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銀行理財產品手續費怎麼算
銀行理財產品利息=理財產品的本金*產品年利率/365天*具體天數,比如購買**銀行理財產品5萬元,年利率4%,購買天數為182天,到期後5萬元銀行理財產品的利息=50000*4%/365*182天=997.26元。
此外,利息也要承擔理財的時候所產生的風險,銀行理財產品期限到期之後,才可以跟本金一起取出,再做轉存或投資。
(1)費率是理財產品78倍擴展閱讀
銀行理財產品主要趨勢
其一,同業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模式。
其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健與否並不在於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於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動態管理類產品的逐步增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靈活多變和高流動性是該類產品的主要優勢。然而,該類產品的信息透明度問題值得關注。
其四,POP(Proct of Proct)的逐步繁榮,通過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投資組合構建來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B. 理財產品贖回費率1%是什麼意思
檸檬給你問題解決的暢快感覺!
就是取出的時候需要收取1%的費用,一般是按照本金加收益總和來收取的。
感覺暢快?別忘了點擊採納哦!
C. 買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費用
關於銀行理財產品具體收費,以下總結了幾點:
1、銷售服務費,支付給客戶經理等人員,收費比例在 0.5% 左右。客戶經理一般不主動履行告知義務,客戶經理從自己獲取收入的多少出發,向客戶推銷提成多的理財產品,而不是結合客戶的實際財務、風險承受狀況推薦產品。
2、託管費,是銀行為託管理財資產而收取的費用,收費比例為 0.05% 左右。與基金管理人和基金託管人是獨立運作、相互監督不同,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人和託管人都是銀行自己,自己監督自己,同時收取管理費和託管費。
3、保管費,是銀行為保管理財資產而收取的費用。與上面說的託管費有一點不同,託管有監督受託人的義務,而保管沒有這項義務。理財資產託管人、受託人、保管人都是銀行自己。
4、管理費,是支付給理財管理人員和相關部門的費用,收費比例為0.3%-1.5% 不等。這個收費項目的設置是合理的,畢竟銀行配置專家替客戶理財,要收費的。至於收費比例的大小要結合理財產品的類型而定,如果理財產品是被動型的,收費比例應該低一些;如果理財產品是主動投資型的,需要頻繁操作,收費比例可以高些。
5、認購費、申購費和贖回費,這三項費用就是買賣理財產品的手續費,各銀行收費比例差異很大。現狀是理財產品收費項目五花八門及不透明。銀行聲稱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是已經扣完費用的凈收益,但超額收益卻已被銀行全部拿走。當客戶拿到5%的收益率時,其擁有所有權的資金獲取的收益,本來有可能是6%、7%…… 利用貨幣的時間價值,銀行剝奪客戶收益的手段更隱蔽。
D. 理財產品的管理費率是什麼
管理費就是某個理財產品年扣費用。
一般用於:聘請理財管理人員的薪資和其它一些相關的費用
E. 購買理財產品費用怎麼算
若是招行個人理財產品,是否收費及標准,請您查看產品說明書中的「相關費用」。說明書中的銷售費、託管費和管理費會在產品運作中扣除,不會通過個人賬戶中扣取,公布的產品收益率或凈值都是已經扣除了上述費用的,所以不會影響實際收益。
F. 銀行理財的管理費是怎麼計算的
事實上,銀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與轉賬、補卡等業務的固定手續費不同,不同銀行和不同理財產品所收取的手續費並沒有統一標准,具體收多少也各不相同。
南方財富網小編下面舉例說明:
某城商行一款9月12日到期的理財產品兌付公告顯示,接近230萬元的投資收益,銀行抽走了94.5萬元的管理費和0.5萬元的託管費。
該行另一款9月6日到期的理財產品的兌付公告顯示,客戶獲得的投資收益約152萬元,而銀行收取的費用合計約98萬元。
上述兩例,銀行抽取的管理費抽取在四成左右,對於大多數投資人而言非常高。
G. 理財產品的銷售管理費率是什麼概念
1,其實這都是忽悠人的,他們從理財產品收益中扣除就是了。
反正你賠賺都是要扣的。我也可以幫你做理財,你說是這個道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