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保險集團公司自身有沒有參與銷售保險產品,還是只能有他旗下的財險公司或人壽公司才能銷售保險產品
集團公司一般是參與銷售的,一般銷售都是由旗下的股份公司來做,但這個也可能有個別例外,如成立比較早的集團公司可能會有一點點與銷售關聯的業務內容,主要還是要看中國保監會的許可經營范圍。
你可以參考一下國內兩個國有保險集團公司的經營范圍
中國人壽(集團)公司的許可經營項目:已承保的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各類人身保險業務的續期收費和給付保險金等保險服務以及再保險業務;控股或參股境內外保險公司或其他金融保險機構;國家法律法規允許或國務院批準的資金運用業務;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一般經營項目:無。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的許可經營項目:(一)投資並持有上市公司、保險機構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股份;(二)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業務;(三)國家授權或委託的政策性保險業務;(四)經中國保監會和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 一般經營項目:無。
『貳』 在保險中,保險營銷員可以代理幾家保險公司的產品
根據法律規定是不能的。保險從業人員也會有保險相關的法律法規,根據《保險營銷管理規定》。對於從事保險營銷人員或者說從事保險代理人員的,不能夠同時與兩家或兩家以上的保險公司簽訂這個委託協議,所以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對於這些保險營銷人員,他們只能夠做一個保險公司的工作,不能夠做兩家甚至兩家以上,也就是說只能夠從事自己所在保險公司的產品,不能夠賣其他公司的產品。其實這也是保護了消費者,同時也是避免保險營銷人員的亂象的問題,要不然很容易導致一些保單搞混,到時候就容易引發糾紛。
一定要有職業素養,一定要有職業精神,做一份工作就好好乾,不要想著做這家又做那一家,到頭來很有可能兩邊不討好。職業有一定的專業性,一定要用心,那麼才有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好,這里打一槍那裡打一槍,總會讓我們覺得分身乏術。
『叄』 保險公司銷售負責什麼
你好,這位朋友,首先我是保險公司員工,也負責過銀保工作。銀保工作其實做的就是銷售工作。銀保業務是保險公司推出的眾多銷售業務中的一種,主要以理財、儲蓄型業務為主,是共享銀行廣闊的銷售渠道、穩定有效的客戶和良好的信譽,分享保險收益的過程。
所要接觸的首要客戶應該是銀行的客戶經理、大堂經理、櫃員等。作為銀保人員首先要了解自己產品的特點和與其他類似產品比較的利弊,以及公司的銷售政策、費用等情況。這些與工作開展的難度、強度直接有關。應該說銀保銷售業務是保險公司銷售人員與銀行銷售人員雙方共贏的一種業務,相對於普通的保險銷售,銀保工作所接觸的客戶應該是素質修養比較好的群體,目標客戶比較明確,在銀行工作人員認同的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能夠主動幫你代理銷售產品,業務開展會比較順利。
但在一個新產品、新渠道剛進入市場階段難度比較大,不但要說服銀行方為你代理銷售你的產品,甚至要親身駐銀行營業網點直接面向銀行客戶銷售。當一個網點銷售成功後,就可以只要維護合作關系,去開拓新的網點。這個復制過程應該在你先前的工作積累後變得比較輕松。
銀保人員一般來說是有底薪的,在這點上也強於普通的保險銷售,但更重要的收入來源應該是業務提獎,年薪十萬不是天方夜譚,正如你所說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有付出才有回報。建議你可以嘗試下,相對於普通的保險業務銷售這是個不錯的崗位,既鍛煉人,也不至於要接觸太多魚龍混珠的人群。如果你去的公司,這個業務已經在開展了,相對你新從事的就更方便些。
說了這么多,希望能幫到你,祝你成功!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肆』 保險公司的一些保險產品會不會在網上銷售
