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原因:
1、保監會修改了規則,萬能險算保險費比例太低,平安不想幹了;
2、平安投資收益不斷下降,不想繼續做,影響聲譽
3、炒作,因為停售之前會銷售得很火暴。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2019保險產品停售通知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中國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
保監發〔2016〕76號
各人身保險公司:
為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發揮保險保障功能,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人身保險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保險公司應著力提升保險產品的風險保障水平,保險金額應滿足以下要求:
到達年齡比例下限
18-40周歲160%
41-60周歲140%
61周歲以上120%
保險公司開發銷售的個人定期壽險、個人兩全保險、個人終身壽險和個人護理保險產品,死亡保險金額或護理責任保險金額與累計已交保費或賬戶價值的比例應符合以下要求:
其中,到達年齡指的是被保險人原始投保年齡,加上當時保單年度數,再減去1後所得到的年齡。
死亡保險責任至少應當包括疾病身故保障責任和意外身故保障責任。
二、保險公司應根據精算原理、產品實際銷售和管理成本及公司自身經營實際,合理確定人身保險產品預定附加費用、風險保費、初始費用、退保費用等各項費用的收取。自本通知實施之日起,對於利潤測試結果顯示新業務價值為負的新產品,中國保監會將不接受其審批與備案。如利潤測試主要假設與實際經營結果發生重大偏差,中國保監會將依法追究總精算師責任。
三、保險公司應根據自身經營實際、市場利率水平、投資市場變化等情況,科學合理地進行產品定價,並根據外部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
自本通知實施之日起,萬能保險責任准備金的評估利率上限調整為年復利3%。
自本通知實施之日起,保險公司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將新開發的預定利率或最低保證利率不高於評估利率上限的人身保險產品報送中國保監會備案,將新開發的預定利率或最低保證利率高於評估利率上限的人身保險產品報送中國保監會審批。
四、保險公司提供保單貸款服務的,保單貸款比例不得高於保單現金價值或賬戶價值的80%。保險公司不得接受投保人使用信用卡支付具有現金價值的人身保險保費以及對保單貸款進行還款。
五、各公司應嚴格執行《中國保監會關於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保監發〔2016〕22號)有關規定,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和相關認定標准做好產品預期存續時間的評估工作。
(一)自2017年1月1日起,對於投資連結保險產品、變額年金保險產品,應按照中短存續期產品的定義要求進行評估和報告。
(二)自2017年1月1日起,保險公司不得將終身壽險、年金保險、護理保險設計成中短存續期產品。
(三)自2017年1月1日起,對於附加萬能保險和附加投資連結保險等附加險產品,應單獨評估該產品的預期存續時間,並判斷其是否屬於中短存續期產品。
(四)對於預期存續時間的評估與產品實際經營情況有明顯偏差且未及時進行修正的,或者中短存續期產品數據瞞報、少報、漏報的,中國保監會將依法追究公司總精算師的相關責任。
六、保險公司董事長和總精算師應切實加強對中短存續期產品的資本管控和業務規劃等工作,應根據公司資本實力等因素合理確定中短存續期產品的保費規模。保險公司中短存續期產品的年度保費收入應控制在本條所要求的限額以內。
(一)自2016年1月1日起,保險公司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應控制在公司最近季度末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的2倍以內。
(二)對2015年度中短存續期產品保費收入高於當年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2倍的保險公司,自2016年1月1日起給予公司5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保險公司的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應當控制在基準額以內。
基準額=最近季度末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2+(1-0.2t)×(2015年度中短存續期產品保費收入-2015年末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2),t=年度-2015,年度范圍為2016年至2020年。
(三)保險公司所銷售的預期60%以上的保單存續時間在1年以上(含1年)3年以下(不含3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的年度保費收入,2016年應控制在總體限額的90%以內,2017年應控制在總體限額的70%以內,2018年及以後應控制在總體限額的50%以內。
(四)自2019年1月1日起,保險公司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規模保費收入占當年總規模保費收入的比重不得超過50%;自2020年1月1日起,保險公司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規模保費收入占當年總規模保費收入的比重不得超過40%;自2021年1月1日起,保險公司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規模保費收入占當年總規模保費收入的比重不得超過30%。
(五)對中短存續期產品違反限額要求的保險公司,中國保監會將按規定要求,對相關公司採取停止部分或全部新業務等監管措施。
七、保險公司總精算師作為公司產品精算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應嚴格按照監管規定和精算原理要求,切實履行責任。保險公司應建立產品定價回溯機制,總精算師應定期對產品定價假設合理性進行評估,對產品定價發生率或退保率與實際經營結果發生重大偏差的,要及時向中國保監會報告並進行說明,對於主觀或故意原因導致的,中國保監會將依法追究總精算師責任。
若保險公司出現利差損、償付能力、現金流等方面重大風險,或產品精算方面出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總精算師應及時向中國保監會報告。未及時報告的,中國保監會將依法追究總精算師責任。
八、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對於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保險產品,應當在2017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中國保監會此前印發的有關規定與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為准。
⑶ 保險公司的產品下架表示什意思我去年在平安壽險買的產品〈智勝人生〉,已停售即下架,原因是什麼
你好!下架就是停售的意思,與客戶的利益沒關系的!請放心!
