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沒有註明的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⑵ 市場上有哪些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的類別是很多的 !考慮3個問題:
1、自己有多少資金可以利用
2、自己想獲取多大的理財收益
3、自己能夠承擔多大的風險
這3個問題確定後,根據自己的風格再去選擇產品,像低風險有收益就可以考慮銀行存儲,銀行理財,基金、國債等。可以承擔高風險也想獲取高收益,可以考慮證卷、外匯、貴金屬等。
有了理財的平台,接下來就是逐漸養成自己的理財風格,收益自然就來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⑶ 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理財產品是什麼
現在做理財,收益能趕上通脹的,就期貨、現貨、貴金屬這些,其他銀行、保險的理財產品,雖然年收益有5%,但這個扣掉20%的利息稅(儲蓄免了利息稅,但理財產品有利息稅),實際能拿到收的,跟存銀行的利息差不多。而基金、股票這些,投資收益連續幾年都是為負。 就期貨、現貨、貴金屬來說,期貨和黃金的資金門檻都比較高,一般沒幾十萬,連做散戶的資格都沒有。現貨的品種較多,良莠不齊,資金門檻有高有低,而且是最近幾年才引進的,市場知名度不高。 我做的是同仁堂的中葯材電子現貨,資金門檻低(幾千塊就可以做個小散戶),T+0雙向交易,20%保證金制度,交易靈活,大盤活躍,收益高,風險中,有專業操盤收指導,也可代理操盤。一般代理操盤,月收益能穩定在5%到10%。其他情況,具體可聯系我。
⑷ 理財產品如何扭曲市場的
據報道,銀行理財產品因為更穩健成為很多人的投資首選。不過,它背後的門道你知道嗎?理財產品都投向哪?保本不保本產品怎麼選?在昨天(19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17年北京年會上,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說,銀行銷售的不保本又保預期收益的產品是對市場的扭曲,不保本銀行理財產品全部收益都應歸客戶所有。
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時,除了收益率,保本不保本也是最關心的問題。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說,銀行存款的特徵是由銀行承擔盈虧風險,存款人享受固定收益,所以目前保本保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已經由監管部門認定為結構性存款,要繳納存款准備金和佔用資本金。此外,銀行發行的不保本、不保收益的理財產品,符合集合投資的所有特性,發行超出200份以上的產品應按公募基金管理。而不保本卻保預期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是對市場的扭曲。
央行副行長殷勇認為,「剛性兌付」並不能消除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它只是問題的轉移,而且「剛性兌付」還會助長人們的不理性行為。他說,「『剛性兌付』問題應該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課題。我認為還是要讓市場機制發揮主導的作用,要讓價格波動去提示我們的投資者和消費者投資有風險。如果我們不能打破『剛性兌付』,那我們在金融監管上就應該更加嚴格。」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出台的統一資管新規最大的亮點將是打破「剛性兌付」。農業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彭向東說,銀行理財產品將由預期收益型轉向凈值型產品,銀行只收取管理費或者有固定的分成,客戶逐漸適應自擔風險,「剛性兌付」的問題會慢慢隨之解決。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理事認為,過去由於隱形的剛性兌付,銀行理財資金的配置90%集中在債券、非標等資產上,監管背景下,銀行在投資端的收益壓力更大,因此具備客戶獲取能力的銀行未來將深耕資產管理產業鏈的下游,與小而精、專注投資的私募,在客戶端和投資端各自發揮優勢,為客戶創造更好的投資收益。在未來混業監管標准逐步統一之後,監管套利空間消除,依據自身稟賦尋找自身產業鏈定位是各類資產管理機構的必經之路。
⑸ 證券理財產品市場發展的現狀
目前還是比較薄弱的,據我所知國泰君安的資管還可以
⑹ 理財產品市場存在什麼潛在風險,投資者投資時應該採取怎樣的規避措施
理財產品市場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的風險,時時要關注,不懂不做,不貪高收益,正常理財收益是負數,國內理財大部分是自己開立證券賬戶理財,像這幾天原油寶一事,投6萬元,虧完6萬以後還倒欠銀行十幾萬,所以在理財之前一定要搞清楚,搞懂,不清楚,不懂的就不參與,還要告訴自己正常理財大部分是虧損的,理財之前先給自己潑冷水,不要老想著賺,理財大部分是虧損!
⑺ 目前市場是有哪些主要的理財產品各有什麼特點當前收益率情況如何
1. 銀行理財產品;
近年來發展迅速,期限以30天-180天的短期為主,分為保本型,保收益不保本,不保本不保收益等類型,一般起點是5萬元,起點較高。預期的收益率一般在3%-5%左右,一般高於一年定存。但資金在募集期和清算期是沒有收益的,資金佔用期大於銀行標明的理財期限,因此實際的收益率會打折扣,期限越短,越明顯。
最近銀監會出台了8號文,對混亂的銀行理財產品進行規范,預計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將逐漸降溫,收益率也將下行。
2. 理財型基金(短債基金)
理財型基金是2012年基金行業的重大創新,對銀行理財形成了一定的沖擊,該類基金的風險較低,高於貨幣市場基金但低於普通債券型基金,是銀行理財產品很好的替代品,一般有7天、14天、21天、30天、60天幾個品種,目前平均收益率在3.5%-5%之間。理財型基金的起點低,1000元起即可購買,部分基金100元起即可購買。個人推薦「南方理財60天」、「易方達月月利」、「易方達雙月利」等產品,收益均好於銀行理財產品。
理財型基金到期日如不選擇疏忽,則自動進行滾存,真正做到理財「無縫隙」,而且節假日也有收益。
3. 貨幣市場基金
主要投資於貨幣市場,包括協議存款,久期較短的中高信用等級債券,風險低,是活期存款最好的替代工具,可作為投資的資金池。2012年貨幣市場基金創新不斷,「華夏、嘉實、易方達、南方、華安、萬家、廣發」等多家基金公司均可實現基金官網直銷貨幣基金的「T+0快速贖回」,非常方便快捷。
作為資金池,收益率並不是貨幣市場的首要因素,安全性才是第一要素,因此,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並不會太多,但是2012年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達到4%,遠高於一年定存,今年的收益依然不錯。
4. 債券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
風險與收益成正比,該類基金屬於投資品種,不屬於低風險的理財屬性。
以上內容純手打,希望樓主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