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期之後,拿著投保人(你媽媽)的身份證,和給你的這本合同,到保險公司去辦里領取。可以先到銀行問下,他們是不是可以代辦,這樣就不用自己跑保險公司了。但是,也是需要帶好身份證,和給你的這個合同,媽媽本人去操作。
合同就相當於憑證,裡面載明了你的收益是多少,條款之類的,相當於說明書
『貳』 關於保險理財產品
保險合同,不是存單,銀行業務才有存單。你只是拿到了一份銀行代理的保險業務合同,說白了,銀行是中介。你實際購買的是保險公司的保險理財產品。具體的收益和分紅要看你的合同。
『叄』 在交通銀行購買了一款理財產品,沒有合同只有一張收據證明,會有什麼問題嗎
一般銀行理財產品的合同都是由銀行保存的,銀行開的收據就是你理財產品的持有證明,沒什麼問題的,但我建議銀行的理財產品盡量不要買,銀行的理財經理不論產品好不好,都會為了業績而極力推薦給你,到時達不到他們所說的收益,你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肆』 我昨天剛在建設銀行做了理財,但是簽了一份合同是富德人壽保險,這是銀行代理的嗎
你好,
不是的,這個就是保險產品。最好退掉,收益甚至不如銀行存款。
滿意請採納,
謝謝。
『伍』 銀行保險理財只有保險單,沒有合同書么
銀行保險理財只有保險單,一般會有合同書。
銀行保險是由銀行、郵政、基金組織以及其他金融機構與保險公司合作,通過共同的銷售渠道向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銀行保險是不同金融產品、服務的相互整合,互為補充,共同發展;銀行保險作為一種新型的保險概念,在金融合作中,體現出銀行與保險公司的強強聯手,互聯互動。
這種方式首先興起於法國,中國市場才剛剛起步。與傳統的保險銷售方式相比,它最大的特點是能夠實現客戶、銀行和保險公司的「三贏」。
銀行保險同其他保險產品一樣,除了有保障的功能外,還有強制儲蓄、准備個人養老金和子女教育金的作用,並且是財產隔離、免受債務牽連的工具。
銀行保險產品相對於保險公司代理人銷售的個險產品來說,設計簡單,保障也較為單一,能夠得到加倍賠付的一般僅限於公共交通意外身故或者全殘。
『陸』 保險公司里的理財產品靠譜嗎謝謝了
正規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還是可靠的,保險公司理財產品作為一種新興的投資方式備受人們的歡迎。這種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說明我們國內的保險業務信譽度也在提升,而很多保險公司也順應時代的要求推出了各種理財產品,。『柒』 在建設銀行買保險理財產品不給合同單怎麼辦
保險產品必須要有合同,因為是保險就要有相應的保險條款的保單,要沒有怎麼證明自己買的是保險?沒有保單就不能購買。
『捌』 保險和理財產品的區別
保險和理財產品區別如下:
1、含義不同,保險是對風險的補償和轉移,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
2、保障不同,保險是在簽訂的保險合同內,被保險人發生意外和疾病的風險,由保險公司來承擔風險。但理財產品是沒有保障的。
3、分紅不同,保險分為分紅和終身壽險,但分紅都是很少的一部分,還是以保障為主;而理財產品則側重於分紅且分紅相對高一點。
4、領取方式不同,保險一般根據期限和保險類別來領取,但領取後對保單的保額有影響;而理財產品則到期就可以領取。
(8)保險理財產品只是一個合同嗎擴展閱讀
互聯網保險理財受到投資者追捧
一方面緣於其風險低、可選擇的產品期限多、收益相對較高,且線上購買方便;
另一方面,隨著央行多次定向降准,市場資金合理充裕,銀行間市場拆借資金價格保持平穩甚至有下降的趨勢,像余額寶貨幣基金理財產品收益率呈下降趨勢,加之銀行理財產品門檻高,P2P違約不斷,促使很多投資者轉向保險理財。
對於投資者來說,無論挑選何種產品,首先必須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切勿輕信朋友圈轉發的理財廣告;其次要考慮風險承受能力,同時仔細閱讀產品說明,包括封閉期限、過去年化收益率情況、贖回規則,甚至產品資金流向等都應了解清楚。此外,要有穩健的投資理念,不要只看重收益,忽視風險。
『玖』 理財保險是不是騙人的
理財保險絕大多數不可信!
