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平台 > 老人被p2p理財產品騙

老人被p2p理財產品騙

發布時間:2021-08-15 22:54:43

❶ p2p理財被騙怎麼報案

到所在轄區公安機關報案。

根據網路詐騙罪的相關規定,2000-5000元即達到詐騙罪標准。

數額較小,沒有達到2000元,尚不構成詐騙罪,但是違反社會治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處5~15日拘留,可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但如果詐騙行為累計數額超過2000-5000,就可以追究詐騙罪的刑事責任了。

(1)老人被p2p理財產品騙擴展閱讀

購買P2P理財產品的注意事項:

1、風險控制

看所選擇P2P理財產品的產品的平台是否規范,是否有一套完善的風險管控技術,是否有抵押,是否有一套嚴格的信審流程,是否有一個成熟的風險控制團隊,是否有還款風險金,是否每一筆的債權都是非常透明化,是否每個月都會在固定的時間給客戶郵寄賬單和債權列表等。

2、平台實力

一般平台越大,其風險管控越嚴格,因為平台大,所以每一筆債權都是經過嚴格審核,才會轉讓給出借人。另外,公司的實力和規模也是衡量一個公司規范與否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還有公司的注冊資金,在全國的營業部的規模也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3、合同規范性

認購產品時務必要把合同中的每一條認真的閱讀清楚,摸清每一個條每一個字的具體含義。

❷ 65與歲老人被銀行騙賣了理財產品合法嗎

需要看這個理財產品的規定,
如果是不能向65歲以上人士出售的,
那麼該銀行經辦員工肯定就是違規的。

❸ 被p2p騙了很多錢,我該怎麼辦

報警,報警以後警察會讓你等消息,最後會不了了知,從現在開始努力掙錢吧

❹ 在p2p上理財被騙了報警了自己會有案底嗎

不管P2P理財平台合不合規,如果平台存在期詐,跑路,報警維權這個好象自己不會留有案底,因為你是無辜的,目前國家針對P2P理財正在規范,以後理財產品購買一定要擦亮雙眼。

❺ p2p理財被騙報警有用嗎

對於網路詐騙來說報警頂多立案,並不會給你處理的,因為沒有太多的資料

❻ P2P騙錢:我媽前段時間通過豪熠理財買了他們的理財產品

這個錢暫時不要繳納了 否則以後其他變相收費的項目出來你不繳納 對方一樣還是拖著不給你辦事

❼ 理財,P2P被騙的,為什麼多是50~60多歲的人

這個歲數的人一般都有了一定的積蓄,但是缺乏辨別能力,風險意識薄弱,很容易被高息誘惑

❽ 被親戚騙了買p2p全部損失能告嗎

那不是親戚騙的,而是你經不住誘惑,親戚又沒有逼著你買。

❾ 讓家裡80歲老人買P2P產品被騙的兒女應負責任嗎

80歲的老人身體健康,思維敏捷,大有人在。關鍵是兒女們有沒有說清楚投資理財的風險?從情理上來說,如果老人因為投資失敗而傷心,兒女應當給予一定的補償。

❿ 你會怎麼做眼看老人陷入理財騙局,四位學霸

老年人理財需要注意什麼
三原則:
一要「穩」。中老年本身的收入周期在這段基本上停止,理財的風險承受能力逐漸減弱,因此,理財需要首要考慮的就是本金的安全,在本金安全的基礎上再區追求相對高收益產品。想要做到穩字當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理財產品的監管機構。一般來說有金融機構監管的,類固定收益的產品更加適合求穩的投資者。
另外投資理論中,有個資產配置的法則「100法則」,該法則用來確定投資者風險產品占投資總資產的投資比例,即一個人可以投資的高風險產品比例等於100減去你的年齡,例如70歲的老人,我們建議老人投資相對高風險的產品比例為:(100-70)%=30%,這個法則也較為形象地告訴中老年人投資要穩健為主。
二要「短」,中老年人在理財過程中特別注意理財的年限,由於中老年人年事已高,患病或者發生以外風險
的比例要比年輕人高,理財的精力也不如年輕人充沛,理財市場本身市場變化很大,所以我們不建議選擇封閉期限太長的理財產品,即便是期限稍長收益利率更高,我們也建議中老年人謹慎考慮,具體來說,我們建議中老年人選擇三個月到
一年半,最長兩年期的產品為宜。
三要「分」,中老年人在投資理財過程中,應該注意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理財過程中的風險。舉例來說:如果投資類保本或類固定收益產品、可以選擇存款、國債、國幣基金、銀行人民幣理財,信託 、P2P等不同的理財工具。這些產品安全、穩健是比較適合老年人進行投資的,融 資易平台就是如此。
三不要原則:
一不要輕信高收益,日常案例中,我們經常看到上當受騙的都是從高收益開始。有不少非法集資類型的投資公司通過研究投資者高收益的心理,給出15%甚至20%以上的年化收益來吸引中老年人,使很多投資者不知不覺中忽略了投資本身的風險而上當受騙,
二不要貪圖小便宜。「免費」、「限量」、「贈品」、「促銷」,都是某些居心不良的投資公司吸引中老年人慣用的伎倆,一些中老年人由於「貪便宜」心理作怪,覺得錯過了「贈品」不合算,貪小心理造成上當受騙。要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理財防騙更要防貪心。
三不要投資不熟悉,理財市場日新月異,中老年人可能很難由更快的反應能力去分辨新的投資品種,「外匯」、「黃金白銀」、「海外股權」、「原始股」等等理財新名詞不絕於耳,但如果中老年人並不了解或並不熟悉品種的風險所在,甚至不了解該產品的交易規則,那麼我們建議,索性就不要區投資該類品種。
希望題主收到回答能夠採納一下唄,十分感謝您。

閱讀全文

與老人被p2p理財產品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