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會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之中去購買相應的理財產品,能夠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好一點,但是在購買理財產品的過程之中,我們相信很多朋友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究竟能不能夠選擇信託這個問題是讓自己非常好奇的,實際上我們在購買相應理財產品的時候,我們是可以選擇信託的。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知道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我們是可以選擇信託的,而且選擇信託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根據這些相關的操作注意事項來去購買。
『貳』 如何如何選購信託理財產品
從推介(俗稱銷售)渠道看,信託產品有兩大渠道:1)信託公司自行銷售;2)委託外部機構銷售。
一、信託公司自行銷售
銀監會頒布的《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對信託公司的產品退金額設置了嚴格的限制條件,如不得做廣告、未經報備不得異地推介等。這其中,廣告推介限制基本都獲得了良好的遵守(部分監管較松地區有公司打擦邊球),異地推介事實已被突破,監管部門也默認。
現在,不少信託公司都成立了獨立的財富管理中心,負責本公司產品及其他金融產品的銷售。
二、委託外部機構銷售
1、銀行渠道
根據《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如果信託公司委託外部機構銷售,必須委託金融機構。在前幾年,銀行和信託公司合作較多,從項目推介到產品銷售都有,因此許多產品由銀行代銷。這是合法合規的。
變化出現在去年年底。當時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違規代銷一般公司的私募產品,被媒體盛傳為信託產品,信託公司躺槍。後來,銀監會要求銀行代銷信託產品,需獲得總行審批,導致銀行代銷渠道,特別是大型銀行代銷渠道萎縮。
2.非銀行金融機構渠道
這幾年股市低迷,證券公司營業部業務不景氣,而這邊廂信託欣欣向榮,收益率高,又穩定,還有剛性兌付,吸走不少投資者和資金。鑒於此,證券公司與其被動,不如主動應對,化身理財咨詢,代理銷售信託產品。但去年資管產品出台後,證券公司優先銷售自己公司資管部門發行的資管產品,這一渠道也受到較大影響。
3.非金融機構
這個就是灰色渠道了。現在眾多投資咨詢公司等一般工商企業,實際也在代銷信託產品,而且佔比極大,形成規模,監管部門也默認了這一現實。
從風險角度,金融機構代銷信託產品,因為多是自己客戶,需要長期維護,且有監管,一般較為謹慎,自身內部會對產品進行一定審查。而廣大非金融機構第三方,則以盈利為第一要務,對風險基本不重視。為了提高代銷競爭力,這些第三方把從信託公司獲取的傭金,直接切分一部分出來給投資者,而且是簽約打款後就直接給現金。這種做法,反過來對信託公司形成了惡性競爭。信託公司有必要在產品收益率設置上規避這一問題。
題主後面兩個問題就談不上問題了。不同產品,風險不同,收益自然也不同。剛性兌付本身就有風險,而且每家公司的剛性兌付風險不同,價格自然也不一。
『叄』 銀行購買信託產品!銀行如何購買信託產品
銀行購買信託的流程如下:
至少提前2周(好的產品通常預約一周發行一周)開始找產品,碰到合心意的產品就要馬上通過正規代銷渠道預約,需要多預約幾個合心意的產品;
確定產品的風險情況,確認自己了解了產品的要素,確定自己能接受購買該產品;
不符合購買意向的退掉預約,留下2到3個,通過正規代銷渠道預約好額度,直到其中一個確定了發行情況(即確定了符合客戶資金需求的打款時間和相對及時明確的預計成立時間);
在打款前一天或打款當天,銀行會將打款賬戶發送到客戶手機,並提示客戶的打款時間;
客戶按時打款;
郵寄合同給客戶,客戶簽訂好後留一份,其餘的寄回;
產品成立,在信託公司網站上會公布,部分產品有產品成立確認書,銀行會寄給客戶。
特別情況:
客戶臨時有筆資金出來,為了資金效率,可以先找在售產品,通常好的產品打款成立速度較快,由於不能保證額度,故要多約幾個產品,看哪個能打就打那個;
要能隨時准備打款,若好的產品,臨時差額度,也可以擠進去,這種通常比較好,一般一打款就能很快成立,資金利用效率高;
同時也要預約好的預售產品,若臨時擠不進去,也不會耽誤正常的產品預約購買。
『肆』 在銀行可以買到信託類理財產品嗎
可以,銀行里基本上可以買到金融衍生品的
『伍』 如何購買信託理財產品呢有哪些渠道,需要什麼手續
風險較小,收益比一般浮動非保本的理財產品略高,抗風險能力較強·
銀行理財產品也就是所謂的銀信產品,和一般信託產品所不同的是,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額度較小,一般5萬起步。收益相比一般信託產品略少,在3%—5%左右。投資模式和管理模式和信託產品是一樣的,只是針對的人群不同
銀信針對低端客戶,信託針對高端客戶,一般100萬起步。
『陸』 信託理財產品怎麼購買
信託按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扣除應承擔的費用後全部向投資者分配,信託投資因為借用了信託公司的專業理財能力,事前即確定了投資項目,並以簽訂貸款合同等形式基本確定了項目的投資回報,因而投資者的收益較高,其預期收益率一般高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
判斷信託產品的風險,需要根據信託資金的投向,具體分析風險的大小,由委託人作出判斷和選擇,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投資於期貨、股票,風險自然大,如果投資於一些交通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則風險相對較小。
信託公司作為信託計劃的受託人,為確保投資人的利益,會採取多重保障措施來抵禦風險。
『柒』 關於企業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和固定收益信託產品的問題
1、首先,看您的對企業規模大小,如果是大的企業在會計帳目可以寫為,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短期理財產品)
持有至到期投資(長期理財產品)
貸:銀行存款
如果是小企業,為了簡化核算,
借:其他貨幣資金
貸:銀行存款
2、至於投資收益是免交營業稅的(詳見企業免稅收入條款)。
3、對於企業來說基本上在帳面上顯示不出來,但在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有相應的准備金及風險金機制。
『捌』 如何選購銀行信託理財產品
銀行信託類理財產品是銀行和信託公司合作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由銀行發行,所募集的全部資金投資於指定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的專項信託計劃。這類產品的優點是收益高、穩定性好、期限適中。一般是資質優異、收益穩定的基礎設施、優質房地產、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等信託計劃,大多數有第三方大型實力企業為其擔保,在安全性上比一般的浮動收益理財產品要好。但是,信託理財產品會設置相應的投資門檻,相比股票、基金來說,信託理財產品流動性較弱,隨時變現的能力相對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