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安全嗎
需要說明的是,保險公司理財保險產品都是有一定的風險的,主要是看風險的大小不同。為什麼我不建議你買理財型的保險『叄』 人壽保險都有什麼理財產品
目前平安賣得比較好的事璽越人生!(保費2萬起賣,最低3年繳費)
舉個例子:
璽越人生一年存12萬一共存三年,
第五年返還6萬,第六年再返6萬
然後每年返還3400,另有浮動分紅每年約3400
一直到60歲,60歲一次性返還36萬本金,
60歲以後每年還可返5100到終身,
返的錢全部進入另一個賬戶享受5%月復利,什麼時候想取就取,還可以追加(避債避稅)
年交12萬,交3年,收益如下
中檔 高檔
20歲 75萬 100萬
30歲 117萬 170萬
40歲 183萬 310萬
50歲 286萬 570萬
60歲 447萬 1100萬
70歲 701萬 2000萬
80歲 1100萬 3500萬
『肆』 華康金融保險公司說現在在他們那裡存1萬元一年利息2000元,這是真的嗎急
真要是對你有利,那些人的iq能比你差,還用得著到處向你推銷?
一是把保險解釋成銀行存款,賣保險是存款送保險,很多百姓到現在還稀里糊塗。
二是把十年期保險說成三年,五年六年期的說成一兩年。
三是誇大意外險,大部分銀行保險只能保意外死亡或者無意外保險,但銀行員工都誇大為保意外(言下之意只要出了意外都保,故意模糊言辭)。
四是誇大收益,銀行保險到期收益根本不能預期,但銀行工作人員按照保險公司人員的授意,擅自誇大收益,基本都說比存款高,並將十年期的保底金額解釋成一年,模糊客戶視聽。
五是保單上現金價值基本都列印在保單背後,並粘貼於背面,防止客戶看見後明白真相而要求退保;
那些分紅都是理論上的「預期最高」收益,是根據保險公司每年的盈利狀況而定,可有可無,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合同內容沒有明確說明其具體領取金額,僅憑人的一張嘴說是如何的高,都將是保險公司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到時候因為各種因素不兌現,也沒有法律責任。
而且你買了這么多年,萬一有天你要用錢,期限不到提取現金就會損失本金。
如果你不出問題,你可能會覺得這筆錢有點虧。
如果出了問題,自己看看多少人投訴保險公司要對簿公堂才給錢。
就因為大家信任銀行、郵局等機構,所以保險公司才想到這樣的主意。
在銀行、郵局等地方擺攤設點兜售保險,讓你誤以為是這些地方的新業務。
這些機構成天和錢打交道,自然會唯利是圖睜眼說瞎話,什麼本金安全、利息照拿、還可分紅。
實際上,銀行、郵局只是代理銷售,其它售後服務、理賠事項統統由保險公司承擔。
投保之後有10天的猶豫期,這期間可以退掉,只損失10塊錢工本費。
合同上會有客服電話,你可以打電話咨詢。
拿合同和身份證到保險公司辦理(不是銀行等代銷機構,看好了!!!)。
過了這10天,就不能提前拿出來。
不然按保險合同上的說明——估計你當時根本沒看就簽字了——虧死你。
老百姓的合同意識\法律意識不強,隨意簽字。
保險公司和銀行都抓住了這個弱點來忽悠老百姓。
有幾個自己知道保險的保障利益的?
如果要退保你會被踢皮球,而且拿不回來全部的錢。
如果真的需要理賠,你自己看看多少人投訴過保險公司要對簿公堂才肯給錢。
隨便問問樓上那些鼓吹這個行當的:
每天在銀行里擺攤設點,打出廣告條,是個人都拉,打著各種旗號推銷保險。
給無知的老人兜售長期壽險,說是比固定存款利率高,
給沒幾個錢交不起續期保費的普通人鼓吹什麼理財產品,還送保障。
把他們的存款變成自稱收益高但不能提前取的保單,投保容易理賠難。
拉來一單給你一單提成,還要你拿錢出來打點銀行里的人;
賣不出去,沒有一分錢底薪,你還倒貼。這樣的事情,你覺得值得去做?
