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是也防不住有些人用傳銷的模式
保險公司和傳銷的管理模式有相似之處。
個人的展業(生存條件),都相似。
不同點:
銷售的產品不同。(保險的產品是對消費者的一份保障,而傳銷銷售的是物質產品---有的甚至產品都沒有----光拉人頭----老鼠會)
生存的條件不同:
保險公司是合法銷售。
傳銷為現行的法規所禁止。
題外話:傳銷與直銷也有區別。
直銷是合法的,而傳銷是非法的。
首先,我不喜歡拿保險和傳銷作比較,既然有朋友問,那就來談談
1:從產品的角度,傳銷或直銷產品大多質量不錯,價格合理,但那隻是溫飽後的附加生活用品,對生活起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保險是一種化解或轉嫁風險的手段,沒事的時候只當半強制的存錢,而一旦風險來臨,則是對因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的補助,有時,這種補助是雪中送炭.保險的另一種功能是理財,該功能已越來越被一些小康或富裕家庭所採用,目前一下子向保險公司交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即屬此類.
2:從銷售的角度,傳銷或直銷系統不講究業務員賣多少產品,他主要是鼓勵業務員拉人,一般業務員本人都會用,下線人越多,產品銷量越多,收入越多.所以傳銷或直銷系統業務員只有金字塔頂上少數人收入高,一般業務員賺不到錢.而保險銷售團隊,雖然也拉人,但他是以銷售為主的,不管一般業務員還是主管,都是銷售員,
且往往主管的銷售業績更高,當然也有少數業務員的業績高過主管的,業績越高,收入越高.
3:從行業的角度,傳銷或直銷只是整個日用品行業的冰山一角,他的產品可由其他非傳銷或直銷產品替代;而保險是社會三大金融行業之一,已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其產品特別是保障類產品具有不可替代性.
保險和傳銷的區別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老百姓的保險意識日益強烈。但很多人仍對「死纏爛打」的保險代理人沒什麼好感,甚至有些人將「賣保險的」和搞傳銷的「老鼠會」等同起來。
的確,由於保險代理人的收入通常與銷售業績掛鉤,再加上自身素質良莠不齊,很多人在對險種條款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登門推銷,有人以誇大保險責任來欺騙投保人,甚至私吞客戶保費的事件也不斷發生。這些大大損害了保險業整體的美譽度,使很多人對保險代理人避而遠之。
不過,事實上,保險公司的代理人與傳銷人員有著本質的區別。
保險代理與傳銷6點不同
1、對保險代理人和傳銷人員的要求不同現有的保險營銷是國際上通行的展業方式,從業者必須經過嚴格的代理人資格培訓和保監會組織的考試,方能取得代理人資格。傳銷表面上對從業者大多隻有年滿18歲的限制,培訓缺乏系統性和管理要求都比較低,非法傳銷甚至向參加者進行灌輸所謂「善意欺騙」的技巧。
2、銷售產品不同保險是一種服務,是對未來的一種預期和保障,險種較多,條款內容也較為復雜,並且是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開發和創新。傳銷產品往往以保健品和日用消費品為主,較為簡單。
3、保險和傳銷與客戶的服務關系不同在保險代理人與保戶簽訂保險合同時,才是保險的相應承諾和復雜的服務工作的開始,代理人一般都是極力向保戶推銷自己的產品。傳銷公司的實力和規模均有限,經營管理上也極不穩定,售後服務工作大多僅停留在買賣關繫上,或根本沒有能力提供售後服務工作。多數情況下,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拉人入伙騙取錢財。
4、價格制定的不同保險的價格是保險企業制定,然後報經保監會審批通過後方可向市場推廣,而傳銷產品價格則是由傳銷企業自己制定。
5、保險與傳銷的經營獲利方式不同保險資金一方面要運用於向保戶支付,另一方面主要是投資獲利。由於國內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比例和范圍受到國家金融政策的限制,僅投資於銀行存款,債券等少數領域,范圍較窄。傳銷是以暴利斂財為目的,所出售的產品大多價格嚴重偏離其價值,真實的生產成本很低,利潤是其成本的幾倍之多。
6、銷售增長模式不同保險的銷售增長是由廣大保險代理人努力推銷完成的,而傳銷是以拉人頭為手段,向參加者收取高額的入門費,依靠下線人數的增加來完成銷售業績的增長。
保險代理人管理謀變
完善保險代理人的管理體制,解決好他們的歸宿問題,已成為近年來業界關注和探索的熱點。已經有少數保險公司開始實行「職員制」,把部分優秀的代理人轉為公司員工。
據了解,「職員制」銷售模式中,所有通過考核的保險銷售人員都將與公司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他們之間是僱主和員工的關系,銷售人員和公司的內勤員工享受完全相同的待遇,例如社會保險、公積金及午餐補貼等福利。在工作期間,公司也可以更好地對銷售員工進行系統性培訓,並對銷售人員的展業行為進行考核和監控。
