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理論中保險具有保險保障、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三大功能,詳細情況可參閱相關資料。個人理解,保險對於現代人最主要的也是最區別於其他金融產品的意義在於保險保障,這也是保險最初始最基本的功能。風險不可預知,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可抗性,採取一定手段抵減因風險發生所帶來的損失是非常必要的,無論財產險還是人身險產品都具有此類功能。至於目前部分人身保險產品具有部分理財功能,個人認為理財型人身保險產品已經背離了保險保障的初衷,是屬於保險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種營銷產品,其保險保障范圍較傳統型產品要小(需要通過附加險形式擴大保障范圍),預期收益不確定性明顯(萬能型產品有最低保證利率但相對偏低),至於到期返還所繳保費,在考慮通脹的情況下,優勢較其他理財產品也並不明顯。因此,保險的特殊性還是在於提供保險保障。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保障型保險有什麼作用
如果你曾經收到過計劃書,或者曾經想要了解過保險,那麼,你一定聽說過這樣的詞彙:「家庭收入保障」、「身價保障」、「壽險」……其實,無論怎樣的稱呼,所指的都是同一類產品,即以身故或全殘為賠付條件的保險產品。也許有人對這樣極端的不幸會比較忌諱,覺得人都沒了,還要錢有什麼用,但事實上,這類產品恰恰能夠在不幸降臨時最大限度地確保我們所愛的人的生活質量,幫助我們盡到對家庭的責任。既然這類產品是以生命的結束為賠付條件的,那麼也就可以看作是被保險人的生命價值,或者說是我們的存在對於家庭的價值(當然這只能按經濟價值來衡量。您要是說自己是家庭的精神領袖,如果over了,給多少錢家裡人都不要,都非得尋死覓活地跟著去,那就請忽略掉這個專題吧)。對於我們來講,這類產品有以下幾個作用:1、家庭收入保障。也就是如果被保險人的生命over了,他/她的家人還能繼續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即通過賠付的保險金來幫助不幸去世的人繼續履行對家庭的責任。這無疑是對家人的一種關愛。舉個典型的例子,假設一對年輕的夫妻剛買了新房,房貸80萬,10年還清。如果不幸一方離開了,那麼這么大的貸款壓力全都壓在了一個人的身上,也許那時除了把這房子賣掉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了。假設這夫妻二人都投保了40萬的10年期壽險,那麼無論誰在還款期內出現意外,房貸都不會給另一方造成很大的壓力。2、抵銷遺產稅。我們國家雖然現在沒開征遺產稅,但不保證永遠不開征。對於收入較高的人群,肯定會給孩子留下一筆不菲的遺產,如果子女只能拿到這其中的一部分,而20%以上都要被做為遺產稅收掉,那您心疼不?也許有人說,這不還沒開征嗎?但您想過沒有,真到等開征時,也許自己已經失去最佳投保年齡,甚至被瘋狂加費或著乾脆拒保,那時候後悔為時已晚。3、為現金流救急。這就是針對更大級別的老闆了,呵呵。公司運行,現金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旦斷掉,也許整個公司都沒法正常運作下去了。要是再發生一次這種級別的金融危機,誰能保證自己的公司依然屹立於亂世?如果有一天資金真出現問題,想從銀行貸款,後門被關,又無旁人周濟,保單也許是最好的抵押品。這份保單說明我的命值那麼多,只要我活著,我的能力會說明我的企業經營很出色,能夠償還你的貸款,即使我OVER了,保險公司會替我還。當然,也可以用財產抵押,那麼手續可就沒這么簡單了。那麼,保障類的產品有幾種常見類型呢?按照大類分,可以分為三種,即定期消耗型產品、終身型產品和定期返還型(兩全型)產品。當然,終身型和兩全型的產品很多可能會有紅利分配,或者其上附加一個重疾產品做為計劃捆綁銷售,對於這些細節性的差異,在這里我不打算做為大類來討論。
❸ 簡述保險的功能是什麼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保險的作用
(1)轉移風險
買保險就是把自己的風險轉移出去,而接受風險的機構就是保險公司。
(2)均攤損失
轉移風險並非災害事故真正離開了投保人,而是保險人藉助眾人的財力,給遭災受損的投保人補償經濟損失,為其排憂解難。
(3)實施補償
分攤損失是實施補償的前提和手段,實施補償是分攤損失的目的。
(4)抵押貸款和投資收益
一些人壽保險產品不僅具有保險功能,而且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由此可以看出,保險既是一種保障,又兼有投資收益。
❹ 保險產品的功能包括哪些
1、保險自出現以來,從最初的僅僅具有經濟補償功能和資金融通功能,發展到目前還具有社會管理功能。而如何認識保險功能是一項重大的實踐問題,是對保險相關知識基本了解的最初表現。
2、保險產品是保險公司為市場提供的有形產品和無形服務的綜合體。保險產品在狹義上是指由保險公司創造、可供客戶選擇在保險市場進行交易的金融工具;在廣義上是指保險公司向市場提供並可由客戶取得、利用或消費的一切產品和服務,都屬於保險產品服務的范疇。進一步講,保險產品是由保險人提供給保險市場的,能夠引起人們注意、購買,從而滿足人們減少風險和轉移風險,必要時能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需要的承諾性組合。從營銷學的角度講,保險產品包括保險合同和相關服務的全過程。
