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平台 > 小米保險代理平台

小米保險代理平台

發布時間:2021-08-14 21:49:03

保險代理公司APP有哪些

智保雲,智保雲科技作為一家以保險IT技術應用為核心的創新型高科技企業,將繼續秉承「資源整合、流程再造、平台化運作」的創新設計理念,為行業客戶提供全面的保險信息化應用解決方案。

② 網上買保險,哪家比較好

隨著時代的發展,購買保險不再停留在線下投保一個方式,買保險也可以像在淘寶買東西一樣方便,那就是線上投保,無論是線上投保還是線下投保,重要的是看產品是不是適合自己。目前線上投保的渠道有保險公司自營平台、保險中介平台、第三方網銷平台。

線上投保的流程你清楚嗎?看這里《保險在線投保流程,退保也方便嗎?》

但是在線上投保需要投保人有一定的保險知識,因為合同和條款條例這些都需要看,如果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很多專業的詞彙是很難看懂的。

在購買保險之前可以先找客服咨詢相關不懂的問題,也可以找奶爸保等第三方平台幫你,並且還可以幫你設計屬於適合你的保險配置方案。

很多人擔心線上投保理賠會很麻煩或者很難,但其實並沒有,理賠都是看合同,只要符合合同理賠的情況,承保公司就會理賠。線上投保一樣是由線下的保險公司承保、核保、理賠,所以不需要擔心線上投保沒有保障,只要平台合法正規就沒問題。

網路只是一個平台,是保險產品銷售的一種渠道。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支付寶和微信都有保險產品銷售,它們其實都不是保險公司,只是作為中介代理銷售保險公司的產品。

奶爸總結:買保險重要的不是公司或者平台,而是保險產品的本身,只要合適自己就好。

③ 從第三方保險平台代理人處買保險會不會被騙

不用擔心,雖然平台不少,但它們都只不過是保險公司的一個銷售渠道而已(如果實在擔心,可以上保監會官網查詢互聯網保險平台的正規性),保單最終是和保險公司簽訂的,互聯網保險平台出具的電子保單和紙質保單具備同等法律效應。
在查收保單後,投保人應在第一時間仔細查看,確認保單所示條款與自己投保前了解的產品條款一致,查看是否有保單號、險種名稱、保單生效時間、保險期限、保險金額、被保險人姓名及身份證號等關鍵內容,看清楚保險公司名稱,查看保單印章是否清晰,是否印有該公司的客服電話和保單查詢方式。
另一方面,為了確認我們買到的是否是「真保險」,我們可以檢驗保單的真偽,根據上面的保單號,登錄相應的保險公司官網或是官微、客服電話等查詢真偽,就像查詢快遞單號一樣方便。

④ 有哪些互聯網保險平台有出CPS產品給保險代理人銷售

CPS在很多互聯網保險平台都有,保險移動應用的攻略再去選擇和使用該應用才是更正確的選擇,可以參考參考:http://tieba..com/p/4789698725

⑤ 有什麼保險平台比較靠譜我想做保險代理人

線上買和線下買的相同點。
第一,不管是網上買,還是線下找代理人買,最終承保的都是保險公司。
第二,從理賠來看,無論線上線下購買,理賠的時候,都是跟保險公司聯絡,由專業人員來理賠的,這個並沒有本質差別。保險公司不會因為購買渠道不同,而區別對待。
所以,所謂的網上買保險不靠譜,確實有點擔心過度了,只要是有資質的公司承保,都是可以放心購買的。
線上買和線下買的差別
第一點,有些保險公司的銷售區域有限定。
比如某家保險公司線下只有北京和廣東省有分支機構,那麼你不在本地就買不了。而在網路上,就沒那麼多局限,不在本地,同樣也可以投保。
第二點,網路渠道的維護成本低,所以有些網上的產品,性價比會比較高。
甚至有些公司,還會開發出只在線上銷售的產品。
第三點,理賠的時候,略有不同。
線上買的保險,一般通過郵寄或者網路渠道來提交材料;而線下買的保險,你可以找代理人來幫忙走理賠流程,當然,前提是你的代理人穩定可靠,出險的時候還在原來的崗位。
總之,關於買保險應該線上買,還是線下買這個問題。
什麼渠道,其實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產品本身,也就是說:這款產品的性價比如何,還有它是不是適合你。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⑥ 想找個平台做保險代理,不知道選哪個平台好……i雲保合作了哪些保險公司,和同類型平台比較起來怎麼樣