一般人去銀行做保本的理財,利率大概在4-5%,常常中途被人忽悠去做理財保險。你去找銀行業務員做理財,他們會「好心」地推薦你理財的保險,為什麼這么「好心」?
1、理財賺不了幾個錢,銀行發給他們的只是千分之幾的提成。比如銀行業務員幫你做理財,你存5萬存一年,利息5%,而銀行用你的5萬在其他地方投資,銀行收益10%,那麼50000*10%=5000,其中50000*5%=2500是分給你的利息,銀行賺2500,銀行發給業務員50000*0.2%=100元,業務員只能拿100元的提成
2、理財保險卻能賺很多錢,這個錢從哪裡來?就是從你一年交的保費里扣。現在保險公司都和銀行合作的,所以為什麼銀行裡面也有保險?銀行業務員也能賣保險產品,一般都和理財有關,所以主推理財保險(銀行業務員為什麼能賣保險?保險不都是保險代理人賣得嗎?因為現在賣保險都是0門檻,考試什麼都是背答案的,只要你能把保險賣出去保險公司就能賺錢,才不管招什麼人呢,誤導什麼都是代理人承擔,和保險公司沒關系。賣保險的代理人都沒有下限的,更不要說兼職賣保險的銀行業務員了,條款都講不清楚,重點是賺錢,能賣出去理財保險,自己賺錢,保險公司賺錢,和保險公司合作的銀行也能賺錢!)那麼銀行業務員推理財保險能賺多少錢呢?跟上面一樣舉例,如果客戶買理財保險,一年交5萬,連續交3年。保險公司的的萬能險和分紅險,提成大概是15-25%,保守點50000*20%=10000元。
——————————————————————————————
業務員是賺到很多錢了,但是這錢是從客戶交的保費裡面扣得!而客戶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影響是前5年基本上本金拿不回來,要等5年以上,有的甚至10年,才能拿回本金,產生收益。
還是根據上面的例子,一個客戶年交5萬,交3年理財保險
如果買的是萬能險(預期利率4.5%)
買了保險以後,客戶會有一個現金價值的賬戶(現金價值就是退保時候能拿回來多少錢),客戶每年交的保費會有一部分進入這個理財賬戶
第一年扣除初始費用50%,第二年扣25%,第三年扣15%,
也就是說第一年50000扣掉25000,25000進入萬能賬戶,第二年進37500,第三年進42500萬元,三年交完,賬戶里一共10.5萬元,客戶一共交了15萬,也就是說3年內,連本金都拿不回來!而利息是怎麼算的呢?