目前,網購是人們利用網路最頻繁的作用之一,足不出戶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樣,買保險也可以通過網購來實現。那麼究竟網上保險怎麼樣呢,在網上買保險與傳統方式有什麼樣的區別呢,在網上買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相對於傳統購買保險的方式,網上保險有著諸多優勢。在網上買保險省去了中介這一環節,也就不會產生中介費,所以同樣的一份保險在網上購買會更加便宜。關於網上保險怎麼樣支付的問題也很簡單,在支付的時候只需要使用個人的銀行卡或者支付寶就能快捷辦理支付,同時還可以享受同樣效力的電子保單,省去了紙質保單的保管麻煩,不會再擔心因為丟失了保單而不能申請理賠的後果。另外,在網上購買保險還可以對比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通過對比來決定那一款保險更加適合自己,從而省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在網上買保險的時候也需要謹慎對待,必須在正規的保險公司的銷售網站上進行購買,避免上當受騙。保險的各種條款都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一部分人擔心在購買的時候不能很好的理解,對售後服務也抱有懷疑態度,所以不同的人對網上保險怎麼樣這一問題都有不同的答案。其實,網上保險確實能減少許多繁瑣的操作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只要在正規的保險公司的官方網站上購買,填寫信息的時候確保填寫正確、真實有效,就不會有風險。這里要為您介紹平安保險商城,上面提供了各類意外保險、旅遊保險、財產保險、少兒保險、老人保險等,保障內容全面。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通過銷售保險產品能夠從保險公司處獲得手續費收入的中介機構是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保險公司中介業務簡單來說保險公司委託有銷售保險產品資質的公司銷售其保險產品,這些公司可以是在保監會取得代理資格銀行、郵政、4S店、汽車修理廠等,也可以是按照保監會的規定成立的代理公司、經紀公司等。他們主要依靠從保險公司獲得銷售保險產品的代理費或稱手續費、中介費來實現收入和盈利。他是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的重要渠道之一。
『陸』 列出一家保險公司銷售的保險產品有哪些
1,哪一家保險公司?
2,實在是太多了,恐怕答一天一夜也答不完呢。
『柒』 保險銷售公司的發展現狀
從改革開放至今,中國保險業取得了高速的發展與驚人的成就。但是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1年歐債危機引發的後危機時代經濟下行,保險行業增速也出現了明顯下滑和停滯,原有被高速發展掩蓋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開始也顯現:銷售行為受到質疑,保險機構盈利下降,保險資本普遍不足,保險成本上升增員困難。如何在新環境下,重新認識保險本質、進行創新和管理保險風險,是擺在各個保險公司面前的問題。
未來保險業的發展方向究竟如何呢?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從保險本質、風險管理、保險創新和保險監管四個方面來思考。
就保險本質而言。保險業本質是管理風險的行業,保險業的經營正是通過承擔客戶轉移的對死亡、健康、疾病、養老、財富等不利變化的擔憂,對風險進行經營管理,從而獲得合理的利潤。保險本質決定了保險業和保險產品的基本定位。從我國保險業的發展中可以看出,保險業尤其是壽險業已經開始偏離了保險本質,正是因為這種偏離,導致了壽險業的一系列問題與風險。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能偏離其本質,所以現階段回歸保險的本質是壽險業的內在需求。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這要求它們的保險產品不能偏離「保障」的根本方向,要求保障成分在產品中佔主導地位,要求保障性的保險產品在保險業務結構中佔主導地位。對於投保人來說,這要求他們重視保障意識,不盲目跟風。但這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我們非常認同陳文輝副主席所提倡的「風險保障+適度理財」方向。萬能險與投連險本身並不是壞產品,但過分被吹捧就導致了目前市場上的混亂狀況。我建議監管機構制定一些關於保障型與投資型產品的適當銷售比例的指引,以規范各公司的健康發展。
就風險管理而言。如同銀行業的巴塞爾協議,歐洲保險業目前正在向風險評估基礎上的償付能力管理發展,通過關注每一筆資金的風險,進而了解運營風險和其財務風險,並從各個層面進行比較,如信用風險、資產風險、股權風險、長壽風險、財產風險或者傷害風險等,從而評估經濟資本的效率和整體風險狀況。