這個平台還是很專業的,跟同類平台比起來屬於比較靠譜的了。和四十多家公司都有合作,產品資源很多。代理人要想簽單的話,平台是很重要的!產品夠給力, 最近信泰人壽的如意人生守護(英雄版)重疾險就在i雲保首發上線,很多代理人推廣這款產品都簽單率特別高,我身邊的幾個新人都成交了幾筆呢。

⑦ 新手想問問,有哪些不錯的保險代理人平台

個人覺得i雲保是個不錯的保險代理人平台,i雲保作為服務保險代理人的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通過提供好的保險產品和高效便捷地互聯網推廣工具和服務,為保險代理人從事保險推廣提供便利和保障。
1、i雲保是首個以社交平台為入口的互聯網保險平台,通過每位會員的互聯網社交圈推廣保險產品,展業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同時還有豐富的海報、軟文、資料等推廣工具;
2、i雲保提供24小時智能客服"雲寶兒」以及全國客服熱線幫助會員解答問題,提高推廣效率;同時還有多人投保,續保管理等便捷服務,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大數據演算法支持幫助會員進行科學的保險推廣管理服務。
3、i雲保平台還對接了其他多家壽險、健康險、財產險及健康管理公司。
4、i雲保的保險代理人可在頭條版塊與保險大咖交流、發表見解和觀點,及時了解平台各類產品活動資訊,向專家咨詢核保理賠相關問題,在線收聽觀看培訓課程等。

⑧ 第三方保險代理公司排名

保險公司賠償數額不足以彌補受害人的損失時,可以向第三方追償。最好是在起訴時一塊兒將保險公司,第三方訴至法院。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⑨ 小米保險是個大騙子

小米保險是個大騙子?作為一個米粉,對小米還是抱有很大的期待的。

但沒想到像小米這樣的大平台,竟然也存在這么低級的問題。

小米這樣做保險,早晚要出大事的!

銷售誤導向來是保險中的重災區,坑了無數的投保人!
真的太令人寒心了!
如果有買過小米的保險或注冊過小米金融的朋友,要特別留意一下。
他們最近的電話推銷非常多,我們已經收到五六個用戶的反饋。
在銷售的過程中,不僅推薦不合適的保險產品,而且存在嚴重的銷售誤導。
今天發出來給大家提個醒!
也給還沒買保險的朋友一個借鑒!

一開始得知小米保險的這件事,是因為我司顧問艾琳老師曾經在小米金融APP上買過一款小米綜合意外險。
結果過了沒幾天,就接到了小米保險業務員的電話。
表面上打著服務升級的旗號,實際是讓她去買保險。
他們當時推銷的保險產品是弘康人壽的哆啦A保。
電話里業務員說的是:
這份保險重疾賠3次,輕症賠2次。
重疾和輕症都是確診即賠,並且只要有二級及以上醫院的確診證明還可以先行賠付。
而且還提到這份保險不僅能保障,還能養老。
聽起來是不是還挺好的?
看到這段話,我們自然而然的會理解為只要我得了病,就能拿到錢。
而且得重疾我還能拿3次。
以後老了也能把錢取出來養老。
保障養老兩不誤,生活美滋滋。
沒毛病吧!
但是很可惜,如果你真的買了這款產品,恐怕哭都沒處哭。
因為業務員說的這段話完全就是錯誤的!
首先,哆啦A保這款產品本身並不合適
跟大家說一下,哆啦A保它是2018年的一款網紅保險。
放在兩年之前,這款產品確實有優勢。
作為多次賠付重疾險,疾病覆蓋的很全面,而且價格也比同類產品便宜。
但如果把這款產品放在今天的眼光來看,卻存在很大問題。
一方面,它的重疾分組不合理。

這種多次賠付並且分組的重疾險,每一組疾病是只能理賠一次的。
而它把重疾中發病率很高的惡性腫瘤和重大器官移植術分在了同一組。
也就是說如果得了惡性腫瘤,將來又不幸需要進行重大器官移植術。
哪怕哆啦A保是一款多次賠付重疾險,但也只能賠一次。
完全失去了多次賠付的意義。

另一方面,業務員在電話中全程沒有提到保費的事情。
但哆啦A保這款產品,它是必須要捆綁終身壽險的,這樣整體的保費就會比較貴。
30歲的男性,50萬保額買到終身,每年的保費要八九千。
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這個負擔不算小。
假設三口之家都配置保險的話,那整個家庭的保費至少2萬以上。
這么貴的保費預算,它並不適合大多數人。
而且,從小米保險的公眾號上可以看到,哆啦A保竟然還是小米保險的主推產品。
市面上的好產品這么多,為什麼就把一款2018年的產品,並且不適合大多數人的保險作為自家的主推產品呢?
我實在是不能理解小米的做法。
難道是讓投保人閉著眼睛瞎買嗎?

