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設計保險計劃書
你好,我叫余意,是武漢平安公司的壽險顧問,很高興認識你。
謝女士月入5500,假設每月開銷為1500元,收入在家庭中佔比:44%
張先生月入7000,假設每月開銷為2500元,收入在家庭中佔比:56%
孩子假設為3歲,22歲自立。
19年中家庭生活費的支出:4000*12*19=91.2萬
贍養費20年:1500*12*20=36萬元
房貸:未知
假設教育費用支出:20萬
已有儲蓄=未知
其它負債=未知
總保障額為
張先生需要的保障為:
91.2萬(19年生活費)*44%+36萬(20年贍養費)+20萬(教育費用)+房貸-已有儲蓄=96.1萬
謝女士需要的保障為:
91.2萬(19年生活費)*56%+36萬(20年贍養費)+20萬(教育費用)+房貸-已有儲蓄=107萬
資料不夠詳細,如有遺漏地方敬請指正。
『貳』 保險產品的設計包括哪些內容
作者:牛顥鈞
鏈接: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對於保險人設計新產品有如下的一些理解:
1.最大需求滿足原則。按照顧客是上帝的市場營銷觀點,保險人應當調查了解保險客戶的需求,將盡可能地滿足保險客戶對風險保障的需求作為開發保險險種的基礎。在開發保險險種時候,必須開展市場調查,把社會各界對各種人身、財產以及利益風險保障的需求放在首位,既要考慮保險客戶的現實需求,又要考慮保險客戶潛在的需求,並通過險種開發盡可能地將潛在需求轉變為現實需求,再將其轉變為真正的業務來源。在滿足需求的同時,研究、開發特殊的保險險種。
2.科學計算原則。險種是保險市場上的特殊商品,它能夠滿足保險客戶的需求,為保險人帶來業務來源,但若險種的價格不當即保險費率不合理,就可能損害保險相關利益。因此在險種開發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科學計算原則,即保險人承保的只是那些可以價值化、數量化的風險保障需求,構成險種價格主體部分的純費率應該力求與損失費率相一致,附加費率則要與險種經營費用率相一致,在維護保險雙方合理利益的條件下,力求有適當利潤。同時在釐定費率的過程中,要根據大數法則計算保險標的發生風險的概率,並依此概率來盡量設計相應的保費。
3.講求實際原則。由於保險風險差異大,有的標的風險相當集中,有的則風險性質較為特殊,因此要講求該保險風險的相應實際情況,依照實際情況來釐定保險費率。任何保險人都要受到各方面的制約從而不可能承保一切風險保險業務,所以在開發新產品時候,應當滿足保險客戶需求與權衡自己承保實力相結合。
以上這幾點是理論上保險公司在開發新保險產品時所要注意和遵循的原則,如果違反其中任意原則,那麼這類產品或沒有任何市場競爭力,或算不上是一種保險險種。
說到實際情況方面,我參加的國內某大型保險公司召開的產品開發研討會上所記錄的一些內容可能會進一步闡釋這個問題。
關於新產品開發所需注意的事項:
1.著眼於重點領域。站在政策的源頭,以保監會主推的險種作為創新的方向;選擇與其他公司在同一起跑線上的產品開發;根據政府或保監會重點發展對象,再去建渠道,尋找客戶。
2.盯住渠道需求。關注渠道的需求,要在渠道上去開發新產品,並且新產品要上量;從長遠看,要形成特色的產品開發屬性,在短期內要上規模,支持公司發展。
3.注重信息收集。這是在保險公司設計新產品步驟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環,其中包括:市場背景信息,廣泛收集與產品相關的國家政策法律調整,監管部門公告和通知,在這基礎上圍繞產品行業動態(例如微信保險),尋找時下熱門的保險產品;市場競爭信息,掌握市場主體基本情況、競爭對手保險產品方案、產品相應的目標客戶以及客戶服務營銷手段等;產品銷售信息,這包括與新產品相關的價格、市場需求、開辦時間、銷售數量、保費收入、名稱等;客戶信息,由於中國區域廣闊,區域以及城鄉差異巨大,消費者對於產品的理性認知差異明顯,而受廣告、口碑等方面的影響顯著就需要企業對各區域用戶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新保險產品開發設計是什麼意思
新保險產品開發設計
在保險市場越來越激烈競爭中,只有不斷推出符合人們需要的新保險產品才能生存和發展,而精算師是新保險產品的主要設計者。一個新保險產品的條款、價格設計,既要保證公司能贏利,又要有管理的可行性,更要符合人們需要、定價合理、有市場競爭力。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1]中的描述:狹義——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的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廣義——保險是指保險人向投保人收取保險費,建立專門用途的保險基金,並對投保人負有法律或者合同規定范圍內的賠償或者給負責人的一種經濟保障制度。
