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私人可以開證券交易所不
理論上講,交易所也就是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個人、公司也是可以開滴 樓主可以去打個申請給國務院、財政部、證監會…… 營業廳也就是券商,這個比較好辦,只要手續齊全,很容易就申請了。可是投入很大,如果開戶數量不夠,賠就一個字。 國泰君安這些大券商,傭金不過收到千分之二 很多小券商,只收取千分之一,甚至更少的傭金,實在是很難維持 一天1000萬的交易量,小券商才能賺取1萬塊的傭金
記得採納啊
⑵ 請問:證券服務機構,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分別是國有的還是私人的啊
私人的,國有的,國有的
⑶ 證券交易所是屬於國家的 還是私人的
國家的
⑷ 個人可以開股票交易所嗎
你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可能是你理解的股票交易所並不是真正的股票交易所,應該是證券公司,股民委託它來幫買股票。
⑸ 證券交易所是干什麼的為什麼中國只有兩個證券交易所
一、證券交易所是依據國家有關法律,經政府證券主管機關批准設立的集中進行證券交易的有形場所。在我國有二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
1、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和解散,由國務院決定。申請設立證券交易所,首先由中國證監會進行審核,再報國務院進行批准。
2、設立證券交易所必須制定章程。證券交易所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3、證券交易所必須在其名稱中標明證券交易所字樣。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使用證券交易所或者近似的名稱。
二、中國股市為什麼要分兩個交易所:
因為1990年和1991年時股市交易不像現在這么方便,以前沒有電話季托,也沒有網上交易,買賣股票都要在證券交易所,而深圳和上海又是當時飛速發展的主要城市,這樣開設兩個交易所也就方便了當時的管理。
上海是老金融中心,深圳是新興的經濟特區,金融就是融金,有錢才有發展,上海和深圳都是中央的心尖子,最後就平起平坐的一邊一家交易所,
上海主要是老國企+央企還有規模比較大的製造企業等,是和上海的實際情況相契合的,而深圳是中小企業的天堂,所以深圳的上市公司多為中小企業和私企。
(5)股票交易所是私人的嗎擴展閱讀:
(1)證券交易所應當為組織公平的集中交易提供保障,公布證券交易即時行情,並按交易日製作證券市場行情表,予以公布。未經證券交易所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發布證券交易即時行情。
(2)證券交易所有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辦理股票、公司債券的暫停上市、恢復上市或者終止上市的事務。
(3)因突發性事件而影響證券交易的正常進行時,證券交易所可以採取技術性停牌的措施;因不可抗力的突發性事件或者為維護證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證券交易所可以決定臨時停市。證券交易所採取技術性停牌或者決定臨時停市,必須及時報告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
(4)證券交易所對證券交易實行實時監控,並按照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要求,對異常交易的情況提出報告。
證券交易所應當對上市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披露信息進行監督,督促其依法及時、准確地披露信息。證券交易所根據需要,可以對出現重大異常交易情況的證券賬戶限制交易,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備案。
⑹ 私人可不可以開證券交易所
我國公司法規定,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和解散都必須由國務院決定。其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⑺ 港交所是私人所有的嗎股東有哪些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簡稱港交所,英文簡稱HKEx)HKEx: 0388,是香港的證券交易所。港交所是一家控股公司,全資擁有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三家附屬公司。主要業務是擁有及經營本港唯一的股票交易所與期貨交易所,以及其有關的結算所。主席為夏佳理,行政總裁為周文耀。
2004年,港交所資產凈值為4,052,143,000港元,純利為1,056,884,000港元。
早期發展
香港的證券交易歷史悠久,早於19世紀香港開埠初期已出現,但到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成立,香港始有正式的證券交易市場。1914年,該會易名為香港經紀商會。1921年,香港股份商會注冊成立,屬香港第二間交易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所於1947年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
四會時代
當時的香港證券交易所主要由英國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屬英資企業。1960年代末,香港經濟起飛,華資公司對上市集資的需求越來越大,促成更多以華資擁有及管理的交易所開業,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先後創立。
香港原四家交易所及創立年份:
★香港證券交易所 - 1947年
★遠東證券交易所 - 1969年12月17日
★金銀證券交易所 - 1971年9月15日
★九龍證券交易所 - 1972年
四會合並
