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余額寶裡面的理財可信嗎
可信,余額寶和支付寶是一個軟體,是馬雲旗下的產品,全國有4億多人在使用余額寶,在使用支付寶的過程中,關鍵是支付密碼,只有支付密碼不泄露,支付寶和余額寶就是安全的,三大互聯網公司的理財產品安全可靠,,收益高於銀行一年定期存款,三大互聯網公司是阿里巴巴,網路,騰訊
Ⅱ 余額寶和銅掌櫃都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嗎
余額寶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為個人用戶打造的一項余額增值服務。余額寶規模已超過2500億元,客戶數超過4900萬戶,天弘基金靠此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1-2] 。通過余額寶,用戶不僅能夠得到收益,還能隨時消費支付和轉出,像使用支付寶余額一樣方便。用戶在支付寶網站內就可以直接購買基金等理財產品 ,同時余額寶內的資金還能隨時用於網上購物、支付寶轉賬等支付功能。轉入余額寶的資金在第二個工作日由基金公司進行份額確認,對已確認的份額會開始計算收益。實質是貨幣基金,仍有風險。
銅掌櫃提供了豐富的滿足不同投融資需求的產品類型,既有超短期(投資期限小於一個月),也有中長期(幾個月到兩年)的投資產品類型,並提供有限條件的轉讓服務。
Ⅲ 余額寶屬於什麼理財 余額寶是理財產品嗎
余額寶屬於貨幣基金,是一種理財產品。余額寶是一種資金管理服務。轉入余額寶,即購買貨幣基金,可享貨幣基金收益;貨幣基金銷售服務將由螞蟻金服網商銀行提供支持, 由網商銀行與多家金融機構合作,提供更多理財選擇。
貨幣基金主要用於投資國債、銀行存款等有價證券。
(3)余額寶算互聯網理財產品嗎擴展閱讀
1元起購,定期也能理財——2013年余額寶的橫空出世,被普遍認為開創了國人互聯網理財元年,同時余額寶已經成為普惠金融最典型的代表。上線一年後,它不僅讓數以千萬從來沒接觸過理財的人萌發了理財意識,同時激活了金融行業的技術與創新,並推動了市場利率化的進程。
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研究員楊馳表示,余額寶的出現,一方面滿足了居民日益增長的資產配置需求,對現有的投資產品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不僅提高了理財收益,降低了理財門檻,更喚醒了公眾的理財意識。
而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表示,余額寶的核心貢獻在於確立了余額資金的財富化,確立了市場化利率的大致刻度,有利於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
如今,余額寶已不僅僅是國民理財「神器」,它還在不斷進入各種消費場景,為用戶持續帶來微小而美好的變化。2014年以來,余額寶先後推出了零元購手機、余額寶買車等項目,讓余額寶用戶能夠享受特殊的優惠權益,也看到了余額寶在消費領域的想像力。
到了2015年3月,余額寶又首創買房用途,這是余額寶在消費場景上的一次大突破,也是房地產行業首次引入互聯網金融工具。當時,方興地產聯合淘寶網上線了余額寶購房項目,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國十大城市,放出了1132套房源支持余額寶購房:買房者通過淘寶網支付首付後,首付款將被凍結在余額寶中。
在正式交房前或者首付後的3個月,首付款產生的余額寶收益仍然歸買房人所有。這意味著,先交房再付款,首付款也能賺收益了。
正是由於余額寶的橫空出世,拓展了大眾理財的渠道,在余額寶強大的資金聚攏效應影響下,各大銀行紛紛推出類余額寶產品以應對挑戰,比如平安銀行推出「平安盈」、民生銀行推出「如意寶」、中信銀行聯同信誠基金推出「薪金煲」、興業銀行推出「興業寶」和「掌櫃錢包」等。
這些銀行系寶寶軍團多為銀行與基金公司合作的貨幣基金。不過,「寶寶」軍團的出現,並未影響到余額寶中國第一大貨幣基金的地位。
Ⅳ 余額寶現在算保本理財產品嗎
1、余額寶保本保底是什麼理財產品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據了解,余額寶將於春節後推出用戶專享理財,該產品是一隻一年期的保險產品,預期收益率7%,屬於余額寶元宵節理財定製產品。業內人士分析,余額寶已經實現了理財的進一步細化。
2、余額寶中的增利寶貨幣基金作為活期理財工具,是支付寶用戶的底層賬戶,而支付寶可能會逐漸在余額寶中增加具有一定期限的理財產品。
3、據介紹,該產品屬於余額寶用戶專享權益2期,預期年化收益率為7%,保本保底。春節過後開始預約,余額寶用戶需要先將資金轉入余額寶完成預約,在預約等候期間享受余額寶增利寶貨幣基金收益,預約截止到2月13日。2月14日元宵節上午,余額寶用戶可通過活動頁面或支付寶錢包通知購買該產品,購買產品的資金只能來自余額寶。
Ⅳ 余額寶是不是理財產品
余額寶是一款風險較低收益穩健的理財產品。
Ⅵ 余額寶是互聯網金融產品嗎
是的。
余額寶的主要功能是網路支付和網路理財,是包含在互聯網金融產品里的。
Ⅶ 如何看待余額寶這一類互聯網金融產品
像余額寶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出現是一件好事,同時也是一件與時俱進的事情。互聯網只是工具,金融本身就是有風險的。互聯網因為快速,對風險有放大作用,使得問題會短時間內爆發出來。其實任何行業的發展成熟都是一步步試錯試出來的。
互聯網金融具有以下的風險性:
