外盤。
賣盤是S,綠色的,說明是股票內盤,使用股票買入最低的價格去進行交易的,買入的成交數量會算入內盤。
內盤和外盤的數據可以用來判斷股票買賣力量,如果說外盤比內盤要大的話,那麼說明散戶們的力量比較大的,如果內盤比外盤大的到,說明股票賣方的力量比較的大。
通過外盤和內盤數量的大小,作為散戶可以知道股票是拋盤比較多,還是買盤比較多,而且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莊家動向,是一個較有效的短線指標。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