如果產品不好,還可以說是公司的戰略問題。

那賣保險只知道背話術,誤導銷售,才真正說明了業務員的不專業。
在小米保險業務員的那段話中,存在兩個非常嚴重的銷售誤導。
誤導一:重疾和輕症都是確診即賠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有沒有聽過「重疾險確診即賠」這樣的言論。
很多代理人為了圖省事,會跟客戶這樣宣傳,但這種說法是非常不嚴謹的。
比如腦中風後遺症,合同中約定:必須確診180天,仍遺留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功能障礙。

試想一下,我買保險之前業務員跟我說,重疾和輕症確診即賠。
結果真的不幸確診腦中風,我興沖沖的去要錢,保險公司讓我再等六個月?
我這焦急難忍的心呀!
實際上,在國家規定的25種法定重疾中,只有3種是確診即賠的。

分別是惡性腫瘤、嚴重三度燒傷和多個肢體缺失。
而還有6種疾病,要求必須進行特定的手術。
比如冠狀動脈搭橋術、重大器官移植術等。
另外的22種,則必須達到約定的狀態。
比如腦中風後遺症、癱瘓、嚴重阿爾茲海默病等等。
這么基礎的保險知識,竟然還有業務員是不知道的。
保險科普,看來不僅僅要投保人需要,某些從業者更需要。
誤導二:既能保障,又能養老
聽著很美好對不對?
一份保單,從生管到死。
要是真有這樣的保險,恐怕保險公司早就賠穿了!
長期重疾險都有現金價值,現金價值可以通過退保拿回來養老,這句話是沒錯的。
但是有一個條件可千萬別忽略了。
那就是你從來沒有發生過重疾理賠。

一旦重疾理賠過一次,你的現金價值就歸零了,身故也不能再賠了。
何來的養老?
即使你真的沒有得過重疾,如果把現金價值取出來,就相當於進行了退保,保障就失效了。
那誰會在年齡越大,越容易生病的時候,把保障給終止了呢?
再往後退一步,假設真的就想拿養老金,那退保能拿回的錢也不是業務員所說的50萬保額。
終身重疾險的現金價值雖然是不斷上漲的,但是現金價值漲到50萬,是你要活到105歲的時候。
而如果你在投保的前20-30年退保,大概率還是會有損失的。
我不知道小米是如何去培訓和考核業務員的。
但是一個能夠做到世界500強的公司,卻在保險這樣關乎用戶一輩子的事情上,如此的不嚴謹、不專業。
真的挺讓人難過的。

事實上,這樣的銷售誤導在保險行業中並不是特例。
隨便拿一兩條出來就能說一天。
我們之前也寫過很多的文章去分析,去辟謠。

保瓶兒:騙了上億人的保險謠言,到今天還有人上當!

他們利用用戶對保險的不了解,去散布謠言、利用恐慌進行營銷,讓人防不勝防。
但最終傷害的,卻是真真實實的投保人和整個保險行業。
等用戶反應過來,發現被銷售誤導的時候,往往已經過了猶豫期,此時退保會損失慘重。
哪怕知道真相,也只能打碎牙和血吞,然後告訴親戚朋友保險是騙人的。
銷售誤導的可恨之處在於,它給了用戶不合理的期待。
就像是我去買一個老年機,銷售員卻告訴我,可以上網,可以玩游戲,可以刷視頻。
結果回家一看啥都不能幹,就只能打個電話。
那我能不生氣嗎?
如果你一開始告訴我,它只是個打電話的工具,我未必不會買。
可是偏偏卻有很多人選擇把它描繪成一個與事實完全不符的假象。
其實,刀本無錯,錯的是持刀傷人者!
保險亦是如此,可恨的從來不是產品,而是銷售人員明知故犯,一次又一次的銷售誤導!
誠心的希望這種現象能夠少些,再少些。
每一個保險人都能憑借自己的專業和負責,用自己掙得一席之地。
更多的投保人選到需要和適合的保障。
期待保險行業能洗去一身罵名,坦坦盪盪的做勇敢的自己。
成為真正幫我們轉移風險的工具。

閱讀全文

與小米保險代理平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