2,「保險」是一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頻率很高的名詞,一般是指辦事穩妥或有把握的意思。但是在保險學中,「保險」一詞有其特定的內容和深刻的含義。在我國,保險是一個外來詞,是由英語「insurance」一詞翻譯而來的。在西方保險業最先進入我國的廣東省,曾習慣稱保險為「燕梳」,也正是其英文的音譯。保險作為一種客觀事物,經歷了萌芽、產生、成長和發展的歷程,從形式上看錶現為互助保險、合作保險、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
『肆』 幫我設計保險計劃書
你想為父母買保險的想法很好,表現出你的孝心。但是,你父母目前的年齡如果要買商業保險,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
1、如果他們要買一些健康險,首先要通過保險公司的體檢(盡管你感覺他們的健康狀況不錯)。如果體檢發現他們是非健康體,保險公司可能會有兩種選擇,A、加費承保;B、拒保;
2、如果能夠通過體檢關,他們所需的保費會顯得高一些(很有可能形成倒掛)。不知你們都經濟承受能力如何?當然,如果你們的經濟能力不是問題,老人又能通過體檢關,那麼,你就可以為老人們買一些符合他們需要的險種了。如果你的經濟能力有限,不建議買商業保險。
如果老人是非農戶口,可以到當地社保局為老人家辦理社保。如果是農村戶口,只能在當地辦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了。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老百姓的社會保障問題被許多代表提出,這個問題受到全國上下的關注。社會保障法即將出台,有興趣的話,可以到相關網站上去看一看,也許會有你感興趣的信息。
買保險是為了規避人身風險,建立個人保障體系的有效方法。同時,它還是一種理財方式。要想正確的利用這種方式理財,就應該學習和了解一些有關保險的基本知識。如果人雲亦雲,或者想當然的去買保險產品,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不但讓你花錢買了你不一定需要的產品,還會讓你煩心很長一段時間,甚至,煩心一輩子。
如果能夠學習一些基本的保險知識,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壞事。如果不介意,現在就來了解一點基本的保險知識,可以嗎?
買保險買的是保障,而保障是人人都需要的。所以,買保險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什麼是保險?為什麼要買保險?我最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保障?我需要多少這樣的保障?就我現有的能力能買多少我需要的保險產品?如果你真想給自己和家人買一些保險,建議你:
1、首先學習和了解一些保險知識;
2、了解保險的作用和意義;
3、明確自己對保險的需求;
4、按自己的實際需要和經濟能力進行投保。真正做到:明明白白消費,踏踏實實享受。不然的話,由於自己一時的無知,換來的可能是今後無限的煩惱。
對於成年人來說,買保險應該先買社保,之後,可以選擇買一些商業保險進行補充。因為,社保是基礎,商業保險是補充。買商業保險有一些基本原則,如:先大人,後孩子;先基本,後完善;先近後遠 …… 等等。了解並遵循這些原則,應該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關於保險方面的專業知識,可以到保險網上去看一看。或者找一位有責任感、業務精通的高素質保險業務員進行相關的業務咨詢。
不少的人買商業保險之前,只有購買的慾望和沖動,而沒有認真地去了解一下相關的保險知識,聽業務員三說兩說的就買了。拿到保單後也不再認真地看一看其中條款的內容,事後跟別人聊起來,才慢慢感覺到自己對已經買的保險到底保的是什麼都不清楚,或者發現自己買的保險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產品。那個時候的懊悔將是追悔莫及的。有鑒於此,建議你還是先學習、了解,再決定購買。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
一般來說:每個人理想的基本有效保障:終身健康險應不低於30萬元;意外傷害險應不低於20萬元/年;養老險應不低於10萬元。商業保險並不是有一份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但也要量力而行。
