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平台 > 理財端產品介紹

理財端產品介紹

發布時間:2021-08-12 21:47:23

㈠ 理財產品介紹

買全國性的理財產品,不存在異地存取手續費問題。比如,你是北京的卡,在上海買全國性理財產品,無論是買還是結息到帳,都沒有任何手續費。買全國性理財...

㈡ 應該怎麼看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

長期以來,多數人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印象都是:收益穩定、風險低、放心投資。但這種固有的印象以後要變啦!
因為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都不再是無風險的品種了,2017年就曾出了很火爆的「民生銀行30億假理財」。
在監管的要求下,打破剛性兌付幾乎已經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
銀行理財承諾保本將會成為歷史,現存的保本理財產品也會逐漸的淡出市場。
可見銀行理財產品並不是理財資金安全的避風港。
今天就介紹一個選購銀行理財產品的利器——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
一、風險測評很重要
在解讀產品說明書之前,首先還要強調一個很重要的步驟——風險測評。
到銀行做理財之前,風險測評是不可或缺的。
和家庭保險規劃一樣,理財同樣注重產品的適用性。
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很多人都認為,做理財只要選好產品就可以了,風險測評是一個繁瑣且不必要的過程。
事實上,風險測評限制投資者購買超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目的在於更好的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所以進行風險測評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個完整的風險測評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投資者的年齡、財務狀況、投資經驗和目的、預期收益等等,綜合評估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
綜合在一系列的信息下,得出投資者對應的風險承受水平:
C1—C5是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R1—R5是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
在選購理財產品時,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應該和產品風險等級相對應。
在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的5個等級中,只有R1(低風險)是保證本金安全的;R4(中高風險)和R5(高風險)在現實中的銀行理財產品比較少見。
二、產品說明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做完風險測評後,就要說一說理財產品說明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銀行的理財產品中,光是看產品的推介頁面是不夠的,這樣獲取的信息量太少了。
想要充分了解一個產品,還得看產品的說明書。(銀行官網提供產品的說明書讓投資者查閱)
一份完整的產品說明書,大致會分為產品要素、投資范圍、產品運作說明、理財收益說明、產品兌付說明、信息披露等幾個部分。
1、產品要素
在產品要素上,包含很多產品的相關信息:產品名稱、產品編號、規模等,這些很簡單就可以理解,就不再過多介紹。
需要注意的是在說明書的前面部分,有一個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編碼,這個編碼相當於理財產品的身份證號碼。
在中國理財網上就可以查詢產品的真假,防止銀行違規銷售,出現假理財的情況。
驗證產品的真實性後,還要了解產品的具體類型是什麼。
產品類型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保本浮動收益和非保本浮動收益。
兩種類型的收益都是不固定的(一般以預期收益率估算投資收益),主要區別在於是否保證本金的安全。
保本浮動收益保證本金安全;而非保本浮動收益不保證本金安全,在投資環境較差的時候,存在本金損失的可能性。
結合產品的類型和產品風險等級,綜合衡量一個產品的風險定位。(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應該與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相匹配)
2、投資范圍
做銀行理財最好還要了解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
至少得知道自己的資金將會投資於什麼地方。
不同風險資產的配比,直接決定了一個產品的風險和收益。
各項資產大致的風險水平排序:
貨幣市場類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主動管理型權益類資產<量化對沖類資產
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可以挑戰風險水平較高的資產,風險承受能力弱的則要更注重安全性。
3、產品運作說明
運作說明規定了產品的規模的上限和下限。
有一個說法,說理財產品的規模越大,在投資貨幣市場工具時議價能力越強,能獲得更高的利率。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是規模較大的產品在低於極端風險時,會表現出更強的防禦能力。
4、理財收益說明
關於理財收益,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一件事。
理財收益的說明主要分為兩部分:成本和收益。
成本主要包括產品的託管費、銷售費、浮動管理費、管理費及稅率等等一系列的收費,不同的產品對於收費的要求不同。
現在大部分的理財產品都採用預期收益率來衡量理財產品的水平。
需要明確的是:預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
預期收益率只是對於未來產品的投資預測,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導致到期實際的收益情況低於或超出原來的預測。
在此提醒一句: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大致在3%-5%這個區間內,收益太低固然不好,但收益過高也要注意相應的風險,仔細研究好再投資。
5、產品兌付說明
正常來說銀行理財到期及時兌付並不是難事,銀行理財的安全性還是很有保障滴。
產品兌付說明這里除了規定銀行到期兌付情況,還規定一旦出現意外的兌付問題,會有怎樣的應對方案及後續時間安排。
6、信息披露
信息的及時披露是投資者了解產品後續投資進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產品信息越透明對投資者了解產品越有利。
我們需要獲取產品信息披露的地方及時間,實時獲取產品運作的情況。
7、風險性評估
對於銀行理財存在的可能性風險,可以到辨險識財APP上面查看產品評價報告,了解該款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這樣可以有效保證安全。

㈢ 介紹一些理財的產品

個人覺得加入SMI撫平計劃是恰當得體的。賺錢和學習理財同時進行。讓自己的每一分錢都在為自己工作。通過幾年時間的努力。最終讓自己達到財務自由。學習理財是增加財富。但也要有時間去享受財富。將近四年時間,SMI健康平穩的發展。已經改善了許多人的命運與生活。請盡快了解SMI。其實財富就在你的身邊。