一個城市擁有4家交易所,在世界上甚為罕見,而且也帶來行政與監管上的困難。在香港政府的壓力下,四家交易所合並勢在必行。1980年,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經過多年籌備,1986年4月2日,四會正式合並,聯合交易所開始運作,並成為香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一個新時代。聯交所交易大堂設於香港中環交易廣場,採用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1986年9月22日,聯交所獲接納成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
與期交所合並
經歷過多次牛市、股災,與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證券市場漸趨成熟。1999年,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公布,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市場進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及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建議把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實行股份化,並與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合並,由單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擁有,當時聯交所共有570家會員公司。2000年3月6日,三家機構完成合並,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
現況
2005年7月,港交所為使用接近20年,位於交易廣場的交易大堂進行翻新,減少交易櫃位,並增設多功能場地、展覽館及圖書館等設施。裝修完成後的新交易大堂在2006年1月16日重新使用,並由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主持啟用儀式。交易大堂的展覽館則在2006年4月26日由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主持揭幕儀式。
交易大堂
交易大堂在2006年完成翻新後,設有294張交易台,交易場地面積為12,200平方呎,設有傳媒采訪區及新聞直播室,交易大堂中央的電子顯示屏幕則改用全彩色顯示屏,以圓筒形設計。另增設交易所展覽館,佔地13,800平方呎,對外開放,向公眾介紹交易所的歷史及發展,成人入場費20港元。
交易系統
香港交易所的所有交易以電腦進行,第一代的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於1993年11月啟用,至1996年1月,第二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啟用,系統讓證券行的終端機連接,令交易不再局限於交易大堂內。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 (AMS/3)於2000年啟用,證券經紀可以透過開放式的連接器,將買賣盤直接輸入中央處理系統進行交易,使交易更快捷,亦提高了交易所可處理的交易量。
結構
港交所董事會成員包括不多於6名由財政司司長委任的董事,不多於6名由股東選出的董事、及行政總裁。2006年4月26日,財政司司長委任夏佳理、史美倫、鄭慕智、張建東、范鴻齡及方俠出任董事,而港交所股東大會則選出David Webb及陸恭蕙出任董事。
⑻ 證券公司是國有還是私人的
證券公司有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部分還上市了,比如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
國有控股的比較多一點,特別是中字頭(中信 中銀 中投)
證券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和《證券法》的規定設立的並經國務院證
券監督管理機構審查批准而成立的專門經營證券業務,具有獨立法人地
位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公司(securities
company)是專門從事有價證券買賣的法人企業。分為證券經營公司和
證券登記公司。 長城證券標志
狹義的證券公司是指證券經營公司,是經主管機關批准並到有關工商行
政管理局領取營業執照後專門經營證券業務的機構。它具有證券交易所
的會員資格,可以承銷發行、自營買賣或自營兼代理買賣證券。普通投
資人的證券投資都要通過證券商來進行。
編輯本段分類
從證券經營公司的功能分,可分為:
1.證券經紀商
即證券經紀公司。代理買賣證券的證券機構,接受投資人委託、代
為買賣證券,並收取一定手續費即傭金,如江海證券經紀公司。
2.證券自營商
即綜合型證券公司,除了證券經紀公司的許可權外,還可以自行買賣
證券的證券機構,它們資金雄厚,可直接進入交易所為自己買賣股票。
如國泰君安證券。
3.證券承銷商
以包銷或代銷形式幫助發行人發售證券的機構。實際上,許多證券
公司是兼營這3種業務的。按照各國現行的做法,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公
司均可在交易市場進行自營買賣,但專門以自營買賣為主的證券公司為
數極少。 另外,一些經過認證的創新型證券公司,還具有創設權
證的許可權,如中信證券。 證券登記公司是證券集中登記過戶的服
務機構。它是證券交易不可缺少的部分,並兼有行政管理性質。它須經
主管機關審核批准方可設立。
⑼ 證券交易所是個人的還是政府開的。
國內只有兩個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這兩個當然是政府開的,也只有政府能開。你可能問的是證券公司,比如光大證券,國泰君安之類。他們的作用是給股民做投資股票的中介。這其中有部分是國有企業開設的,有部分是民間資本或境外資本開的。
⑽ 個人買賣股票只能通過證券公司 不能直接去交易所買賣嗎
個人買賣股票只能通過證券公司 不能直接去交易所買賣.因為有規定,交易所只接受交易會員的報盤買賣,而交易會員必須是證券公司。所以個人是不能直接進交易所買賣股票的,必須用交易席位號去買賣,只有會員才有席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