『伍』 中國人壽保險有什麼理財產品
平安保險網站查找應該
實際保險公司理財產品通合算
通類似投資些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
員工工資要發各種費用花費
所其實能自買貨幣基金
更主要問題買保險理財產品意外要途退能要手續費
貨幣基金基本1工作甚至隨取沒手續費
『陸』 人壽保險公司的年金理財是什麼樣的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是國有特大型金融保險企業,總部設在北京,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品牌500強。公司前身是成立於1949年的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96年分設為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2003年,經國務院同意、保監會批准,原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重組改制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業務范圍全面涵蓋壽險、財產險、養老保險(企業年金)、資產管理、另類投資、海外業務、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並通過資本運作參股了多家銀行、證券公司等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機構[1]。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及其子公司構成了我國最大的國有金融保險集團。2013年,總保費收入達3868億元,境內壽險業務市場份額為31.6%,總資產達24071億元,是我國資本市場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連續12年入選《財富》全球500強,排名第94位;連續7年入選世界品牌500強,位列第237位、入選《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中國品牌500強,位列第15位。[2]所屬壽險公司繼2003年12月在紐約、香港兩地同步上市之後,又於2007年1月回歸境內A股市場,成為內地資本市場「保險第一股」和全球第一家在紐約、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險公司,並已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壽險公司[3]。
集團公司擁有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楊明生為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班子成員有繆建民、陳方磊、張響賢、王思東、崔蘭琴、劉慧敏、白濤、劉家德[4]。
泰康金滿倉兩全分紅保險折疊
保障+理財,高達4倍的意外身故保障。最低500元的標准,讓普通家庭也能進行理財。其保單具有分紅功能。但未提及保單貸款功能。
《點評》本產品收益一般般。意外身故4倍保障是個亮點;500起步,走平民化道路。
平安金玉滿堂萬能兩全保險折疊
躉交型,1萬起售,3-65歲的人可買,保障到70周歲。該保險可轉換成年金。
保障-普通意外身故2倍,交通意外身故3倍賠償。
理財-保證年利率1.75%,按月公布利率並按月復利。
《點評》保險保障一般;亮點是保險期限到被保險人70周歲,且50周歲時如果繳費滿5年,可轉換成年金領取做養老之用;保證回報率1.75%不算高。
英大元寶B款分紅兩全保險折疊
躉交型1萬起,30天-65歲人可買,保險期限5年。提供高達4倍的意外身故保障。保單貸款為現金價值余額的80%。
《點評》5年確保收益為8.4%+分紅;意外身故4倍賠償及保單貸款功能為其亮點。
中國人壽鴻泰分紅保險折疊
躉交或年繳,1千起售,30天-75歲人可買,保障期限5、10、15、20年(最多保障到80周歲)。急用現金時可申請退保。躉交型5年確保收益為3.5-4.8%(按年齡不同)+復利紅利。
《點評》幾無保障可言;確定收益偏低;急用現金時只能退保;唯一亮點是投保年齡放寬到75周歲。
廣電日生金玉良緣分紅險折疊
躉交型2萬起,30天-65歲人可買,保險期限5年或10年。提供2倍的意外身故保障。每年收益最低保證收益2.5%。每年提取2.5%作為門急診專用賬戶。保單貸款為現金價值余額的80%。
《點評》保障一般;確定最低收益2.5%與門急診賬戶是其亮點。
隨著金融環境的快速變遷,投資的工具不再局限於外幣存款、股票、基金及相關衍生性金融商品,其中,投資型保險是相當受歡迎的投資工具之一,多家銀行紛紛銷售投資型保險,加上今年初保險司規定所有傳統型保單之預定利率均須調降至2.5%,明年起又將降至2%以下,導致保費相對提高許多,市場上短年期儲蓄型保單之需求因此大幅下降,種種原因使得投資型保險逐漸為人們所接受。
保險一般予人之印象不外乎人身保障及儲蓄之功能,與投資根本毫不相關,投資型保險與傳統型保險最大的差異在於前者將投資的選擇權和風險轉嫁給顧客,而後者是由保險公司將保費進行投資,並允諾顧客一保證利率,顧客無須為保險公司的投資盈虧承擔任何風險。
投資型保險商品最早產生於1956年的荷蘭,源自消費者希望自己的壽險保單也能夠享有投資的機會,接著英國於1961年、美國於1976年、日本於1986年、中國大陸於1999年發行各自的第一張投資型保單,中國台灣則是於2000年發行第一張投資型保單。在市場佔有率方面,澳大利亞幾達100%,加拿大超過60%,英國、瑞典也超過40%,在亞洲地區,香港及部分東南亞地區也已超過50%。反觀國內投資型商品的市場佔有率尚不及5%,根據國外的發展來看,其未來成為國內保險市場的主流是無庸置疑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柒』 人壽保險公司理財產品到期返本金嗎求解
大部分保險公司的理財型分紅保險滿期都是返還本金的,但是也要看具體產品的形態和保險責任,保險合同上都有註明的,如果看不懂可以打相應保險公司的客服熱線詢問
『捌』 人壽保險公司有三年的理財產品嗎
有,我是太平洋保險代理人,我們公司的開門紅理財產品東方紅,3年,5年,10年交費。給你一生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