針對目前國際金融形勢和保險市場的發展現狀,我們認為保險公司管理的核心在於產品定價、流動性、公司運營和資產負債管理,也是風險管理的重點。產品定價方面,考慮相關的經濟風險也很重要,投資、利率、通脹風險、信用違約和退保等,這些都會對產品定價產生重要的影響。流動性管理方面,保險公司的一項最大風險來自於流動性,大部分保險公司的破產更多來自於短期的流動性緊張,而不是資不抵債,對保單失效和退保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在運營層面上,對負責運營或者監管而言,人壽保險的一個關鍵風險來自於客戶的行為,即客戶是否會退保?產品本身是否促進、禁止或限制了這種行為?如果我們有很好的產品、很好的價格和信用評級,但是客戶可以隨意並免費退保,這樣一來就增加了退保的可能性並給我們帶來風險,而且隨著大眾傳媒和信息渠道的傳播,這種狀況給業務帶來的潛在風險可能正在加大。最後是資產債務匹配,如果不能把那些長期資產和長期債務很好地匹配起來,很明顯將面臨著較大的利率風險,最終會損害股東和客戶的利益。監管機構目前在研究歐洲SolvencyII制度的引進,我覺得這是重中之重,一定要謹慎以對。要知道目前壽險業大部分產品為含保證的分紅型產品,SolvencyII在對保證類產品的資本要求是非常不客氣的,稍一不慎將會沖擊到整個行業的穩定性。
就保險創新而言。應大力發展保險創新,這里的保險創新不僅僅指保險產品的創新,更包括保險經營方式創新、保險銷售渠道創新以及保險服務創新等內容。從我國壽險發展來看,無論是以個人代理為標志的營銷體制創新、以投資分紅產品為標志的產品創新,還是以銀行保險為標志的銷售渠道創新或者是以設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為標志的資金管理體制創新,保險業每一次大的創新,都給行業發展帶來大的飛躍,促進壽險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因此,無論是政府、保險公司還是公眾都應該對保險創新持鼓勵支持態度,保險公司尤其需重視自己在保險創新中的主體地位,要牢牢把握中保險創新中的主動性。
保險公司在保險創新的過程中,應注意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看到客戶需求的差異性。我國城鄉發展、東西部發展「二元化」特徵比較突出,不同地域、不同階層人民群眾的壽險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專門化的特點,這對我國保險創新提出了挑戰與要求,只有最能體會客戶需求、最為消費者群體廣泛接受的保險創新才是成功的有效的創新。此外還要緊跟市場變化,特別要研究宏觀經濟、利率變化、資本市場環境、居民收入結構、社會年齡結構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最後,就保險監管而言。商業保險作為社會保險的必要的補充,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基本保險保障職能和商業保險職能,在服務大眾和社會上,應該有明確的分工和合作。社會保險提供最基本的保險、醫療和養老等基本風險需求,而商業保險有利於鼓勵企業家的創新,轉移風險,幫助社會進行儲蓄和投資,作為社會保險的有利的必要補充,提高社會的整體福利和社會穩定。社會基本保險如承擔商業職能,將導致國家長期的入不敷出,而商業承擔過多的社會職能,亦將影響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畢竟保險企業經營是現代企業行為,是以獲取合理的收益滿足股東需求為宗旨的。
所以,保險監管應合理定位保險公司的商業保險特性,把強化保險公司治理結構能力和防範化解風險作為監管的主要職能,並把握保險監管的適度性,過於寬松的監管會喪失監管的有效性,不能有效控制管理保險業的風險,而過度管制則會抑制了保險創新和保險經營者的積極性,不利於保險市場和保險監管的發展。此外,保險監管還應推進合理的市場競爭,為保險行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審批,減少對保險企業進行不必要的干預,為保險企業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總的來說,保險監管應更多的在提供更公平的環境、提供合理的競爭環境、規范企業的不良行為和避免過度承擔風險等方面進行管理。
雖然目前保險業面臨困難,有部分的從業人員甚至對保險業發展產生相當的悲觀情緒,但我們仍傾向於認為仍是發展中面臨的問題,需要以發展的眼光來解決。2011年的放緩給保險行業一個警醒,從側面反映了目前我國保險業高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也為保險公司提供了重新思考的機會,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增長放緩,保險業一定會換來未來的更穩定、更具質量的發展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