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2P理財平台靠不靠譜
你好,沒有絕對靠譜的平台,理財都是有一定的風險,不過p2p理財相對風險較小,比如廣潤財富,年化收益18%,門檻低風險小,很多投資人都選擇了這里,你可以先去了解再體驗一下。
2. 哪個p2p理財平台靠譜
你好,想找靠譜和安全的p2p平台要考慮的首先不能貪圖收益高的,一般p2p平台收益在7%~13%是比較正常的,如果是收益高於15%的就應該謹慎考慮了,特別如果是高於20%基本都是騙人的,很多跑路的p2p平台往往都是用高收益來誘惑投資者。然後要看這個平台的資金是否由第三方託管,如果是第三方託管則平台本身是拿不到投資人的錢跑路的。再看平台是否有大公司背景和資金擔保,如果有還是比較靠譜的。最後看該平台是否有好的管理團隊和多年經驗。
只要按照以上的標准和原則進行篩選一般都能找出比較靠譜的,希望能幫到您!
3. p2p理財平台哪個靠譜
現在的P2P理財平台泥沙俱下,國家已經開始整頓這個行業,現在這個行業會進行一個大洗牌,剩下的都是精華,沒有實力的現在都已經開始倒閉跑路了,這么多的平台中,我比較看好陸金所、大唐e貸這些都是比較優質的,樓主可以留意一下。
4. p2p理財平台靠譜么
p2p理財產品有很多種,好的也不少。
5. 網上的第三方理財平台安全可靠嗎
一般來說,P2P平台與第三方支付的合作關系主要有:一是網關支付。即網上充值問題,需要第三方支付的便利性;二是提現業務,比如投資者理財到期之後需要提現,需要用到第三方支付。
因此,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主要取決於支付平台的可靠性以及技術安全性。一般來說,第三方支付的最大風險在於網路風險。第三方平台因為它是一個虛擬的網路金融機構,它的一些注冊資金規模、以及層次都不是特別齊全的。有一些比較大型的機構相關保障會較為全面,像一些地方性的小型支付機構,其無論在技術層面還是對用戶的誠信方面,還是存在很多不足。
建議投資人盡量選擇一些背景較強大的支付平台,此外,最好將銀行預留的余額變動提醒金額降低或者通過微信綁定銀行卡接收實時、任意金額的變動提醒,防止被人小額多次盜刷而不知情;還要注重保護好個人信息和密碼,尤其加強網路支付的安全。
6. P2P理財平台靠譜嗎 這些一定要遠離
P2P理財平台靠譜嗎?為何大家對此存在很大的疑惑,關鍵在於目前互聯網金融發展快速,對於目前火熱的P2P理財方式,大家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認可的,但是隨著P2P政策的不斷調整,真正的優勝劣汰開始啦。
對於歷經8年野蠻生長的P2P理財行業,迎來的一系列指導意見,意味著行業監管的開始,而出事的P2P公司,e租寶或者中晉等,其實很早就已經暴露出一些不靠譜的跡象,只不過是我們沒有察覺而已。
不管怎麼說,P2P今後都是大家進行小額投資的重要選擇之一,P2P是典型的代表,我們不可因為大海中有鯊魚,而放棄的游泳。P2P理財平台靠譜嗎?這些一定要遠離!
