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在買什麼保險比較劃算
買保險是相對比較復雜的事情,不同年齡段需要購買的保險也有所不同,可以閱讀奶爸這篇文章了解一下哦。《不同年齡階段,如何正確購買保險?》Ⅱ 哪種保險產品最合適
五樓的朋友說的太好了
新華保險公司的幸福年年就不錯
幸福年年A款兩全保險(分紅型)
產品特點
見利快,安全穩健
60歲前每兩年領取8%,快速持續領取,按需規劃生活
重養老,加速領取
60-80歲每年領取16%,四倍增長,養老無憂
高保障,相伴一生
三倍保障始終如一,家庭關愛一生相隨
會長大,分紅增值
保額分紅,復利遞增,領取、保障不斷提高,保值增值
人性化,特別豁免
全殘免交續期保費,繼續享受所有保障利益
保險金額:本合同保險金額由基本保險金額和累積紅利保險金額兩部分構成。基本保險金額由您和本公司在投保時約定,並在保險單上載明;累積紅利保險金額是指因年度分紅累積增加的保險金額。
保險期間: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至被保險人年滿八十周歲
投保年齡:
30天~45周歲(10年繳)
30天~50周歲(20年繳)
交費期限:
10年繳、20年繳
在本合同有效期內,本公司承擔下列保險責任:
(一) 生存保險金
60周歲前每兩年返還8%×(基本保額+累積紅利保額);
60周歲開始每年返還16%×(基本保額+累積紅利保額),直至80周歲。
(二) 身故保險金
一年內因病身故,給付基本保額的10%,無息返還保費;因意外或一年後因病身故,給付3×(基本保額+累積紅利保額),保障至80周歲。
(三) 全殘豁免
被保險人因意外或一年後因病身體全殘,豁免續期保費。
30歲女性,10萬保額幸福年年,20年交費,每年交1.67萬元。保險利益如下:
1. 生活補貼金:從30周歲至60周歲前,每兩年領取一次,每次領取8000元+分紅,共領取14次,合計112000元+分紅。
2. 養老年金:60周歲開始至80周歲,每年領取一次,共領取21次,合計336000元+分紅。
3. 身價保障金:80周歲前身故保障金為300000元+分紅。
4. 特別關愛:因意外或一年後因病全殘,可免繳續期保費,繼續享受保障利益。
當然你可以在年繳保費1.67萬元的基礎上增加或者減少。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買保險就先買衣服,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Ⅲ 買保險買什麼險種最好
對於我們來說,配置好四大險種才能獲得最大程度上的保障,其中四大險種包括了壽險、意外險、重疾險與醫療險。Ⅳ 如何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
無論你的職位高低、是否富有、年齡幾何,在風險面前人人平等。保險就像家裡的雨傘,寧可永遠不用,不可一日不備。
保險不是萬能的,不同的保險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人生階段適合不同的產品。那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呢?
1、首選保險類型。財產險產品主要分為:車輛保險、企業財產、家庭財產、責任險、貨運險等幾大類。人壽險產品主要分為:醫療健康(包括普通住院報銷、重大疾病、津貼等)、養老金、壽險(身故責任)、意外保障、兒童教育金、投資理財型幾大類。在選擇某類產品時重點看您想解決什麼問題?是想解決醫療費用、養老金,還是解決家庭經濟支柱的家庭責任問題(壽險)。經常有客戶說「我鄰居買了一份保險,到期返還、有分紅,可好呢。」「我同事最近投保了一份保險,保費特便宜,很劃算,我也打算買一份」。其實,適合別人的產品也許並不適合您,要根據自己的年齡、家庭情況、重點關注問題來確定自己所需要的保險種類。保險沒有好壞之分,每種產品都有它特定的適合人群。
2、定下大的種類後其次定產品。很多人在選產品時,特別會算計價格—只選便宜的,其實市場上同類相似產品的價格差異不大,保險買的是一種不確定性的風險保障,所以在同類產品中要重點關注保險責任、保障范圍、免責條款。比如同是健康險,有的是短期保障、有的是終身保障;大病險有的保10種、有的保27種;有的壽險公司三條免責,有的公司八條、十條免責;意外險有的只保交通意外,有的包括所有的意外等等。這是客戶在購買時容易忽略的地方,所以經常有客戶說保險買的容易、理賠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買前沒有很好的關注過保險責任、免責條款。保險要買最適合自己的,不是買最便宜的。
3、關於銷售渠道。目前保險公司普遍存在3種銷售渠道:直銷、代理和網(電)銷。直銷是由保險公司的員工直接銷售,優點是穩定可靠、專業性強,缺點是一般只能銷售一家公司的產品。代理銷售是由代理公司銷售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優點是方便客戶,可選范圍廣,缺點是產品以簡便易售型為主,代理人對產品了解不夠深入,容易發生銷售誤導。網(電)銷是通過網路或電話銷售,優點是方便快捷、價格低廉,適合對產品有一定了解的客戶,缺點是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幫助,對比、選擇產品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Ⅳ 目前最好的保險產品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保險不是銀行儲蓄,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
投保需要,真實的面對自己的生活,找到需求,完後進行針對性的有效規劃。
1.首要考慮年齡因素。
2.檢視已有保障,量化自己的需求。
4.結合家庭情況,做到統籌規劃。
5.首要考慮壽險、重疾險、意外險的選擇規劃,醫療險其次。
6.在保障完備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規劃教育金或養老金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