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險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怎麼樣
展望未來,保險行業發展前景誘人,其主要動力包括:龐大的人口規模、較快的老齡化趨勢與較高的儲蓄率;經濟持續發展、居民收入不斷提高;政策法規大力支持;風險保障意識得到根本性加強;終身福利系統的瓦解;投資環境大大改善。
保險產品的主要特徵
傳統壽險產品
傳統壽險產品提供保險的最基本功能——生存和養老風險保障。具體劃分為終身和定
期壽險、終身和定期兩全保險、終身和定期年金保險等。其主要特徵是:投保人確定的義務和權利均在保險合同中明確約定,與未來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並不直接相關。
新型壽險產品
由於分紅保險和非傳統保險(投連險、萬能險等)在中國市場剛出現時間較晚,所以
也稱作新型產品。新型產品的主要特點是,使利率風險在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之間進行分擔,這類產品正在逐漸成為國際壽險市場的主流產品。
目前分紅產品已是國際保險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受客戶歡迎的產
品之一。在北美地區,80%以上的產品具有分紅功能;在香港,這一比例更高達90%;在德國,分紅保險占人壽保險市場的85%。
中國保險產品發展空間巨大
2005 年中國人身險保費中,壽險佔有89%的絕對份額,健康險和意外險分別只佔8%和3%。在壽險中,分紅險佔比60%,普通險佔比21%,其他險種佔8%。中國保險產品在分散利率風險方面做得比較到位,但在營銷渠道和專業化發展方面才剛剛起步,具有廣闊發展空間。
中國保險業正進入上升周期
中國是全球最具可持續增長潛力的保險市場
2005年中國保險密度為47美元,保險深度為2.7%,其中壽險深度仍僅有2.03%,密度只有35美元/人,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2006-2015年「人口紅利」孕育壽險業發展黃金期
2006-2015年是我國人口負擔系數不斷創新低和中青年勞動力人口創新高時期,也是我國建立覆蓋全民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關鍵時期,商業保險在承擔社會管理功能的同時將得到飛躍式發展,稅收優惠政策實施將成為行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推手。
中等收入階層快速崛起將大幅提升壽險和投資性產品配置比例
根據測算,到2015年我國城市中等收入家庭數量將增加到近2億戶,年均收入增長20%以上。而目前我國居民金融資產有近90%以銀行儲蓄形態存在,購買壽險比例不足6%,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中等收入階層對保險有著更為強烈的需求,也有實際的購買力。
中國保險市場是亞洲僅次於日本和韓國的第三大保險市場,同時也是世界第九大保險市場。根據保監會數據,中國的壽險保費收入及財險保費收入在2000年至2006年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6.4%和17.3%,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保險市場之一。
中國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發展潛力巨大。2006年中國壽險保險深度為1.7%,遠低於4.5%的世界平均保險深度;壽險密度為34.1美元,相當於世界平均保險密度330.6美元的10.3%。2006年中國產險深度僅為1.0%,低於3.0%的世界平均保險深度;產險密度僅為19.4美元,相當於世界平均保險密度224.2美元的8.65%。
隨著GDP持續快速穩定的增長、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的提升、人口紅利、居民消費升級,以及政府對保險行業的大力扶持,我國保險行業將步入快速發展時期,未來10年保費收入年復合增長率將有望超過15%。
2. 未來三年保險的趨勢與發展
您好!未來三年保險的趨勢與發展主要體現在經營業務專業化、保險產品品格化、行業發展國際化等方面。具體如下:
1、經營業務專業化。就專業經營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國際上專業化保險公司相比,我國保險專業經營水平還很低,發達國家在產險與壽險領域內都有專門的公司,如專營火災險的公司、專營健康險公司、專營機動車險的公司、專營農業險的公司等等。隨著我國保險體制改革的深化,保險公司經營的業務將日益專業化。
2、保險產品品格化。在逐漸成熟的市場里,產品要佔領市場只能靠品牌+價格+服務,這就是品格化。就保險產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資功能、儲蓄功能或產品的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價格水平與服務水平。而保險產品價格在規定的浮動范圍內也將實行市場化。可以預見,名牌產品+合理價格+特色服務將是未來保險市場競爭的剎手鐧。