3、保險產品,既要滿足保險服務提供者的需要,又要滿足保險服務需求者的需要。因此,優良的保險產品還應具有以下條件:是被保險人真正需要的;能保證被保險人的利益不受侵害;費率合理公正,能令雙方接受。
4、保險產品的功能包括轉移風險、分攤損失、補償損失、融通資金等功能。
❺ 保險產品主要功能包括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定富說,除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功能之外,當前在我國還要努力發揮商業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吳定富在這兩天召開的「第一屆中國保險業發展改革論壇暨現代保險功能研討會」上介紹,保險業作為經營與管理風險的特殊行業,提供經濟補償是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我國保險業恢復國內業務後的主要功能表現。在經濟補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資金融通功能,是保險金融屬性的具體體現。
保險業積累的大量資金,通過投資國債、證券投資基金和同業拆借等在資本市場、貨幣市場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年年底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將達到9000億元。隨著保險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並深入到社會生活諸多層面,保險實際具有的社會保障管理、社會風險管理、社會關系管理和社會信用管理功能,已經開始被認識。
他說,正確認識現代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關繫到保險的性質、地位以及保險業的發展方向。當前經濟改革對我國保險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保險業將主要從以下三大方向出發,發揮好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
一是要為優化經濟運行環境服務。充分發揮保險的防災防損作用,在提供預防信息、識別和控制風險、督促安全檢查等方面,指導被保險人加強風險管理。積極發展信用保證保險,提高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水平,改善經濟發展的信用環境,同時,建立保險業的失信懲戒機制,為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服務。要在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拓寬保險服務領域,推出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保險產品,大力發展東北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保險業。
要利用保險資金的特點和優勢,進一步促進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貨幣市場有機結合、協調發展,發揮保險在維護金融市場的整體穩定和防範系統性風險方面的積極作用。
二是要為政府宏觀調控和社會公共管理服務。建立健全保險應對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積極與有關部門配合,減少社會公共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大力發展責任保險,實現風險責任的分散,降低侵權糾紛的法律成本。配合住房、教育等社會領域的各項改革提供保險服務,積極開發相應的保險產品,解決人們的後顧之憂。建立人口和人群健康檔案庫,為社會公共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及信息服務,逐步提高全社會的風險與保險意識。
三是要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務。大力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積極參與企業年金市場,豐富企業年金的產品種類,逐步提高覆蓋面。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把目前僅提供費用補償的醫療保險轉變為提供全面健康管理和服務的商業健康保險,滿足多元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要在今年調研的基礎上,根據農村和農民特點,積極開發廣覆蓋、低費率、低保障的農村養老和醫療保險產品,提高農民的社會保障水平。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❻ 什麼是保障類保險
保險除了意外險,其他的險種都是忽悠人的,特別是分紅保險,坑人不小,什麼復利分紅,單利都沒有還復利!以後要記住,所謂保險,就是用來抵卸風險的,不是用來理財的,小心保險分紅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