對於工薪族來說,購買商業保險的費用應該在年收入的15%左右。如果少了,保障度可能會顯得不足;如果超了,可能會對你的日常生活產生一些不良影響。
保險公司在承保時,對被保險人和投保人有一些要求,即:一、被保險人必須是健康體。二、投保人應該有穩定的收入和繳費能力。 三、對於未成年人的賠付金額不超過5萬元。
買商業保險(無論什麼險種),肯定是:越早買越好。因為它有一個規律:在保障度一樣的情況下,所交保費是隨參保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
保險是一門學問,買商業保險需要的是:要有一個有周密的統籌計劃安排和循序漸進的心理准備,不要設想一次投入就能解決一生的保障需求。或者,買一份保險就想為自己提供多方面的保障問題。
正確的投保做法應該是:
1、買保險前的學習和了解非常重要。盡量多學習一點保險知識,正確認識保險的功能和作用;
2、選擇一家實力強,信譽好的保險公司;
3、選擇一個有責任感、誠實可信、業務精通、從業三年以上能為你提供良好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的高素質業務員為你提供服務,這一點很重要;
4、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險種組合;
5、收到保單後,應在7天內多次認真仔細閱讀每一條款,如遇不解或疑問,應隨時與保險公司或業務員取得聯系,進行咨詢。如對所投險種不滿意,10日之內可以無條件退保,以確保自身的利益免受損失。所以,投保前的前期選擇非常重要。
如果你能為自己買一些保險,從某個角度上講是非常必要的。它即為自己提供了保障,同時,也等於是提高了老人的保障。不知你是否認同這種說法?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祝你好運!
『伍』 求有關保險的在線書籍
經濟專業的公共基礎課就不多說了。
保險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
風險管理與保險,保險經濟學,人壽保險,財產保險,再保險,保險法。
因為保險屬於金融行業,所以也謝有關金融和經濟的課程也會學習。
包括金融學,財政學,金融衍生工具,經濟法,國際商法等等。
相關的一些數學課程有:
應用統計,計量經濟學。
基本就這些。書名和書籍名稱一致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陸』 設計一份保險計劃書
您好!
正常情況下,對於人們來說,正常的保險體系,是應該以社會保險為基礎的,然後在此基礎上輔助合適的商業保險為補充的。
購買適合全家人的商業保險產品,保障應是第一位的。建議可以優先給家庭的經濟支柱投保。
總體來說,張太太的險種保障相對全面,只是最好是再根據家庭的經濟能力,補充適當的健康醫療以及重疾險種。
就張先生的險種來說,由於有高血壓病史,所以在投保健康醫療險之前,最好是如實告知,有保險公司決定是否予以承保。
至於具體的商業保險產品,首先考慮意外險、健康險等產品,在保障和經濟能力足夠的情況下,再可考慮適當的養老保障。
具體保額和保費的支出要從實際出發,保額設計一般為年收入的10倍,保費支出一般為年收入的1/10。
為了方便您可以選擇合適自己家庭的商業保險,建議您可以看看:網路經驗——中低收入的家庭買什麼保險合適?http://jingyan..com/article/363872ecffd2766e4ba16fb8.html
『柒』 有關保險行業的著作
如果是比較基礎理論型的書籍,建議可以網上搜下各大學保險專業的系列教材,比如《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保險法》、《保險學原理》、《健康保險》、《風險管理學》等基礎型教材。
如果是想了解更接地氣的保險方面的著作的話,個人推薦:《人生宜保》(作者是一名資深北美精算師),算是科普性較強的作品。還有就是中國精算師考試中有部分教材其實也值得花些時間認真學習,比如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個人壽險與年金精算實務》、《健康保險》、《保險法》等,這幾門屬於偏文科類的精算考試教材,雖然也有一些純精算的內容,但是也包含很多常識類、實務類的內容,對於你深入了解這個行業以及保險產品開發的影響因素都有幫助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捌』 關於保險專業的書籍
會計學 微觀經濟學 財政學 宏觀經濟學 貨幣銀行學
計量經濟學 金融法 金融英語 財產保險 風險管理
國際經濟學 保險學 人身保險 保險精算 保險經營管理
保險營銷 海上保險 金融市場學 統計學 再保險
保險法 保險會計 保險英語 保險中介學 公司金融
國際金融 社會保險與福利 保險法原理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