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辨別銀行理財產品是直銷還是代銷
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真的如你想像的那麼安全嗎?銀行代銷理財產品是什麼鬼?跟銀行直銷有什麼區別?別急,錢來也小編這就給大家解釋解釋。
什麼是銀行代銷理財產品?顧名思義,銀行代銷理財產品就是銀行代為銷售的理財產品。銀行只作為代銷產品的銷售渠道或者「銷售櫃台」,並不承擔理財產品的贖回、回購、額度擔保或者信用擔保。也就是銀行未必是這款理財產品的設計者和所有者。
一般來說,理財產品的發行或者ABS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需要三個重要角色:承攬、承做、承銷。銀行在代銷理財業務中,扮演了承銷環節。
舉例來說,這就好比衣帽批放市場,賣場不負責質量問題,只管賣。有質量問題直接聯系生產廠家,和賣場無關。銀行與代銷理財產品之間的關系大抵如此。
代銷的所有者是誰?銀行理財產品的形式多樣,品種多樣。銀行從實體網點、網上銀行還有現在比較流行的直銷銀行向客戶進行銷售。
正常來說,代銷的理財產品大多都是基金、信託、收益權類、保險、非公開發行債券類,或者黃金等。基金、保險類產品的發行和承銷首先需要銀行的代銷資格,如果沒有代銷資格,就無權發行此類理財產品。
另外,任何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銀行都不負責產品的管理。需要發型機構自身的信用或者擔保等其他手段加以保障。雖然監管政策要求銀行本著為投資人負責的宗旨,在產品准入,機構資格審核上嚴格把關,但也並不能代表產品就不會有問題。
如何區分銀行出售的理財產品是代銷還是直銷呢?
無論投資人購買任何理財產品,無論是銀行理財還是P2P平台理財。一定要看好產品說明和產品合同。很多投資人去銀行買理財,銀行的理財經理拿出來合同(一般都很長)也不讓你仔細看,翻幾頁,讓你在他指定的地方簽字,簽完字復印個身份證復印件就去櫃台辦業務。
作為投資人來講,有權對自己購買的理財產品享有知情權,在看懂合同,了解產品構成,發行機構,知悉條款後再決定是否簽字購買。
如果是自營的理財產品,銀行會在產品的投資合同上加蓋銀行公章。如果是代銷類產品,理財產品發行機構會在委託銀行代理銷售的理財產品的投資合同上加蓋公章,銀行則會在匯款等業務憑證上加蓋公章。
作為投資人來講,一定不要聽信理財經理什麼保本保息這類話,銀監會早下發文件打破剛性兌付了,不管投資銀行理財還是P2P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都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好理財計劃,才能長效安全的投資。
錢來也P2P理財平台敬上。
⑵ 華夏銀行理財產品是自營還是代銷
一般來說銀行理財產品分為三種:銀行自營、銀行代銷以及銀行託管產品。那麼這三者分別指的是什麼?他們又有什麼區別呢?
一、 自營產品——安全性較高
銀行自營產品應該是最好理解的,也就是銀行自己發售的理財產品。一般來說有銀行自身信用作保障,所以銀行自營理財產品安全性相對較高。但是大家在購買前也要了解產品的詳細信息以及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銀行理財產品會有風險評級,由低到高劃分為R1-R5五檔。R1級風險很低,一般可以保證收益或者保本浮動收益,R2級風險較低,一般是比較安全的非保本浮動類理財產品,但是R3級以上就不能確保本金及收益了。如果是初次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銀行會讓投資者做風險評估測試,以此來判斷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大多數銀行的風險評估結果分為五項:保守、穩健、成長、進取、激進,大家可以根據測試結果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二、代銷產品——銀行合作機構的相關投資產品
銀行的產品代銷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為滿足客戶投資理財需求,通過銀行營業網點或網上銀行等渠道,向客戶銷售合作機構的相關投資產品。銀行代銷的產品通常有:基金、保險產品、信託產品、黃金等。其中,基金、保險產品需要代銷資格,沒有取得代銷資格的商業銀行網點和人員,不能從事代理銷售基金、保險業務。
銀行代銷產品並不是銀行自主品牌的投資理財產品,一般銀行代銷產品需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經過行內規范的審批流程,才能面向銀行客戶銷售。很多商業銀行從客戶利益角度出發,對代銷產品設立嚴格的准入機制,篩選符合標準的產品發行方合作。代銷產品應由總行統一引入、審批和渠道管理,未經總行審批或授權,分行不得自行組織代銷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是銀行代銷的產品,所以銀行不負責代銷產品的管理,需要發行機構自身信用作保障。也就是說如果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出現虧損,那麼責任由發行機構或者投資者承擔。除非代銷銀行及其客戶經理在代理銷售行為中存在違規行為,比如銷售誤導、刻意隱瞞產品風險、未經授權銷售產品、銷售監管都門禁止的產品等(也就是所謂的「飛單」),則銀行及其客戶經理要承擔相應的違規銷售責任,賠償客戶的部分或全部損失。
三、託管產品≠ 代銷產品
很多人把銀行託管產品誤認為是銀行代銷產品,而實際上兩者有很大區別。銀行託管產品實際上是指該產品的資金在銀行進行託管,和代銷沒有任何關系。據了解,銀行的資產託管業務是商業銀行針對基金、保險、受託投資管理等資金開展的金融服務,通常由銀行作為獨立第三方,依據法律規定和託管合同約定,對託管資產提供安全保管、資金清算、資產估值、會計核算、投資監督、信息披露等基本服務和增值服務,使資產得到有效監管與客觀分析。
另外,銀行資產託管業務不會對產品投資風險進行審核與評級,銀行僅依據託管合同完成資金收付、劃撥等約定事項。也就是說,「銀行託管」的產品並不一定是「銀行代銷」的產品,更不意味著是銀行自主設計發行的產品。
⑶ 什麼是銀行代銷理財產品
銀行「售賣」的理財產品一般分為「銀行自營理財」和代銷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
一、銀行自營理財:
我們所說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是指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由銀行資管部門(未來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產品。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銀行理財不能提前贖回。
二、銀行代銷的產品
這里所說銀行代銷產品一般是銀行「代理銷售」的其他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獲得中間手續費的一種營銷方式,例如銀行代銷公募基金、保險、信託產品等。銀行只是「代銷中介」,不承擔產品管理與兌付。