1.年輕人帶領的財富集團
年輕人帶領的財富集團,風險真是很高,一定要遠離。去年的e租寶,大大集團,到前兩天的快鹿,中晉等集團,其中很多平台都是年輕人帶領的;並不是說年輕人創立的理財平台不靠譜,而是說創業應該踏實一點,做小而美的理財平台,在慢慢擴展業務。
2.傳銷騙局平台
不管是選擇一家理財平台投資,還是去一家平去一家平台工作,我們都回去網上網路一下「這個平台是不是傳銷平台,靠譜不靠譜」等問題,要知道只要出現了靜態收益,動態收益,虛擬共享貨幣,復利增值,金融互助社區之類關鍵詞的99.99%都是傳銷。最根本的特徵就是你的所謂收益是來自於後來人交的銀子,必須通過幾何式拉人頭來實現。
3.風險分散不足的平台
網貸之家上對於平台有個統計指標是前10大借款人待還佔比,個人認為這個值低於10%為優秀,高於20%為危險。因為當一個理財平台的風險高度集中於某幾個借款大戶身上時,再好的風控措施可能也都是白搭的。
4.成立時間不足一年的平台
對於剛剛成立的平台,發起人和公司名稱不見經傳,這樣的平台跑路風險真的很難辯證,不管收益多高,我們都不要做小白鼠。
P2P理財平台靠譜嗎 這些一定要遠離!對於P2P理財,目前正在嚴格摸底,對於此,我認為,經過一輪輪的調查,最後能夠留下來的,都會是值得投資的平台!
7. 現在p2p理財靠譜嗎
P2P雖然已經發展了幾年,但至今仍算是新興行業,而且還處於「無准入門檻、無行業標准、無監管機構」的「三無」狀態,不合規小平台跑路的情況還不能完全避免。但從銀監會的態度和行動來看,今年相關配套法律法規有望出台,整個p2p行業會趨於規范。
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8. 如何判斷一家p2p理財平台是否靠譜
需要自己認真鑒別,
挑選P2P平台注意事項:
1、鑒別公司實力
不可一味看注冊資本,
平台的注冊資本可以側面的
反映出平台的部分實力,
注冊資本過小沒實力的概率很大。
但是注冊資本過大的不見得一定有實力。
還應關注以下幾點:
1.是否有金融背景或金融基因
P2P一直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實踐形式,歸其根源還是金融服務,只是服務方式更加快速,便民。運營團隊嚴謹的金融從業背景直接決定著P2P平台風控是否嚴謹。國內藉助傳統金融風控手段運營比較成功的P2P平台。
2.擔保公司實力是否雄厚
這種方式主要是由P2P理財平台跟第三方擔保公司進行合作,由第三方擔保公司來為平台的每一筆交易來進行連帶責任擔保。如借款人出現了逾期不付的問題,那麼第三方擔保公司將會為投資者進行一個全額的本息墊付,很多P2P理財平台都採用這種方式來做安全保障。
2、運營模式既決定平台業務內容及范圍,同時決定平台穩定性
P2P本質隸屬借貸雙方信息服務平台,國內大小平台根據自身特長出現了O2O、P2B等業務借貸模式。P2P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模式,個人債務屬於無限責任;P2B是個人對企業,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可能出現倒閉和破產,債務追回就會十分渺茫;O2O屬於P2P時代的創新,直接線上對線下模式,也是相對比較安全的P2P理財模式。基本線上尋找投資人,線下尋找借款人,同時引入第三方擔保或融資性金融機構擔保及實物抵押。
三.風控很重要
首先,要看平台是否有投資擔保公司擔保,而且擔保公司的實力是否足夠強。是否有第三方資金託管。其次,單一項目募集資金總額過大,是否超出了該P2P平台交易總額的5%。即使很多都提供本息全額擔保,也有自己獨特的風險控制機制。要規避大額借貸資金或者資金池操作。
其次,取決於風險管理能力是否足夠強大。風控這塊主要做兩個工作,一個是前期借款標審定的時候對風險進行評估,如風險在控制范圍之外則一票否決。另一個是貸後進行跟蹤,定期對借款人的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上門調查。
另外,線下催收能力也是風險控制能力的體現,這個判斷標准主要是在:
(1)對於抵押物的處理能力;
(2)公檢法社會資源協調能力 ;
(3)對於借款人心理分析、處理能力。
4、平台是否有逾期,逾期壞賬率具體情況
