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最近理財平台集中爆雷
都是拆東牆補西牆,滾雪球一樣,總有一天債務高的還不起了,就會產生連鎖反應。
2. 最近怎麼那麼多理財平台爆雷
P2P行業正處於一個魚龍混雜、去偽存精的發展階段,還不成熟,這是任何一個行業發展都會經歷的,所以大家不要對P2P行業以偏概全,在P2P的雷雨期保持理性的態度,不要偏激,不要絕望。
近期的行業問題是長期來積累的矛盾爆發,未來會逐步緩和,優勝劣汰後的都是資質較佳的平台,合法合規的平台是受國家互聯網金融政策所鼓勵的,普惠金融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因此大家要對互聯網金融的未來有信心,對P2P的未來有信心。
另外,很多倒閉了的P2P其實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偽P2P,真實資產的P2P平台即時逾期,一段時間的調整後也會緩過來,請大家給點耐心。
最後,一定牢記投資有風險。接受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收益風險自擔的理念,為自己的投資負責。
不要重倉任何一家平台,分散投資,合理配置自己的資金。投資P2P的資金占自己總資產的比例要合理,同時投資P2P的資金也要合理的分散在多個平台上。
投資的資金一定是自己可承受的損失,不要堵上全部身家,任何時候任何平台都不值得你這么做。
3. 最近理財平台暴雷的怎麼那麼多
因為監管政策的收緊,導致問題平台遭到淘汰,這也從而導致投資者對P2P行業信心丟失,牽連到了合規平台的運營,惡性循環,這就導致爆雷的平台越來越多了。希望題主能夠採納一下喲,謝謝你。
4. P2P理財平台暴雷有哪些平台給予兌現了
2600砍到四百多家,行業洗牌,頭部得存而風雨飄搖。且走著瞧吧。
5. P2P今年爆雷有哪些
P2P平台出事情前的四大徵兆
P2P平台的最大風險在於資金流動性。回顧這些年倒閉的P2P平台,就會發現一個共同規律:都死在資金流動性上——大額壞賬覆蓋不了,本來應該還給投資人的錢出現逾期,引發集體恐慌,從而倒閉。
任何事物都遵循量變到質變的規律,在發生大變化前都有先兆。地震或海嘯到來之前都有先兆,比如動物出於本能的躁動。P2P平台出事之前也有預兆,只要你仔細留意,還是能避免一些損失。
一、出現超大額度借款
你所看好的P2P平台,平常都是幾十萬的小標,有一天卻突然出現上千萬的大額標的,這一異常舉動,很有可能源自P2P平台回款資金流出現缺口,急需大量的資金堵窟窿。
二、負面消息不脛而走
如果你關注的P2P平台,一直口碑不錯,有一天突然傳出有理有據的負面消息,這時候你就要高度警惕了。在網路信息越來越追究法律責任的時代,空穴來風的造謠行為將越來越少。一旦傳出負面消息,大多時候都意味著該P2P平台出現運營危機了。你所要做的是,仔細辨別負面消息的真偽。當然,對於那些一直負面消息不斷的平台,一開始就要舍棄。
三、大戶減投或者股東撤資
要知道,大戶之所以是大戶,一方面他們可能比上班族有錢得多,另一方面他們的消息遠比上班族靈通。P2P平台出現問題,一般都是先被大戶得知的。作為散戶投資者,要多留意大戶的舉動。如果發現大戶在減少投資、股東在撤資,那麼一定是P2P平台的資金鏈出現了問題。
四、莫名抬高利息收益
要堅定這樣的認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平白無故的天上掉餡餅,通常孕育著重重危機。任何商業行為都遵循「成本-收益」的經濟原理,P2P理財也不例外。專業化運營的P2P平台都會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一旦出現突然大量發布秒標或者抬高利息收益的「回饋」活動,投資者就要提高警惕。
6. 哪些知名p2p平台已經爆雷
P2P暴雷的先兆:
徵兆一:各種手段來拉人
其實,考慮下平台如果要暴雷,老闆跑路的情況下,可能必須要做的是多備些錢了,而平台肯定會大量通過各種途徑來拉人,比如說平台忽然加息,無緣無故搞活動,加大廣告宣傳以及短標的大量出現,這些都說明目前平台繼續大量資金,作為投資人而言,需要引起注意了。
徵兆二:平台信息頻繁更換
一般而言,平台的股東出事的話,平台無形之中也會陷入危險之中,如果一個再投平台無緣無故的股東信息一直更換,或者是平台的管理團隊進行了更換等等,對於投資人而言平台肯定會有一些變動,否則絕不會輕易出現這些情況。
徵兆三:負面輿論增多
現在屬於是自媒體時代,充分的驗證了一句話「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在P2P理財行業中,如果平台一旦有負面新聞爆出的話,同時夾雜著各種爆料也層出不窮的話,那麼投資人需要引起重視了。
其實出現上述的徵兆,網貸理財平台並非一定會暴雷,但是如果出現這些情況,風險是必然增加,而對於投資人而言,需要重新評估平台是否可投,是否有價值復投。
7. 最近互聯網平台理財紛紛暴雷,請問中雷的如何
中雷了,大多是非法集資,要立案審查,回約30%左右本金,所得利息不返,約3~5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