雖然新的模式最終能否解決原有個人營銷體制的矛盾,能否帶動整個市場營銷管理模式的變化,這需要時間的檢驗。但無論怎樣,在個人營銷模式仍將長時間占據市場主流的情況下,任何對渠道新型管理模式的嘗試,業界都應予以關注支持。
另外,保險經紀公司的發展為保險代理人的出路找到更好的突破口。保險經紀公司的員工有內勤和外勤之分,外勤主要負責銷售保險,但是他們與公司簽訂的是勞動合同而非代理合同,享有勞動法所規定的員工應有的權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㈡ 各家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之間有什麼特點
您好:
提的范圍蠻大的,不便於回答。
基本可以通的就是,各個保險公司的產品大同小異,差別就在公司治理上。公司管理部門好、投資方向正確、管理費用低,相當而言,公司的產品就好一點,分紅高一點。
產品設計的基礎都是一樣的,保監會都有備案的。
另外,要看具體的條款,比如,保10種重大疾病和20種、30種重疾的費用肯定不同的。
㈢ 請問各保險公司的產品重保障型的哪個最好
健康保障的話建議您購買中國太平人壽的重保障型產品。您是一個理性的人,相信您會選擇一家有著國有背景的保險公司。
太平人壽歷史悠久,1929年始創於上海,1956年移師海外專營壽險業務,曾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實力最強、規模最大、市場份額最多的民族保險企業之一,也是現今中國保險市場上經營時間最長和品牌歷史最悠久的中資壽險公司之一。
2001年11月,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2009年6月更名為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公司,簡稱「中國太平」)以「太平人壽」名義,全面恢復經營國內人身保險業務。復業後的「太平人壽」是我國第六家全國性壽險公司,目前,公司注冊資本金37.3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上海,已在國內27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開設34家分公司和700餘家三、四級機構,服務網路基本覆蓋全國。
「中國太平」是我國第一家跨國金融保險集團公司,其品牌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至1929年創立的太平水火保險公司、1931年創立的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1949年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險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太平內地客戶最為集中的成員公司和中國太平最重要的市場介面,太平人壽在專注於個人壽險業務的同時,依託集團的綜合性、多元化經營平台,更可間接為個人及團體客戶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自2006年以來,太平人壽已連續4年實現盈利,業務發展穩健,業務結構良好,公司不僅成為新時期中國太平持續發展的戰略支撐力量,也是中國太平業務和盈利的主要貢獻者。
復業以來,太平人壽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人為本,以創新為突破,形成並強化核心競爭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公司總資產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客戶總量超過1000萬,總承保金額累計突破14800億元人民幣,穩居國內中大型壽險公司行列。
復業八年來,太平人壽秉承中國太平「用心經營 誠信服務」的經營理念,以「創造富裕的安寧生活」為使命,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周全的保險保障和金融理財服務,勇於承擔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公司品牌形象和企業聲譽已經獲得客戶、員工和社會的高度認可,企業實力和品牌競爭力亦大幅提升,並已從「中國保險業的一顆新星」成為中國壽險市場的中堅力量。
2007年至2010年,太平人壽連續四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2010年,繼連續六年為太平人壽做出BBB+評級後,國際權威評級機構惠譽國際(FITCH)將太平人壽評級由BBB+上調至A-級,評級展望為「穩定」,認為公司有較好的商譽、管理水平、經營環境和發展前景,具有較強的償付能力和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