1、是信用違約風險,即互聯網理財產品能否實現其承諾的投資收益率。
例如,阿里巴巴的余額寶當前的收益率低於5%,且余額寶的性質是貨幣市場基金。但網路百發的預期收益率高達8%,這就不由得讓我們想問,百發最終投資的基礎資產是什麼?在全球經濟增長低迷、中國經濟潛在增速下降、國內製造業存在普遍產能過剩、國內服務業開放不足、影子銀行體系風險逐漸顯現的背景下,如何實現8%的高收益,除了給企業做過橋貸款、以及給房地產開發商與地方融資平台融資外,還有哪些高收益率的投資渠道;
2、期限錯配風險,即互聯網理財產品投資資產是期限較長的,而負債是期限很短的,一旦負債到期不能按時滾動,就可能發生流動性風險。當然,金融機構的一大功能就是將短期資金轉化為長期資金,因此金融機構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期限錯配,而其中的關鍵是錯配的程度。聯想到網路百發給出的承諾是允許投資者隨時贖回,這無疑最大程度地加劇了流動性風險。既要允許隨時贖回,還能給出8%的預期收益率,這當然令缺乏經驗的投資者歡欣鼓舞,但也會令富有經驗的投資者疑慮重重;
3、最後貸款人風險。
如前所述,盡管商業銀行也面臨期限錯配風險、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也面臨信用違約風險與期限錯配風險,但與互聯網金融相比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商業銀行最終能夠獲得央行提供的最後貸款人支持。當然,這一支持是有很大代價的,例如商業銀行必須繳納20%的法定存款准備金、自有資本充足率必須高於8%、必須滿足監管機構關於風險撥備與流動性比率的要求等。相比之下,互聯網金融目前面臨監管缺失的格局,因此運營成本較低,但如果缺乏最後貸款人保護,那麼一旦互聯網金融產品違約,最終誰來買單?互聯網金融企業有能力構築強大的自主性風險防禦體系嗎;
除上述傳統風險外,中國互聯網金融產品還面臨一系列獨特風險,以下筆者將按照重要性由高至低的排序來依次梳理這些風險:
4、法律風險。
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尚處於無門檻、無標准、無監管的三無狀態。這導致部分互聯網金融產品(尤其是理財產品)遊走於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灰色區域,稍有不慎就可能觸碰到「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非法集資」的高壓線。
由於缺乏門檻與標准,導致當前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魚龍混雜,從業者心態浮躁、一擁而上,一旦形成互聯網金融泡沫,並出現較大幅度違約的格局,就很容易導致中國政府過早收緊對互聯網金融的控制,從而抑制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業應避免重蹈當年信託業、證券業發展初期的亂象。
5、增大了央行進行貨幣信貸調控的難度。
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創新使得央行的傳統貨幣政策中間目標面臨一系列挑戰。例如,虛擬貨幣(例如Q幣)是否應該計入M1?再如,由於互聯網金融企業不受法定存款准備金體系的約束,這實際上導致了貨幣乘數的放大。又如,如何來看待傳統貨幣與虛擬貨幣之間的互動與轉化;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削弱了中央政府信貸政策的效果。例如,如果房地產開發商傳統融資渠道被收緊,那麼很可能會考慮到通過互聯網金融來融資。事實上,最近一年來中國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大發展,其宏觀背景就與中國政府收緊了對影子銀行體系的監控,導致地方融資平台、房地產開發商等市場主體不得不尋找新的融資來源有關。
6、個人信用信息被濫用的風險。首先,由互聯網金融企業通過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獲得個人與企業的信用信息,並將之用於信用評級的主要依據,此舉是否合理合法;其次,通過上述渠道獲得的信息,能否真正全面准確地衡量被評級主體的信用風險,這裡面是否存在著選擇性偏誤與系統性偏差;
7、信息不對稱與信息透明度問題。如前所述,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處於監管缺失的狀態。那麼,誰來驗證最終借款人提供資料的真實性,有無獨立第三方能夠對此進行風險管控,如何防範互聯網金融企業自身的監守自盜行為,畢竟,有關調查顯示,目前在互聯網P2P類公司中,有專業的風險控制團隊的僅占兩成左右。
8、技術風險。
與傳統商業銀行有著獨立性很強的通信網路不同,互聯網金融企業處於開放式的網路通信系統中,TCP/IP協議自身的安全性面臨較大非議,而當前的密鑰管理與加密技術也不完善,這就導致互聯網金融體系很容易遭受計算機病毒以及網路黑客的攻擊。目前考慮到互聯網金融賬戶被盜風險較大,阻礙了不少人參與互聯網金融,這其中絕非沒有專業的金融或IT人士。因此,互聯網企業必須對自身的交易系統、數據系統等進行持續的高投入以保障安全,而這無疑會加大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運行成本,削弱其相對於傳統金融行業的成本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