理論上銀行代銷的產品也會有「准入」,代銷的產品肯定都是由合規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飛單或欺詐除外),但是產品不一定符合你的風險偏好、流動性要求以及收益目標,所以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判斷是否符合。
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⑷ 如何辨別銀行理財產品是銀行發行的還是代銷的
銀行發的理財產品是分自營和代銷的,那如果收益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肯定是買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更安全。一般銀行的理財產品,你在購買查看時,都會有詳細 的介紹該款理財產品是銀行的還是代銷,可以去理財產品的介紹中查看,或是直接咨詢銀行的客服人員。
⑸ 怎麼辨別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代銷還是直營的
若通過招行購買理財,登陸手機銀行後,通過「我的→理財→理財產品」,查看在售產品,您可以參考產品說明書。
⑹ 如何辨別買的理財產品是不是屬於銀行自營
銀行發的理財產品是分自營和代銷的,那如果收益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肯定是買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更安全。一般銀行的理財產品,你在購買查看時,都會有詳細
的介紹該款理財產品是銀行的還是代銷,可以去理財產品的介紹中查看,或是直接咨詢銀行的客服人員。
⑺ 如何辨別一款理財產品是銀行自己發行的還是代銷其他機構的
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我們熟知的主要有自營類理財產品和代銷類理財產品兩種類型,其實還有一種叫做銀行託管理財產品。
以下著重分析一下銀行自營類理財和代銷類理財如何分辨。
「自營類」理財產品
銀行自己通過具備理財產品開發資質的獨立法人公司或者專業理財業務部門發行的理財產品,我們稱之為「自營類」理財產品。
銀行自營類理財產品安全性較高,因為以銀行自身信用作為背書,合規性有保障。
一般來講,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會有風險評級,風險由低到高劃分為R1-R5級,分別對應著保守、穩健、成長、進取、激進五個類型,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來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
自營理財產品辨別方法有以下幾種方式:
1、根據理財產品說明書來甄別。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會有理財產品發行人或者產品管理人的信息,如果這些主體是銀行,那麼就屬於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比如下邊這幾類,就都屬於銀行發行的自營理財產品,也很好分辨:
相對於「自營類」理財產品,「代銷類」理財產品並不是銀行自主發行,而是銀行代理銷售的,比如基金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等發行的理財產品。而銀行只負責銷售收取傭金,並不參與這類理財產品的管理。
所以「代銷類」理財產品一旦售出,無論出現何種風險,責任歸發行機構和投資者承擔,與銀行無關,除非代銷銀行及其員工為了獲取高額傭金匯報在銷售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
銀行「代銷類」理財產品如何辨別?
我們清楚了銀行「自營類」理財產品如何判斷,「代銷類」理財產品的辨別自然是手到擒來。
如果產品說明書發行主體顯示的是XX保險公司、XX基金公司或者XX投資公司的字樣,必然不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屬於銀行代售;合同文本有非銀行的公章,也極有可能是銀行代售。
還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不是激進型投資者,屬於偏保守的,建議不要投資「代銷類」理財,更不要相信保本保收益,收益率特別高的理財產品,因為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
總結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於銀行自營類理財和代銷類理財的區分方式。預期收益來講,銀行代銷類產品會明顯高於自營類產品,但是風險系數來講,銀行自營理財更為安全一些。
但是任何投資理財方式都是有風險的,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謹慎、理性投資,獲取穩定的收益為主。
⑻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和代銷的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很多年輕的投資者或者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都會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的感覺。原因非常簡單,銀行的理財產品非常的多,而且還分為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以及銀行代理銷售的理財產品,很多人對於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是根本不清楚的,下面就給大傢具體的分析一下。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的團隊在組成,一般都是一些富有經驗的投資方面的人才,而且他們的投資方向大都是證券債券或者是風險比較低的基金,所以購買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還是那句話風險性比較小,因為本身投資的領域風險就比較小。
而銀行所代銷的理財產品,他們的投資方向和他們的團隊幾乎和銀行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所以在這一方面也是銀行自營產品和代銷產品最大的一個區別,另外我給大家一個建議,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千萬不要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要自己先去了解各個產品的特性以及類型,然後再去決定是不是該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