㈣ 如何介紹理財產品

我們已經進入了理財的時代。理財時代的標志之一就是理財渠道和理財方式越來越多、理財的產品更是層出不窮、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於是,專業理財人員大行其道。面對日益復雜的金融環境和投資市場,普通百姓確實需要專業化的理財服務。 我有一客戶,算是有錢人,是銀行的貴賓客戶。最近十分不解地跟我講到一個現象:據統計,一些世界級的銀行最近幾年推出的理財產品竟然八成以上是虧損的。按道理說他們的水平不應該這么差啊。 其實,這一點不奇怪,很好理解。這不說明他們水平差,恰恰說明他們水平高。產品出現虧損不能簡單地怪銀行,客戶自身也有責任。應該說,問題出在銀行和客戶兩個方面,出現上述現象是銀行和客戶相互配合的結果。 我們知道,對銀行經營的考核以及銀行員工的收入並不與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掛鉤,而是和銀行產品的銷售額掛鉤的。所以,聰明的銀行和銀行的客戶經理一定是只賣好銷售的理財產品而不是賣最終收益好的理財產品。如果好銷售的理財產品和最終收益好的理財產品是一致的話,也不會有問題。但遺憾的是,客戶喜歡買的產品——當然也就是好銷售的產品——恰恰是最終收益差的產品。於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世界級的銀行八成理財產品虧損——就發生了,而且頻繁地發生了。 不理性的是客戶。他們為什麼要買最終收益率差的產品呢?因為,他們喜歡買預期收益率高的產品,或者是看到了「賺錢效應」的產品,問題是這樣的產品常常是最終收益率低的產品。打個比方,假設黃金在過去一年都氣勢如虹,走出了一波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於是,某銀行就推出一款和黃金掛鉤的產品,按照過往數據的分析(注意這是有高深的數學模型加上真實的市場數據作支撐的)該產品的預期收益達到百分之多少多少,而老百姓也的確看到了黃金市場的賺錢效應,於是大家紛紛購買該產品,這款產品就是一個典型的好賣的產品,但最終的收益會如何呢?統計來看,最終成為虧損的產品概率很高。因為,市場已經到了高點。 我有一朋友做陽光私募。他的投資理念和人品我非常認同,但他做得非常痛苦。因為當他看到市場變得很便宜,是好的投資時機的時候,常常融不到資金。而很容易融到資的時候,拿到錢卻不敢投了,因為市場已經太貴。 我在給銀行的客戶經理講課的時候,教過他們一種簡單的投資方法。客戶經理的工作就是賣各種投資理財產品,而且有指標,這些產品有時候好賣,有時候不好賣。我教他們的方法是如果一個產品很好賣就都賣出去,甚至如果你自己也有該類產品的話,也把它賣掉。如果碰到產品賣不出去的情況,那麼,就自己掏錢來買。一來可以完成指標,二來,這些賣不出去的產品常常會賺大錢。有人照此實踐,效果甚佳。 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幾乎是屢試不爽。 寫到這兒,標題所提出問題的答案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是投資至理。這不僅可用在股市裡,在更大視野的投資市場和產品的選擇上同樣適用。 你知道,現在哪個市場受到大家追捧嗎?是考慮離開的時候了。 你知道,現在哪個市場一片恐慌嗎?是考慮逐步建倉的時候了。 重點說明該理財產品有無風險,風險系數有多大,它能給客戶帶來最大的利益,還有,你得考慮這個產品適合的人群,建議最好是向那種剛工作不久,沒啥積蓄,但又渴望能有所收益的人群推銷!這樣,成功的機率很大!

㈤ 有哪些比較靠譜的理財產品,介紹一下

度小滿理財(原網路理財)是度小滿金融旗下的專業化理財平台,提供基金投資、活期理財、銀行定期理財等多元化理財產品,幫助用戶安心實現財富增長。

目前,度小滿理財已持續安全運營近5年時間,往期產品也均完成了本息兌付。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了解詳細產品信息。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精選基金產品可供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8%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

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到您。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請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以及自己熟悉了解的產品。

㈥ 新型理財產品介紹

信託理財產品是新型的理財產品,他的投資門檻較高,一般為100萬,投資年限較長,多為一年及其以上,但是其監管機制嚴格,受到銀監會的直接監管,還有風險抵押品作為抵押,年收益率可以達到8%~14%左右,是中高端投資理財人士和企事業單位投資理財的不錯選擇。

㈦ 什麼是理財產品,可以介紹一下和解釋嗎

人民幣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各家理財產品收益率不同,有很多都是保險.如果不是保本型的會有一會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不等於儲蓄存款,銀行理財產品的本質是金融投資產品,收益具有不確定性,預期收益或者是模擬收益,通常是歷史數據或模擬預測得出的,可能與過往收益有較大偏差,口頭宣傳不等於合同約定,不完全理解的產品,不能光聽銷售人員的口頭宣傳,必須仔細閱讀產品合同.條款或相關說明,別人說「好」不等於就適合自己,投資理財不等於投機發財。

閱讀全文

與理財端產品介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