P2P平台是為借款人和投資人提供有效的信息撮合服務,使投資人資金最大化,借款人享受小微金融實惠。撮合借貸雙方過程中,肯定會產生一些小概率事件,這就是投資人和平台最討厭的壞賬和逾期,這種情況肯定存在,就連國內最權威的銀行業都不可避免。
9. 怎麼判斷一個P2P投資理財平台是否靠譜
判斷一個P2P平台是否靠譜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資金一定要有第三方託管。如果沒有資金託管,那麼就是有涉嫌資金池,在中國目前P2P形勢下,遠離資金池,靠攏第三方託管。資金池運作形式是中國銀監會定義為P2P平台不能觸碰的紅線之一。一些平台虛假營銷,有意混淆第三方支付通道與第三方支付託管,把第三方支付通道說成是第三方資金託管;一些平台還有線下充值。這樣資金風險是明顯的。
項目信息對遊客不可見,必須登錄後方可見的平台。對這類不讓遊客查看項目信息的平台,有貓膩的概率較高。如果項目信息披露得好,沒有什麼怕見不注冊的遊客的。
借款項目介紹不詳盡的平台。借款項目信息、文件披露不全,要麼證明平台運營及風控水平不足,要麼證明平台有意隱瞞借款項目的細節,兩種情況都在暗示安全隱患猛增。
天標、秒標多的平台。一些平台喜歡發布「天標、秒標」,所謂「天標、秒標」是P2P平台為招攬人氣發放的高收益、超短期限的借款標的。通常是平台虛構一筆借款,由投資者競標並打款,平台在滿標後很快就連本帶息還款。天標、秒標多是這些平台虛構的借款,沒有真正的借款人,通過小利吸引投資者資金進入,並加設提現限制,利用這些錢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
短標過多的平台。如果一個平台90%以上的項目都是30天以內的標,這要引起注意。短標往往是非正規平台為吸引投資者所設計的陷阱,因為短標期短收益快,往往能更吸引投資者注意。成熟平台從運營及利潤角度出發,不會過多的發短標。
期限長、流動性差的平台。如果平台的借款項目期限為6-12個月,且不能提供債權轉讓服務,那麼對於投資者的資金變現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限制。資金流動性差本來就是一個風險點。標的期限長、流動性差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平台對用戶不夠友善,沒有從投資者角度考慮問題。
利率超過24%的平台。高回報意味著高風險。國家規定民間借貸機構利率不得高過同期銀行利率的4倍,按照目前5.6%的利率計算,年化利率24%已經遠遠高出法定標准,觸及法律底線。年末重點提示,年化收益高於24%的標的慎投,年化收益高於36%的項目絕對不投。
雷區的中小平台。在山東、安徽頻繁出現中雷平台,雷區的平台之間在運營模式和借貸需求多有相似之處,同質化惡性競爭,互相接盤也時有發生,這是區域性風險,可大可小。
三四線城市的平台。來自小城市的平台,獲取行業信息的難度相對較大,技術和運營人才獲取能力也較弱。此外,一旦項目出現問題,小城市平台在政府辦事效率、抵押物處置速度等方面,相對於經濟政治環境較為完善的大城市,會有一定的局限。
管理團隊外行的平台。一個成熟的平台至少要具備風控、技術、運營、客服、推廣五個關鍵部門,如果平台中「關於我們」的頁面介紹沒有100%提到這五個部門的高管或人員,團隊就可以認定屬於外行,不敢提供信息讓投資者查。
公司地址實景地圖查不到的平台。如果一個公司的地址在實景地圖上查不到,就要引起投資人的注意。或者查到的地址很偏僻,同樣要引起投資人的注意。
搜索引擎上搜不到有用信息的平台。如果連網路或者360等搜索巨頭都搜不到任何關於平台的有用信息,證明平台根本達不到互聯網運營的基本標准,投資者最好遠離。
搜索到負面消息過多的平台。如果線上線下搜索到的負面信息過多,則更要小心。對於集中出現的某條負面消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是一條血淋淋的大紅線,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本人從事互聯網金融多年,希望在平台選擇方面可以給你提供一些中肯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