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履約險,又叫履約保證保險,顧名思義就是對債務人履約能力的不確定性的一種保險形式。
履約保證保險是指保險公司向履約保證保險的受益人承諾,如果被保險人不按照合同約定或法律的規定履行義務,則由該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一種保險形式。
履約險較常見的有車貸履約險、信用履約險。隨著P2P「去擔保化」呼聲日漸高漲,與保險公司尋求合作成為了多家P2P平台風險對沖新手段。2015年7月首款P2P履約險誕生。
只要投資人在P2P平台上投資,即可以根據投資人個人意願購買人保推出的履約保險,如果投資人投出的資金無法收回,將由人保進行全額賠付。
履約保證保險的推出能夠增加P2P平台產品的可信度,起到一個增信的作用。
㈡ p2p有了履約險,投資真的安全無憂嗎
p2p就是坑
㈢ 什麼是履約保證保險 有履約保證保險的P2P有哪些
另外,與投標保證保險、履約保證保險試行方案一致,意見延續了「試行期間,各保險機構不宜以聯合體形式開展工程質量保證保險業務」規定,這能夠避免權利與義務在保險公司間分散、加大監管難度。當然,這也要求監管部門強化同業業務監管,避免風險過於集中以及市場惡性競爭。
建築工程質量保證保險是建築工程質量監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能夠帶動第三方質量風險控制機構以及保險公司自身的發展,也能極大釋放政府監管壓力。隨著其作用的不斷凸顯,採用工程質量保證保險制度規范建築市場、確保工程質量將逐漸普及,政府、監理、保險、TIS等多元主體參與的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新模式也將逐步建立。
㈣ 天安金交所為客戶買的理財產品提供的履約保險正規嗎
保險理財都是扯蛋!別聽他們(賣保險的)胡扯。
保險公司就是以分紅盈利,《分紅保險》就是保險公司掙錢的法寶,讓你不知不覺的就上當受騙了!保險公司的《大病保險》是保死的,因為你要是得了和保險合同上對號入座的病,這人就是死路一條。你更要明白,是保險算計你,不是你算計保險!保險就是,你消費,保險公司為你服務,他是掙你錢的,不是給你分錢的,你不能把保險的本意給弄錯了,弄錯了最後就是上當受騙! 保險,除了意外險,其他的險種都是忽悠人的。買了壽險的人都被忽悠了,因為你啥時候都不能取錢,一旦取錢就會損失慘重,一直到死,你死的時候還得的這病,要和保險合同的病一樣,一字不差,才能得到理賠,否則就不會理賠。小孩一出生就談死亡保險,這就是咒人趕快死亡! 保險只談現金價值,不談本金和分紅。保險發生合同責任,他才有現金價值和分紅,不發生合同責任他只談現金價值,而那個現金價值保險合同上面就有現金價值表,多少年是多少錢,你看了就會明白的。那個錢遠遠要比本金要少的多,不管是取錢、退保,還有所謂的轉換養老金,都是看那個現金價值。保險業務員他們就沒把保單的現金價值給你說明,說明之後客戶看了就不買了,所以他們忽悠你保費交清就拿錢。保險若干年取錢都是虧損的,其實若干年就算拿到本金,你的本金的貨幣貶值也是虧損了很多。 保險公司每天開會《所謂保險公司的晨會》就是講一些忽悠人的辦法!就是講這個分紅幾十年多少多,那個紅利幾十年多少多,哎吆,你一看好多數字,把你忽悠的就眼紅了。其實保險了解了就很簡單,就是,保險出險時看你的《保障》,不出險看你保單的《現金價值》,不管是多少年都是看《現金價值》,因為壽險都是終身險,不到終老死亡取錢,那就視同退保(也就是給你的現金價值),所以你理解了這兩個數字,你就不會被賣保險的忽悠,他所說的那些眼花繚亂的數字,是不會忽悠你上當受騙的。最後千萬要記住,所謂「保險」就是用來抵禦風險的,不是用來理財的,更不能想用保險來賺錢。想理財賺錢或想抵禦貨幣貶值,可以做基金和國債(不是很好的選擇)。所以,分紅型保險是以保險的名義騙客戶的錢。與其講(理財保險)是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不如講,(其實就是那個二鍋頭兌那個白開水。)
㈤ 有哪些保險公司和P2P平台合作履約保證保險
平安保險公司。
㈥ 想申請個履約保證保險,大家幫推薦個可靠的平台。謝謝
工程類保險保函可以去金函網申請,他們可以做銀行保函了,如果你申請銀行保函的話也不用實地去跑了。
㈦ 有履約險的P2P平台就能放心投嗎
有P2P平台稱和保險公司合作,設履約保證險(以下簡稱『履約險』),收益無法贖回時保險公司就可以賠付,這類平台是不是就可以放心投資了?