第一年:25000*4.5%=1125
第二年:(25000*1.45+37500)*4.5%=3318.75
第三年:((25000*1.45+37500)*1.45+42500)*4.5%=6724.7
也就是說,算利息的不是50000的本金算的,而是被扣掉以後的錢算的利息,本金打了折再算利息的。
這個利息,上面是簡化了按一年計算的,萬能險實際計算很復雜,是每日計算,先按保底利率1.75%/365算每天的保底利率,再把多出來的利率加進去計算,這個多出來的就是公司的收益情況決定的利率,最後在4.5%上限浮動,4.5%這個叫預期利率。
理財保險有保險的作用,就是能加一個保額,比如40萬保額,得了保險合同里約定的大病賠40萬,要麼被保險人死了,賠40萬,有不少人覺得這點不錯啊!請注意,這個保險不是白給的!它是額外收費的,這個費用叫做保障成本!保障成本根據被保險人的年齡,性別,風險保額計算的。假設一個男人30歲,它每一千塊錢的風險保額是2塊錢,那麼40萬/1000*2=800塊,保障成本分開算,大病歸大病,身價歸身價(其他還有意外,豁免,小醫療,都是分開算,再加起來的),假設大病和身價都是2塊,那麼他的保障成本就是800+800=1600塊。每一千塊錢的風險保額和年齡有關,呈現U字形,一般18歲最低,50歲後,就要是30歲的10-20倍,你的現金價值賬戶到時候不但不增長,反而會虧掉!萬能險一般要10年左右,賬戶里的錢才和你交的本金多一點,像這個一年交5萬3交3年的,可能7年左右可以回本,7年以後才會慢慢漲,但是30歲左右就差不多該把錢拿出來了,年齡再高,保障成本會大大增加,35歲開始就漲的很慢了,所以利息也就降下來了。保障成本是每個月結算一次的,所以月利息計算是 (上月賬戶現金*月利息-保障成本)*當月月利息,下個月第一天再扣掉保障成本再乘利息
因為有初始費用和保障成本的存在,也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說萬能險特別坑,這個要扣費那個要扣費,上面就是寫的其中的道理
2、如果買的是分紅險(4.5%預期利率)
一個人年交5萬交3年,他同樣有一個現金價值賬戶。那麼第一年大概只有5000元是進現金賬戶的,有人問為什麼比萬能險的錢還要少?因為分紅險沒有保障成本,每年或每月還有分紅。
也就是說分紅險一開始的利息只有5000*4.5%那麼少!當然利息的計算也是一樣復雜,每天按保底利率2.5%/365再加預期不穩定的一部分利息組成,這里就沒有保障成本,不扣錢了。而分紅險每年都有分紅,大概在一年保費的1%上下浮動(交的錢多拿的分紅也多)。分紅是不確定的,分紅的錢不是主要部分。如果分紅的錢不拿走,是自動存入現金價值賬戶的,然後現金價值會變多一點,利息就多一點。但是,分紅險就算不取出分紅,它的回本時間大多都比萬能險還要長,短的10年,長的15年,之後才開始產生收益。
在保險方面,分紅險的保額是很小的,不像萬能險那樣,不高的保費能做到20萬以上的保額,一般大病或身故(二選一)只能賠個一年期保費的2-3倍,然後合同結束,把現金價值退給你。比如我一年交1萬交10年的分紅險,第一年得了大病,只賠個3萬塊給你治病,然後身故了,退給你現金價值1000塊;或者第五年得大病,賠了3萬治病,再把現金價值3萬退給你,也就是花5萬,賠了你6萬。一般腦子正常的人知道這種結果都不會去買的。而理財的話,一般要10年左右才回本,別人理財要的是收益,這么晚回本不吐血!
3、如果同樣5萬買4.5%預期的一年定期理財,交3年。
第一年:5*1.45,第二年:5*(1.45+1.45^2),第三年:5*(1.45%+1.45^2+1.45^3)
第n年以後:5*(1.45%+1.45^2+1.45^3)*1.45^(n-3)
這才是實打實的理財,而且這家銀行實際利率如果比預期利率降低了,你還可以換個理財買。你買理財保險,5-10年內錢在保險公司根本別想拿走,一旦利息降了,你只能認命!不要說什麼理財保險幾乎沒什麼風險,沒什麼風險的穩健理財多著呢。銀行可以倒閉,如果有人說國家規定保險公司不會倒閉,那肯定是在騙人!保險公司是可以被兼並、分裂和撤銷的!
——————————————————————————————————
總結:銀行業務員極力推薦理財保險因為提成很高,而客戶買了理財保險要等5-10年才能回本,所以收益很低,而現今一年貶值率大概在2%,未來還面臨貶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