⑷ 保險公司重疾險海報
在保險公司里,重疾的前25種都是一樣的,它占據了疾病發生率的90%左右,針對重疾險(重大疾病保險),保監會已制定行業標准,明確規定25種重大疾病的標準定義,確定為任何保險公司銷售的任意一款重疾險產品必須包含的核心疾病。這25種重大疾病為以下所列:1惡性腫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惡性腫瘤
2急性心肌梗塞
3腦中風後遺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4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須異體移植手術
5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須開胸手術
6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須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手術7多個肢體缺失——完全性斷離
8急性或亞急性重症肝炎
9良性腦腫瘤——須開顱手術或放射治療
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償期——不包括酗酒或葯物濫用所致
11腦炎後遺症或腦膜炎後遺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12深度昏迷——不包括酗酒或葯物濫用所致
13雙耳失聰——永久不可逆
註:如果保險公司僅承擔被保險人在某年齡之後的保障責任,須在副標題中註明。
15癱瘓——永久完全
16**瓣膜手術——須開胸手術
17嚴重阿爾茨海默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註:如果保險公司僅承擔被保險人在某年齡之前的保障責任,須在副標題中註明。
18嚴重腦損傷——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19嚴重帕金森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註:如果保險公司僅承擔被保險人在某年齡之前的保障責任,須在副標題中註明。
20嚴重Ⅲ度燒傷——至少達體表面積的20%
21嚴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有心力衰竭表現
22嚴重運動神經元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註:如果保險公司僅承擔被保險人在某年齡之前的保障責任,須在副標題中註明。23語言能力喪失——完全喪失且經積極治療至少12個月
註:如果保險公司僅承擔被保險人在某年齡之後的保障責任,須在副標題中註明
24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25主動脈手術——須開胸或開腹手術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的重疾險產品都會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產品形態的調整。或覆蓋更多病種,或設輕症豁免條款,當然,險種的定價也是基於保障范圍、保障期間、特殊條款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具體險種具體而論。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保險停售是什麼意思
根據國家政策,某些類型的保險產品受到國家限制,不準出售,例如今年出台新的保險政策:短期即3年內反還型的分紅理財型產品明年很有可能停售。原因是這樣子的,快速反還產品的的出台是各保險公司為了迎合大部分客戶的喜好,畢竟競爭也是很激烈的,但是這種產品對保險公司的持續性發展和良性發展不利。國家保監會為了遏制這種狀況出台政策,限制出售或者停售。
⑹ 保險監管機構是否允許保險公司以「產品即將停售」等來作為促銷的宣傳語
當然不可以,而且是命令禁止!
如果看到可以打銀保監會投訴電話:12378投訴。
⑺ 保險公司產品將停售的
1.外因對保險公司而言,最大的外因就是市場因素,市場上有一百多家優質的保險公司,那些公司一直在研究更適合市場的新產品,所謂優勝劣汰,保民肯定會選擇那些保障范圍更廣,保費更低而保額更高的產品,而那些價格高保障低的保險失去了競爭力,來自市場的壓力逼迫保險公司更新產品,那些無人問津的舊產品只能停售。
2.內因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盈利問題是必須要考慮的,而保險公司之所以將產品停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賺錢,但因為這個原因停售的其實並不多,畢竟精算師們都在計算著呢。那些沒有賺到很多錢甚至虧順的保險,理賠多並不是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90年代銀行存款利率高達10%,有些保險公司研發的理財險利率比10%要高得多,但當利息開始調整的時候,投資所獲得的利潤減少,但還是需要按照既定的利率給付保民,為了避免更大程度的經濟損失,保險公司只能選擇停售該產品。
有些保民會想,上面所說的都是90年代的事,與相隔甚遠,其實不然,互聯網的發展給保險公司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有些公司為了口碑,會出一些超高性價比的產品,雖然可以帶來知名度和曝光率,但基本上都是賠錢的,這樣的形式不會延續很久,保險公司會選擇停售此類產品,更新後的產品要不調整了價格,要不調整了保障,性價比上會比舊款的低很多。
有人說,短期的百萬醫療險停售的可能性很大,要是條件允許的話,建議購買一份,雖然沒到買到就是賺到那麼誇張,但性價比還是高於其他同類型的產品。有人也許就問了,那要停售的產品到底買不買呢,其實關注的重點不是該產品是否停售,而是該產品是否適合,適合的話就買,不合適停不停售都沒多大關系。也許該款停售了,但在未來會有保險公司推出比這款性價比更高的產品,這並不是不可能,未來的保險肯定會越來越人性化,越來越高性價比,日益激烈的競爭必將導致這樣的結果。當然,健康險會越來越貴,因為這是和年齡直接掛鉤的,發生變化的不是價格,而是被保險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