3、行業發展國際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我國保險業與國際接軌是必由之路,隨著我國加入WTO後,我國在加快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步伐接受外資保險公司資本投入的同時,中資保險公司也會到國外設立分支機構,開展業務或者購買外國保險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購一些外國的保險企業。在險種開拓上,積極發展核能、衛星發射、石油開發等高科技險種,在業務經營上,通過再保險分入分出或國內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強與國際保險市場的技術合作和業務合作,積極開展國際保險業務。
3. 未來保險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未來保險業的發展方向如何,我們可以從保險本質、風險管理、保險創新和保險監管四個方面來思考。
4. 未來保險行業發展前景
保險行業是朝陽行業,發展空間巨大、國家政策支持、趨勢逐漸明朗,行業黃金期有二十年,大致可歸納如下:
1、在社會總資本規模上:保險作為一個金融工具,三駕馬車(銀行、證券、保險)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國還處於一個失衡狀態。
在發達國家總金融資產規模中,這三者佔比基本上為1:1:1,甚至保險資金規模略高,而我國險資規模基本是另外二者的1/10不到;國外人均保單5-7張,我國人均保單0.3張,低的投保率,意味著更大的市場空間,更多的利潤。
伴隨老齡化加快,醫療健康費用的支出隨之增加。從國民健康費用支出來看,10年間人均醫療費用年均增速超過10%。如果按照三口之家計算,衛生費用開支則占家庭支出超過20%。
7、職業收入上:總體而言由於歷史原因,從業者眾多且素質參差不齊,平均收入不算高,但其中資質較好且堅持較久的一部分人,收入是值得期待的。
8、保費大省勢頭強勁:按照各地區保費收入看,保費大省的增長勢頭依舊不減。對照各地區的保費規模,作為保費大省的江蘇、廣東等地區,未來保險市場的發展空間依舊很大。
5. 未來保險行業的發展趨勢
截止2020年,我國的現代保險業不過30餘年的發展,保險市場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
1、從市場體系架構來看,原保險市場較大,再保險市場很小;市場發展很快,監督和法規發展較慢,保險中介混亂,違規代理嚴重,權力運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險主體在市場中處於不平等地位。
4、在國內外同行競爭的背景下,客觀上對保險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業保險公司將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既要培養適應國內保險業務發展需要的核保師、核賠師人才,更要培養精通國際保險管理型的人才。
(5)保險產品未來的發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合理利用猶豫期
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險產品設有猶豫期。猶豫期是從投保人收到保單並書面簽收之日起15日內的一段時期。消費者若對所投保的險種或者所選擇的保險公司等不滿意,可以在猶豫期內向保險公司提出解除合同,保險公司將在扣除工本費(一般為10元)後退還全部保險費。
在猶豫期過後退保,保險公司將根據合同約定收取退保費用,消費者會有一定損失。
2、配合接受回訪
如果保險公司對其進行電話、信函、上門等方式的回訪,請回答保險公司的問題,同時可以就保險合同的相關問題要求保險公司答疑解惑。
6. 中國保險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向
前景當然好啦!我們國家的保險業才發展了三十年,象國外的就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國家十個人當中只有一點五個人有保險(社保除外),而國外,一個人就有6~7份保險.美國以前的總統說,要是中國的保險發展起來,裡面的錢能讓美國的經濟轉幾十年.保險公司到後來發展的就象銀行,不用什麼業務員了,人們自己就會去保險公司辦保險,保險的好處大的很,國家大力扶持!現在么關鍵是人們不了解,了解了就發展的很快了!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份保障.
不管是在工作.生活.還是家庭.而保險是相對於投資或者儲蓄來說是較好的一種風險分攤的方法.
所以在有和一定的收入或者積蓄的時候.買份保險是很必要的