相對於風險准備金、質保服務專款等常規保障,近期不少平台推出履約險給自己增信。不過專家表示,投資者要辨識平台是否只是將此作為宣傳噱頭吸引投資人,其次要看是否覆蓋了所投標的,以及是否在違約墊付環節設置了比較苛刻的條件。
當P2P傍上保險
魚龍混雜的網貸行業進入深度洗牌期,為了吸引投資者,很多平台都通過各種方式給自己增信,比如和保險聯姻。
目前P2P平台與保險機構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賬戶安全險,用戶在平台充值、提現過程中發生資金被盜轉、盜用的事件保險公司會承擔相應的損失;人身安全險,只有借款人發生人身危險時,才會進行賠付;財產保險,保障借款期間抵押物的安全;還有就是履約保證保險,是指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履行義務,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也只有這種保險,才會在逾期或壞賬時,投資人能夠得到賠償,因此也最受投資者青睞。
不過目前設履約險的平台並不多。目前包括還未上線但已經完成和保險公司進行履約險合作簽約的P2P網貸平台共有21家,占整個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數量的比例僅為0.9%,至少有10家保險公司有參與P2P網貸履約險業務,2月履約險相關項目成交量約為25億元,而P2P網貸行業單月成交量達兩千億元,無論從數量還是成交量看,未來履約險發展空間還比較大。
不過對於投資者來說,與保險公司合作購買履約險,不論是借款人還是平台出資購買,均要花費一筆不小的費用,「有履約險平台項目每月的保費率為0.56%,對於借款人來說承受著一筆不小的借款成本,因此這類平台的收益率要低於行業平均標准。」
並不等於放心投
那有履約保證保險就意味著可以放心投資了嗎?專家表示P2P傍上保險放心投資,還需要注意其他一些細節。
㈧ 理財產品履約保證保險
如需投資理財,推薦農行理財產品,農業銀行理財產品購買根據自身投資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資金流動性等綜合考慮,可以進入招行主頁,點擊「個人服務-投資理財-銀行理財」,根據需要篩選下自己需要的產品信息。
如需相應的理財規劃建議,到農行網點或直接聯系客戶經理嘗試了解。【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若所在城市有農業銀行,也可以了解下農行的快e寶,2016年5月27日起,個人網銀、掌銀渠道「快溢寶」更名為「農銀快e寶」,簽約產品變更為「農銀紅利日結A(000907)」,簽約快e寶,即同時簽約基金業務,並開通定投、智能定投、組合、快速贖回等功能。
新產品支持T+0實時贖回,每日結算收益,並支持余額自動轉入、關聯信用卡和個貸轉出的設置,最低留存金額的最低值為100元。
櫃面簽約仍為老「快溢寶」,您需解約老產品後,方可簽約「農銀快e寶」新產品。
個人掌銀設置快e寶業務的方法:進入個人掌銀,選擇「投資」-「農銀快e寶」,點擊主頁右上角設置圖標進入設置主頁。可解約「農銀快e寶」、更換綁定手機號、開通/關閉余額自動轉入、開通/關閉自動轉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㈨ P2P有了履約險,投資真的安全無憂嗎
有了履約險的P2P就安全嗎?
其實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收益是從風險中而來,風險只能被控制而不能被消滅。
如果你真正明白了這句話,自然就懂了沒有什麼投資是絕對安全的。有了履約險的P2P也一樣,履約險本質上是一種對沖風險的手段,通過風險補償的方式轉移風險損失。
再說了,保險說得再美好,等到賠付的時候才知道是不是真有用。
招財寶僑興債違約的事,大家都還記得吧。雖然浙商財險作為第三方擔保,最後先行賠付了,但在一開始也是各方撕逼,誰都不願擔責,而且最終賠付也算不上及時。
買過保險的人都知道,保險公司有多精明。比如說,有了履約險的P2P產品,一般收益都比較低,換句話說就是投資標的本身比較優質風險就比較小,保險公司的便宜沒那麼好占。
再說了,履約險到底和不合規,還存在政策風險。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有了履約險的P2P平台就安全。
所以,經常有人問我,是不是P2P平台有履約險就一定安全,這個問題我真的答不上來,原因就是上面我分析的。
我一直對我們國內一些機構包括普通民眾的契約精神持保留意見,所以很多事情不到真正賠付的那個節骨眼,誰都說不好到時會不會真的本息一並賠付。
投履約標要注意什麼?
無論怎麼樣,有的人還是很喜歡投資有履約險的P2P產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履約標」。
雖然我上面講了,履約險不一定能保證你的投資安全,但是有些事情,作為投資人還是有必要注意的。
所以在實際投資的過程中,我建議投資人看清楚幾個問題。
1、P2P平台承諾有履約險不代表所有產品都有履約險
保險公司在承保前會對涉保的標的進行嚴格審查,相當於同一個標的,既要通過網貸平台的審核,還要通過保險公司的審核。
保險公司只會對投資標的中相對優質的部分進行承保,投資人需要在投資的時候看清楚,不要投錯了。
2、要看清楚履約險的被保險人是誰
說白了就是要看履約險是保P2P平台還是保P2P投資人。之前P2P平台黃河金融與浙商保險合作的履約險,被保險人就是黃河金融。
也就是說,如果黃河金融上的借款人發生逾期,盡管浙商保險會進行先行賠付,但是這筆錢是賠付給黃河金融的。
至於黃河金融會不會把這筆錢再還給投資人,浙商保險是不管的。
3、要看清楚保險責任是什麼
這個也是要看清楚的,是保本保息還是只保本不保息,是保全額還是保部分比例。因為具體的保險責任規定,最終會影響一旦借款人違約P2P投資人到底能拿回多少錢。
4、要看清楚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
可能這一點經常被大家忽略,但是免責條款你得睜大眼睛看清楚,買保險最怕的就是免責條款,究竟什麼情況下是不賠付的。
另外,盡管已經有不少保險公司與P2P網貸平台合作履約險,但據菜導了解,至今還沒有發生過賠付的案例。
所以一旦出現需要賠付的時候,保險公司怎麼履約,監管層對事件進行定性,都無先例可循,存在一定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